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明年九月探測火星 搭乘俄太空飛行器

2020-12-03 中國網

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月球巡視探測器。

    明年9月,中國衛星將首次踏上火星探測之旅!2013年,我國探月二期工程將向月球發射軟著陸器和月球車!昨天上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王勵處長在珠海航展開幕之前向本報記者透露了這些震撼人心的消息。

    記者昨天上午在珠海航展現場看到,「神七」軌道艙和「返回艙」、「長徵5號」火箭、轟六加油機、殲十戰鬥機……均一一亮相,據介紹,本屆珠海航展將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航展。

    探月車現場演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展區一直是航展關注的一大焦點,昨天記者採訪時,該集團公司王勵處長正在忙著指揮現場布展工作,據他介紹,本屆航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組織的展品,是歷屆最多的一次。

    「我認為,現場市民關注的焦點,應當是我們的月球軟著陸器和月球車。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已經正式立項,預計2013年發射軟著陸器和月球車。」

    「我們將在航展期間,現場演示月球車探月的步驟,升起天線、展開太陽翼、豎起攝像頭、前進後退、打開收攏,著陸器軌道釋放動作……」

    中國衛星明年探火星

    除了月球軟著陸器和月球車,記者在航展現場留意到,本次航展還專門介紹了中國的火星探測。據王勵處長介紹,明年9月,中國衛星將首次踏上火星探測之旅。

    「明年9月,中國一顆衛星將搭乘俄羅斯太空飛行器飛往火星,經過11個月的長途飛行,於2010年8月前後抵達火星高空軌道,展開火星空間環境、太陽風與火星磁場關係等領域的探測工作。」

    據王勵介紹,之所以選擇在明年9月探測火星,主要是因為經過測算,明年9月發射火星探測衛星,抵達火星所需的時間最短,「但是也要經過11個月的時間,遠遠長於月球探測,這標誌著我們的火星探測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長徵5號」2013年首發

    中國目前最先進的運載火箭低軌軌道的載重是9.5噸,而正在研發當中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低軌軌道載重將高達25噸!昨天,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展館,即將投入使用的「長徵5號」模型已經矗立起來,據現場的負責人介紹,2013年這款運載火箭就將首次試發。

    與現在使用的火箭燃料不同的是,「長徵5號」主發動機使用的是氫氧發動機,助推器使用的是液氧煤油燃料,均不會產生毒性。

    記者看到,「長徵5號」芯級直徑為5米。現場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款火箭很難通過鐵路或公路運到西昌、酒泉或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將通過特製的運輸船經海路運到新建設的地處海南文昌的衛星發射中心。

    「長徵5號」試發成功後,將主要用於發射20噸級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大型空間望遠鏡、返回式月球探測器、深空探測器、超重型應用衛星等。  

