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螢火蟲之墓》:你會把家裡的小孩放在親戚家養著嗎?

2020-12-04 維維說職場

我已經數不清楚,我看了幾部日本動漫,但是每一部,電影講述的都是不同的情況,但是都貼近於生活。日本動漫80%的跟中國的完全不同,而日本動漫講的過於真實。但總體情況給人就是更好地了解日本的一些不善於表達的感情。

就拿電影拍的戰爭來講,戰爭是殘酷,我們是先輩們被血肉之軀爭取的。我們無法代表那時代的人民,我國先輩曾經警告過日本人民。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五千年文明史,湧現了許多事件,然而我們只能在歷史中尋找,一次次戰爭摧毀了許多文化和典籍。世界不是和平的,而我們卻身處和平之地,許多人努力爭取的。

白江口之戰,元日之戰,萬曆朝鮮戰爭,甲午戰爭,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戰役,抗美援越戰爭,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等等。珍惜和平! ! ! !

這部電影我也很感動,好多細節,特別是妹妹不知道媽媽死了的時候,哥哥也很無助、但在妹妹面前強忍著到妹妹使勁找媽媽哥哥表演翻單槓時。電影是反對戰爭的,描述戰爭中的疾苦和民不聊生,很感動,值得我們深思。但我看完後有幾個疑點:

1.男主寄人籬下,在已經感受到嬸嬸的惡劣態度後還是一如往常,沒有做出什麼改變,比如吃完飯也不刷碗

2.男主既然還有錢,為什麼不合理取用,不給平時多少留一點生活費出來?直到最後妹妹快不行了才一下子取3000塊呢?

3.為什麼男主不去做一點什麼活養活自己?這點想法應該是要有的吧?

在阿姨家裡住,你也可以把妹妹讓阿姨幫你看著,你白天出去做點事情,也不至於在那麼久阿姨都不喜歡你了,直到最後從阿姨家搬走,男主卡裡都是有錢的,更何況那個時候7.8千塊錢跟現在幾百萬差不多了吧,取點出來買米維持生計,妹妹最後也不至於營養不良導致死掉,哎。

另外,哥哥對妹妹無微不至的照顧令人甚是感動了,有妹妹在,有爸爸回家的希望在,再難哥哥都會去想辦法去生活,然而,當一切灰飛煙滅,精神崩塌了,活著的希望也就沒了,很多成年人會如此,更何況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但是現實也是這樣很多事情我們都喜歡拖,而不是想著想把他解決了。這個電影細節處理得很好,處處有驚喜,很用心,也是引導我一直看下去的原因。

回頭再想一下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事,寄人籬下的感覺真的表現的非常真實,小時候家中因種種原因,家人把我託付給我三姨照顧(一個月給100),家不遠走路20分鐘,為了不打擾他們,我儘量在住校,周末偶爾回一次,換洗衣物。有一次周末他們炒的排骨,我一-伸筷子,我三姨就咳嗽一聲,然後吃了一碗白米飯就回校了,吃的特別心酸;還有一次,去她家她兒子堵著門不讓進,喊我三姨也沒人應,後來才知道他們在吃擀麵皮。這段記憶深深刻在我的心裡,從此以後,我除了特殊情況外叢來不去她家,即便去了不吃飯不喝水。

可憐這對兄妹倆承受了他們年紀不該承受的壓力,失去雙親,哥哥年紀本來就小,閱歷不夠也合乎情理,兄妹兩相依為命,至於嬸嬸那裡,人家都下逐客令了,讓兄妹兩另找別的親戚,哥哥懂事,他很清楚待久了也沒有好臉色,很勢力。

哥哥用媽媽留下來了的錢買了- -些生活的用具,7000 日元也就四百多塊RMB,哥哥為什麼不去工作?飛機三天兩頭的來轟炸,妹妹是哥哥活下去的動力以及在打仗的父親,十幾歲的孩子誰要你工作?

