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裡木油田如何啃下「世界上最難啃的骨頭」

2021-01-13 中國張掖網

  光明日報記者王瑟

  2020年12月21日零時,位於新疆南部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年生產石油液體達600.01萬噸,天然氣達301.59億立方米,油氣當量達3003.12萬噸,成為我國3000萬噸大油氣田和300億立方米大氣區。

  實現這一目標用了31年的時間。科技人員持續技術攻關,深化理論創新,挑戰超深層勘探開發極限,創新形成了兩項關鍵油氣地質理論、四大勘探開發技術系列,突破了深層超深層複雜油氣藏安全封隔、快速鑽進、井完整性三大關鍵技術瓶頸,將國外「卡脖子」技術一一攻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郝芳感慨:「我們在理論和技術上的創新,啃下了世界地質界公認的13個最難啃的骨頭中的7個。這讓我們站在了世界石油開發的前沿,有了今天塔裡木油田的輝煌成就。」

   敢於在世界難題前亮劍

  塔裡木盆地是我國陸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也是國內勘探難度最大、增儲上產潛力最大的盆地。

  31年前,一群來自祖國各地的石油人,懷揣著為祖國找石油,實現我國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戰略決策的夢想,挺進塔裡木,讓這片只有沙漠黃的區域,變成了紅黃綠的天地。

  塔裡木油田員工正在西氣東輸輪南集氣站巡檢。塔裡木油田供圖

  現任東方物探塔裡木物探處247隊副隊長的熊建華,是1992年來到塔裡木參加石油會戰的。他回憶說:「塔裡木的地質難題是世界級的,地下斷裂發育,構造疊置,像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物探人靠著拼搏和擔當讓這些難題變成一個個真實的構造和圈閉,讓它們不再神秘。」

  博孜三維項目是塔裡木盆地首個複雜山地可控震源高效採集項目。按照施工設計要求,7萬多個震源點位要絕對精準。可是工區山體高大、巨石遍布、天氣多變。為了優質高效完成施工項目,熊建華白天指揮推土機在雞爪山和縱橫的溝壑中逐點修路,晚上給震源帶點,引領震源準確進入作業位置。63個日日夜夜,他們用最新技術,使地震資料一級品率高達99.96%,清晰刻畫了構造層次,使成像精度更高,圈閉刻畫更準,為博孜地區不斷獲得重大發現、靠實第2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的資源基礎提供了優質資料。

  熊建華說:「在塔裡木找油28年,我見證了物探技術的不斷進步,物探裝備的不斷更新,更見證了塔裡木石油人一次次挑戰極限、突破禁區的英雄壯舉。」

  勘探開發研究院勘探所黨總支書記楊憲章介紹,勘探所科研將士們多年來以圈閉、井位、儲量為抓手,創新形成「超深含鹽前陸盆地油氣地質理論」「超深縫洞型海相碳酸鹽巖油氣地質理論」及其配套勘探技術,攻克多個世界級技術瓶頸,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油氣大發現。

  31年來,塔裡木油田成功開發出32個大中型油氣田,油氣產量2000年邁上500萬噸臺階,2005年突破1000萬噸,2008年跨越2000萬噸,2017年達2500萬噸,累計為國家貢獻油氣產量超4億噸,向西氣東輸供氣2688億立方米。

   向更深的地下尋找油氣

  陳東是塔裡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天然氣所的科技人員,他見證了突破國外「卡脖子」技術難關,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的歷程。

  2004年,克拉2氣田正式向西氣東輸供氣,推動塔裡木進入了氣田規模開發的黃金時代,天然氣所應運而生。16年來,塔裡木油田從年產氣量不足30億立方米到建成300億立方米大氣區,天然氣所走過了一條艱辛的探索之路。

  從2000年至2010年,塔裡木油田立足凝析氣田高效開發,攻關形成高壓循環注氣保壓開採、裂縫性碎屑巖氣藏高效開發等技術,成功開發了牙哈、迪那、英買力凝析氣田,建成國內最大的凝析氣田生產基地,實現凝析油氣產量千萬噸穩產10年以上,推動油田天然氣產量突破180億立方米大關。

