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生前好友追憶黃大年:他身上有許多感人至深的瞬間

2021-01-13 中華網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敖丹娜):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今年1月8日因病去世,年僅58歲。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黃大年的先進事跡做出重要指示。黃大年生前先後在英國求學、工作18年,2009年底從英國的劍橋返回祖國。他的生前好友孫偉博士日前在英國接受了專訪,他飽含深情地追憶了黃大年的心中大愛和家國情懷。

孫偉博士目前是英國劍橋華人社區中心的主席。黃大年在英國期間,兩家人的關係非常親密。在孫偉心目中,除了在專業研究領域攻堅克難、為國家無私奉獻的高大形象,黃大年身上還有許多感人至深的瞬間。孫偉說:「他是心有大愛的,這種大愛不光是愛國,他和周圍朋友、親人相處也都能體現他的愛、他的熱情。比如,每一次去他家吃飯,都是他做飯。要是做肉,他可不是做熟為止。肉要先煮、再烤,再煎,單單一塊肉能弄好幾遍。每一次去,都是忙活地滿頭大汗。他特別容易出汗,一忙活就出汗。另外,他對父母非常孝順,不僅僅是對自己的父母,對夫人張燕的父母也非常孝順。他的嶽父曾說過,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把張燕嫁給了黃大年。」

孫偉說,在回國前,黃大年說服妻子賣掉了在倫敦經營多年的中醫診所。從中可以看到,他回國發展的堅強決心。其實,中國的知識分子總有一種家國情懷,有強烈的民族責任感。這在黃大年身上的體現是很充分的。讓孫偉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黃大年正式回國之前,發生在兩家人去長白山過程中的一段插曲。孫偉說:「我們回來的路上,聽說距離靖宇縣很近。大年說,我們能不能去看看?後來,我們所有人都去了楊靖宇的犧牲地,當地的副縣長還給我們介紹了楊靖宇的事跡。他就是一種家國情懷,對楊靖宇這樣的民族英雄發自內心地崇拜和尊重。在他認認真真聽楊靖宇事跡的時候,我在他背後照了一張照片。」

