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驚豔摩洛哥今年美名傳埃及 尼羅河畔 「小飛鷺」颳起中國風

2021-01-14 廈門網

  小演員和國外記者合影。

  小演員在臺上演出。

  演出後合影。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 記者 佘崢 通訊員 孫霄 圖/受訪者提供 (除署名外))應該可以這麼說,在北非的一些城市,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已經成為中國廈門的新名片了。

  近日,「小飛鷺」藝術團17名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又從非洲演出歸來了。之所以用「又」,是因為這已經是「小飛鷺」第二次應邀到非洲演出——去年,他們到了摩洛哥,今年去了埃及。

  這些十一二歲的「小可愛」為什麼會從廈門飛到非洲,他們在神秘的尼羅河畔又經歷了什麼?

  且聽分解吧!

  王珍珍是思明區青少年宮主任,她還記得,一年前她向人介紹說,她就要帶著青少年宮的「小飛鷺」藝術團到摩洛哥演出時,對方的反應。

  王珍珍上周說,所有的人至少要跟我確認兩次:摩洛哥?非洲那個摩洛哥?緊接著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會是你們?

  不過,上個月,「小飛鷺」應邀到埃及開羅演出的消息傳出後,大家普遍沒有那麼驚訝,只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還是「小飛鷺」?

  緣分深

  第二次赴非洲演出 一個月內準備節目

  對於此次埃及之行的邀請,「小飛鷺」去年就接到了。

  去年四月,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應摩洛哥文化部邀請,參加摩洛哥第18屆「國際兒童藝術節」。「小飛鷺」是唯一受邀的中國代表團。他們在摩洛哥待了四天,走了三個城市,演出三場,所到之處都引發了一陣「中國風」。

  王珍珍說,當時中國駐摩洛哥大使館的文化參贊就預定了「小飛鷺」的下一次演出:你們那麼受歡迎,明年再來非洲吧!

  不過,王珍珍和她的同事並沒有把這當一回事,以為是對方出於禮貌的隨口一說。不料,七月初,廈門市教育局接到中國駐埃及使館文化處的傳真說,埃及文化部對外關係司照會中國駐埃及使館文化處:埃方將在2018年8月2日到8月16日在開羅舉行第27屆古堡音樂歌唱節,想要邀請一支高水平的中國兒童藝術團訪埃演出。

  中國駐埃及使館文化處說,經過研究,我們決定邀請廈門市思明區青少年宮藝術團。

  王珍珍隨後從中國駐埃及使館了解到,埃及的古堡音樂歌唱節每年都會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團體參加,今年廈門「小飛鷺」是唯一受邀的中國代表團。

  過了幾天,「小飛鷺」又被告知:和去年的摩洛哥兒童藝術節一樣,今年古堡音樂歌唱節開幕式的上半場60分鐘,也要由廈門「小飛鷺」承包了!

  這時,距離出發不到一個月了。身經百戰的「小飛鷺」,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演員的海選、節目的確定以及排練。

  後來到了埃及,當地的記者也問到這個問題。王珍珍告訴他們,這都得益於我們所在的區持續地在各中小學開展藝術普及教育,一旦有展現中華優秀音樂文化的機會,孩子們就能馬上接受挑戰。

  7月31日,王珍珍和她的五名同事,帶著17名四五年級的小學生,帶著12個精心排練的節目,向非洲進發。

  規格高

  中國唯一獲邀團隊 在千年城堡中演出

  「小飛鷺」到達開羅時,已是8月1日下午,他們立刻趕往演出現場彩排。

  到了演出現場,「小飛鷺」覺得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他們被告知,古城堡音樂歌唱藝術節開幕式所在的薩拉丁城堡,有著近千年歷史——公元1176年,埃及蘇丹薩拉丁為抵擋十字軍東徵,在開羅東郊修建了該城堡。人民網的記者從當地發回的報導說,「在這裡演出,就如同在中國長城腳下表演。」

  而且,當天的演出,埃及國家電視臺要進行轉播。王珍珍說:「我們一遍遍告訴孩子,你代表的已經不是思明區,不是廈門,而是中國!」

  8月2日晚,埃及古堡音樂歌唱節開幕,當地媒體報導說,來自中國廈門的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的小天使們,作為中國唯一一支被邀請團隊,用異彩紛呈的演出為藝術節揭幕。

  應該說,對於要承包古城堡音樂歌唱藝術節開幕式上的60分鐘表演,小天使們已經有心理準備,但沒有料到的是:居然來了那麼多人!

