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製: 河北日報記者 龔正龍 史曉多
河北博物院本年度重頭展覽——《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開展
190件(套)亞洲古老文物見證絲路文明之花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史曉多)亞洲大陸的茶馬印記,海上絲路的碧波帆影……本年度河北博物院講述「世界故事」系列打造的重頭展覽《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12月4日開展。12月2日,記者走進河北博物院北區13號、14號展廳布展現場,近距離欣賞這些凝結著亞洲古老文明精華的精彩文物藏品。
「這是一個黑石殘件,年代在公元前9200年至公元前8800年,是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的館藏。殘件上部分布著四個等距離旋渦紋圓圈,下部分布四條直線,整體被從中間切割……」整個展覽,從一個很不起眼的古老黑石殘件開始,河北博物院陳列研究部副主任張永強告訴記者,毗鄰地中海的敘利亞有著燦爛的古代文明,這次有多件館藏來自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如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5500年的近方形印章,整體形似金字塔;公元前3000年的祈禱者雕像,公元前2500年組裝畫,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雙面泥板文書、楔形文字泥板、彩繪馬車紋陶罐等,見證了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傳承,攜帶著遠古文明的光澤。
張永強介紹,此次展覽不僅匯聚了敘利亞、阿聯、巴基斯坦、柬埔寨、黎巴嫩、日本等國文博機構文物藏品,而且相應選取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京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加以對比展示,如河北博物院館藏珍品唐代銀執壺,造型修長,帶有濃鬱的波斯薩珊王朝風格。如唐朝「胡人飲酒玉帶板」,雕刻了捲髮後披的胡人,是當時中亞地區的波斯人進入內地,將宗教及生活習俗帶入中國的見證。
記者在布展現場了解到,整個展覽分為「文明肇始 和諧共生」「兼收並蓄 多元共生」「思想交匯 情感共生」「開放融通 互利共生」四部分,展出精美文物190餘件(套)。據悉,該展覽將持續開放至2021年2月28日。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