  2010年後,隨著克拉蘇深層天然氣勘探的陸續突破,陳東和夥伴們的工作重心開始向深層轉移。克拉蘇深層氣藏埋深達8000米,開發特徵與常規氣藏明顯不同,國內外也沒有可供參考的範例,困難和挑戰史無前例。

  通過無數次科技攻關,他們首次創建超深裂縫性低孔砂巖氣藏三重介質理論技術體系,創新提出了「軸線布井、溫和開採、早期治水」的開發模式,使塔裡木天然氣產量規模邁上年產260億立方米的新臺階。

  建設大油氣田,新區上產是「加速劑」,老區穩產是「壓艙石」。2018年,陳東和夥伴們全面開展老油氣田綜合治理會戰。面對「精準布井、有效治水、防砂防垢」等種種挑戰,實現老區穩產,成為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回想起多年來的艱苦創新,陳東說:「我們攜手油氣開發部,按照『四清楚、一具體』的思路開展深入研究,創新發展了天然氣開發關鍵技術,把鹽下的『疊瓦』『突發』看得更加清楚,把裂縫性低孔砂巖氣藏水侵規律摸得更準確,把井筒出砂結垢機理分析得更透徹。在此基礎上,我們精準實施老油氣田綜合治理133井次,累計恢復產能41.5億立方米,使得老區產量不降反增,老氣田逐步回歸合理的開發秩序。」

  塔裡木油田創新探索建立中國特色油公司管理模式,實現稀井高產、少人高效,人均產量位居我國陸上油田首位,單井產量是我國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當好油氣田穩產的守護者

  2005年大學畢業來到塔裡木油田工作的閆建業,曾因無邊無際的大漠戈壁感到失落,但更被石油勘探開發的火熱場面所震撼。15年間,他倒過3年班,巡過2年井,參與過100多個項目建設,主持過多次工藝改造,一直工作在開發生產一線。

  老油氣田需要持續穩產,處理裝置檢修是每年例行的工作。停產檢修對產量影響大,安全風險高。如何才能做到不停產檢修,實現「兩年一檢」呢?在油田歷史上,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

  閆建業帶著同事在現場圍著裝置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討論。僅「進站緊急切斷閥在線維修」這件事,就在現場連續討論了10多天。他們請教專家,分析閥門結構,終於拿出了解決方案。經過100多天的連續奮戰,終於編寫出不停產檢修方案和檢修質量評價方法。靠著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年迪那處理裝置成功實現不停產檢修,一舉增產天然氣兩億立方米,同時也為同類裝置「兩年一檢」提供了借鑑。

  「迪那油氣開發部一直奉行少人高效原則,控減成本難度很大。但任務目標不能變,信心決心不能減,生產上必須精耕細作,經營上必須精打細算。我帶領大家走遍所有生產現場,分析每一項支出,核清每一份工作量,找出每一個『出血點』,討論每一條對策,編制預算和措施大表,全程跟蹤實施。年終核算,結算費用和年初預算基本吻合,在產量增加5億立方米的基礎上操作成本降低20%,打贏了提質增效攻堅戰和效益實現保衛戰。」閆建業笑著說。

  塔裡木油田公司總經理楊學文說:「塔裡木盆地超深層油氣資源量佔我國陸上超深層油氣資源總量的60%以上。『十三五』以來,塔裡木油田鑽探7000米以上超深井223口、8000米以上超深井5口,引領我國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7日08版)

 

 