  當地媒體報導說,埃及文化部長伊娜斯、文物部長哈立德以及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等中埃文化界知名人士出席了開幕式,眾多普通民眾也被吸引來,他們大多帶著家人前來觀看演出。

  在這方面,報幕員「小捲毛」段仕佳的感受最強烈。他上周說,他走到舞臺上時嚇了一跳!腦子裡立刻浮現的詞是:人山人海!

  王珍珍說,演出是在平坦的廣場上進行的,人實在太多了,坐後面的人連前面的舞臺都看不到,主辦者放了幾個大屏幕,方便更多觀眾觀賞。

  段仕佳壓力倍增,他拼命地告訴自己:鎮定!鎮定!不要出錯!要不然,埃及國家電視臺播出去,全埃及的人都看到了,那就影響中國的形象了!所幸的是,「小捲毛」雖然是業餘主持水平——他的「主業」是歌唱,但除了一次報幕忘記等翻譯說完就下了場,其他的都屬於超常發揮。

  效果好

  離開埃及前切蛋糕。

  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赴埃及演出的維吾爾族舞蹈《陽光女孩》。(本報記者姚 凡攝)

  閩南民間舞蹈《我愛阿公那古厝》。 (本報記者姚 凡攝)

  演出洋溢中國風範 藝術共鳴震撼觀眾

  不僅被自己演出生涯中「史上最多的觀眾」嚇一跳,「小飛鷺」還被觀眾的熱情給鎮住了。

  「小飛鷺」帶去12個節目,以中國東北秧歌《妞扭》開場,主要是蒙古族、維吾爾族、苗族、藏族、漢族等中國民間民族舞蹈,穿插有歌唱,二胡、琵琶等演奏。總之,充滿了中國風。

  王珍珍說,我們還擔心埃及的觀眾能不能看得懂,後來證明是多慮了——整場演出,不少埃及觀眾一直和著節奏打拍子,特別到了埃及舞蹈《美麗的姑娘塞伯利亞》、歌曲《尼羅河畔的歌聲》演出時,人們乾脆站起來歡呼。

  她認為,這是因藝術共鳴而生的心靈紐帶,把人們連接在一起。

  埃及文化工作者艾哈邁德對中國駐當地媒體說,純潔無瑕的童聲在千年古堡不斷迴響,連接著歷史與未來,一面是以古絲綢之路為紐帶,中埃兩大文明古國數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另一面則是年輕一輩推動下,新時代兩國文化深度交流互鑑的未來。

  的確,現在看來,不能以簡單的一臺演出來看待「小飛鷺」的埃及之行。

  8月6日,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石嶽文還邀請「小飛鷺」到尼羅河畔的中國文化中心,再演出一場,此次的觀眾都是「行內人」,包括埃及前文化部長、埃及第27屆古城堡音樂歌唱藝術節主席和埃及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等。

  石嶽文認為,舉辦這類形式多樣的中國文化活動,將有助於增進埃及人民對中國的了解,搭建溝通與友誼的橋梁。

  【幕後故事】

  追著跑的埃及人

  民眾熱情歡迎 到處追著合影

  「小飛鷺」在開羅遇到的第二個意外是,「小飛鷺」演出結束要走到大巴車時,一群埃及人呼呼地追著他們跑。

  仔細一看,都是大人牽著小孩追來。他們追上後,謎底揭開了:原來他們是要和中國的「小可愛」們合影。在埃及的6天,孩子們天天被當地人追著合影,體驗到當明星的感覺。

  有著一對可愛小酒窩的小演員林子然說,其實這很好理解,因為在那裡,我們成了外國人了。

  林子然參加了4個演出節目,其中之一是「小飛鷺」特別為埃及之行排演的埃及舞蹈《美麗的姑娘塞伯利亞》。在接到演出邀請後,思明區青少年宮緊急請了「高參」——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主任林乃楨來教授埃及舞蹈。