相關焦點

  • 中國衛星明年9月「訪」火星
    明年9月,中國衛星將首次踏上火星探測之旅!2013年,我國探月二期工程將向月球發射軟著陸器和月球車!11月2日上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王勵處長在珠海航展開幕之前向記者透露了這些震撼人心的消息。  「我們將在航展期間,現場演示月球車探月的步驟,升起天線、展開太陽翼、豎起攝像頭、前進後退、打開收攏,著陸器軌道釋放動作……」  中國衛星明年探火星  除了月球軟著陸器和月球車之外,記者在航展現場留意到,本次航展還專門介紹了中國的火星探測。據王勵處長介紹,明年9月,中國衛星將首次踏上火星探測之旅。
  • 俄火衛一土壤號太空飛行器將把中國微型衛星帶上火星
    俄火衛一土壤號太空飛行器將把中國微型衛星帶上火星 2008年07月30日 0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7月30日電 俄羅斯媒體稱,俄「火衛一土壤」號太空飛行器將把一顆中國微型衛星帶上火星。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太空飛行器將在2021年抵達火星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太空飛行器將在2021年抵達火星。昨天,在國新辦舉行的首個「中國航天日」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目前,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正式立項。  「我們做的是想一步實現繞火的探測和著陸的巡視,這相當有難度」,許達哲說,火星探測是空間科學界和航天界關注的一個重大方向,1月11日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因為每一個窗口要26個月才能遇到,中國正在嚴密地制定工程計劃,爭取在2020年這個窗口發射探測和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器。
  • 阿聯太空飛行器從日本種子島發射,目標火星
    在接下來的幾周裡會聽到許多關於火星的消息。三個任務選擇近期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火箭,是利用了地球與火星每26個月左右接近一次的原因,從而使兩個世界之間的旅行時間相對較短。如果發射成功,這些太空飛行器將於明年初抵達火星。阿聯建造的太空飛行器由三菱H-IIA運載火箭送入太空,大約一個小時後太空飛行器與火箭分離,開始了火星之旅,旅程將持續到明年2月。
  • 2020 再掀火星探測熱潮
    為了節約太空飛行器寶貴的燃料,前往火星的探測器通常採用霍曼轉移軌道,而使用該軌道的時機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本次火星探測的發射窗口大約在2020年7月底到8月中旬期間,如果錯過,就只能等到2022年秋季。由於阿聯航天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因此「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由美國製造、並搭乘日本的H-2A火箭從日本發射升空。
  • 2020群雄逐鹿 探測火星再掀高潮
    今年夏天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中,美國、中國、阿聯分別派出了自己的探測器。由於公轉軌道的原因,一旦錯過了本次發射窗口,火星探測任務就得再等26個月。由於阿聯航天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因此「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由美國製造、並搭乘日本的H-2A火箭從日本發射升空。
  • 待來年中國將是第三個登陸火星的國家,第二個火星地面探測的國家
    全世界有能力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或地區有:美國、俄羅斯(蘇聯)、歐洲航天局(22個國家組成)、中國、日本和印度。有能力但不一定就代表一定成功,全世界近50次的火星探測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幾,當然絕大部分不成功率是俄羅斯貢獻的。
  • 中國明年7月發射火星探測器
    中國2020年向火星出發,並將衝擊一項世界紀錄。  昨日,中國火星探測又一次引發關注。在山東舉辦的2019軟體定義衛星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報告中透露: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  歐陽自遠表示,此次中國將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做好。
  • 我國有望2013年自主火星探測 螢火一號探路
    明年「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先乘俄羅斯火箭上天「探路」「嫦娥一號」衛星平臺為基礎,綜合應用月球探測一、二期工程技術,已經研究並提出了中國自主火星環繞探測的技術方案,有望最早在2013年11月實現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動 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行星探測新篇章
    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巡視勘測。這次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正式拉開了行星探測的序幕。當天中午,坐標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隨著最後一聲倒計時完畢,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大約2167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
  • 火星探測這場馬拉松中國能跑第幾?
    2、第二個難度是著陸難火星的質量是月球的7倍多,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火星的引力又比月球大得多,那麼探測器降落火星的時候受到的火星牽引力將更大,再加上火星有大氣層,而大氣層中又有風,不同高度的風又在向著不同的方向吹,所以探測器在降落火星的時候會遭遇很多不確定因素,唯有具備太空飛行器定點和安全回收的國家才有這個能力,比如中美俄三個載人航天技術比較成熟的國家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順利升空 未按計劃變軌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同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於北京時間9日4時16分在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搭乘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發布的消息,將「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送入太空的是俄羅斯「天頂-2SB」運載火箭。
  • 俄歐聯合火星探測項目緣何被再次推遲?
    ESA 和俄羅斯航天集團在聲明中表示,聯合項目小組評估了發射前要進行的所有準備工作,分析其中的風險和時間表,最終得出結論:為了確保火星任務不出差錯,團隊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相關測試,因此決定將探測任務的發射時間推遲至 2022 年(根據天體力學,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每隔26個月才有幾個星期的發射窗口,錯過今年下次最早也是2022年)。
  • NASA火星探測器明年登陸火星,中國呢?未來火星探測誰與爭鋒
    科學家從探測地球南極冰蓋上的發現,火星上最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地方似乎就在其廣闊的南極冰蓋之下這被稱為恆心號的火星探測器於7月30日發射,旨在探索火星生命,它計劃於2021年2月18日下午降落在45公裡寬的傑塞諾隕石坑內,距離今天只有95天。另外來兩項火星任務也定於2021年2月抵達這顆紅色行星,一艘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航天局運行的天氣研究軌道器,以及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
  • 中美探測器明年抵達火星,俄87歲航天專家潑冷水:去火星沒意義
    我國天問一號和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在今年七月份先後出發,根據規劃,前者將在明年四月份抵達火星,後者提前兩個月在2月18日抵達。中美兩國都在開展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測計劃,而且還設計了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打入國際武器市場,為俄羅斯帶來大量經濟效益;印俄聯合組建的布拉莫斯公司也由他帶頭創辦。
  • 漫活火星探測
    今年終於下決心全套中國製造,自主發射「天問」1號,成功機率幾何?必將全球關注!消息稱7月出發,明年2月抵達,4月登陸,歷時9個多月,將是一場驚心動魄、懸情掛念的長劇。大幕將啟之際,本文將漫聊幾個熱點話題。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一次完成「繞、落、巡」我國計劃在世界航天史上史無前例
    火星這些,無不表達著人類在現實生活中渴望了解火星、走近火星的強烈求知慾。早在1960年,人類就開啟了火星探測的徵程。以蘇聯、美國為代表的世界航天大國,分別在不同時期發射了多個探測器,期待一窺火星的真容。
  • 中國將於2020年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關於取什麼名字網友吵翻了
    1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博,首次公開中國火星探測器「真容」照片。火星探測器的造型瞬間引發網友熱議↓↓↓除了誇顏值外,網友們最關心的還是它的名字。中國將於明年發射火星探測器據悉,我國的火星探測器暫時命名為「火星一號」。
  • ​不要小瞧印度,在航天領域火星探測領先於中國,還破了紀錄
    但事實上,在火星探測方面,我國要落後印度近7年。不過印度的探火任務並沒有著陸火星,只是攜帶了5個探測儀器在火星軌道上對火星進行科學研究。這5個一起分別是研究火星大氣的曼阿爾法光度計,研究火星甲烷的探測器,研究火星粒子的探測器,火星大氣中性粒子質譜儀和熱紅外光譜儀,當然高清相機也是任何探測器必不可少的。截至目前,印度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依舊在運行。而那次取得的成功對印度航天方面是一次巨大的鼓勵,印度還準備2020年再發射一顆火星探測器。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升空,中國火星探測進入新紀元
    ;2016年,中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