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演員和國外記者合影。
小演員在臺上演出。
演出後合影。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 記者 佘崢 通訊員 孫霄 圖/受訪者提供 (除署名外))應該可以這麼說,在北非的一些城市,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已經成為中國廈門的新名片了。
近日,「小飛鷺」藝術團17名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又從非洲演出歸來了。之所以用「又」,是因為這已經是「小飛鷺」第二次應邀到非洲演出——去年,他們到了摩洛哥,今年去了埃及。
這些十一二歲的「小可愛」為什麼會從廈門飛到非洲,他們在神秘的尼羅河畔又經歷了什麼?
且聽分解吧!
王珍珍是思明區青少年宮主任,她還記得,一年前她向人介紹說,她就要帶著青少年宮的「小飛鷺」藝術團到摩洛哥演出時,對方的反應。
王珍珍上周說,所有的人至少要跟我確認兩次:摩洛哥?非洲那個摩洛哥?緊接著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會是你們?
不過,上個月,「小飛鷺」應邀到埃及開羅演出的消息傳出後,大家普遍沒有那麼驚訝,只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還是「小飛鷺」?
緣分深
第二次赴非洲演出 一個月內準備節目
對於此次埃及之行的邀請,「小飛鷺」去年就接到了。
去年四月,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應摩洛哥文化部邀請,參加摩洛哥第18屆「國際兒童藝術節」。「小飛鷺」是唯一受邀的中國代表團。他們在摩洛哥待了四天,走了三個城市,演出三場,所到之處都引發了一陣「中國風」。
王珍珍說,當時中國駐摩洛哥大使館的文化參贊就預定了「小飛鷺」的下一次演出:你們那麼受歡迎,明年再來非洲吧!
不過,王珍珍和她的同事並沒有把這當一回事,以為是對方出於禮貌的隨口一說。不料,七月初,廈門市教育局接到中國駐埃及使館文化處的傳真說,埃及文化部對外關係司照會中國駐埃及使館文化處:埃方將在2018年8月2日到8月16日在開羅舉行第27屆古堡音樂歌唱節,想要邀請一支高水平的中國兒童藝術團訪埃演出。
中國駐埃及使館文化處說,經過研究,我們決定邀請廈門市思明區青少年宮藝術團。
王珍珍隨後從中國駐埃及使館了解到,埃及的古堡音樂歌唱節每年都會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團體參加,今年廈門「小飛鷺」是唯一受邀的中國代表團。
過了幾天,「小飛鷺」又被告知:和去年的摩洛哥兒童藝術節一樣,今年古堡音樂歌唱節開幕式的上半場60分鐘,也要由廈門「小飛鷺」承包了!
這時,距離出發不到一個月了。身經百戰的「小飛鷺」,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演員的海選、節目的確定以及排練。
後來到了埃及,當地的記者也問到這個問題。王珍珍告訴他們,這都得益於我們所在的區持續地在各中小學開展藝術普及教育,一旦有展現中華優秀音樂文化的機會,孩子們就能馬上接受挑戰。
7月31日,王珍珍和她的五名同事,帶著17名四五年級的小學生,帶著12個精心排練的節目,向非洲進發。
規格高
中國唯一獲邀團隊 在千年城堡中演出
「小飛鷺」到達開羅時,已是8月1日下午,他們立刻趕往演出現場彩排。
到了演出現場,「小飛鷺」覺得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他們被告知,古城堡音樂歌唱藝術節開幕式所在的薩拉丁城堡,有著近千年歷史——公元1176年,埃及蘇丹薩拉丁為抵擋十字軍東徵,在開羅東郊修建了該城堡。人民網的記者從當地發回的報導說,「在這裡演出,就如同在中國長城腳下表演。」
而且,當天的演出,埃及國家電視臺要進行轉播。王珍珍說:「我們一遍遍告訴孩子,你代表的已經不是思明區,不是廈門,而是中國!」
8月2日晚,埃及古堡音樂歌唱節開幕,當地媒體報導說,來自中國廈門的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的小天使們,作為中國唯一一支被邀請團隊,用異彩紛呈的演出為藝術節揭幕。
應該說,對於要承包古城堡音樂歌唱藝術節開幕式上的60分鐘表演,小天使們已經有心理準備,但沒有料到的是:居然來了那麼多人!
