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重親情重鄉情的太倉女兒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倉5月31日電(李克祥)5月31日是「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誕辰100周年。30日晚,吳健雄的兒子袁緯承、侄子吳肅、侄孫女吳菡潔一起在太倉追憶往事、緬懷親人。他們講述的點點滴滴,展現出一位用心探索的物理女傑,更勾勒出一位重親情、重鄉情的太倉女兒。

  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在江蘇太倉市瀏河鎮,她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個哥哥吳健英,一個弟弟吳健豪。吳肅是吳健豪的兒子,吳菡潔是吳健英之子吳頤的女兒。

  袁緯承:母親在內心深處關心著我

  對於母親在物理學上的成就,袁緯承顯得很淡然。他更在意的,是母親對他的愛。

  「小時候,母親工作很忙,經常好長時間都見不到。」袁緯承說,有時候自己會想,母親是不是把我忘了?

  母親當然沒有忘記他。袁緯承說,當他遇到困難時,母親會告訴他,這個應該這麼做,那個應該那麼做。這讓他意識到,母親一直牽掛著他。

  袁緯承也是一位物理學家。但他強調,這不是母親的要求,是自己的選擇。他說,母親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1997年2月16日,吳健雄因心臟病在紐約逝世,終年85歲。遵照她生前的願望,她與丈夫袁家騮的骨灰合葬在太倉瀏河鎮。

  住在美國的袁緯承,歸國祭掃多有不便。「對我來說,重要的是他們永遠在我心裡,不管我走到哪裡。」袁緯承表示,有機會到太倉時,就會去墓園看看,與父親、母親在一起。

  吳肅:了不起的姑媽日常生活很質樸

  「在我小時候,就知道有一位了不起的姑媽。可是這個姑媽親切而又遙遠。」吳肅說。

  直到1973年,吳健雄首次歸國,吳肅才第一次見到這個姑媽,當時,他已經27歲了。在姑媽的資助下,1980年吳肅前往美國留學,並與姑媽、姑父朝夕相處了三年多。

  吳肅回憶說,初到姑媽家,出乎他意料的是,兩位年近七十的著名科學家,家中沒有保姆,日常家務大多自理。而且,他們的飲食很簡單,早、午餐就吃些麵包、牛奶、三明治等,晚餐會打電話到中餐館訂幾個菜,然後讓他去取。

  結婚後,吳肅搬了出去,但每個星期仍會去姑媽那裡三四次,一直到姑媽去世。他感慨的說,能在生活上照顧這兩位老人,這是他生命中的幸事。

  從事實驗物理,吳健雄的生活是不是很枯燥?吳肅說,姑媽重視物理研究,但興趣很廣泛,文學、繪畫都很有水平,張大千、徐悲鴻等著名藝術家就是姑媽的好朋友。

  1956年,吳健雄用β衰變實驗驗證了李政道、楊振寧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理論」,使兩人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驗證這一理論的吳健雄未獲獎。

  對這一結果,當時就有科學家認為不公平。吳肅透露,姑媽曾告訴他,難過了一小段時間,因為做實驗很辛苦,但是沒得到認可。不過很快就想通了,因為做物理實驗是姑媽自己喜歡。

  吳菡潔:姑婆把愛奉獻給故鄉的教育事業

  身為太倉明德學校的名譽校長,居住在杭州的吳菡潔每個月都要回太倉一次,為學校的發展傾注心血。這是因為,她牢記著父親吳頤與姑婆吳健雄的囑託。

  1986年,紐約吳仲裔獎學金基金會成立。吳菡潔拿出一張老照片說,這上面的三個人,就是基金會創始人吳健雄、袁家騮夫婦與她的父親吳頤。為這個基金會,吳健雄投入了近百萬元的畢生積蓄。吳菡潔帶著一絲傷感說,如今三個人都不在了。

  基金會為太倉、特別是瀏河鎮的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吳健雄童年時的母校明德學校,已發展成為覆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一所名校。

