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打開今日頭條看到這句話:當晴雯倒下的時候,每一片雪花兒都不純潔。這句話很觸動我,令我思考良久。
晴雯是我在紅樓夢裡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大概我就喜歡這樣明媚的女子,開心就笑,難過就哭。我喜歡她的張揚,因為我們不敢;我喜歡她的率真,因為我們不能;我喜歡她的冰清玉潔,我喜歡她的心靈手巧,我喜歡她的風流爽利,我喜歡她的驕傲自尊。她似一團火,燃盡冬日的寒冷,隨著她,賈府也將付之一炬。
皆說紅樓開篇便寫好了每一個人的結局。若說賈府的悲劇從可卿之死,元春省親就已埋下伏筆,那 疼痛的口子就是晴雯血淋淋的拉開的。那種將美好生生在你眼前撕碎的畫面感極為強烈,格外真實,我仿佛親眼瞧見一般,每每至此,總痛心不已,不忍再看。當初看時便恨王夫人太狠心,怪賈寶玉不剛強,如今細細想來,晴雯之死,她自己倒是要負主要責任的。死於無視尊卑,死於潑辣率真,死於太過美麗。晴雯之死,書中給的答案是: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即,晴雯死於美麗和誹謗。
一、死於美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美麗在有些人眼裡就是美好的,如賈母者,賈母見他生得伶俐標緻,十分喜愛,認為這些人裡日後只有晴雯可予寶玉使喚的(寶玉的大小丫鬟就有二十來個,外頭還有小廝,所以賈母的這個「使喚」是何意思不言而喻了,但不知晴卿年幼是否懂得這層含義)。如寶玉者,多情公子空牽念,賈寶玉形容晴雯: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這樣的評價,丫鬟裡絕對是頭一份了。
但在一些人眼裡便是莫大的罪過,比如王夫人,王善保家的挑弄是非,王夫人第一個想到的就的晴雯,便問鳳姐:寶玉房裡有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一語雙關)...鳳姐只說: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方才太太說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不敢亂說。(我覺得鳳姐是有意回護晴雯的,且容下回分解,對王夫人突然問話的應急反應也是最真實的)遂把晴雯叫來看,見完(王夫人)大怒:好個病西施!寶玉房裡竟然有這樣的妖精!好好的寶玉都讓你們勾壞了!在王夫人這裡美人兒=妖精,妖精要把他的兒子勾引的。然後就是晴雯的悲劇了。
襲人說: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輕佻些。太太是深知這樣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靜,所以恨嫌他,像我們這粗粗笨笨的倒好。(襲人是了解王夫人的,一句話概括的明明白白。)
晴雯的美貌是一把雙刃劍,她若不生的這樣美,恐怕在賈母寶玉面前也不會這樣一帆風順;當然也就不會一眼被王夫人記住,恨極了她。
二、晴雯短暫的一生沒有學會好好說話。
晴雯死的時候,大概也就十五六歲,若放在當今社會,還有很長的時間去慢慢成長,可是我們的晴雯啊,你沒有機會了!