當地媒體報導說,埃及文化部長伊娜斯、文物部長哈立德以及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等中埃文化界知名人士出席了開幕式,眾多普通民眾也被吸引來,他們大多帶著家人前來觀看演出。
在這方面,報幕員「小捲毛」段仕佳的感受最強烈。他上周說,他走到舞臺上時嚇了一跳!腦子裡立刻浮現的詞是:人山人海!
王珍珍說,演出是在平坦的廣場上進行的,人實在太多了,坐後面的人連前面的舞臺都看不到,主辦者放了幾個大屏幕,方便更多觀眾觀賞。
段仕佳壓力倍增,他拼命地告訴自己:鎮定!鎮定!不要出錯!要不然,埃及國家電視臺播出去,全埃及的人都看到了,那就影響中國的形象了!所幸的是,「小捲毛」雖然是業餘主持水平——他的「主業」是歌唱,但除了一次報幕忘記等翻譯說完就下了場,其他的都屬於超常發揮。
效果好
離開埃及前切蛋糕。
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赴埃及演出的維吾爾族舞蹈《陽光女孩》。(本報記者姚 凡攝)
閩南民間舞蹈《我愛阿公那古厝》。 (本報記者姚 凡攝)
演出洋溢中國風範 藝術共鳴震撼觀眾
不僅被自己演出生涯中「史上最多的觀眾」嚇一跳,「小飛鷺」還被觀眾的熱情給鎮住了。
「小飛鷺」帶去12個節目,以中國東北秧歌《妞扭》開場,主要是蒙古族、維吾爾族、苗族、藏族、漢族等中國民間民族舞蹈,穿插有歌唱,二胡、琵琶等演奏。總之,充滿了中國風。
王珍珍說,我們還擔心埃及的觀眾能不能看得懂,後來證明是多慮了——整場演出,不少埃及觀眾一直和著節奏打拍子,特別到了埃及舞蹈《美麗的姑娘塞伯利亞》、歌曲《尼羅河畔的歌聲》演出時,人們乾脆站起來歡呼。
她認為,這是因藝術共鳴而生的心靈紐帶,把人們連接在一起。
埃及文化工作者艾哈邁德對中國駐當地媒體說,純潔無瑕的童聲在千年古堡不斷迴響,連接著歷史與未來,一面是以古絲綢之路為紐帶,中埃兩大文明古國數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另一面則是年輕一輩推動下,新時代兩國文化深度交流互鑑的未來。
的確,現在看來,不能以簡單的一臺演出來看待「小飛鷺」的埃及之行。
8月6日,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石嶽文還邀請「小飛鷺」到尼羅河畔的中國文化中心,再演出一場,此次的觀眾都是「行內人」,包括埃及前文化部長、埃及第27屆古城堡音樂歌唱藝術節主席和埃及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等。
石嶽文認為,舉辦這類形式多樣的中國文化活動,將有助於增進埃及人民對中國的了解,搭建溝通與友誼的橋梁。
【幕後故事】
追著跑的埃及人
民眾熱情歡迎 到處追著合影
「小飛鷺」在開羅遇到的第二個意外是,「小飛鷺」演出結束要走到大巴車時,一群埃及人呼呼地追著他們跑。
仔細一看,都是大人牽著小孩追來。他們追上後,謎底揭開了:原來他們是要和中國的「小可愛」們合影。在埃及的6天,孩子們天天被當地人追著合影,體驗到當明星的感覺。
有著一對可愛小酒窩的小演員林子然說,其實這很好理解,因為在那裡,我們成了外國人了。
林子然參加了4個演出節目,其中之一是「小飛鷺」特別為埃及之行排演的埃及舞蹈《美麗的姑娘塞伯利亞》。在接到演出邀請後,思明區青少年宮緊急請了「高參」——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主任林乃楨來教授埃及舞蹈。
