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停飛狀況
隨著國內疫情緩和,航班逐漸恢復。據網絡數據(下同),4月5日,全國共有計劃航班5845個,取消29%,執行航班近4000個。運力利用率近4成。(實際上,清明假期這一數據有所回落,原因不明)
相比中國民航,其他國家的國內特別是國際航空旅行的需求似乎已不存在了,每天都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停飛他們的飛機。
4月5日,全球共執行航班57065個,刷新了飛機低利用率記錄,環比下降70%。
4月6日,許多國家和地區仍處于禁飛狀態,全球共有14500架客機處於停飛狀態(至少7天不活動),已經超過了飛機總量的55%。
達美航空目前每天需要支出6000萬美元,捷藍航空每天1000萬美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整個航空業在今年第二季度將花費610億美元。
停飛飛機涉及幾個關鍵的成本:勞動力、租金、維修、空航班和燃料。
僱員成本
航空公司僱傭大量的人員,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如飛行員、機務人員,以及各類地勤人員和管理人員。如達美航空在2019年有大約9.1萬名員工,全年累計薪酬支出為112.5億美元(每天3000萬美元)。澳航僱傭了3萬名員工,而漢莎航空集團通常有近12萬名員工。在這種旅行需求突然停止的情況下,許多工作需要突然終止,但為了留住員工,會導致巨大的人力成本。
大多數航空公司最初的策略可能是留住他們的員工,希望一旦疫情過去,需求能迅速復甦。裁員可能會導致那些失去工作的人面臨漫長的失業期,而臨時招聘復甦後急需的專業人才顯然也不可取。航空公司想出了各種各樣的主意,比如無薪休假、帶薪休假或減薪。
飛機租金
全球各航空公司的機隊機構各不相同,部分公司擁有他們大部分的全資全產權機隊——譬如土豪漢莎航空,而其他公司則主要靠租賃。租賃飛機的主要成本是飛機的使用小時,但即便是停飛狀態,按照租賃合同,同樣要支付不菲的租金。
SpiceJet每月要花費2000多萬美元來租賃100架飛機,Wizz Air每月為租用飛機支付約2700萬歐元。租賃條件可能會可以商量商量,但Aercap、中銀租賃(BOC Aviation)或GECAS等租賃公司也面臨著巨額債務問題,讓他們面對自己的客戶時,因定價靈活性有限也左右為難。譬如Aercap約46億美元的收入中有290億美元的長期債務,每年支付利息就超過了10億美元。許多航空公司依賴的租賃公司的槓桿率是航空公司自身的四到五倍。難以想像,任何一個主要承租人破產,租賃公司照樣無法生存。
停機和維護費用
即使在地面,一架飛機照樣需要很大開銷。存放的飛機需要支付停場費,而為了維持飛機正常可飛狀態,維修維護少不了。
美國在削減了75%的長航線後,機場沒有足夠的停機坪停放,便使用了一些戰略儲存基地,如維克多維爾(加利福尼亞)、羅斯維爾(新墨西哥州)和圖森(亞利桑那州),低溼度以及長年晴空天氣可以給封存的飛機提供一個較少傷害的環境。
一架飛機的標準停場費是每天每千磅40美分,每月的維護費大約是2000美元。因此,儲存一架波音737-800飛機每月大約需要3100美元,而一架波音777-300飛機每月需要6377美元。
一旦達美航空將其大約600架飛機儲存起來,它將面臨每月250萬至300萬美元的存儲成本。還需要考慮的成本是,大批的飛機往返存儲場地,還需要運送機組人員、燃油、管制等飛行成本。
航班運行成本
全球很多航空公司取消了95%的航班,甚至像奧地利航空公司和波蘭航空公司全部停飛所有航班。但其他航空公司還在繼續執行一些定期航班,可惜的是,它們並不賺錢,還要付出高額運行成本。
上周,紐西蘭航空公司運行了89個定期航班,但總共搭載了165名乘客!165人,通常只需要一架A320就可以拉完,而現在,紐西蘭航空公司僅在這89次航班上就損失了大約150萬美元,平均每名旅客運輸成本1萬美元!
燃油對衝成本
除了需求不足、租賃成本、勞動力成本和存儲成本,航空公司將面臨另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就是燃油對衝,而這正是常人難以料想到的。近期,在以每桶77美元的價格對衝90%的石油費用後,瑞安航空需要額外支付3億歐元。現在燃油價格是77美元的三分之一,本來燃油降價對航空公司是利好,但瑞安航空因對衝損失巨大。
瑞安航空並不是唯一一家因套期保值而遭受巨額損失的航空公司,漢莎航空鎖定了73%的價格,易捷航空(EasyJet)鎖定了71%,法航(Air France)鎖定了66%,西南航空(Southwest)鎖定了59%。由於油價下跌,這些航空公司都將面臨的損失雪上加霜——這在航空業是極具諷刺意味的。這些損失應該已經大大超過了燃油價格下降而節省的業務費用。
航空公司艱難運行
很多公司客運業務停滯,及時啟用客機貨運。貼出川航客機貨運廣告,希望大家盡力多支持中國民航企業!
參考閱讀
上萬飛機停飛,機場跑道秒變停機坪
我們的旅客是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