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官方首次承認廢鈔令損害經濟 曾稱取得成功
據第一財經1月31日報導,印度政府31日承認,去年採取頗受爭議的「廢鈔令」已經對印度經濟產生了「不利影響」。 在發布新財年政府預算報告前一天,印度發布了本國《經濟調查報告》,認為「廢鈔令」等措施確實減緩了印度的經濟增速。
-
印度定於11月7日進行今年首次航天發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9日消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定於11月7日進行今年首次航天發射。該組織在推特上稱:「計劃發射攜帶作為主衛星的EOS-01衛星以及國際客戶的9顆衛星的運載火箭,發射大致定於2020年11月7日當地時間15時02分,具體根據天氣情況。」EOS-01衛星用於觀測地球,將用在農業和林業以及消除自然災害後果中。
-
印度首次火星探測都成功了,為什麼還說天問一號的挑戰極大?
但火星探測的難度,確實也是肉眼可見的,如果我們將火星探測經常取得成功的美國排除在外,單看曾向火星探問過的俄羅斯,歐洲,日本,印度就知道了。俄羅斯跟日本的火星探測都失敗了,而歐洲的火星登陸也失敗了,只有印度的成功了,而且還是首次探測就成功的那種。那為什麼印度首次火星探測就取得了成功呢?
-
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為何還說「天問一號」面臨極大挑戰?
然而,有一個國家確實另外,那就是印度,印度首次探索火星便獲得了成功。那麼,為何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呢?是因為他們技術過硬,還是運氣太好? 事實上,印度的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的造價很低,僅為7300萬美元,因為其造價低廉,所以其幾乎沒有任何探索功能,只能飛到火星軌道上拍一些簡單的照片,至於深入研究火星成分,那就別想了
-
印度成功進行反衛星飛彈試驗
3月27日11時16分從印度東部奧利薩邦沿海的錢迪普爾綜合試驗場發射一枚本土製造的反衛星飛彈,飛彈發射後3分鐘內成功擊落一顆距地面300公裡的低軌道衛星。印度反衛武器系統的研發始於2007年,2012年印度方面宣布擁有了反衛星武器的關鍵技術,此後印度一直未對外公布反衛系統研究進展,直到近日印度總理莫迪高調宣布成功進行首次反衛試驗。 印度此次反衛試驗代號「女神力量行動」,其並未透露此次反衛試驗使用的飛彈型號。
-
媒體稱印度成功測試國產反導系統,南亞反導角力日趨激烈
這是印度2017年在發展國家飛彈防禦系統框架內進行的第二次測試。AAD攔截彈從2007年12月進行首次試射到現在共進行了10次試驗,其中2次是上述框架內測試。今年3月,AAD攔截彈進行了本年度第一次試驗。試驗成功後,不少印度媒體進行了重點報導。
-
印度今年發射月球車 勘探水資源和清潔核燃料氦-3
據《財富》北京時間6月27日報導,彭博社刊文稱,印度擬今年10月發射一輛月球車,在月球地殼中尋找水和被稱作氦-3的核燃料的跡象。許多國家和企業都在積極考慮利用氦-3,科學家稱這種核燃料可以用在一種不會生成放射性核廢料的核聚變反應中。
-
印度完成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為今年首次發射衛星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 距離 2021 年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作為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完成了今年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同時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當地時間 11 月 7 日 17 點 32 分,印度於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將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PSLV)發射升空
-
印度11月7日啟動今年首次衛星發射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據印度國際空間研究組織(ISRO)28日消息,印度將於11月7日從安得拉邦的斯裡哈裡科塔(Sriharikota)發射場,進行今年的第一次衛星發射, 發射定於11月7日印度當地時間下午3時02分,屆時將使用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 C49,發射地球觀測衛星Risat-2BR2
-
印度11月7日啟動今年首次衛星發射
據印度國際空間研究組織(ISRO)28日消息,印度將於11月7日從安得拉邦的斯裡哈裡科塔(Sriharikota)發射場,進行今年的第一次衛星發射, 發射定於11月7日印度當地時間下午3時02分,屆時將使用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 C49,發射地球觀測衛星Risat-2BR2和其他9顆國際商用衛星
-
印度首次火星探測都成功了,為什麼還說天問一號的挑戰更大?
