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有助於製作出更好的巧克力

2021-02-11 Foodaily每日食品

一項新的研究在線發表在期刊《ACS應用材料與界面》,它提供的信息可以幫助巧克力製造商防止巧克力表面形成一種叫做「巧克力霜」的白色塗層。

這項研究對脂肪起霜(一個偶爾在巧克力表面形成不受歡迎的白色層)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見解。

糖果行業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巧克力的脂肪白霜,即,巧克力表面由於脂肪晶體而形成的白色瑕疵。

這個過程往往與脂質遷移到表面然後再結晶有關。

「例如,當液態巧克力以一種難以控制的方式冷卻並形成不穩定的晶體時,這種現象就有可能發生。但即便在室溫下,巧克力中所含四分之一的脂質已經處於液體狀態。液體餡料或配料如牛軋糖可以加速脂肪白霜的形成。」來自德國漢堡固體過程工程和粒子技術研究所的Svenja Reinke博士這樣說道。她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

這個塗層是可食用的,但是它改變了產品的外觀和質構。巧克力的存儲時間越長以及存儲溫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形成脂肪白霜。這就是為什麼產品表面出現白色通常被認為是時間長或者是變質的巧克力。

在該新研究中,Reinke博士和她的同事們想找出是什麼原因導致脂肪白霜的形成。

通過使用DESY的X-射線源PETRA III,研究人員觀察到了巧克力在起霜過程中微觀結構的變化。

他們發現原因就是脂質在巧克力孔隙和裂縫中穿過。在此過程中,脂質軟化並溶解固體可可脂,使其變成液體形式。

「用於樣品檢測的技術可以同時向我們展示產品內部小至幾納米的脂肪晶體和孔洞,」 固體處理工程和顆粒技術研究所從事該研究的資深作者Stefan Heinrich教授說。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巧克力粉在遷移過程中被油脂弄溼,而且油脂可以在瞬間遷移至孔洞內。隨後,可可脂被油脂溶解,因此,其獨特的晶體結構消失。」

科學家們說,在生產過程中降低巧克力的孔隙率有助於將巧克力起霜降到最低。

「另一個方法是通過將產品貯藏於涼爽的但不太冷的條件下,來限制以液體形式存在的脂肪含量。18攝氏度是一個理想的溫度,」Reinke博士說。

「巧克力對溫度波動非常敏感。僅僅幾度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5℃時,基本上所有的可可脂呈固體;上升到約36℃,所有的可可脂都呈液體。此外,巧克力的晶體類型起著重要的作用。」