再說了,在那種人人自危的時代,那天一不小心就走了也不是不可能,哥哥選擇陪著妹妹期待父親歸來,當影片末尾得知父親已死,哥哥最後也在街頭離開人世,與影片開始相呼應。電影內容值得讓人深思,這是宮崎駿的呼籲,反對戰爭甚至是批判。

相關焦點

  • 《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
    明知道會是很悽慘的故事,還是被煽到。有幾個細節真是太讓人難受了。或許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這只是一場漫長的告別《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這註定是一場悲劇…… 可愛的小節子正在為死去的螢火蟲挖墳墓,哥哥清太走過來問妹妹在幹什麼,節子說:「造墳墓,媽媽沒有被放在墳墓裡吧!我聽嬸嬸說,媽媽已經死了,就放在墳墓裡。」清太聽了妹妹的話,強抑多時的淚水終於奪眶而出,他們的媽媽已經在空襲中被炸死,他一直瞞著妹妹說媽媽身體不舒服住在醫院裡。節子蹲在那裡傷心地嘟囔著:「為什麼身體不舒服就死了……」 可愛的節子!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流淚嗎?
    高道生最著名的作品是《螢火蟲之墓》,豆瓣得分高達8.7!男人不值得流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飯想看的電影,但他的影評都是感情用事,催人淚下,我不敢看他的情感。這次,我終於鼓起勇氣看了這部「催淚瓦斯式」的高分巨作,結果,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太多想哭的衝動,反而更多的是沮喪和不理解。
  • 《螢火蟲之墓》我們漸漸死亡,走向螢火蟲的世界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爭題材的電影,是根據日本動漫《螢火蟲之墓》而翻拍的真人版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神戶地區發生的悲慘事件,影片圍繞的是一對兄妹的母親在戰爭中意外離世後,兄妹的親戚拒絕撫養他們之後,而慢慢走向死亡的故事。
  • 螢火蟲之墓:這應該就是清太最傷心的事了吧!
    《螢火蟲之墓》作為一部災難片,使我們都感同身受。深深地被他裡面的感人故事情節所吸引,然後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眼淚。本來是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家庭富裕,幸福美滿。還有兩個天真無邪可可愛愛的小孩子,美好人生豈不就這樣嗎?
  • 《螢火蟲之墓》與那些真實歷史影像重疊,以為是糖,結果是刀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然而《螢火蟲之墓》的點不在於作品的好壞,而在於對「反戰」的態度,電影的主題就是「反戰」,以日本老百姓的眼光看待事物,但也要對戰爭起因反省和控訴,雖然原作並不考慮政治,而是以平民為基礎,但畢竟有所關聯,還是會觸動到當時經歷過戰爭的人,尤其是二戰的受害國…有人說電影只突出了戰爭中平民的悲劇,卻缺乏對戰爭起因的描述,在這一點上,它絕對是失敗的。
  • 《螢火蟲之墓》螢火蟲死了,挖個墳墓安葬它們,你小時候幹過嗎?
    《螢火蟲之墓》螢火蟲死了,挖個墳墓安葬它們,你小時候幹過嗎?這是一部講述在戰爭背景下,一對失去雙親的兄妹流離失所,相依為命最終喪生的動漫。喜歡大團圓結局的同學可以手動劃出了,但如果你想知道他們的故事,體驗那時戰火紛飛中的溫情,那就和小編一起去他們的世界感受一下吧!影片開頭,一位衣衫襤褸眼神渙散的少年癱坐在地鐵站裡,只有胸腔微弱的起伏顯示出生命跡象。打掃的工作人員從他身上發現一個鐵盒,打不開後將它扔向遠處,鐵盒磕開,掉落骨頭碎屑。在螢火蟲的瑩瑩光輝裡,出現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 螢火蟲之墓:一部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珍惜容易,懊悔太遲
