長江刀魚、鳳尾魚、河蟹幾乎滅絕,生態保護,我們是認真的!

2020-12-05 社會中的一粒沙

長江刀魚、鳳尾魚、河蟹幾乎滅絕,生態保護,我們是認真的!

您好,感謝您閱讀這篇文章,每天為您更新最新的社會資訊,喜歡的話可以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長江生態保護,前不久相關部門出臺規定說,從下個月開始,將對長江的三種野生水產資源停止發放捕撈許可證,哪三種,就是長江刀魚、鳳尾魚還有河蟹。為什麼會出這麼一臺規定我們接著看。

1、之所以出臺這個規定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這些水產能夠好好的繁延生息,儘可能恢復到以前的數量。說起來這三樣水產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味道鮮美,特別好吃。正是因為好吃這麼一個特點,它們這野生種群就被人們吃的是越來越少。

2、我們就拿長江刀魚來說,它屬於一種洄遊性的魚類,什麼洄遊呢?就是每年它會從大海往長江來回遊,然後在長江裡產卵。歷史上洞庭湖曾經是刀魚的旺產地,可想而知這刀魚洄遊長江距離挺遠的。

3、然後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湖南這一段長江基本上找不著刀魚,再後來安徽、江蘇的長江段也找不著了。然而數量的下降並沒有讓捕撈減少,因為稀缺刀魚的價格是越長越高,最高的時候能賣到5000多一斤。

4、2013年野生刀魚都被列入到了國家保護範圍,與此同時人工繁殖的刀魚技術也在進步,這幾年多地試驗人工馴養刀魚取得了成功。至於鳳尾魚、河蟹,它們的情況和刀魚也差不多,都是野生的,幾乎都快滅絕了。

5、但人工養殖也很好,取得不錯的效果,雖然能夠人工繁殖這些個水產,但從生態保護的意義出發,這些水產的野生種群對長江的生態環境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還是得不遺餘力的保護他們!

6、之前國務院發布文件說到2020年也就是明年將對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實行常年的禁捕,讓長江裡的野生物種這個能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對於吃貨其實也不用太擔心,現在人工養殖的這些個水產足夠你過嘴癮了!需要提醒到的是,如果碰到賣野生的最好直接拒絕,甚至可以舉報,畢竟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也算是咱們對長江生態保護做一份貢獻。

小編有話說:

說實在的,吃貨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是這些野生的珍惜物種就不要吃了,畢竟它們還是需要我們保護的。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珍惜物種從我做起!親愛的讀者,今天的分享就要結束了,歡迎大家評論區告訴小編哦!小編想要大家一個贊的呢,你的點讚就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愛您!小編會持續分享這種類型的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長江,河蟹,捕撈,張根玉,苗種,餌料,上海市,上海,-上海頻道-東方網
    如今靴子落地,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自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長江刀魚)、鳳鱭(鳳尾魚)、中華絨螯蟹(河蟹)專項捕撈許可證,禁止上述三種天然資源的生產性捕撈。逆流而上,在淡水中產卵,進入長江即被稱為江刀。在淡水食用魚中,可能沒有幾種魚類的價格能高於長江刀魚。  作為「長江三鮮」之一,在野生鰣魚和野生河豚基本絕跡之後,長江刀魚的市場價格曾高達上萬元一斤。  即便如此,近年來長江刀魚也是有價無市,產量遭遇斷崖式下滑。如今,由於生態環境惡化和過度捕撈等原因,長江刀魚正面臨嚴重的種群危機。
  • 野生長江刀魚瀕臨滅絕背後的生態悲歌
    在漁政一線幹了20多年的曹劍屏,高聲告訴財新記者:「今年絕對是江刀(即長江刀魚)產量最低的一年!」據他介紹,從3月1日至4月2日,江蘇省常熟市滸浦鎮江海大隊的24條漁船隻捕到七八條規格以上(指每條至少二兩)的長江刀魚。曹劍屏是江蘇省常熟市漁政站滸浦漁監分站的前負責人。2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長江刀魚從滿江滿船到如今近於滅絕。
  • 禁捕之後,長江刀魚密度猛增1倍
    無疑,這是對「長江要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有力回應,也證明了正在推行的「長江十年禁漁」舉措之必要。 長期以來,受攔河築壩、過度捕撈等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江陰老漁民陳興法清晰地記得,2012年在長江,連著8天捕撈刀魚卻一無所獲,很多漁民那年都收成慘澹。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網下去總有1000多斤刀魚,在2000年左右一網也有十幾斤。
  • 長江刀魚生態調查:趕盡殺絕式的捕撈(圖)
    於是,都知道長江已經瀕死,無數輿論為之血脈賁張,但也無數的人神情淡定,似乎他們不在這個國度,和長江也素無瓜葛,直到他們的餐桌被徹底震撼——鰣魚滅絕、河豚滅絕,當刀魚忽然稀少到一斤售價一萬元,已經習慣於功利性思考的人們這才顢頇地囁嚅:江裡沒了,不是還有實驗室嗎。很久以前,有過一首「長江之歌」,但傳唱了很久,沒有人想過善待長江。也沒有人想過善待動物。
  • 長江刀魚因過度捕撈、長江生態變化數量銳減
    「每年洄遊長江的刀魚總共就這麼多。入海口的地方漁民這麼多,好不容易遊進長江的刀魚都給他們捕光了,還能有多少刀魚能遊到我們靖江地界?」老陳說,本來捕魚是有限制的,漁民在什麼地方捕魚都有規定,也不能跨區域,現在不光是崇明島的漁民到這裡來捕魚,附近南通、太倉一帶的很多漁民一看這裡捕得厲害,不趕過來等刀魚遊到他們那個地界幾乎不可能了,就也趕到這裡來捕。
  •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全面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全面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長江刀魚。張亨偉 攝 資料圖中新網1月21日消息,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鳳鱭和中華絨螯蟹的專項捕撈許可證。
  •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正式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對此,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今天表示,上述資源已經嚴重的過度捕撈,相關的專項捕撈制度亟需進行調整完善。資料圖:長江刀魚。張亨偉 攝21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最近有媒體報導長江刀魚將正式禁捕,為何會從專項捕撈到全面實施禁捕這樣的政策性轉變?
  • 長江禁漁,魛魚出現在黃河
    這就是「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魚」。幾乎野生絕跡的它,一直以來都是有價無市的傳說。長江刀魚,學名長頜鱭,又稱刀鱭。相對而言,人們更熟悉與它同屬的另一種魚———鳳尾魚,這是鳳鱭的俗稱,和刀鱭一樣,作為近親的兩種魚,平時棲息於中國東部接近江口的淺海,每年春夏間溯水而上產卵,是典型的洄遊魚種。
  • 長江釣起幾條白色江魚,網友:5千一斤,敢吃判你刑
    原來,這些釣魚愛好者釣到的「白河魚」與長江三鮮之一的旗魚非常相似!據說它有「攤東西」的沙司,俗稱梅魚、毛魚等,又稱鳳尾魚。它是一種鹹水魚,每年2月至3月從近海洄遊到長江及其支流和附近河流產卵繁殖。這些漁民釣到的「白河魚」真的是長江旗魚嗎?
  • 刀魚?黃河裡發現的到底是什麼魚?