順便說下,林乃楨是「小飛鷺」到非洲演出的牽線人——當年,林乃楨應邀到摩洛哥交流,得知他們在尋找一支中國少兒藝術團參加國際兒童藝術節,便向中國駐摩洛哥使館推薦了思明區青少年宮。
林乃楨拿出了小白鷺壓箱底的節目《美麗的姑娘塞伯利亞》,這可是當年東方歌舞團傳授給小白鷺的。
連林乃楨都說,埃及舞蹈並不容易跳,它的一個最大特點是腰要扭起來,像肚皮舞一樣,這對初學者是一個挑戰,而且那幾天,廈門的天氣酷熱難耐。
林子然上周說,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學會埃及舞蹈的精髓,她和夥伴們系上粗粗的腰帶,「腰扭得能把繩子甩起來,那就成功了」。
汗水終於換來回報。在埃及,「小飛鷺」的《美麗的姑娘塞伯利亞》贏得滿堂喝彩。林子然說,我到現在,腦海中還能浮現出觀眾的歡聲笑語。
呼呼吹的沙漠風
臨時調整策略 頂風完美演出
到開羅後,「小飛鷺」放下行李直奔古城堡演出現場彩排時,被沙漠的風,嚇出一身汗。
王珍珍說,風太大了,大得讓人都睜不開眼睛。
開場秀《妞扭》馬上遇到挑戰:原本小演員需要把手絹往上拋,然後轉圈,但風實在太大了,一下子就把手絹吹得老遠;跳藏族舞的演員也遇到類似情況,風把藏族服飾的水袖吹得甩不開;不過,最大的挑戰是蒙古族舞蹈,小演員要頂著三四個碗……
這邊「險情」還沒完,「小飛鷺」的器樂老師曾烽的心又提到嗓子眼:擴音器裡傳出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聲,失真了。
「小飛鷺」臨時調整了策略,手絹花轉不起來就改用片花,藏族舞的水袖甩不開就直接抓在手上,曾烽則通過校音器幫助小演員找到音準。
曾烽認為,經歷類似的突發情況後,感覺孩子們都長大了。
17位孩子,12個節目,這意味著每位孩子都有2-3個節目,最多的有5個。曾烽說,有的孩子幾乎每隔一次節目就得換一次服裝,而且,換裝並不是簡單地穿脫,而是從腳套、手套、配飾、髮型到妝容,一樣都不能少,單靠老師根本來不及,很多其實都是孩子們自己上陣。
一周後要回國了,離開酒店前,所有的孩子都把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小捲毛」說,老師告訴我們,我們代表的是中國。
熱乎乎的番茄湯
一頓中國飯菜 慰藉孩子胃口
第三個意外是,中國藝術中心的廚師們,用西紅柿蛋湯和豆腐,慰藉他們的中國胃。
6日,「小飛鷺」應邀到中國藝術中心演出,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演出結束後,迎接他們的是一頓中國式晚餐!
之前義大利麵吃得沒脾氣的「小捲毛」說,我居然在這裡喝到西紅柿蛋湯,吃到豆腐,真是太令人感動了!
石參贊告訴王珍珍,為了這些「小可愛」的中國胃,中心的廚師們提前兩天就開始準備了。
還有一個意外在等待著孩子們,7日晚「小飛鷺」回到酒店,第二天就要離開了,酒店經理通知他們,晚上吃飯的地方換了。
「小飛鷺」到了指定地點才知道:酒店在遊泳池旁為他們準備了一個離別的party,而且請來了當地的演員,為孩子們表演最原汁原味的舞蹈。
王珍珍說,我們以為是大使館安排的,還到處打電話去問,結果被告知:這是酒店自發準備的。
林子然印象最深的是:晚會最後,酒店推出一個大蛋糕,上面一半是中國國旗,一半是埃及國旗,切蛋糕時,大家習慣性要往中間切,有人叫道:不能從中間切!我們的友誼是長存的!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