    宮崎駿的動漫,動人的故事,溫暖的風格,在他的動漫裡,就像是在天空之上的天空之城,讓我們相信夢想的力量。宮崎駿本人也多次表達反戰主張,希望和平的思想。後來看了宮崎駿的很多作品,有感動,有驚喜,有難過。但是沒有一部動畫電影像《螢火蟲之墓》一樣,讓我的心情沉重到,後悔看了這部動畫電影。
  • 最傷感的動畫《螢火蟲之墓》,那一年哥哥親手埋葬了妹妹的屍體
    而與之相反的一部影片《螢火蟲之墓》讓我們能近距離地感受到戰爭的邪惡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一部反戰亂的影片,但是在我看來不帶一點政治色彩,在戰亂時期,為了不讓妹妹挨餓,趁著轟炸去偷食物,沒有給人一點負罪感,但是這一點也是不值得我們學習的。
  • 《螢火蟲之墓》曾看哭多少人
    《螢火蟲之墓》被譽為每看必哭的動畫,上映至今已經滿30年。不過當海報被網友調亮100倍後,原來夜空中有一架B29轟炸機正在飛行,黃色亮點其實是燃燒彈的火光,真正的螢火蟲則是停在海報中央的草葉上,日文片名『火垂るの墓』,原本被認為是指『螢火蟲』,30年後片名『火垂る』被重新解讀,也有『戰火不斷』的含義。《螢火蟲之墓》海報中,兄妹在夜晚欣賞螢火蟲,點點黃光畫面溫馨。
  • 《螢火蟲之墓》真相揭秘!喪鐘到底為誰而鳴?
    在動漫電影中,除了宮崎駿爺爺還有一位日本的著名導演高畑勳,其中198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到現在還值得一看,同時這也是一部賺足網友眼淚的一部影片。「昭和20年9月21日夜,我死了。」似乎,我們選擇性看到的是電影悲情的一面,講述了兄妹二人逃難但最終死於戰爭的故事,但光看表面你就錯了。在這裡,我們一起共同探討《螢火蟲之墓》的真相!也就是電影到底表達了什麼?他僅僅是一部反戰動畫片嗎?影片開頭在一片血暈的紅色中,一個少年開始了回憶,這是他靈魂的回憶,他已經死了。
  • 豆瓣評分8.7,《螢火蟲之墓》為什麼讓你看一次哭一次?
    而有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7的動漫,卻從另外一個視角展現了螢火蟲,當然,也不僅僅是螢火蟲,還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能夠讓我們看一次哭一次的故事!它就是日本動漫大師高畑勳的作品《螢火蟲之墓》。
  • 螢火蟲之墓:因為設定緣故被人不喜,但劇情本身確實引人深思
    #文|阿倫《螢火蟲之墓》是由高畑勳執導,辰巳努、白石綾乃等配音的日本動畫電影。但是這種手法註定不會被大眾所喜歡,我本人就是不喜歡《螢火蟲之墓》的人之一。在《螢火蟲之墓》的劇情中,飽受苦難的日本民眾渴望著那場侵略戰爭獲勝,而主角清太更是以身為軍人的父親為榮,類似於這種設定在動畫中有著不止一處。所以這部動畫我們在看到之後,反響並不是很好。
  • 揭露《螢火蟲之墓》真相,不是電影而是現實,網友,你個假粉絲
    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小編閱電影無數,可說出名字的屈指可數,《螢火蟲之墓》是這之一,看了一遍,揮之不去。這部宮崎駿指導的電影,咦,你幹嘛打斷我,呵呵,對對,我的確在畫面開頭看到龍貓,以為是他拍的,原來是高畑勳拍的,我這個假粉絲不會挨打吧。
  • 《螢火蟲之墓》:戰爭很殘酷,但不自食其力,只會餓死自己和妹妹
    本來以為《螢火之森》和《螢火蟲之墓》是上下兩部電影,但是看過,原來並非同根生,雖然都是日本電影,但是導演、故事都毫不相干,前者是關乎愛情的,後者是關乎二戰的。而且令我非常意外的是,《螢火蟲之墓》在網絡上居然受到過那麼大的爭議,牽扯到二戰和很多政治因素。暫且拋開這些不談,純論這部電影,其實非常觸動到我。