  順便說下,林乃楨是「小飛鷺」到非洲演出的牽線人——當年,林乃楨應邀到摩洛哥交流,得知他們在尋找一支中國少兒藝術團參加國際兒童藝術節,便向中國駐摩洛哥使館推薦了思明區青少年宮。

  林乃楨拿出了小白鷺壓箱底的節目《美麗的姑娘塞伯利亞》,這可是當年東方歌舞團傳授給小白鷺的。

  連林乃楨都說,埃及舞蹈並不容易跳,它的一個最大特點是腰要扭起來,像肚皮舞一樣,這對初學者是一個挑戰,而且那幾天,廈門的天氣酷熱難耐。

  林子然上周說,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學會埃及舞蹈的精髓,她和夥伴們系上粗粗的腰帶,「腰扭得能把繩子甩起來,那就成功了」。

  汗水終於換來回報。在埃及,「小飛鷺」的《美麗的姑娘塞伯利亞》贏得滿堂喝彩。林子然說,我到現在,腦海中還能浮現出觀眾的歡聲笑語。

  呼呼吹的沙漠風

  臨時調整策略 頂風完美演出

  到開羅後,「小飛鷺」放下行李直奔古城堡演出現場彩排時,被沙漠的風,嚇出一身汗。

  王珍珍說,風太大了,大得讓人都睜不開眼睛。

  開場秀《妞扭》馬上遇到挑戰:原本小演員需要把手絹往上拋,然後轉圈,但風實在太大了,一下子就把手絹吹得老遠;跳藏族舞的演員也遇到類似情況,風把藏族服飾的水袖吹得甩不開;不過,最大的挑戰是蒙古族舞蹈,小演員要頂著三四個碗……

  這邊「險情」還沒完,「小飛鷺」的器樂老師曾烽的心又提到嗓子眼:擴音器裡傳出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聲,失真了。

  「小飛鷺」臨時調整了策略,手絹花轉不起來就改用片花,藏族舞的水袖甩不開就直接抓在手上,曾烽則通過校音器幫助小演員找到音準。

  曾烽認為,經歷類似的突發情況後,感覺孩子們都長大了。

  17位孩子,12個節目,這意味著每位孩子都有2-3個節目,最多的有5個。曾烽說,有的孩子幾乎每隔一次節目就得換一次服裝,而且,換裝並不是簡單地穿脫,而是從腳套、手套、配飾、髮型到妝容,一樣都不能少,單靠老師根本來不及,很多其實都是孩子們自己上陣。

  一周後要回國了,離開酒店前,所有的孩子都把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小捲毛」說,老師告訴我們,我們代表的是中國。

  熱乎乎的番茄湯

  一頓中國飯菜 慰藉孩子胃口

  第三個意外是,中國藝術中心的廚師們,用西紅柿蛋湯和豆腐,慰藉他們的中國胃。

  6日,「小飛鷺」應邀到中國藝術中心演出,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演出結束後,迎接他們的是一頓中國式晚餐!

  之前義大利麵吃得沒脾氣的「小捲毛」說,我居然在這裡喝到西紅柿蛋湯,吃到豆腐,真是太令人感動了!