其實曹公筆下,除了一些打醬油的角色,每個人都是有成長的,請不要以她出場的方式直接判定她的性格品德(特別是林黛玉從出場至第八十回的時候她的變化是很大的),晴雯雖然著墨不多,但卻至關重要。她從一開始的啥也不懂到和寶玉情深義厚再到死亡,可以分為3個階段,她也在慢慢成長,可惜寶玉給她的環境太好,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晴雯待在舒適區裡,成長是很慢,甚至拒絕成長,因為成長是痛苦的。所以你不要看她生命結束的時候十五六歲了,但她心智遠沒有這樣,大可用幼稚來形容她!人生的有些苦是不得不吃的。
這些都是晴雯自身的缺點,都說晴雯千伶百俐,還有一張好嘴。但是她真的會說話嗎?她就是想到什麼說什麼,根本不過腦子。這樣的藝術形象我們可能會喜歡,但若在生活中若有這樣的人,你是不是要嫌死了?她說話不分場合,她揭短不看情況,全憑自己的心情。這樣的人在職場中一定要吃虧的,她若在鳳姐和探春處,只有3個結局,要麼早早被開除,要麼你自己改!鳳姐狠起來打死也是有的(時勢造英雄,環境出性格)。
為什麼說晴雯不會說話?因為她急,一著急就口不擇言,而且不懂得保護自己。
第52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勇晴雯病補雀金裘》中婆子敢和晴雯吵架卻不敢與麝月分辨。
大家來欣賞一下原文:宋嬤嬤聽了,只得出去喚了他母親來,打點了他的東西,又來見晴雯等,說道:「姑娘們怎麼了,你侄女兒不好,你們教導他,怎麼攆出去?也到底給我們留個臉兒。」晴雯道:「你這話只等寶玉來問他,與我們無幹。」那媳婦冷笑道:「我有膽子問他去!他那一件事不是聽姑娘們的調停?他縱依了,姑娘們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說話,雖是背地裡,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們就使得,在我們就成了野人了。」晴雯聽說,一發急紅了臉,說道:「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說我撒野,也攆出我去。」
看到這裡簡直為晴雯捏把汗,what?這就把自己搭進去了?那看看麝月幾句話就把人打發了,高下立判,且看麝月如何應對。麝月忙道:「嫂子,你只管帶了人出去,有話再說。這個地方豈有你叫喊講禮的?你見誰和我們講過禮?別說嫂子你,就是賴奶奶林大娘,也得擔待我們三分。便是叫名字,從小兒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過的,你們也知道的,恐怕難養活,巴巴的寫了他的小名兒,各處貼著叫萬人叫去,為的是好養活。連挑水挑糞花子都叫得,何況我們!連昨兒林大娘叫了一聲『爺』,老太太還說他呢,此是一件。二則,我們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話去,可不叫著名字回話,難道也稱』爺』?那一日不把寶玉兩個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來挑這個了!過一日嫂子閒了,在老太太,太太跟前,聽聽我們當著面兒叫他就知道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當些體統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我們裡頭的規矩。這裡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會,不用我們說話,就有人來問你了。有什麼分證話,且帶了他去,你回了林大娘,叫他來找二爺說話。家裡上千的人,你也跑來,我也跑來,我們認人問姓,還認不清呢!」說著,便叫小丫頭子:「拿了擦地的布來擦地!」那媳婦聽了,無言可對,亦不敢久立,賭氣帶了墜兒就走。宋媽媽忙道:「怪道你這嫂子不知規矩,你女兒在這屋裡一場,臨去時,也給姑娘們磕個頭。沒有別的謝禮,便有謝禮,他們也不稀罕,不過磕個頭,盡了心。怎麼說走就走?」墜兒聽了,只得翻身進來,給他兩個磕了兩個頭,又找秋紋等。他們也不睬他。那媳婦嗐聲嘆氣,口不敢言,抱恨而去。
這段簡直要為麝月鼓掌,這才是千伶百俐的巧嘴兒,把人攆了,還要讓人磕了頭謝了恩才走,這才是大丫鬟的體面!反觀晴雯若無麝月相幫,簡直把自己繞進去了。晴雯的嘴兒如何跟麝月比?可是麝月誰誇她伶俐了?人家何其低調?晴雯卻一點不懂得低調,這又是她的一個缺點了,不懂謙卑,不知藏拙。正如平兒所言:晴雯就是塊爆碳!遇事就著急,其實這就是心理素質(不是素質)差的表現。她遇到的事兒太少了,怡紅院的日子幾乎0挫折,這在勢利眼成群的賈府太難得了,當真是借了賈寶玉的東風。晴雯沒讀過書,沒什麼見識,也不會為自己的長遠做打算,她沒有黛玉那樣的七竅玲瓏心,感受不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其實她身邊的刀劍可未必少了,只是她心太大了!完全沒有危機意識!作為千金小姐的林黛玉都會有危機感,你一個丫鬟真的把職場當家庭了?那咱說,不會說話咱就安靜些,像襲人那樣每次要和人爭執起來大可說一句:我不會說,去叫麝月來!呵!晴雯卻不這樣,她想到哪說到哪可謂把人得罪的不輕,自己還無所覺。其實自稱「笨笨」的襲人可比晴雯會說話多了,《賢襲人嬌嗔箴寶玉》那回,襲人的嘴皮子也不可謂不厲害,愣是逼著寶玉讀了幾天書,脂批劇透:後期薛寶釵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寶玉不聽寶釵勸。可見寶玉之倔強難勸,寶釵都勸不動,襲人卻勸得動,可見功夫深,語言順,條理分明,哪裡笨了?說話柔中帶剛,是那不會說話的人嗎?(本期不講襲人,一帶而過罷了)
隨便一段,就能點出晴雯幾個缺點:1.急躁,2.沒遠見,沒有危機感,3.心理素質差,4.不會藏拙,5不會說話,6.過於單純幼稚......