  在另一張照片背後,寫著吳健雄對侄子吳頤的親筆囑託,「小頤,這是你的爺爺和婆婆,他們生前為社會服務,從不顧及他們的榮華財富。希望您們也抱著為民服務的精神和志願。」

  「姑婆對父親的這一囑託,推動著父親在很多年裡都為太倉明德學校的發展而勤奮工作。」吳菡潔說,這也推動著她在父親去世後,繼續為明德學校奔忙不息。(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蔣振江 攝中新網太倉5月31日電(周建琳)5月31日是世界公認的傑出女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的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相關紀念活動今天在吳健雄的故鄉——江蘇太倉市隆重舉行。此次紀念活動由蘇州市政府、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聯合主辦,太倉市政府承辦。
  • 被尊為中國「居裡夫人」的吳健雄百歲冥誕 兩岸追思
    (中評社 黃文杰攝)  人民網12月10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被尊為「中國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博士,今年百歲冥誕,兩岸都有紀念活動,臺灣中央大學10日上午邀請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博士等人演講,並播放《表象與真實-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吳健雄》紀錄片。
  • 吳健雄:袁世凱孫媳婦,中國居裡夫人,走進傳說中的原子彈之母
    吳健雄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等,她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吳健雄是科學界的傳奇人物,她的實驗多次證實了楊振寧、李政道的科學設想,但由於某些原因,吳健雄卻未能與楊李二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獎,至今仍有很多人為她抱不平。
  • 你知道楊振寧,你知道在國外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的吳健雄嗎?
    然而,不為人所知的是證明出來這種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卻不是他自己,而是另一位偉大的中國女性——吳健雄。吳健雄主要學術工作是用 β衰變 實驗證明了在 弱相互作用 中的 宇稱不守恆 ,即用實驗證明了核β衰變在 矢量 流守恆定律,結合 μ子 、 介子 和 反質子 物理方面的實驗研究,從而驗證「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恆」。 該成果奠定了吳健雄作為世界一流實驗物理學家的地位,許多著名科學家都為她沒有因該項成就同楊振寧與李政道同獲 諾貝爾物理學獎而疑惑不平,但吳健雄已被公認為世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的傳奇人生
    1929年,吳健雄以優異成績從蘇州女師畢業,並被保送到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吳健雄念的是師範,按規定要先教書服務一年,才能繼續升學,但由於當時規定並沒有那麼嚴格,因此吳健雄在這一年當中,並沒有去教書,反倒是進了上海的中國公學再讀一年書,因而也有機會成為胡適的得意門生。吳健雄曾說過,在一生中影響她最大的兩個人,一個是她父親,另一個則是胡適先生。
  • 太倉紀念吳健雄誕辰100周年
    今年是著名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百年誕辰。5月30日,江蘇太倉隆重舉行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部分兩院院士,國內外高校知名教授學者,吳健雄的母校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代表,以及吳健雄的親屬代表近500人出席了紀念大會。  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在太倉瀏河鎮。1929年吳健雄以蘇州女師第一名的成績獲準保送國立中央大學。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身在美國、心繫中國,在科研中實現自我
    世界上的科學家向來男性多於女性,而在中國,有那麼一位科學家,打破了科學界的性別壁壘,她就是吳健雄。因為是「健」字輩,其父親又希望女兒成為一代英雄豪傑,於是給她取名「吳健雄」,在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排行榜上,她位居前三十,被稱為「物理第一夫人」。
  • 中國的居裡夫人,比林徽因美,崇拜胡適,"下嫁"給美籍科學家
    甚至有人說吳健雄比林徽因還要美麗,她才是民國的&34;。的確,從圖片我們就能看出她的美貌,並不輸給林徽因。並且,吳健雄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她的人生軌跡同最偉大的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簡直如出一轍,因此她也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人。吳健雄為女兒身,卻有著如此霸氣的名字,這與她行俠仗義的父親有著莫大的聯繫。吳健雄的父親名叫吳仲裔,江蘇人太倉人。
  • 105年前的今天,參與原子彈計劃,中國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出生
    (萬象特約作者:一一)105年前的今天,1912年5月31日,中國的居裡夫人、世界最傑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出生吳健雄(英語: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蘇省太倉人,是一位在核物理學領域卓有貢獻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其丈夫是同為物理學家的袁世凱孫子袁家騮。