編輯: 楊旭康

相關焦點

  • 啃骨頭醬骨火鍋:在紅海裡「啃」 出細分市場
    啃骨頭醬骨火鍋如何快速啃下這個細分市場?又如何成為網紅火鍋店?  在四川尤其成都的火鍋行業,已然如同煮得沸騰的紅油火鍋,競爭異常火熱。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之後,隨著餐飲行業的逐漸復甦,消費者群體回歸火鍋店裡,消費口味、消費水平如何與火鍋店定位、產品匹配,成為行業創新和變革的新動力。  「39元好吃不限量。」
  • 「好氧」和「厭氧」,誰啃骨頭誰吃肉?
    而對於厭氧作用則是必須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將食物分解,那沒有氧氣,以什麼作為電子受體呢?自然就是各種各樣的無機物,像什麼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啥的都可以,還不明白?想想咱們剛說過不久的反硝化菌,在缺氧條件下,它不就是以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硝酸根作為電子受體從而獲得能量完成反硝化脫氮作用?
  • 前所未見:鹿不僅會啃骨頭,還會啃人骨
    食腐動物在食用屍體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動物會迅速解決掉這些遺骸——即便是人類遺骸也難逃其口,因而野外遺骸通常很快就會被啃得只剩下遺骨。有的研究機構會研究人類遺骸在開放環境中的分解過程,其中也包括動物與遺骸之間的互動行為。一隻白尾鹿正在啃咬人的肋骨,這是首個有記錄的類似案例。一截有著叉狀裂紋的人肋骨,顯示出白尾鹿曾啃咬過骨頭。
  • 「國宴大廚」張居福:「啃骨頭」醬骨火鍋是要做一輩子的事
    其中,一家主打「39元好吃不限量」的「啃骨頭」醬骨火鍋備受行業關注。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成都火鍋市場中,這家由「國宴大廚」創立的「啃骨頭」,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便在全國開了上百家店,幾乎店店火爆,天天賓客盈門。「可以說,啃骨頭已經成為火鍋行業細分市場裡的開創者,引領了醬骨火鍋藍海市場。」業內人士評價說。
  • 李毅中縱論工業結構調整 直面兩大「難啃骨頭」
    中新社北京九月七日電 題:李毅中縱論工業結構調整 直面兩大「難啃的骨頭」  中新社記者 俞嵐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至今仍清楚地記得,他小的時候,中國人管火柴叫洋火,管煤油叫洋油,很多東西前面都有個「洋」字。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周恩來總理宣布,中國使用「洋油」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這曾讓他熱淚盈眶。
  • 你知道好氧和厭氧 誰啃骨頭誰吃肉嗎?
    而對於厭氧作用則是必須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將食物分解,那沒有氧氣,以什麼作為電子受體呢?自然就是各種各樣的無機物,像什麼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啥的都可以,還不明白?想想咱們剛說過不久的反硝化菌,在缺氧條件下,它不就是以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硝酸根作為電子受體從而獲得能量完成反硝化脫氮作用?
  • 2020年或超17萬噸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骨頭難啃
    2020年或超17萬噸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骨頭難啃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3.2萬輛,銷售12.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1.4%和134.1%,均已突破10萬大關。無論是充電和充換電相結合,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動力電池都是核心部件。
  • 狗狗啃骨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別怪我沒提醒你
    大家都知道印象當中的狗狗是一種特別喜歡啃骨頭的生物,感覺骨頭對於狗狗來說就相當於老鼠對於貓的感覺,骨頭仿佛是狗天性中特別喜愛的東西。這麼說,確實也不是錯誤的說法,狗確實特別喜歡啃骨頭,這是有一定的原因所在的,但是作為主人的你有沒有想過給狗啃骨頭,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骨頭?
  • 作為肉食動物的貓咪為什麼不能啃骨頭?殘酷的事實告訴你別犯傻!
    不少流浪貓在翻垃圾桶找到一塊人類吃剩下的骨頭都會開心的喵喵叫,並且迫不及待下嘴啃。一些鏟屎官想著貓咪這麼喜歡吃肉,那讓它們啃啃骨頭補補鈣也是不錯的吧!這樣才是大錯特錯,骨頭可不適合貓咪食用,尤其是細小的禽類骨頭更是危險!
  • 順利穿越淺覆土疊加斷層破碎帶 和燕路過江盾構攻克最難啃骨頭