三,死於多情公子的溫柔鄉
以上列舉的晴雯的6個缺點在賈寶玉這個直系上司這邊可都是優點,寶玉認為這才是天然去雕飾,對晴雯可謂十分珍惜了。跌扇子那回,從所有人的表現來看,當真是破天荒頭一遭。倘或那會兒真出去了,也未必不好(當時的晴雯身體健康且攢了不少銀子,寶玉雖惱了她要放她出去,卻絕不會苛待她,晴雯又有手藝傍身,雖說會吃苦頭,卻死不了),但又隨著撕扇子的喜悅散之無蹤且寶晴之情更甚,可見世間的事兒都是禍福相依的。
第63回寶玉過生日的時候,襲人說:你(寶玉)一天不挨她(晴雯)兩句硬話村你,你再過不去。可見晴雯頂寶玉是司空見慣的,就是怡紅院日常,寶玉不介意晴雯懟他,甚至上癮~·~!但那是階級森嚴的古代啊,寶玉如此待你,其他人呢?豈有不眼紅的?其實也就是寶玉這樣的奇葩造就晴雯這樣的天真,就算是現代,你跟你上司頂一句試試?哎!是幸也是不幸。
素日裡寶晴之間並沒有主子奴才那樣的涇渭分明,說晴雯是「副小姐」也並不過分。
晴雯急躁?沒關係,老闆賈寶玉很溫柔~你強我弱,關係和諧;晴雯沒遠見?沒關係,握爪握爪!管那些勞什子作甚?橫豎短不了咱們的,短不了我賈寶玉的就短不了你晴雯的;晴雯心理素質差,不會處理事情?沒關係,你守著我就好!晴雯不會藏拙,鋒芒太甚?這才是真性情啊!她本就是陽光明媚的女子~·~嘻嘻;晴雯不會說話?嗯?有嗎?老闆賈寶玉覺得我的這個小丫頭很是伶俐啊,至於偶爾語出可能會傷人麼,她又不是故意的,你較什麼勁兒?;晴雯單純幼稚?老闆賈寶玉星星眼:我最愛單純美好的人和事兒!
晴雯的內心獨白:我冷了,寶玉親自給我暖手;我們吵架,把他和他的小情人都罵了,但他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來哄我;他有好吃的都會給我留著,我要吃不到他還要生氣。
我耍脾氣沒有給他的女友開門(不是故意的),他也原諒了我;我病了,他親自照顧我,為我端茶倒水,為我請醫問藥。
真的真的,不會有人比他待我更好了吧?我這一生只有他讓我覺得溫暖,使我不是孤零零一個人,讓我的生活還有溫度。可惜,我只是一個連自己父母是誰都不知道的女孩兒,身無長物,到底也沒有什麼可以報答他的,哎......