  • 「東方居裡夫人」吳健雄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東方居裡夫人」吳健雄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東方居裡夫人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據美國《時代》周刊消息,美國郵政局當地時間17日宣布,將於2021年發行幾枚新郵票,其中一枚是關於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核物理學家之一的吳健雄。她將登上美國郵政局發行的永久郵票(Forever Stamp)。
  • 施士元和中國的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只有一位,不過,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像居裡夫人一樣偉大的人。回到祖國以後,施士元進入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受聘為物理系教授。此時的他,既是年輕的學者,第一次提出了「原始粒子」的猜想,[1]又是新晉的翻譯家,填補了國內物理書籍的空白,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老師。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就簡單聊幾件居裡夫人的軼事,紀念一下這位核能開山祖奶奶吧。 資料大部分來自居裡夫人自己寫的自傳,以及居裡夫人小女兒為她寫的傳記。 提出放射性不是來自分子作用,而是來自原子本身。「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術語也是她造的。發現了元素釙(Po)。這個新元素,以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命名。
  • 居裡夫人冷知識:上過戰場,全家五人得過諾貝爾獎,日常開銷記帳
    1、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王國華沙市,父親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後來的居裡夫人本人,也當過中學教師;2、有居裡夫人自然有居裡先生(皮埃爾·居裡),居裡先生可不是「花瓶」,他也是科學家,兩口子一起做研究。
  • 袁家騮與吳健雄:華人科學家中的"神仙眷侶"(圖)
    吳健雄(1912—1997)是世界公認的最傑出的女物理學家之一,被譽為「核子物理女皇」和「中國的居裡夫人」。袁家騮(1912—2002)也是享有國際聲譽的物理學家,在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測系統研究上卓有成就。他們是華人科學家中知名的一對伉儷,人稱「神仙眷侶」。
  • 居裡夫人女兒也獲得了諾獎,看她的教育方法,為什麼如此成功
    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法國籍波蘭裔科學家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居裡夫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1903年物理學獎:發現放射性與釙元素,1911年化學獎:提煉出鐳。她曾經培養出了10多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從某種意義上講居裡夫人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科學領域,成了一種精神象徵。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被譽為「世界物理女王」的華裔女科學家
    >吳健雄1912年出生於江蘇太倉,她的名字磅薄大氣,聽起來很像男孩子,但其實吳健雄是一位氣質婉約容貌秀美的女孩子。吳仲裔接受過先進思想,他提倡男女平等,對自己的女兒吳健雄的教育也十分重視,他鼓勵女兒讀書學習,接觸各種先進思想,告訴女兒女人亦可做人傑,希望她能夠像自己的名字一樣,積健成雄。在吳仲裔的教育和影響下,吳健雄雖是女兒身,卻有著不輸男兒的學識和志向。
  • 科學家中的「神仙眷侶」: 吳健雄與袁家騮
    吳健雄於1912年出生在江蘇太倉瀏河鎮的一個書香世家。雖是女孩,父親吳仲裔為其取「健雄」這個頗為陽剛的名字,是希望她不讓鬚眉,積健為雄。吳父提倡男女平等,創辦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這對吳健雄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先後就讀於太倉瀏河小學、明德學校、蘇州女子師範學校。
  • 為何中國人如此崇拜居裡夫人?看她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態度,就懂了
    此時的中國,正是積貧積弱之時,許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被欺負、被歧視都是常事,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好的導師至關重要,施士元再三思考後,想起了一個人,接著他拿起筆,寫下一封信: 尊敬的居裡夫人,我是中國來的留學生,於1929年在清華大學畢業。考取了國內江蘇省官費留學來到法國。希望能在您的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工作,不知您能否接受?
  • 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的幕後英雄——愛穿旗袍的吳健雄
    可因為是女性,是中國人,同時被「曼哈頓計劃」和「諾貝爾獎」選擇性遺忘,她的名字,叫吳健雄。1957 年,全中國沸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公民楊振寧、李政道獲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雖然他們後來入了美國籍。父親吳仲裔是當地有名的教育家,他為女兒起一個男性化的名字,希望她巾幗不讓鬚眉,胸懷男兒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