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魔」白居易,作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作品語言通俗易懂,他的代表作《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無不如此。白居易曾在《新樂府序》中說:「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也就是說,詩歌不是為詩而詩,而是要反映現實生活。這是白居易關於詩歌創作非常重要的思想,即使放到現在也是具有現實意義和一定先進性的。
白居易留下來的3000多首詩裡,有諷刺、有傷感、有休閒,題材不僅有《長恨歌》這樣長篇敘事詩來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也有《賣炭翁》這樣描寫底層百姓疾苦的題材,更有一些不知作於何時的一些不太著名的詩,但這些詩,同樣具有極強的表現力,來反映這位詩魔的思想情感。《鳥》就是這樣的一首詩。
《鳥》:「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誰說動物的生命微不足道?它們和人類一樣也是有血有肉。勸人們你不要殺害枝頭的小鳥,因為巢中的幼鳥正在盼望她的母親回家。
《鳥》這首詩,開篇用反問句,提出一個假設前提的疑問,那就是誰說動物的生命不珍貴呢?那麼這裡的這個「誰」又是什麼人呢?是所有人嗎?顯然不是,不是所有人都不珍惜動物的生命,這就有所指了,表面看是指不愛惜動物生命的人,古代詩人尤其像白居易這樣,生活在蕃鎮割據戰爭不斷時代的偉大詩人,一定還會有更深層次的寓意。
每一個動物都和人一樣,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所以我勸你們不要再傷害它們,它們家裡都有幼小的孩子等著呢。在首句提出疑問後,緊接著,詩人發出了愛惜生命的呼籲和勸誡。1200多年前,一個古代的文人就發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呼喚,這是中華民族天人合一樸素思想的具體體現,是華夏文明的精髓之一。
人應該和動物和諧相處,何況人與人呢?可能這是詩人最終想要表達的境界,暗寓是白居易常用的寫法,所以詩人在這首詩裡,一方面勸誡人們不要殺害動物,同時另一方面也是以鳥喻人,勸誡權貴階層尊重底層平民階層,這也是詩人對所處時代現實狀態發出的呼籲。
這首詩中,「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兩句,以樸素、簡潔、通俗的語言,通過擬人手法來表達動物的企盼,以「子盼母歸」這一最樸素而真摯的情感角度出發,更使這一勸誡具有生命力和說服力,情感更濃、更真,這兩句詩也成為流傳甚廣的經典名句。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這首白居易情感質樸的《鳥》。
19位老師共書寫了24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19幅展示如下:
1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2作者:董平立(河南)
3作者:昝財川(天津)
4作者:劉嶽生(湖南)
5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聯墨作品多次獲獎。
6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7作者:夢回唐朝(河北)
8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9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10作者:姚昱平(湖南)
11作者:韋傑(河北),書法愛好者,學習小楷兩年時間。
12作者:樊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楷。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13作者:李文(廣東),美國企業管理博士,新加坡蘭亭書畫協會會員,東莞市黃江鎮書法家協會會員,師承新加坡著名書法、國畫大家黃明宗先生,是吳昌碩的再傳弟子。
14作者:王海彬(四川)
15作者:萬海濱(湖南)
16作者:榮光(湖南)
17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18作者:黨曉山(湖南)
19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