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流感病毒都是以H和N命名的呢?為啥不用A和B呢?
要解釋這個,先了解一下H和N是什麼。流感病毒的外層包膜上嵌有的兩個刺突,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NA)。HA猶如鑰匙,幫助流感病毒打開和入侵人類或禽畜的細胞,而NA則讓病毒在細胞內擴散以及釋放子代病毒。HA和NA的抗原性很容易變異,是劃分流感病毒不同亞型的依據,因此命名時使用縮寫H和N來表示不同亞型。
到目前為止,甲型流感的HA被發現了16個亞型(H1~H16),NA有9個亞型(N1~N9)。H5、H7具有高致病性,因此今年哪怕只是零星出現H7N9病例,政府和醫務人員都會高度重視。乙型、丙型流感尚未發現亞型。
全球性流感大流行均是由甲型流感出現新亞型或者舊亞型重出江湖而引起的,通常每隔10~40年就會出現一次。除了大規模爆發,流感每年都會小規模地流行。
上世紀最後一次流感大規模爆發,是1957年起源於貴州南部的亞洲流感,這次大流行造成了全球75~100萬人的死亡。而最近一次的大流行,也許有的人還有印象,就是2009年的H1N1大流行。2009年4月至2010年8月期間,世衛接收了18500例實驗室確診死亡的通報。
青島市立醫院兒科患兒中病毒性感冒佔就診人數的70%;
天津總醫院兒科日門診量較去年同期上升33.3%;
浙大兒院日門診量突破13000;
北京市疾控中心監測顯示,目前北京已進入流感等傳染病高發季,仍呈上升趨勢……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發病率在急性傳染病中居首位。主要經空氣飛沫和被汙染的物品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更容易引起併發症。
流感病毒有兩種傳播途徑:噴嚏與咳嗽時具有感染性的飛沫傳播; 與人或者被流感病毒汙染的物品接觸傳播。
目前學界還有另一種解釋:冬季人們在室內的時間變長,從而人體維生素D水平降低,導致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下降。
對付流感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每年進行一次接種疫苗。寒顫、發冷和疼痛的症狀是免疫系統正在開啟的信號,應在24小時內解決。
多吃水果和蔬菜
LiveLighter營養學家Anne Finch說,食用營養豐富的季節性食物是第一道防線。之所以建議吃當季食物,因為它是最好、最美味、最新鮮的,也就是說它是最有營養和最便宜的。
獲得足夠的鐵、鋅和維生素C。這些都是免疫系統最重要的營養成分,它們能最有效地發揮作用,幫助抵禦冬天的細菌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