他總說:「希望我們永遠守著他,化作青煙,化成灰,隨風去了才罷。」襲人姐姐最怕聽他這些話,每每都要規勸他,我卻很喜歡聽,原來我們在他心裡都是這般重要的。那我就不離開他,我也不想離開他,這裡是我唯一的家!要我出去,我寧願一頭碰死,(果然離開就是死別。);襲人說一句:我們,我就很急很惱,也不知道是哪來的無名火,寶玉..寶玉,你可懂得?
他讓我給他的女友送舊帕子,我並不知道他什麼意思,但我知道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我會讓他放心的;他父親要考他學問,他急得頭上冒冷汗,夜裡也不睡覺了,我更急,擔心他被責打,恨不能替了他去,正好有人跳牆,我就藉此讓他裝病,希望逃過一劫,使他鬆快些,他好我便好,至於得罪人什麼的竟是顧不得了;
他的雀金裘破了,因是俄羅斯進口的,無人會補,他次日又要穿,我看他著急煩躁,很是心疼,我正病重,少不得掙命了;他給了我全世界的溫柔,我唯有以命相報;
家裡出了個賊,寶玉不開心了,我更生氣!我眼裡容不得沙子,立時就要攆了賊出去,因得平兒的好意,一時發作不得,可憋死我了,並非我要拿大,實在是不希望好好的家裡有品德敗壞之人,太給我們丟人了!我還是隨意找了個理由打發了她。
四,佛口蛇心王夫人(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與人為善)
王夫人是一個吃齋念佛的人,與佛祖近的人,大概都很決絕的,你看惜春,你看妙玉。通身的寒氣叫你無法靠近。
多年來,奉送經文已經是她的精神寄託。她信奉佛祖,其他便要看得淡些,不負如來不負卿,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多數只能顧一樣。鳩摩羅什在母親死後都不敢落淚,因為他是出家人,他的身心都屬於佛祖,他不敢為其他人動情,可是佛祖又哪裡需要你如此?你們問過佛祖的意思嗎?
王夫人信奉佛祖,她一定是善良的,和唐寶寶@唐僧一樣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事實上,王夫人在除威脅到兒子的事上,確實這樣做的,大觀園裡很多行為其實早已超出她的容忍底線,比如主子奴才打做一團,但是她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何?這是她的「善」。每個人內心對善惡的詮釋都不同,王夫人在用她的方式對這個世界行善。
你想想你做了不好意思的事情,是否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彌補?比如你誤會了你的好友,有些人會選擇真誠道歉,有些人會選擇買一杯奶茶約一場電影來緩解彼此的矛盾,令自己心安。方法確實有很多,但看如何選,重點的是:你給的蘋果,萬一對方愛吃香蕉呢?這是我們普通人需要考慮的細節,但於王夫人這樣的上位者是不需要考慮別人需要什麼的,這也是常理。
王夫人雖非佛門弟子,半輩子的佛絕不是白念的,念得個清心寡欲,她的夫君從來不去她的屋裡過夜,她對待身邊的人,除了2寶,還對誰熱乎了?她總是淡淡的,為何?因為她沒有多餘時間和力氣和你多廢話一句。哪怕是她嫡親的孫子:賈蘭。她對親兒媳李紈她很冷漠,如果你覺得婆媳本無血緣關係,王夫人不苛待李紈就行。那她對賈蘭這個親孫子也如此冷漠又如何解釋?倒不是她對李紈母子不好,她每次都會主動為他娘倆買單,這就是她善良的方式。
王夫人在書中明寫的就拿捏了2條人命:金釧兒,晴雯;若把司棋四兒等人算上可就遠不止了,這只是咱看到的,那她的前半生呢?大家可能要說了,這2人又不是她殺的,只是間接有些牽扯。
