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怕的第三季度,政府救濟金耗盡,以及看不到疫情的結束,國際航空公司的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歷史上,國際航空行業通常僅在第三季度就能賺取約40%的利潤,因為旅行量的激增讓航空公司終於有機會以能夠支付工資、燃料和債務帳單的價格裝滿飛機。
前段時間曾有一種願望,認為到9月的三個月可能會從冠狀病毒的封鎖中看到足夠的復甦,以保持航空公司的財務健康。全球航空股指數在8月份提高了18%,這是該指數自20年前首次編制以來的最佳表現。
隨著冬季第一股寒流的到來,越來越明顯的是,航空業與以往一樣深陷困境。
EasyJet Plc是其中一家生存條件較好的航空公司,得益於其低成本結構和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儘管如此,在今年早些時候獲得6億英鎊(7.75億美元)的國家擔保貸款後,它正在與英國政府商討第二筆國家支持。總部位於菲律賓的宿霧航空(Cebu Air Inc.)在政府排除接管陷入困境的航空公司後,正在籌集5億美元的債券和優先股。
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折扣競爭對手亞洲航空集團有限公司(AirAsia Group Bhd.)本周宣布重組其長途關聯公司亞航X有限公司(AirAsia X Bhd.),同時停止其日本航空公司的業務。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它還結束了對亞航印度有限公司的資助。據馬來西亞航空監管機構稱,其國內競爭對手--國有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 Bhd.)正在與債權人商討重組事宜,馬來西亞的一家或另一家航空公司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倒閉。
在美國,自國會3月通過救助法案以來,該行業一直處於生命支持狀態,政府的救助資金現在已經用完了。第二輪支持的前景已經搖搖欲墜,而此時很多其他行業也在遭受苦難,在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將其與更廣泛的刺激法案的討論聯繫在一起後,在選舉前的立法日程表上更是岌岌可危。
歐洲和北美航空公司已經將12月季度的國內旅行時間表削減了45%,任何關於該流行病瀕臨消失的希望在這一點上似乎是徒勞的。疫情死亡人數,在8月初以來呈下降趨勢後,最近幾周又開始回升。世界衛生組織周四報告的338779例新病例,更是創下了日增量的紀錄。
嚴峻的事實是,航空業最糟糕的時期可能還沒出現。幾個月來,航空公司一直在依靠現有的銀行餘額、從政府和投資者那裡獲得的早期幾輪救助資金,以及相對容易地削減節省下來的燃油和維修成本以及航線和著陸費等成本。儘管迄今為止採取的行動都很激烈--裁員、削減航線、飛蛾撲火--但真正的挑戰將在未來幾個月到來,因為航空公司必須在現金減少到零之前做出艱難的選擇。
根據分析,航空公司在6月份的季度中燒掉了510億美元,並將在截至12月的6個月中進一步吃掉770億美元的現金。這大約佔了他們已經收到的1620億美元救市資金的80%,而航空公司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流量水平。根據數據,在2021年期間,他們每個月仍要通過50億到60億美元的現金。
那些一直橫眉冷對,認為航空業在沒有國家大規模幹預的情況下能夠生存下來的官員和高管們,需要開始面對現實。
即使客流量一夜之間恢復,航空公司也必須想辦法償還今年的巨額債務。最顯而易見的辦法是提高票價,但這有可能會在乘客需要重新上機的時候把他們趕走。如果不進行戲劇性的改變,全球幾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將面臨著收入疲軟、服務不佳、利息支付過高以及與印度航空有限公司(Air India Ltd.)和義大利航空有限公司(Alitalia SpA)等硬化的國有航空公司相關的不可重複的債務的螺旋式上升。
各國政府可能很快就不得不選擇是重組、國有化還是清算一波倒閉的航空公司,否則就得放鬆其珍視的所有權限制,因為迄今為止,這些限制阻礙了真正的跨洲巨頭的誕生。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相對自由放任的航空業給乘客帶來了良好的收益。不過,在當前的危機中,很少有私營公司能夠強大到能夠獨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