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穿越淺覆土疊加斷層破碎帶 和燕路過江盾構攻克最難啃骨頭

2021-01-12 身邊24小時

經過8個晝夜的連續奮戰,和燕路過江通道「復興號」盾構機於7月4日一次性穿越江中衝槽淺覆土、斷層破碎帶的疊加層,標誌著全線施工風險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難題已被攻克。此次穿越江底最難啃「骨頭」不僅非常順利,還比原計劃提前了4天。至此,和燕路過江通道左線盾構施工將逐漸由江中轉入江南地段。

和燕路過江通道盾構隧道全長2965米,平靜的江面下,盾構機需穿越長達50米的斷層破碎帶及衝槽疊加段,風險重重。左線項目總工程師周昆介紹,該區域的覆土厚度不到盾構直徑的1倍,最薄處僅9.6米。不僅如此,盾構機上覆巖層較薄且破碎,透水性強,對切口壓力的控制要求極高,而全斷面硬巖地層對刀具磨損很大,需在江底實施常壓換刀。此段隧道是全線水土壓力最大的區域,加之正值汛期,施工難度更是大大增加,極易發生冒頂、沉降、失穩坍塌等巨大風險。

建設單位市公建中心該項目負責人胡建南介紹,在南京以往過江通道大直徑盾構過程中,還沒有遇到過兩個難點疊加的盾構段。為應對各種風險,公建中心與左線施工單位中鐵十四局聯合攻關,成立技術專家組,反覆論證,不斷優化施工方案。項目負責人徐樹軍介紹,他們根據以往施工經驗,結合本段地層的覆土厚度和水位深度,精確計算出盾構機掘進的最佳參數,調整同步注漿量和配比,使用同步注漿掃描系統,採用「高黏度、高比重」的漿液,提高泥漿的攜渣能力,在掌子面形成有效泥膜。「此舉可以防止刀頭被破碎的巖石卡死。」周昆對記者說,為了預防高水壓對盾尾的滲透風險,還提高了盾尾密封油脂的注入量。

目前,和燕路左線過江隧道已掘進三分之二,在接下來的施工中還將面臨穿越全斷面硬巖地層、巖溶地區、上土下巖地層、盾構接收等難題。胡建南說:「目前我們完成了在幕府山下的勘探,通過跨孔CT(電阻率和地震波結合的勘探方式)、跨孔彈性波等方式為隧道通過的山體做掃描,找到需要注漿的溶洞,後續將加緊該區域的注漿填充工作,為後面400多米的溶巖區盾構做好準備。」