  • 榮獲各大世界獎項的一部動漫電影《螢火蟲之墓》,你為她流過眼淚
    宮崎駿動漫我們看到了很多,而這一部《螢火蟲之墓》跟宮崎駿的動漫,都是出自吉卜力工作室。這部動漫在很多時候都被誤認為是出自於宮崎駿老師之手,但是只要看他的情感色調就知道,這部電影的導演跟宮崎駿老師根本不可能是同一個人。
  • 《螢火蟲之墓》:尤憶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描寫戰爭的動畫片是有的,但是像《螢火蟲之墓》這樣讓人痛心的真的不多見。片中並沒有太多對戰爭的描述,只是通過時不時響起的轟炸警報、遍地的廢墟和屍體來提醒觀眾這是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想到《螢火蟲之墓》,就想起那催人斷腸的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 《螢火蟲之墓》所反映出的社會現實
    看過《螢火蟲之墓》的都知道,影片的開頭就是一個少年一副慘狀躺在地上,蒼蠅在少年周圍盤旋,但沒有一個人去幫助他,反而極度厭惡的從旁邊繞過。因失去了家,他只能為了妹妹有個安穩的生活而選擇到遠親的家裡去。可是親戚知道她的母親去世了,並沒有太大的反映,而是覺得戰爭真是太可怕了。她沒有表現出同情以及憐憫之心。反而是為了能吃上糧食把少年的母親的好衣裳拿去變賣。但為了妹妹,他只能與親戚分離開來,自己吃自己的,只求有一席之地。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隨後親戚無情的把他們都給趕了出來。
  • 《螢火蟲之墓》影評:史上最受人爭議的影片,它要表達什麼?
    動漫、二次元是現在00後熱衷於追求的文化,小編作為90後的年輕代表本來對動漫沒有任何感覺,但是,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螢火蟲之墓》這部動漫,使得一直沉迷於真人版電視劇、電影的小編竟然愛上了動漫。《螢火蟲之墓》的動漫小編認為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當然,也許是因為很受觀眾的喜歡,翻拍了真人版,可是,看到翻拍的真人版《螢火蟲之墓》的劇照,小編就放棄了看劇的欲望,因為有些情感人類是無法用所謂的表演呈現出來,無論多好的演技,災難後的痛苦都很難完美演繹。第一次體會到那些漫迷們對經典動漫翻拍真人版的絕望和心痛。
  • 《螢火蟲之墓》兩種常見的感情,讀懂了人性的陰暗面
    隨著《螢火蟲之墓》的問世,它的渲染力竟超越了不少真人版電影,該動畫片讓所有觀影者反思。這無疑是一個悲劇,但是悲劇只能算背景,在背景之前的親情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精華。 遠房親戚的阿姨,之所以要收留清太和節子,都是因為這對兄妹身上有兩個寶藏,第一、作為海軍的父親,能力突出是當代老百姓很敬佩的人,如果他回到故土,那一定會對她感恩戴德,他們家也算是有了盼頭。 第二、清太和節子身上還留存了故去母親的遺物,海軍的家屬,自然很闊綽,為了這些錢財,阿姨也必須收留這一對兄妹,但是好景不長。
  • 《螢火蟲之墓》:戰火裡的一首悲鳴之歌
    一個個家庭因為戰亂而家破人亡,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部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螢火蟲之墓》。片子的故事發生在二戰將要結束的時候。這個時間,美日戰爭剛剛爆發,美國的戰鬥機頻繁的捉弄日本。14歲的清太一家就生活在一個這樣的地方。在開始的時候,清太的家庭算得上比較富庶,父親是一名有威望的軍人,母親在家照顧清太和妹妹節子。那一天,他們一家居住的地方收到了空襲的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