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9大行星?博士賴斯:新技術新方法 已鎖定17個TNOs候選星

2020-12-05 地球explore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的行星家族之後,9大行星,就被降級為妥妥的八大行星。但2016年的1月20日開始,陸續也有科學家們,用模型數學演算,宣布我們太陽系應該潛藏著「第九行星」。哪怕我們現在並沒有看(觀測)到它,甚至連它的質量都粗略估算出來了——約相當於10個地球的巨大行星,它的軌道距離太陽大約是海王星的20倍。

他們為此也羅列了一大堆證據,論證自己的理論模型。其中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若一顆質量比地球大10倍的行星存在,並位於海王星之外圍繞太陽運行。它必將會影響到附近天體的軌道,而研究人員認為,如今五個已知的物體,已精確地符合了他們所預測的軌道。

而藝術家們,則紛紛蹭熱,就連這個奇怪巨大世界,連影子都看不到的時候,就已經用自己畫筆+想像力,繪製出這「第9大行星」。

而在最近,在這個研究領域又有最新的進展,天文學家們,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想到了搜尋第9行星的辦法。這是一種叫「移動和堆疊」技術,這種新觀測技術,有可能會幫助天文學家們,去尋找假定的世界。對於太陽系的第九行星,很多研究人員都認為:這個假定的世界,會潛伏在遠離冥王星軌道的遠,圍繞太陽運轉的外星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簡稱TNOs)。

作為這項新技術與新方法的支撐者——耶魯大學天文學博士生瑪蓮娜 · 賴斯Malena Rice,是個說幹就幹的幹練女漢子,她一手促成了資源的調動,讓NASA的TESS天文臺全力支持她們的項目。利用新技術移動和堆疊了,TESS所捕捉到的圖像。

一開始,他們就先用這個技術做一個「樣本」測試,探測到了海王星外,三個已知的外星天體(TNOs)所發出的微弱信號。初步論證了這種方法的實用性,然後在兩片更遙遠的天空去撒網式搜尋,還真沒想到,讓他們發現了17個新的 TNOs候選星。

對此,博士生賴斯感慨道:如果這些候選天體中,哪怕只有一個是真實存在的,這將有助於我們了解外太陽系的動態,和第九行星的可能特性。

不得不說,這一次卻是令人興奮不已的新消息!當然,對於科研人員,如今最迫切的事情就是,鎖定這些位置,然後儘可能用地面望遠鏡或太空望遠鏡,去捕捉它們的真實圖像,確認這17個候選的 TNOs的正確性。

而這一切,都是人們在通往尋覓第九行星之路的起點而已,他們此方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是在博弈假設理論的正確性,假設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若一切都是空的話,那他們的搜尋行動,最終也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這次的17個 TNOs的發現,這個結論,也並非得到所有天文學家的認可。至少有科學家認為:TNOs 的奇怪聚集是由它們許多微小鄰居的引力共同作用造成的,而不是單一的大物體。