王夫人罵金釧兒:下作的小娼婦,無恥;王夫人罵晴雯:狐媚子,妖精一樣的人兒,勾引寶玉。
王夫人罵芳官兒:做戲子的自然是狐狸精了......古代,言語真的是可以殺人的啊!我想,王夫人是深諳此道的...攆晴雯芳官四兒一氣呵成,連帶著司棋入畫也遭了殃,可未見得一絲菩薩心腸。
王夫人的語言直接就判了這些女孩們的死刑,這些字眼兒在當時大概只有青樓女子和戲子這些世人眼內本就骯髒的人能承受。再者,寧榮二府豈能分清楚?既然寧國府在世人眼中髒臭汙穢(只有門口的2個石獅子是乾淨的)那榮國府又乾淨到哪去?被攆出來的更不知道是做了多喪盡天良的事了,晴雯的嫂子就不信晴雯是清白的,所以說這兩個女孩兒是被她逼死的並不過分。
晴雯死後,她給了晴雯表哥10兩銀子,這並不是小錢了,趙姨娘這樣生了一兒一女又在老公面前非常得寵的姨娘,哥哥死了才給20兩,所以王夫人給錢以後,心便安了,晴雯這樣的丫頭,十兩銀子都能買五六個了。在王夫人的世界觀裡她自己是絕對善良的,對任何人都做到仁至義盡了。
五,賈母年邁勢漸弱
婆媳間的鬥爭在中國可謂是永遠的話題,話題度之高,使得#婆婆#一詞一直都在熱搜榜上。
紅樓夢裡有宅鬥,有婆媳之爭,只是不如#甄嬛傳#中這般露骨。紅樓夢裡的鬥爭在在一言一眼,一木一石,一玉一草。越接近權力中心的人,三言兩語便能定人生死,左右你的前程富貴,賈府就是這樣的人家。在紅樓夢前期,王夫人顯然是屬於劣勢的,但隨著賈母的年紀越來越大,老人家不得不放手了,權力的重心開始轉移到王夫人身上。賈母前期為一個鴛鴦已然與長子起嫌隙,若鴛鴦只是個丫鬟,我想老太太再喜歡也不會如此大動幹戈,她還是老太太的金鑰匙。晴雯自然不值得賈母為她與王夫人撕臉。
原文:賈母聽了,點頭道:「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著如此呢。但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怎麼就這樣起來。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誰知變了。」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緣不錯。只怕他命裡沒造化,所以得了這個病。」
王夫人這話,既恭維了老太太,又給自己攆走晴雯一個說法,面面俱到,不傷老太太臉面,老太太也願意買你一個人情兒,到底不過是個丫鬟而已。
私以為攆走晴雯,不僅是怕晴雯勾引寶玉,更是對賈母的一次試探。在權力交接上起到完美的過渡。讀者看書到這裡就明顯感覺到,賈府再不是老太太說了算了,也不再其樂融融一家人。賈探春的抄家論更是佐證賈府已是強弩之末。若前面都是歲月靜好,此刻開始便是風刀血雨。
六,襲人之冤
伴隨晴雯之死,被罵最慘的是襲人。
因為寶玉懷疑襲人;因為讀者不信襲人;因為襲人說:改明兒不知你們怎麼死的!;因為李嬤嬤說:誰不是你襲人拿下馬?;因為襲人向王夫人進言,使王夫人疑心寶玉和姑娘們有不軌;因為王夫人最信任襲人;因為襲人是寶玉現實中的第一個女人;因為襲人的爭榮誇耀之心;因為襲人愛在背後說黛玉的短處;因為襲人有事沒事就誇寶釵,有捧一踩一的嫌疑.......
自紅樓以來,為襲人喊冤者不計其數。其實我覺得襲人是一個愛惜羽毛的人,因王夫人看重她,她越發自尊自愛,不與寶玉在一起,使得反而生分了。襲人一言一行都很小心,自然知道言事非者便是事非人的道理,聰明如她豈會親自去說?所以,襲人確實冤枉。
伴隨襲人的喊冤,晴雯的人緣問題被放上檯面,但我同樣也不覺得晴雯人緣很差,她和麝月開的玩笑,不是普通好友能玩的(此處便不贅述)不知不覺寫了許多,不知道有沒有人愛看的。
七,婆子們的落井下石
此處實在不想寫,我可能也很任性吧!