「可可脂結晶形成六種不同的晶體形式。液體的量還取決於晶體形式。製造商也可以通過控制結晶來限制脂肪起霜。」


相關焦點

  • 從伽馬射線到x射線:新方法可精確定位不被注意到的脈衝星發射
    脈衝星是宇宙的燈塔,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發射出射線。當脈衝星旋轉,光束交替指向或遠離地球時,光源在較亮和較暗的狀態之間振蕩,產生的信號似乎每隔幾毫秒到幾秒鐘就會「脈衝」一次,其規律甚至可以與原子鐘媲美。脈衝星是一種密度極高、極具磁性的大質量恆星的遺蹟,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體之一。
  • 當LIGA技術與光柵法X射線 相襯成像相遇
    與傳統微細加工方法相比,用LIGA技術進行超微細加工有如下特點: x射線掩模製作x射線光刻(Lithographie因此LIGA工藝製造的微結構聚合物和金屬零件在x射線光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包括在在科研機構和工業領域
  • 巧克力有助於平衡血糖?巧克力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原標題:巧克力有助於平衡血糖?巧克力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巧克力很多人都喜歡,尤其是小孩,吃巧克力好處很多,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吃多的話,容易引起牙齒損壞等問題,所以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吃巧克力的好處與注意事項,一起來看下吧!
  • 科學(普)有道:X射線天文學
    在離地球較近的地方,我們的太陽會發出x射線,彗星遇到太陽風時也會發出x射線。x射線天文學幫助天文學家了解宇宙的其他地方正在發生什麼。這些災難性的事件釋放出大量的x射線輻射,這為爆炸中形成的重元素提供了線索。這個過程會產生金和鈾等元素。質量最大的恆星可以坍縮成中子星(也會發出x射線)和黑洞。黑洞區域發射的x射線並不是來自奇點本身。相反,被黑洞輻射聚集的物質形成了一個&34;,使物質緩慢地旋轉進入黑洞。
  • 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有望實現嗎?
    近日,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測試弦理論。據了解,天文學家已經探測了英仙座星系團,以尋找一種迄今為止未被發現的粒子,它將有助於我們找到弦理論的線索。弦理論認為所有已知的力、粒子和相互作用都可以通過一個單一的框架聯繫起來,從而理解物理宇宙。
  • 巧克力你是如何儲存的?
    科學家們將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可可、糖、奶粉和可可脂——攪合在一起,磨成粉末(以加快這一進程),接著利用高功率X射線窺探這種甜食的晶體結構,細緻到幾納米。在往粉末樣品裡面加入幾小滴向日葵油後,他們觀察到液態脂肪通過巧克力中的小孔和微小空間快速地移動,很可能是毛細現象的結果——這種現象是指液體在粘合力、內聚力和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在多孔材料中移動。
  • X射線探傷原理詳解
    X射線探傷原理詳解 X射線探傷原理 通過實踐證明:X射線探傷應用在生產過程中,作為先進的檢測手段為產品品質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使現場檢測從外觀目視提升到了內部探傷微觀檢測,使我公司的產品品質進人新的階段
  • 科學(普)有道:X射線
    x輻射波長為0.01至10納米,或頻率為3×1016 Hz至3×1019 Hz。這使得x射線的波長介於紫外線和伽馬射線之間。x射線和伽瑪射線的區別可以根據波長或輻射源來區分。有時x射線被認為是由電子發出的輻射,而伽馬輻射是由原子核發出的。德國科學家威廉·倫琴是第一個研究x射線的人(1895年),儘管他不是第一個觀察x射線的人。
  • 帶你到東京體驗「世界一流巧克力」,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製作過程
    日本做為甜品之都,在烘焙、甜品,巧克力、糖果等的製作技術上,在整個亞洲乃至世界都是公認的非常出色的國家,與歐洲同步的技術,再加上日本人世世代代的匠人精神,勤勤懇懇、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使日本在烘焙領域的發展,一直在領導著亞洲的潮流,主導烘焙市場的發展。
  • 俄「光譜-RG」太空望遠鏡繪製出「全天空x射線圖像」
    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發布消息稱,利用德國eROSITA望遠鏡的俄羅斯「光譜-RG」X射線太空天文臺繪製出世界上最好的「全天空x射線圖像」。消息指出:「『光譜-RG』太空天文臺衛星完成首次太空掃描,藉助eROSITA望遠鏡,繪製出一張新的『全天空x射線圖像』。與1990年由德國ROSAT衛星繪製的此前最好的圖像相比,新圖像的信號來源數量多出近9倍、靈敏度高出3倍。」消息稱,在德國eROSITA望遠鏡掃描天空的半年期間,使過去60年來世界所有X射線天文衛星記錄的信號來源總數翻了一倍。