    此次穿越江底最難啃「骨頭」不僅非常順利,還比原計劃提前了4天。至此,和燕路過江通道左線盾構施工將逐漸由江中轉入江南地段。和燕路過江通道盾構隧道全長2965米,平靜的江面下,盾構機需穿越長達50米的斷層破碎帶及衝槽疊加段,風險重重。左線項目總工程師周昆介紹,該區域的覆土厚度不到盾構直徑的1倍,最薄處僅9.6米。
  • 為什麼人有啃骨頭吸骨髓的習慣呢?
    很多人喜歡吃骨頭,並喜歡吃骨頭裡帶的骨髓,例如牛骨,羊骨,豬骨等等,再喝上骨頭湯,聞到鮮美的同時嚴重舒爽了味覺,讓人慾罷不能。可如果說為什麼會有人很喜歡啃骨頭棒子並吸食其中的骨髓呢,又會有多少人知道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隨便聊聊。
  • 小螞蟻啃世界
    小螞蟻啃世界這款遊戲是以非常渺小的螞蟻形象為主角,能夠讓玩家在這裡了解螞蟻的強大之處,在遊戲當中玩家需要控制自己的蟻群,在遊戲當中不斷收集各種各樣的物品,而且不同類型的螞蟻有不同的工作玩家需要合理分配不同類型螞蟻的工作,才能夠讓蟻群相互合作,完成任務!
  • 世界上最狠的魚,為了活命主動啃食自己身體,在旱季也能存活
    地球從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幾十億年的時間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地球也出現過各式各樣的物種,地球上的物種多樣性主要是取決於地球環境的多樣性,環境決定物種的進化,這句話在地球上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過時的,地球上的生物,生長環境不一樣,跟隨環境而進化的方向也是不一樣的。
  • 你喜歡給你家狗狗啃骨頭嗎?狗狗被骨頭卡住了怎麼辦你知道嗎?
    我們一直建議各位家長不要給小狗吃骨頭,很容易發生被卡住或劃傷食道的危險。那麼,如果小狗不慎因吞入骨頭被卡住,這時家長千萬要冷靜,不要慌亂。儘量安撫小狗的情緒,並且馬上送醫治療。為了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新手家長一定要注意以下餵養禁忌。
  • 《寶可夢劍盾》啃果蟲如何進化 啃果蟲進化攻略
    導 讀 寶可夢劍盾啃果蟲怎麼進化?但是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寶可夢的進化方法,這邊九遊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吧!
  • 塔裡木油田亞洲陸上第一深井獲重大發現
    來源:經濟日報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塔裡木油田傳來好消息:中國石油風險探井輪探1井獲重大發現,經測試,折合日產原油133.46立方米、天然氣4.87萬立方米,標誌著塔裡木盆地寒武系鹽下超深層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證實了8200米以深地層依然發育原生油藏和優質儲蓋組合,這也意味著在過去這個
  • 啃骨頭的長頸鹿,吃魚的馬,「食草動物」遠比你以為的會享受!
    此外,食草動物還有喜歡啃骨頭的——長頸鹿會啃水牛的骨骼殘骸: 甚至是黑斑羚的頭骨… 據說長頸鹿吃動物骨頭是為了「補鈣」 食草動物能「開葷」,食肉動物也不是一點素都不吃
  • 塔裡木油田的採氣人:堅守「死亡之海」,沒時間感受荒涼
    打開燃氣灶,明黃淡藍色的火苗迸發,4000多公裡之外的塔裡木盆地,6500萬年前白堊系巖層下的天然氣,汩汩流入上海的千家萬戶,習以為常又必不可少。塔裡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天山與崑崙山、阿爾金山之間,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被稱為「生命禁區、死亡之海」。
  • 海軍某研究所所長汪浩——科研攻關愛啃「硬骨頭」
    原標題:海軍某研究所所長汪浩——科研攻關愛啃「硬骨頭」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海軍某研究所所長汪浩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的「創新創業好青年」,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海軍現役軍人。提起汪浩,不論是身邊朝夕相處的戰友同事,還是在一線經常打交道的工業部門領導,無不豎起大拇指:「這個所長有股子倔勁兒,性子剛、不服輸,科研攻關愛啃『硬骨頭』!」去年,一場紅藍實兵實彈對抗演習舉行前,急需3艘模擬主要作戰對手的水面靶船。面對這個時間緊、難度大的艱巨任務,許多軍地研製單位都不敢接手。「越是難啃的骨頭,啃起來越有滋味、越有價值。」
  • 從小習慣「啃指甲」的孩子,十年後狀態如何?結局讓人心疼又深思
    小龍是這群孩子中年齡最小的,他性格比較內向靦腆,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一聲不吭。但我發現他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一寫作業就啃手指。尤其是在做數學題時,只要解不出題來,他就啃指甲,而且啃得特別厲害。看他解不出題來的樣子,我有些心疼,再看他那被啃食嚴重的指甲,指甲光禿禿的,紅肉都露出來了,我又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