借寶玉之文罵一句:箝詖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
八,晴雯的使命已經結束
晴雯者,情文也!脂硯齋劇透:晴雯之死,伏黛玉之亡。那晴雯如何死的?壽夭多因誹謗生。林妹妹會不會也死於誹謗?更清晰些:眉眼間似你林妹妹。會不會也因王夫人不容?拆散了姻緣?
晴雯是寶玉給黛玉最深的情書,如果襲人背地裡說林妹妹小話,親近王夫人,給人感覺就是金玉的守護者;那晴雯背地裡說的不就是寶釵嗎?什麼寶姑娘貝姑娘三根半夜來坐著,不讓人睡覺!(曹公真的有強迫症,有金玉良緣就要有木石前盟;小姐寶釵黛玉,丫鬟襲人晴雯;鳳姐有平兒,賈母就有鴛鴦)晴雯親賈母,豈非木石的守護者?雖然晴雯埋怨寶釵的時候誤傷了黛玉,但隨著寶玉的積極解釋,也促進了兩人的感情,豈不是情節的推動者?晴雯給黛玉送寶玉的舊帕,黛玉秒懂,不正是紅娘的故事情節?
芙蓉女兒誄,祭晴雯亦祭黛玉也!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在瀟湘館引出「軟煙羅」窗紗,隨後大觀園眾人都用上「霞影紗」。
(第79回)黛玉道:「原稿在那裡?倒要細細一讀。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麼,只聽見中間兩句,什麼『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這一聯意思卻好,只是『紅綃帳裡』未免熟濫些。放著現成真事,為什麼不用?」寶玉忙問:「什麼現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們如今都系霞影紗糊的窗槅,何不說『茜紗窗下,公子多情』呢?」
黛玉嫌「紅綃帳裡」過於俗,改成了「茜紗窗下」。4字之差,差之甚遠,此處也是黛玉對晴雯的了解,(「茜紗窗下」美在臨窗觀景。「紅綃帳裡」不免風流旖旎,且賈寶玉與襲人已經是「紅綃帳裡」,與晴雯倒清清白白,「茜紗窗下」更貼切。)黛玉真箇明白人。
寶玉立刻採納妹妹見解,還說自己不敢當,認為黛玉才配「茜紗窗下」,又說黛玉和晴雯關係好,不如改成「茜紗窗下,小姐多情;黃土壟中,丫鬟薄命」。黛玉說晴雯不是她的丫鬟,況小姐丫鬟也不通,寶玉又改!改成: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如此一改,並不止晴雯了,把黛玉也帶上了,很是不吉利,大家細品品。
【黛玉聽了,忡然變色,心中雖有無限的狐疑亂擬,外面卻不肯露出,反連忙含笑點頭稱妙】靈敏如黛玉已經感覺到不妙,由晴雯推到自己身上了,因此晴雯即情文。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晴雯之死揭開了紅樓的高潮,遺失的章回怕才是重頭戲呢。如今紅樓夢續作滿天飛,卻再讀不出那樣滋味兒。
再說說晴雯死前喊了一夜娘,史記有云:父母者,人之本也!那在晴雯心裡有沒有寶玉呢,自然是有的,但晴雯不是愛情第一的女孩,說到底晴雯對愛情或許還是模糊的。
最後總結一下晴雯之死的原因:
1,自身性格(1.急躁,2.沒遠見,沒有危機感,3.心理素質差,4.不會藏拙,5不會說話,6.過於單純幼稚......);7,怪你太過美麗;8,主母不容;9,多情公子的溫柔;10,賈母權勢漸退;11,風刀霜劍;12,木秀於林;13,自身的使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