但不管誰對誰錯,科學領域的PK,和不斷探索之路,也是我們科學進步的巨大推動力。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9大行星?博士賴斯:用新方法鎖定17個TNOs候選星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的行星家族之後,9大行星,就被降級為妥妥的八大行星。但2016年的1月20日開始,陸續也有科學家們,用模型數學演算,宣布我們太陽系應該潛藏著「第九行星」。其中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若一顆質量比地球大10倍的行星存在,並位於海王星之外圍繞太陽運行。它必將會影響到附近天體的軌道,而研究人員認為,如今五個已知的物體,已精確地符合了他們所預測的軌道。而藝術家們,則紛紛蹭熱,就連這個奇怪巨大世界,連影子都看不到的時候,就已經用自己畫筆+想像力,繪製出這「第9大行星」。
  • 如何尋找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太陽系第9行星
    9行星,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第9行星隱藏在遙遠的太陽系外層系統中,遠遠超出冥王星的軌道。研究人員說,這項技術已經被用於發現太陽系中的一些衛星,它有可能發現第9行星以及其他極其遙遠的天體。康乃狄克州耶魯大學天文學博士生瑪琳娜·賴斯在一份報告中說:「如果不使用這種方法,你真的看不到它們。」如果九號行星在那裡的話,它將會非常暗淡。」賴斯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這項研究將該方法付諸實踐。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是一個橘子大的黑洞!科學家已想出方法找它
    哈佛大學和黑洞計劃(BHI)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發現太陽系的黑洞,並與之一起,一勞永逸地確定假想的第九大行星真實性質,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研究強調了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任務觀測吸積耀斑的能力,吸積耀斑是否存在將證明或排除行星九是原始黑洞的猜想,研究基於被攔截彗星破壞產生的耀斑來搜索太陽系黑洞。
  • 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出現 暫被稱為「X星」
    人類尋找太陽系家族其他成員的腳步一直未停。  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
  • 原太陽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現在怎麼樣了?
    自2006年冥王星被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已過去13年了。1930年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而這顆行星也並不是被偶然(突然)發現的。由於冥王星是由內向外的第九個行星(原),所以冥王星收到太陽光照的時間以及接收到太陽光的量更少,它所處的地方就好像是處於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中、鮮有光明照臨的深淵冥界一樣。
  • AI從舊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
    系外行星——即太陽系外的行星。該團隊已通過這一工具對一批潛在行星進行了識別,並從這些天體中確認出了50個新的行星。該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天文學家有2種方法可以用來探測系外行星。一種是徑向速度方法,它用來監測恆星是否有行星引力引起的小反運動。第二種是更敏感的技術, 也是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和克卜勒採用的技術, 它主要依靠宿主星的亮度變化。
  • NASA凌晨宣布大消息!發現「迷你」太陽系第8顆行星,太陽系終於有了對手
    隨著第8顆行星的發現,Kepler-90系統成為首個在行星數量上與太陽系並駕齊驅的系外行星系統。圖片來源:NASA官網Kepler-90距離地球2,545光年遠,位于天龍座(Draco)。專家表示,Kepler-90恆星系就像一個迷你版的太陽系,內部是小行星,外部是大行星,只不過,它們之間更「親密」一點。
  • 新發現!海王星外天體又增100顆,這或有助於科學家找到第九大行星
    這項新研究還概述了一種尋找更多未知世界的新方法。最新發現發表在2020年3月經過同行評審的《天文學報副刊叢書》上。顧名思義,DES的重點是研究暗能量,但它也很適合發現TNOs海王星以外的海外天體和其他較小的太陽系天體。DES通常著眼於星系和超新星,因此研究人員需要設計一種新方法來跟蹤更小,更近的物體的運動軌跡。
  •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宇宙,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個詞語。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人類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提供了條件,但除了從事該行業的人對這方面知識有了解外,我們外行人對宇宙這個名詞知道的並不多。只知道它很大,很廣,人類在它面前很渺小而已。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巴西天文學家: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次出現
    人類尋找太陽系家族其他成員的腳步一直未停。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
  • 新發現,類似太陽系中發現了「九號行星」
    即使我們已經解了自己的太陽系,特別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研究人員仍然面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之一就是所謂的「九號行星」。九號行星假設指出,我們的太陽系中有一個巨大的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很遠。沒有人觀察過這個假想的星球。它的證據在於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比地球大250倍。這些對象被稱為e-TNO,用於極端的跨海王星對象。
  • AI從舊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 該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
    近日,由英國華威大學的大衛·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NASA的舊數據中識別出系外行星——即太陽系外的行星。該團隊已通過這一工具對一批潛在行星進行了識別,並從這些天體中確認出了50個新的行星。
  • 太陽系的七顆矮行星
    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為太陽系的第7顆矮行星。科學家還推測,太陽系可能有數十顆,甚至超過100顆矮行星尚未被發現。   2005年7月29日,美國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宣布,他的團隊在太陽系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新天體2003UB313,暫起名為齊娜星。
  • 太陽系新行星定義……蔣世仰
    (節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蔣世仰在《2007科學發展報告》中撰寫文章指出,在2006年8月13到25日的第27屆大會上,在進行深入討論後經過表決確定了新星定義和相關的矮行星與太陽系小天體的分類與規範。文章根據歷史順序,較系統地介紹這個問題的發展脈絡。
  • 第九大行星可能是原初黑洞科學家的新發現,暗示了這種可能
    一群尋找暗物質的天文學家,卻無意間發現了一些可能與第九大行星相關的蛛絲馬跡,結果卻可能指向了黑洞。宇宙中的三大未解之謎竟然這樣錯綜複雜地搞在了一起,令人大跌眼鏡……外海王星天體1846年,人類發現了海王星,將太陽系的行星數量提升到了8顆。隨即,人們開始尋找第九顆行星。雖然冥王星的發現一度讓人們感到滿足,但它在2006年被踢出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
  • 92頁論文、20年數據,加州理工團隊能否發現太陽系第9顆行星?
    自從 2006 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投票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後,天文學家們尋找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繼任者的熱情仍然不減。最近的幾年,不斷有證據表明,在太陽系的最外延極有可能存在著真正的第九行星,通過對周圍星體的引力拉動來宣告著自己的存在。
  • 著名的弦理論學家提出尋覓太陽系神秘「第九行星」的新方法
    Starshot),來尋找被稱為「行星9」的神秘引力源。:在其最新的論文中,威頓主張通過雷射發射一支能夠達到千分之一光速的微型探測器艦隊,使其覆蓋那一片區域,這樣就可以鎖定這個「幽靈」的位置。他告訴《生命科學》雜誌:「我提出的尋覓『第九行星』的方法是否能夠實現還未可知,即使能夠實現也未必是最好的方法。」
  • 著名的弦理論學家提出尋覓太陽系神秘「第九行星」的新方法
    物理學家愛德華·威滕(Edward Witten)提議,使用一系列雷射發射的探測器,比如「突破攝星」(Breakthrough Starshot),來尋找被稱為「行星9」的神秘引力源。他告訴《生命科學》雜誌:「我提出的尋覓『第九行星』的方法是否能夠實現還未可知,即使能夠實現也未必是最好的方法。」威頓的想法大量借鑑了「突破攝星」計劃。「突破攝星」計劃由身價過億的物理學家尤裡.米爾納、史蒂芬.霍金以及馬克.扎克伯格共同創立,其目的是探索距地球4.37光年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
  • 太陽系中衛星最多的行星並非木星,土星新發現20顆衛星17顆逆行
    然而您知道太陽系中那顆行星的衛星最多嗎?根據此前截止至2019年的數據,木星已發現了79顆衛星,而土星發現了62顆衛星,木星是擁有衛星最多的行星。太陽系形成的初期,木星引力巨大,導致眾多物質形成了木星環,木星環中也產生了很多大質量的衛星,然而衛星運動過程中會發生碰撞減緩速度,最後它們無法抵抗木星的引力,許多衛星就被木星吞噬了;另外木星的運動也在放緩,引潮力也在改變衛星的軌道,使它們逐漸遠離木星。然而現在一個重大的發現,將使土星取代木星,成為太陽系中衛星最多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