在今年7月份,有3個火星探測器開啟火星之旅,這3個探測器分別是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我們的天問一號探測器、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其中天問一號和毅力號探測器將會實施軟著陸,將火星車實施火星表面最初,在上世紀探索火星的國家以美國和蘇聯為主,但是在進入21世紀前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中,此前美國、俄羅斯、歐盟、印度都已經成功將探測器送到火星
-
長五剛獲成功就來蹭熱度?印度人:祝賀中國,快趕上印度了
長五B成功發射最近,中國航天發生了一件大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次「胖五」的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長五的成功發射,不僅意味著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拉開序幕,也意味著中國航天計劃在今年7月進行的火星探測任務將會如期進行。有意思的是,這邊長五剛獲成功,那邊印度人竟然就來蹭熱度了。就有印度網友表示:祝賀中國,他們快要趕上印度了。讓人奇怪的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航天基本上是全方位吊打印度的,為何印度人卻要這麼說?
-
越南首次進口印度大米是什麼意思?
關於越南首次從印度進口大米的信息,越南植物保護部(MARD)的負責人已經確認了該信息。 目前的印度大米價格與越南的大米價格相比相當低。因此,對於越南企業來說,進口它們來製造動物飼料或用於加工是正常的現象。 眾所周知,進口印度大米的數據正在發送給農業和農村發展部,以進行管理和運作。
-
趣聞;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
一,2014年,曼加裡安號成功環繞火星,印度成為世界唯一首次探測火星即成功的國家,世界第四個、亞洲第一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它目前仍在工作。
-
印度失聯的月球探測器依然成功了 95%?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月球
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成為首個在月球上軟著陸的國家,美國、中國緊隨其後,相繼在月球軟著陸成功,為深入了解月球做出重大貢獻,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人們對月球的探索熱情。今年4月,以色列發射首艘登月飛船Beresheet,爭做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的第四個國家,但其在距離月球表面約149米高度處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宣告失敗。
-
2020年剩不到兩個月,印度航天局終於要進行今年首次發射任務
直到2020年11月7日,也就是明天,印度才迎來2020年的首次火箭發射,然而2020年已經剩下不到兩個月。說點題外話,這一年一年的過得可真快。關於本次任務的詳情及細節:一箭10星此次發射所用的運載火箭是印度國產的極地運載火箭,這款火箭重達294噸,可以將3.2噸左右的載荷運送至近地軌道。
-
印度新冠疫情後首次航天發射,一箭十星
(觀察者網訊)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當地時間11月7日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發布消息,當天成功進行了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航天發射。此前,該組織曾在1月有過一次發射,但當時是在法屬蓋亞那一基地完成。
-
人類探索火星60年,蘇聯就沒成功過,最成功的竟然是印度?
事實上,人類對於火星的拜訪之路並不順利,過去的60年裡,先後進行的40多次火星探測項目中,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僅有23次,真正著陸到火星表面的只有8次,火星甚至一度被航天界稱為「太空飛行器的墓地」。蘇聯/俄羅斯:「到底怎樣才能到火星?在線等,挺急的!」
-
印度2013年成功探測火星,能和中國天問一號相提並論嗎?
印度在2013年11月5日,成功發射了火星軌道探測器「曼加裡安」號(Mangalyaan)。由此印度成為人類航天史上唯一首次探測火星就取得成功的國家,也是繼蘇聯、美國、歐盟之後全世界第四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印度的「曼加裡安」號只是單純的火星軌道探測器,並不能和中國天問一號相提並論。
-
印度今年可能遭遇「超級冷冬」
據印度報業託拉斯報導,22日凌晨,新德裡的最低溫度降至6.9攝氏度,這是自2003年以來11月份的最低水平。印度國家氣象局預測,今年印度可能遭遇比以往更冷的冬天。其主要原因是受太平洋上空拉尼娜現象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