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圖源:法新社)
海外網10月5日電據BBC新聞網10月1日報導,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資金危機導致英國動物園的重要保護工作面臨風險,許多動物園無法獲得政府的救援資金,一些小型動物園已經關閉,一些大型動物園則可能不得不取消拯救稀有物種的育種計劃。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動物園面臨巨額虧損,不得不關閉或減少對動物的保護工作。
英國政府動物園救援計劃旨在為動物園陷入嚴重的財務困難時提供安全網。在英國約300家動物園中,只有一家動物園成功向擁有1億英鎊(約8.8億人民幣)的政府救助資金提出了申請。代表英國動物園和水族館的貿易機構比亞扎(Biaza)表示,政府救助基金的結構方式意味著,大多數動物園幾乎都無法申請救助,它們需要破產後12周才能符合申請資格,而到那時,任何負責任的動物公園都會試圖為動物們尋找新的住所。
動物園是全球動物保護工作最大的資金提供方之一,尤其是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的大型成功動物園。疫情封鎖使全球許多動物園處於不穩定的財務狀況。雖然許多動物園已經重新開放,但由於社交距離導致遊客數量減少,很多動物園面臨巨額虧損,一些小型動物園已經關閉,而另一些則不得不減少了對動物的保護工作。
亞歷山德拉·齊默爾曼(Alexandra Zimmermann)博士是牛津大學的高級研究員,曾任切斯特動物園的保護負責人。她告訴BBC新聞:「動物園在全世界為野外保護提供了數億美元的支持,因此,如果我們因疫情的影響而失去了這些資金支持,這將對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護工作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倫敦動物學協會(ZSL)的約翰·埃文(John Ewen)博士說:「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絕對離不開人類的照顧。」 由於封鎖和遊客人數減少,動物園面臨巨大的收入損失。最終,這將影響它們對地球上瀕臨滅絕動物的保護能力,而現在只有在動物園才能發現這些物種。
諾丁漢大學動物園動物醫學名譽助理教授馬加什·裡託斯基(Mayas Liptovszky)博士說,在動物園和植物園中生存的物種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最後保障」。他說,英國每年在博物館上花費數億美元來保存文化和歷史文物,但沒有用於拯救瀕臨滅絕的動物,他說這對熱愛自然和動物的國家來說是「怪誕的」。「保存一個已經滅絕的動物遺蹟的大英博物館和一個努力避免稀有動物滅絕的英國動物園之間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後者缺乏政府的鼎力資助。「 他說,諾丁漢大學動物園的遊客收入直接用於重要的自然保護和科學研究工作,但由於遊客人數大幅減少,他們迫切需要外部援助。(海外網-澳大利亞-李志)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