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群眾「找說法」 最多跑一地
「下沉巡迴」的智慧司法服務,引領「一地調解」更高效。近日,在浙江省首個巡迴智慧法庭——台州市黃巖區院橋鎮矛調分中心的巡迴智慧法庭內,庭長朱偉正在現場辦公。當日上午,他力促一起兒童在商場摔倒引起的賠償糾紛調解成功,並做好調解結果司法確認。
除每周一日到鎮矛調分中心現場辦公,其餘工作日,只要通過一部手機,巡迴智慧法庭團隊就能遠程為鄉鎮(街道)矛調分中心提供在線調解、司法確認、開庭審理等司法服務,補上了鄉鎮(街道)的司法資源短板,從源頭減少了訴訟增量。目前,該區實現巡迴智慧法庭鄉鎮(街道)全覆蓋。截至8月底,累計訴前分流案件1970件,成功調解822件。
近年來,黃巖區在探索矛調中心建設上不斷優化創新,走出了「線下一站式、線上一體化、區鄉村聯動」的特色之路,努力打造社會治理領域「最多跑一地」的示範窗口。自2018年成立以來,該區矛調中心累計成功調解案事件約1.8萬件,其中區級中心調解佔比35.67%;今年上半年,區法院民商事及行政案件收案數、信訪初訪四級登記量同比分別下降22.5%、38.9%。
面對五花八門的社會矛盾,矛調中心集成多元力量統籌共治。區級矛調中心由法院、信訪、司法行政等七部門聯合發起,入駐機構達21個。這裡不僅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還引入了行政爭議、醫療、物業等專業調解團隊以及心理諮詢機構等,開放23個服務窗口,對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一些社會機構雖然沒有入駐中心,也成為聯動的對象。
「共有65家有公共服務能力的社會機構,成為矛盾調處的派單對象。如區級中心一半以上的婚姻家事糾紛會被派往『女能人協會』調處,有效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黃巖區矛調中心副主任汪文喜說。
創新數字賦能,讓矛盾調處統籌更有力、反應更靈敏。該區開發的「善治永寧」系統通過數據綜合研判,能在區級矛調中心的大屏上顯示最新的矛盾熱點模塊和矛盾熱詞,為矛盾調處提供預警預判參考。該系統聯入網格排查、12345、110、司法調解等平臺數據,通過「四平臺」直接聯動鄉鎮綜治中心,在線流轉相關事件信息至村居、網格,實現數據融合共享、化解糾紛全程留痕。「善治永寧」還將上線移動手機端,為群眾提供信訪、訴訟、報案、投訴等19項服務,暢通訴求「掌上辦」。
向村社網格延伸服務觸角,強化鄉鎮屬地管理職能,讓群眾就近就便「找說法」。走進梁湖橋村村委會大門,抬眼就能看到標誌鮮明的人民調解室。「村民遇到糾紛,已習慣先到村調解室要個說法,因為這裡管用。鎮矛調中心隨時為我們提供司法服務等專業支持。」身兼村調解委主任的黨總支書記金士成說。網格員也在助力基層治理:全區910個網格裡,網格員排摸錄入並流轉處置屬地網格矛盾信息,並以「信訪助跑」代替「群眾上跑」。在黃巖,一般矛盾村級就地解決、較難問題鄉鎮牽頭處置、重大複雜問題區級矛調中心統籌協調的格局已形成。截至目前,該區鄉、村、網格源頭化解矛盾糾紛佔比在六成以上。
(責編:郭揚、張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