相關焦點

  • 讓我們用這場詩話會追憶黃大年老師
    1月8日,「初心」追憶——紀念黃大年老師逝世三周年詩話會在吉林大學舉行,學校領導、師生和黃大年老師生前好友、同事、學生共同觀看了詩話會活動。整場活動主題鮮明,內涵深刻,以合唱、獨唱、詩歌朗誦等節目形式,追憶和歌頌敬愛的黃大年老師。
  • 通訊:追憶黃大年的"英國往事"
    新華社倫敦7月11日電 通訊:追憶黃大年的「英國往事」   新華社記者   「謝謝大家鼓勵,明天上午開始,暫時失聯一小段時間。『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這是已故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去年12月13日手術前夕在微信朋友圈發的一段告別留言,他以為自己只是暫時離開。
  • 海歸追憶黃大年:他走進了海歸知識分子的靈魂
    中新網長春7月13日電 題:海歸追憶黃大年:他走進了海歸知識分子的靈魂  作者 郭佳 付強  中國各界對於已故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紀念活動已經持續數月。黃大年生前的秘書王鬱涵因此很忙,儘管她聲音已經沙啞,但仍然堅持著講述黃大年的點滴生活。  「他的所作所為令人景仰,他理應被歷史銘記。」她說。黃大年在畢業留言冊上的留言 吉林大學供圖  2008年,中國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
  • 科學家黃大年生前朋友圈曝光 黃大年資料生平事跡回顧
    黃大年2016年的日程安排幾乎「密不透風」 劉柏煊攝記者手記  採訪中,每天都被黃大年的事跡感動著,為他的英年早逝而惋惜,遺憾再也沒有當面採訪他的機會。我更想知道作為一個普通人,黃大年的喜怒哀樂,他的生活,他的感受。
  • 一場未完待續的報告——追憶心有大我的黃大年
    新華社長春1月8日電 題:一場未完待續的報告——追憶心有大我的黃大年  新華社記者孟含琪、李雙溪  2019年12月30日,蘇州大學報告廳內座無虛席。  講述者口中描繪的人已經逝世,但他的形象鮮活生動,仿佛從未離開。  臺下的聽眾,淚光閃閃。
  • 吉大58歲教授黃大年:生前被稱「科研瘋子」
    吉大58歲教授黃大年:生前被稱「科研瘋子」 今年1月8日,吉林大學教授、博導、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醫治無效逝世,終年58歲。
  • 學習黃大年先進事跡 爭做「四個合格」黨員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在廣大科研教育工作者、知識分子、青年學子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感人至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
  • 電影《黃大年》的 「內蒙古元素」
    內蒙古演員擔當重要角色  而對於內蒙古人來說,這部電影還有著難能可貴的「內蒙古元素」:來自我區的知名女演員哈斯高娃參演了這部影片,飾演黃大年的同學周啟紅。  電影《黃大年》以黃大年妻子的畫外音作為串連全片的主線,為觀眾打開了「追憶視角」。一開場,影片通過黃大年妻子飽含深情的述說,將觀眾帶入這位已故愛國科學家的世界裡。
  • 追憶黃大年,做中國夢逐夢者
    從古到今,仁人志士,必有家國情懷必有責任擔當。  在一段黃大年生前接受媒體採訪的視頻裡,他告訴記者:「對我來說很簡單,因為簡單的根源就是情結問題,就是惦記養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我們國家從一個大國向一個強國邁進過程中,需要像很多很多我這樣的人回來參與建設。」樸實的語言掏出心窩裡最隱秘最神聖的情懷和擔當。
  • 西南交通大學舉辦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
    全國「時代楷模」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王順洪首先感謝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給學校帶來了寶貴的精神食糧。他指出,黃大年同志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事跡感人,堅定了我們學習的榜樣。西南交通大學也有一支「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交通隧道工程何川團隊,團隊帶頭人何川同志教書育人、德藝雙馨,整個團隊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
  • 追憶黃大年: 願做融入大海的一滴水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評價他的突出貢獻和崇高精神,發出了向黃大年同志學習的號召。黃大年的感人事跡迅速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共鳴,帶給人們深深的感動與深沉的思考。生命除了長度,還應有怎樣的深度和高度?怎樣才能讓有限的生命更有意義?
  • 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生前對話
    (時代先鋒)「為了理想,我願做先行者、犧牲者」——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生前對話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王海鷹 王井懷)2017  2016年12月5日晚上,在黃大年出差北京期間,記者對他進行了一次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採訪。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是黃大年最後一次出差,也是他生前最後一次接受記者採訪。
  • 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 重現黃大年感人事跡
    原標題: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 重現黃大年感人事跡 共10張 1905電影網訊12月11日,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在北京舉行。影片《黃大年》已被國家電影局列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影片,引起人們對這位「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科學家的無限追憶。
  • 習近平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引起強烈反響
    ­  大家表示,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感人至深,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催人奮進,我們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用愛國書寫心中大我­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 14張照片,還原「身邊人」眼中的黃大年
    近日,記者再次走訪黃大年生前的同事、學生,聽他們講述昔日與黃老師在一起的難忘瞬間。王鬱涵從黃老師身上看到的是「人生不僅有長度,還要有寬度,你做出來的事情能帶給這個世界什麼,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蘇州大學舉行
    昨天下午,「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蘇州大學舉行,報告團成員講述的黃大年同志科技報國、奉獻一生的精神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    會上,四位報告團成員分別以「戰略科學家的中國夢」「地質宮不滅的燈火」「留學報國的時代楷模」「黃老師,我們想您」為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深情講述了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跡,追憶了與黃大年同志相處的點點滴滴,真實再現了黃大年同志短暫而又精彩、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報告團成員語言樸素,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 師者黃大年:有學生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學生周文月說:「黃老師對每個學生的培養,都是針對他的個性展開的。他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學生可以自由地發揮,他來把關。」有學生喜歡數學和編程,黃老師幫忙搜集資料;有學生對無人機感興趣,黃老師出錢給買航模、還資助考取無人機駕照。在學生們心中,黃大年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權威」,而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輩」、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
  • 黃大年先進事跡激勵知識分子愛國奮鬥:以家國為念 為民族燃燈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  2017年1月8日,年僅58歲的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大年因病在長春去世,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祖國,離開了他傾注無數心血的教育科研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