  石參贊告訴王珍珍,為了這些「小可愛」的中國胃,中心的廚師們提前兩天就開始準備了。

  還有一個意外在等待著孩子們,7日晚「小飛鷺」回到酒店,第二天就要離開了,酒店經理通知他們,晚上吃飯的地方換了。

  「小飛鷺」到了指定地點才知道:酒店在遊泳池旁為他們準備了一個離別的party,而且請來了當地的演員,為孩子們表演最原汁原味的舞蹈。

  王珍珍說,我們以為是大使館安排的,還到處打電話去問,結果被告知:這是酒店自發準備的。

  林子然印象最深的是:晚會最後,酒店推出一個大蛋糕,上面一半是中國國旗,一半是埃及國旗,切蛋糕時,大家習慣性要往中間切,有人叫道:不能從中間切!我們的友誼是長存的!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尼羅河畔,穿越千年,只為探秘文明古國的埃及!
    尼羅河畔,高大雄偉的金字塔,魔影籠罩的古老神廟,英姿勃勃的少年法老,妖豔性感的女祭司,陰森恐怖的木乃伊,劇毒致命的眼鏡蛇,狼頭人身的阿努比斯神,穿越千年只為探究,這神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古埃及印象尼羅河所孕育出最早的文明可追溯至西元前三千一百年(3100BC
  • 西方史:淺析埃及的「母親」尼羅河
    的確如此,忽略有關的事實,可以看出來,地中海季風的 方向很多是從西向東,如同它的從北到南;因為不是只有Boren風和Aparctian風 才被稱 為地中海季風,應該還有Argestean風,它來自夏季太陽西沉之地 。還有就是一般人認為 提到衣索比亞這些高聳的山脈,不僅提不出任何具體的證據,而且即使有人說他看過也 沒有人相信 。
  •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尼羅河全長6670公裡,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流經非洲東部九個國家,但最大的贈禮給了埃及。尼羅河在埃及出海口形成了海岸線綿延230千米,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肥沃的衝積平原,
  • 尼羅河畔的中國裝備—徐工混凝土機械助力埃及CBD項目
    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混凝土生產基地佔地超過31000平方米,包含混凝土攪拌站、破包機、混凝土溫控設備及各類配套運輸機械,此外還配置了砂、石料篩分成套設備。徐工自主研發、生產的成套混凝土生產設備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由中國建築集團承建,經過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埃及總統塞西的共同見證
  •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哈皮神不僅對古代埃及具有重要意義,在當代乃至以後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即使古代埃及文明被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但是埃及人民對哈皮神的崇拜早已經浸透到埃及文明中,融入埃及人民生存生活的血液精髓中,幾乎不曾中斷。現如今埃及的主要灌溉水源仍然是尼羅河,埃及的重要城市也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區,哈皮神作為尼羅河的化身,依然活在現在的埃及。
  • 尼羅河畔古埃及人的「紙草書」
    古埃及位於尼羅河兩岸,公元前3200年左右,埃及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尼羅河定期泛濫,淹沒全部谷地,水退後,要重新丈量居民的耕地面積。公元前2900年以後,古埃及人又開始建造金字塔,並以此作為法老的墳墓來寄託民族的神聖信仰。
  • 尼羅河之爭:衣索比亞和埃及為水而戰還是因水而和?
    1978年,當衣索比亞前領導人馬裡亞姆提議在尼羅河上修建一系列水壩時,當時的埃及總統薩達特說:「我們不會在埃及等著渴死,我們要去衣索比亞,在那裡死。」如今,埃及繼續暗示可能進行軍事報復。當現任總統塞西上個月訪問埃及的空軍時,他告誡軍官們應該準備好在「邊界之外」作戰。不過大多數評論家認為,尼羅河上的軍事威脅並不會實現,最近的談判進展表明,外交的解決方式指日可待。
  • 地圖看世界;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啊,尼羅河,我讚美你, 你從大地湧流出來, 養活著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減少, 人們就停止了呼吸。——古埃及人。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
  • 【地理閱讀】大江大河巡禮——尼羅河
    (河水美景)這裡也孕育了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在尼羅河流域的沃土之上,誕生了沿用至今的太陽曆法使用衛星圖像可以在沙漠裡看到今天尼羅河以西的乾枯了的河道,在約距今2300萬年-530萬年之前,奔騰不息的古尼羅河已經被漫漫黃沙覆蓋。古尼羅河源源不斷地將碎屑沉積物帶入地中海,經歷漫長的地質演化史,地中海區域的巖層中已經發現數個天然氣田。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沒有尼羅河水的灌溉埃及文明可能只會曇花一現。
  • 麻起膽子遊埃及--尼羅河上的遊輪