【來源:棲霞視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這條海底地鐵隧道穿越了9條斷層破碎帶,總長5.4公裡!
    青島據《山東發布》報導:山東青島正在修建的這條地鐵,需要穿越了膠州灣,採用海底隧道的方式過海,海底隧道長度達到5.4公裡,其中,穿越9條斷層破碎帶,破碎帶長度達到1.5公裡,為國內施工難度最大,且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
  • 錢塘江底最大直徑盾構隧道開工 建成後駕車4分鐘可過江
    讀城杭州10月28日上午,在杭州艮山東路過江隧道工程現場,兩臺直徑15.06米的盾構機徐徐啟動,穿越錢塘江向著下沙12號大街始發掘進,而這也是浙江省市政工程直徑最大的盾構隧道。與此同時,艮山東路東延線啟動開工,標誌著錢塘快速路新區段進入全面建設期。
  • 加固斷層破碎帶地基最常用的方法是( )。
    加固斷層破碎帶地基最常用的方法是( )。   加固斷層破碎帶地基最常用的方法是( )。
  • 上海越江隧道工程首次採用國產設備 長沙重器黃浦江底挖隧道
    長沙晚報8月27日訊(全媒體記者 伍玲)8月24日,國產首臺進入上海地區的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江浦號」順利始發,將投入上海江浦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設。該設備由長沙企業鐵建重工與上海基礎公司聯合研製,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 斷層破碎帶內部結構地震識別
    ,可以幫助評估斷層破碎帶地下流體的流動效果。3、利用低頻與高頻相干的差異區和瞬時振幅屬性值可區分斷層核部與誘導裂縫帶;利用曲率和高頻相干屬性可識別斷層破碎帶範圍。2、研究區正演模擬結果與無斷層破碎帶的模型正演結果、實際地震資料進行對比(圖2);3、選取不同的主頻、道間距參數進行正演模擬,進一步研究斷層破碎帶的地震響應特徵(圖3);5、利用分頻相干屬性、曲率屬性及瞬時振幅屬性對斷層破碎帶內部結構進行識別(圖5、圖6、圖7、圖8);
  • 川藏鐵路全斷面掘進機穿越斷層破碎帶隧道施工研究-以折多山為例
    川藏鐵路全斷面掘進機穿越斷層破碎帶隧道施工研究劉 卓(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 設備物資部,天津 300222)摘要: 通過大斷層破碎帶是全斷面掘進機(TBM)施工的難點.基於引漢濟渭工程秦嶺隧洞嶺北TBM穿越斷層破碎帶的施工工藝和研究成果,提出了TBM穿越斷層破碎帶的施工工法
  • 錢塘江底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來了 錢塘快速路有了新進展
    ,兩臺直徑15.06米盾構機徐徐啟動,穿越錢塘江向著下沙12號大街起航,始發掘進,這也是錢塘江底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同時,艮山東路東延線啟動開工,標誌著錢塘快速路新區段進入全面建設期。 項目地理位置圖艮山東路過江隧道進入盾構施工階段艮山東路過江隧道工程於2019
  • 國產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常熟下線 超大盾構施工不再依賴洋品牌
    中國江蘇網訊 9月29日,中國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長城號」,在位於常熟的中交天和順利下線。作為中交天和自主研製的第9臺超大直徑盾構機,「長城號」將應用於北京東六環工程隧道項目施工。該隧道盾構段長度7.4公裡,是全國最長的地下公路隧道;成型隧道外徑15.5米,是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盾構隧道。施工中「長城號」需穿越北京副中心城市核心區,地下管線構築物複雜、實施難度大,需下穿或上跨多條道路、軌道及河流,盾構機平均覆土20米,最深處覆土達45米。
  • 成功穿越國內最複雜水下溶洞群 長沙地鐵3號線湘江隧道貫通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齊中熙)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22日上午,隨著「湘盾二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擊破洞門,標誌著長沙地鐵3號線難度最大的湘江隧道順利貫通。  長沙地鐵3號線湘江隧道由中鐵十四局承建,是全線最大的控制性重點工程,施工中成功穿越國內最大最複雜水下溶洞區,標誌著國產盾構機水下施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師慶彬介紹,湘江隧道全長2.65公裡,隧道施工需要穿越橘子洲下方的湘江巖溶區。此區域的溶洞及溶蝕空洞位置和深度無規律分布,宛如一個巨大的蜂巢,平均每隔1米就有1個溶洞,施工難度在國內外罕見。
  • 十年修建世界半數以上大盾構工程 中國水下隧道建造技術達到世界...
    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何華武院士介紹,相較跨江大橋,隧道過江在通航安全、水域資源利用、岸線資源保護、不受天氣幹擾、利於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近年來,隨著過江通道和城市建設快速發展的需求增加,中國水下長大隧道進入快速發展期,以中國鐵建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在勘察設計、施工建設、裝備製造、維管運營等大盾構全鏈條具備較高的綜合實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創新特色的核心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智造」逐步走向海外。目前中國大盾構技術已應用於海峽隧道工程的建設。
  • 「好氧」和「厭氧」,誰啃骨頭誰吃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咱今天就繼續說一說,微生物「進餐」的兩種吃法:好氧和厭氧。我們又該以什麼樣的故事繼續演繹屬於微生物的傳奇呢?科學的敘述就是麻煩,說來說去,自己都快繞暈了,那對於我們那些就想簡單粗暴的把好氧和厭氧這兩種方式的特點記下來的朋友們,該怎麼敘述呢?您且往下看!
  • 塔裡木油田如何啃下「世界上最難啃的骨頭」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郝芳感慨:「我們在理論和技術上的創新,啃下了世界地質界公認的13個最難啃的骨頭中的7個。這讓我們站在了世界石油開發的前沿,有了今天塔裡木油田的輝煌成就。」   敢於在世界難題前亮劍  塔裡木盆地是我國陸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也是國內勘探難度最大、增儲上產潛力最大的盆地。
  • 已成功穿越國內最複雜水下溶洞群!
    4月22日上午,在長沙橘子洲風景區湘江西岸,隨著「湘盾二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擊破洞門,抵達建設中的阜埠河地鐵站,標誌著長沙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難度最大的湘江隧道順利貫通,為全線開通試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 2022年全線建成,穿越5個區域!
    2022年全線建成,穿越5個區域!此前,市擁江辦參與編制的《杭州市擁江發展行動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中,艮山東路過江隧道工程、下沙路與12號路提升改造及附屬配套工程都被列入擁江發展重點項目。與下沙路與12號路提升改造及附屬配套工程相連接的艮山東路過江隧道正在進行盾構施工中。
  • 錢塘江底最大直徑盾構隧道開工,建成後駕車4分鐘可過江!40分鐘,從...
    他早就盼著連接大江東和下沙這兩個片區的那條過江隧道開通了。今天,這條隧道的建設迎來了新的進展。10月28日上午,杭州艮山東路過江隧道工程現場,「錢塘先鋒號」和 「錢塘吉祥號」兩臺直徑15.06米盾構機徐徐啟動,穿越錢塘江,向著下沙12號大街起航,始發掘進。
  • 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斷層破碎帶
    恢復窄屏  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斷層破碎帶 索  引  號 016024445/2014-000109
  • 廈門地鐵6號線 7600米跨海隧道上午順利貫通
    這意味著該段長約7600米跨海隧道的掘進任務全部順利完成,廈門軌道交通建設又一項重難點、高風險的工程被成功攻克。地鐵6號線馬鑾灣片區段共設4站3區間,目前該區段的主體結構全部完成。其中,馬鑾中心站至集美島站區間(簡稱「馬集區間」)及集美島站至西濱路口站區間(簡稱「集西區間」)的跨海隧道先後4次下穿馬鑾灣海域,於2018年12月開始掘進,馬集區間隧道已於去年8月2日雙向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