  • 科技:什麼是X射線光譜?
    X射線光譜如何工作當原子不穩定或被高能粒子轟擊時,其電子從一個能級躍遷到另一個能級。隨著電子的調整,元素吸收和釋放高能X射線光子,其方式是構成特定化學元素的原子的特徵。X射線光譜學測量能量的這些變化,這使科學家能夠識別元素並理解各種材料中的原子如何相互作用。有兩種主要的X射線光譜技術:波長色散X射線光譜和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
  • NASA的新火星探測器將使用x射線尋找化石(中英文對照版)
    x射線光譜儀位於探測器機械臂末端的炮塔上,它將有助於在巖石中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2020毅力號漫遊者的前方道路充滿了挑戰:在必須在2021年2月18日完成艱難的進入、降落和著陸階段後,它將開始尋找數十億年前微觀生命的蹤跡。
  • 物理鞋架們發現通過可彎曲晶體,更有助於測量X射線脈衝的特性
    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儀器定製晶體的一個令人沮喪的缺陷激發了一個重要科學挑戰的解決方案:如何從強大的X射線雷射器精確測量每個脈衝的顏色,超薄矽晶體是SLAC的Linac相干光源分離X射線雷射脈衝的一部分,因此它們可以通過兩個獨立的實驗共享,X射線科學研究與開發人員科學家YipingFeng
  • 黑白X射線變彩色 醫學彩色成像讓醫學診斷向新技術邁進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phys.org 2018年7月12日消息,紐西蘭科學家首次使用了採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粒子跟蹤技術改造的MARS光譜X射線掃描儀對人類進行了3D彩色X光檢查。
  • X射線和Y射線的性質
    閒話不多說了,下面看看我們今天的知識X射線和Y射線的性質。X射線和Y射線與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等屬於同一範疇,都是電磁波,其區別只是在于波長不同以及產生方法不同,因此,X射線和r射線具有電磁波的共性,同時也具有不同於可見光和無線電波等其他電磁輻射的特性。(註:介紹兩種射線優缺點,它們的波長也就是能量的大小。)
  • 中子星爆炸碰撞仍在發射x射線,這讓天文學家們感到困惑
    在碰撞後九天,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天文臺收到了x射線信號,但是很快就消失了。但是在最近,研究人員研究了這次名為GW170817的中子-恆星-中子-恆星碰撞,發現1000天後x射線信號仍然可以探測到。在合併發生後,三位一體的天文臺能夠三角定位合併的位置,研究人員可以將望遠鏡轉向太空,更好地觀察這一事件。因為我們還沒有看到太多的中子星碰撞(到目前為止只有兩次被記錄和確認),科學家們不得不依靠模型來預測後果。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模型與GW170817檢測到的結果是一致的。
  • X射線防護鉛房量大從優奉化
    濟南博創輻射防護工程X射線防護鉛房量大從優奉化有些會經過一段較長的潛伏期。早期的射線效應有:造血損傷,消化系統損傷型和損傷型三類,受照劑量自數百至數千拉德以上不等。小劑量長期慢性照射射線的慢性損傷在判斷上相當困難,因為受照與發現之間歷時較長,其因果關係不易判明,此外,射線引起的自覺和他覺沒有任何特異性。
  • 巧克力樹,種子可製作可可粉和巧克力
    你一定吃過巧克力吧?但你知道巧克力是由什麼原料製成的嗎?它是以一種叫做「可可樹」的植物種子研磨成的可可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可可樹,也可以叫巧克力樹。是梧桐科可可屬喬木。原產於熱帶美洲,廣泛栽培於全世界的熱帶地區。在我國海南和雲南南部有栽培。
  • 德國X射線望遠鏡傳回首批圖像
    新華社柏林10月22日電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22日發布德國X射線空間望遠鏡「eROSITA」傳回的首批圖像,揭示了隱藏的宇宙之美。該望遠鏡觀測項目有望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此次發布的X射線圖像展示了鄰近銀河系的大麥哲倫星雲以及距地球約8億光年的兩個星系團。圖像中,大麥哲倫星雲呈圓形紅色結構,裡面的超新星遺蹟清晰可見;代號為A3391和A3395的兩個星系團呈藍綠色,正在發生相互作用。「我們的望遠鏡傳回的首批圖像揭示了隱藏的宇宙之美。」項目負責人彼得·普雷德爾說。
  • 德國漢堡附近的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設施
    日前,歐洲X射線 自由電子雷射 裝置(XFEL)在德國漢堡大都市區正式投入使用。這一造價為12.2億歐元的大型 雷射 裝置由11個歐洲國家參與研發和建設。XFEL是世界上最大的X射線雷射設施,每秒可發射多達27000個脈衝,亮度比傳統的同步加速器光源亮度高出10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