    從頂層平臺看尼羅河,風太大了走到船頭我就知道為什麼沒幾個人了,這看似平靜的尼羅河,太陽到是不太曬,可風太大了。船頂著大風在開,我試圖抽根煙,只有這平臺上可以抽,下面封閉空調肯定不準,可打火機根本打不著,這個時候想起了防風打火機的好,又沒有,只好算了。平臺最前面的欄杆邊上站了一個比我大幾歲的中年人,端著個單反在那裡拍,我走過去站他旁邊,打了個招呼,一起觀賞河景。
  • 尼羅河三角洲是埃及最肥沃的地區
    尼羅河三角洲是埃及最肥沃的地區(開羅除外),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埃及近一半的人都住在這裡,儘管缺少古老的遺址,但三角洲周圍的踏板車上有服務計程車和三等火車使感受今天的埃及,而參觀墳墓和廟宇則沒有。儘管一些法老王朝起來,從本地區統治-下埃及-他們的小資本的仍然超出稱為碎片的土堆告訴或柑。法老王們掠奪了較舊的雕塑和磚石建築,每年的降雨接近20釐米(埃及最高),尼羅河每年都淹沒在淤泥中,泥磚結構很快就被侵蝕或掃除。
  • 大江大河巡禮——尼羅河
    (埃及象形文字表達的曆法圖案)(木乃伊——「奈絲塔沃婕特」內棺正面與三層棺木)尼羅河(Nile),流經非洲的東北和北部,流經埃及、蘇丹、南蘇丹、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盧安達、剛果(金
  • 尼羅河遊輪確診病例增至45人,埃及政府試圖挽回遊客信心
    尼羅河遊輪確診病例增至45人,埃及政府試圖挽回遊客信心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綜合報導 2020-03-09 17:42 來源:澎湃新聞
  • 尼羅河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但埃及為什麼不利用它,改善沙漠
    答案是有,這一條河就是我們的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一條河。尼羅河流過的國家有很多,這些國家十分重視尼羅河,畢竟一條河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這尼羅河,就相當於他們的重要戰略資源。同時,流過的這些國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非洲國家,眾所周知,非洲的國家都是嚴重缺水的,土地十分乾涸,所以說,尼羅河的出現,就是他們的福音。
  • 尼羅河的贈禮,帶你揭開古埃及的神秘面紗
    你可曾品過中國的清茶,清新淡雅、回味悠長、唇齒留香就如中國歷史一般時至今日讀之仍然讓人心潮澎湃。你可曾品過法國的紅酒,色澤鮮豔透亮、果香之中帶著幾分醉人的濃烈,就如法國人的歷史一般浪漫而熾熱,如今走在艾菲爾鐵塔下仍然渴望著一份浪漫的邂逅。你可曾在愛琴海上飄蕩,晚風迎著斜陽,心靈迎著神話看那眾神演繹著一出出愛恨情仇,就如希臘的歷史一般絢爛而神秘。
  • 尼羅河畔的金字塔和獵戶座腰帶三星有什麼關係?
    神秘的堡壘立在尼羅河畔空中的獵戶三星和它們交相輝映尼羅河是銀河的倒影星光照亮了印度人的母親河塔尖吸收群星與大地的能量偶爾有遠方來到的飛碟千裡迢迢地來到塔尖上充電
  • 非洲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他的支流都有哪幾個?對埃及的影響有多大
    ,尼羅河位於非洲東北部。它發源於東非高原湖區,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幹達、衣索比亞、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以卡格拉河為最初的源頭計算,全長6853公裡,流域面積為287萬平方公裡.
  • 埃及有95%的國土都是沙漠,可不可以引尼羅河水進行灌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不過埃及雖然面積較大,但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非常擁擠。(埃及人口分布密度圖)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滋養了埃及人,也締造了埃及文明。既然有尼羅河這樣的世界級大河,埃及人為啥不將尼羅河水引到沙漠中灌溉耕作呢?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州?
    因此,埃及全境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埃及毗鄰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埃及國土內的沙漠其實就是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埃及國土面積雖然比較大,但可供人居住的地方很少。位於埃及北邊的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與地中海相傍,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90%多的人口都集中居住在這個僅佔國土面積不到5%的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用於農業發展的耕地就更少了。而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全長6000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