    這次發現的是黃河魛(音dāo)魚,又叫刀魚,屬於鯡形目鯷(音tí)科鱭(音jì)屬,學名叫長頜鱭(CoiliaecetenesJordan)。和我們常吃的鳳尾魚是近親。屬於典型的洄遊魚類,由於它會從入海口向上遊前進,和河水的流向是倒著的,所以又叫「倒魚」。
  • 長江我們的母親河,遇到長江裡的這幾種魚要一定加以保護!
    長江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三長河,橫穿整個中國,與黃河齊名,是中國兩大「母親河」之一。長江的水流量位居世界第三,如此龐大的水資源,自然有數不勝數的魚類資源。但是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汙染加劇,長江裡的眾多魚類瀕臨滅絕,如果在長江遇到這幾種魚一定要加以保護,為我們的母親盡綿薄之力。
  • 長江無魚之困絕不是杞人憂天:「基因庫」告急,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2019年12月9日據媒體報導:「長江魚是四大家魚的基因庫,如果不保護好魚類基因庫,將來我們就真的會面臨無魚可吃的局面,那是多麼可悲又可怕的事情」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2012年,中科院水生所鯨類保護生物學科組副研究員郝玉江看到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時,心裡一驚。
  • 長江刀魚價格瘋漲 近年最貴賣到萬元1斤
    無論大刀魚還是中刀魚,今年的零售價都是4年來最高的。  每年3月之後,刀魚從東海進入長江尋找產卵地,而在其洄遊的過程中,海刀魚逐漸被「淡化」成為江刀魚。與往年一樣,今年3月之後,長江裡的刀魚逐漸成汛,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產量跌入近年來最低谷。
  • 蘭江水質持續改善 瀕臨滅絕的刀魚「重現蘭江」
    記者前往市農業農村局漁業中隊,諮詢了在蘭江邊工作了30多年的老漁政人梅新貴,「這種小魚是刀魚,正瀕臨滅絕。」這也是繼2018年之後蘭江再次發現刀魚。刀魚,又名刀鱭,有著「長江第一鮮」之稱。據梅新貴介紹,錢塘江刀魚和長江刀魚其實是同一魚種,「以前說的錢塘江土著魚,刀魚名列其中,可見當時這種魚之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刀魚是錢塘江最主要的經濟魚種,蘭江也是如此。
  • 闊別20多年,「長江第一鮮」——刀魚,重現浙江蘭溪!
    「絕對不會錯,這肯定是刀魚!」看到照片的一瞬間,梅新貴興奮得一下子站了起來。刀魚,又名刀鱭,有著「長江第一鮮」之稱,正瀕臨滅絕。梅新貴介紹,錢塘江刀魚和長江刀魚其實是同一魚種,「老底子說的錢塘江土著魚,刀魚名列其中,可見當時這種魚之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刀魚是錢塘江裡最主要的經濟魚種,魚市上隨處可見,蘭江也是如此。然而隨著水質下降,刀魚一度不見蹤影。
  • 光明日報刊文:長江刀魚走俏背後是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撈
    光明日報刊文:長江刀魚走俏背後是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撈 啟動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被正式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 從刀魚看中國「惡吃」文
    於是,都知道長江已經瀕死,無數輿論為之血脈賁張,但也無數的人神情淡定,似乎他們不在這個國度,和長江也素無瓜葛,直到他們的餐桌被徹底震撼——鰣魚滅絕、河豚滅絕,當刀魚忽然稀少到一斤售價一萬元,已經習慣於功利性思考的人們這才顢頇地囁嚅:江裡沒了,不是還有實驗室嗎。很久以前,有過一首「長江之歌」,但傳唱了很久,沒有人想過善待長江。也沒有人想過善待動物。
  • 長江刀魚遭過度捕撈或絕跡 最高價格每斤八千(圖)
    長江刀魚遭過度捕撈或絕跡 最高價格每斤八千(圖) 2012年04月03日 08:01 來源:央視《新聞1+1》 參與互動(  (節目導視)  解說:  最高價格每斤八千,正是被稱天價的刀魚。  顧正武:  就是現在這麼貴的時候,我們打也虧本。  朱發兵:  這麼貴,還供應不上。  解說:  魚市賣脫銷,漁民會虧本,天價刀魚究竟從何而來?
  • 地理熱點 | 從長江白鱘滅絕看生物多樣性保護
    白鱀豚、長江鰣魚已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目前仍被評為「極危」等級。   「千斤臘子,萬斤象。」「象」指的是長江白鱘,據說它可以長到上萬斤。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十年前,2009年,IUCN對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極危」。
  • 專家: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很多 白鱘滅絕只是開頭
    「長江牽涉到的利益紛繁複雜,因此長江生態保護不是某個政府部門或某個機構的事,而應該有全民的支持。」 白鱘「滅絕」,尚未官宣,但情況不太樂觀 蜿蜒萬裡的長江,孕育出人類已知的四百多種魚類,白鱘是其中體型最大者,身長可達7.5米。作為肉食性魚類,白鱘曾佔據長江生物鏈的頂端,堪稱「長江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