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能像大師俞伯牙一樣彈奏出高山流水的名曲,也不是所有聽眾都能聽懂這曲子是 「峨峨兮若泰山 」 和 「 洋洋兮若江河 」。同理,即使你的產品精彩絕倫,性價比逆天,也不是所有客戶都能為之傾倒,為之買單。
營銷管理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說:營銷上最大的錯誤是試圖去取悅所有人。並不是所有客戶的需求都相同,只要存在兩個以上的客戶,需求就會不同。由於客戶需求、欲望及購買行為是多元的,所以客戶需求滿足呈現差異化。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客戶的需求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個性化, 這需要你重新審視,你在專注為哪一群人服務?
我們有必要針對客戶進行細分與定位。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客戶的基本屬性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內在屬性。目標客戶的內在屬性包含性別、年齡、信仰、愛好、 收入、家庭成員數、信用度、性格、價值取向等。即:
who(誰)-age(年紀)-sex(性別)-income(收入)-interest (愛好)-culture(文化)
一位老闆跟我說,他要做出 18-48 歲都能穿的襯衫,折騰到後面,他的公司倒閉了。因為每個年代的人對產品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你能做的就是滿足於某一年代客戶群體的需求。
因此,客戶群體年齡細分應該在一個年代跨度以內。
小米公司在細分客戶方面做得非常精準。
通過對市場的調研,首先是對消費者的年齡進行細分,把年齡界定在 25-35 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經濟獨立, 正處於事業的發展期,也易於接受新事物,具有時尚和超前性的消費觀, 同時願意接受新事物,喜歡嘗試,並且這個群體數量龐大,消費能力強。
二是外在屬性。目標客戶外在屬性包含客戶生活的住所、工作的場 所、經常活動的地方、客戶的社會關係等。你可以先基於某個城市,某 個區域(where)尋找潛在客戶,也可以基於某種職業(job)尋找潛在客戶。
三是購買力。客戶必須具備一定的購買能力。任何潛在的需求,只有在具備了支付能力之後,才能成為現實的需求。客戶是否有足夠的金錢來支付你的產品,是客戶購買的先決條件。
客戶的購買能力一般通過客戶的收入水平,客戶的平均消費水平以及是否購買過大額相關產品來界定。
購買能力也體現在客戶購買過哪些有價值的產品。比如,客戶擁有寶馬、擁有 LV 包,說明該客戶具有較強勁的購買能力。你可以通過客戶的收入水平和過往的購買能力來評判客戶的購買力。
四是消費行為屬性。不少行業對消費行為的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即所謂 RFM:最近消費、消費頻率與消費額。
客戶的消費歷史與經歷代表了客戶對你的產品類別的認知、對產品的需求程度以及購買產品可能性。分析客戶消費歷史包含:客戶是否購買過與你產品同類的產品、相關聯的產品、互補的產品(如西裝與皮鞋 是互補),以及是否購買過你的競爭對手的產品。
通過客戶基本屬性分析,你可以初步界定目標市場對象,但還遠遠不夠。
如果問你,一張面膜的目標客戶是誰?你可能簡單想想說:一群年 輕的女生。那麼所有的女生都會購買你的產品嗎?
如果是一群就讀大四、即將畢業的女生,此時你會知道,產品訴求必須符合大四女生的核心需求。你可以通過學校論壇、貼吧、QQ 群等來找到這群潛在客戶。
我們只是在 「女生」 這個詞上面加了 「大四」 、「即將畢業的」 兩個關鍵形容詞而已,然而這些形容詞已經足夠可以幫助我們精準地了解細分客戶,了解客戶的核心訴求,以及從哪裡能夠找到精準客戶。
野生蜂蜜的客戶是誰?你的回答可能是:一群愛美的女士。但你如何找到一群愛美的女士,哪個女士不愛美呢?「愛美的」 這個詞不是關鍵形容詞,它只是一個空泛的形容詞。這個形容詞不能成為我們定位客戶的關鍵詞。
什麼是關鍵形容詞?這個形容詞必須體現客戶的類別,說明客戶的屬性,能夠指向一群特定的客戶人群。關鍵形容詞可以體現客戶的生活 習慣(上夜班的女性)、行為特徵(求職的大四女生),也可以體現客 戶的消費習慣、特定需求。
關鍵形容詞有助於你鎖定某種特徵或屬性群體的客戶,當你對目標客戶定位模糊時,你可以考慮在目標客戶前面加入一個或多個關鍵特徵形容詞。試著把下面的句子填寫好,你就能夠對目標客戶定位清晰一些。
我的客戶是一群 , , 的人。
在橫線空格位置中,你可以填寫進去關鍵特徵形容詞。每一個關鍵 特徵形容詞都會指引你找到潛在的目標客戶,洞察潛在客戶的核心訴求。 通過關鍵形容詞,你可以找到客戶的行為軌跡,並輕鬆鎖定目標客戶人群。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文字來源成智大兵老師著作《突破》。
這本《突破》是大兵老師這3年多時間移動網際網路營銷經驗的精華總結提煉的營銷方法!從最開始如何清晰定位客戶,到如何打造尖刀產品,再到如何快速引爆傳播,再到絕妙的成交策略,以及最後如何玩轉社群營銷。
書的內容絕對讓你大呼過癮!
如果你希望在創業路上有一群為你加油助力、出謀劃策的朋友,歡迎持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