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預告:「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即將開展

2020-12-06 湘湘愛旅行

初秋的信差送來一份神秘的邀請:帶您從「太陽門」穿越時空隧道,一同探尋在那遙遠太平洋彼岸南美洲西部的神秘國度——秘魯。

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印第安原住民和後來移民,創造出絢爛多姿,令人無盡遐想的悠久文明。

想知道

秘魯先民賦予了「虎鯨」怎樣的強大海洋神靈力量?

總重達2公斤的奢華皇金冠,哪位超級VIP才擁有佩戴的特權呢?

當時木乃伊的「披風」上有哪些精美的「潮流」元素?

沒有文字的印加帝國是如何創造他們獨有的密碼來傳遞訊息?

中國和秘魯相距萬裡,在文化深處又有著怎樣奇妙的緣分呢?

想揭曉這一切的謎團,就來由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經視攜手帶來的「秘魯古代文明」展觀展吧!透過本次展覽的157件/套文物精品,共同領略秘魯古代文明的神奇爛漫與璀璨輝煌,一道去尋找那令人激情澎湃的印加帝國!

展覽預告:「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即將開展

文末有小彩蛋哦!

人物紋鬥篷

▲帕拉卡斯文化(前900-前100年)

秘魯國家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博物館藏

帕拉卡斯文化於公元前900-公元前100年,在秘魯乾旱的南海岸發展起來,在藝術和宗教方面深受查文文化影響,並發展出自己獨特文化。其物質文化突出表現在彩繪陶器和絢麗紡織品上。這個時期許多精美紡織品是被用於包裹祖先的木乃伊。此鬥篷為裹屍布一部分。以刺繡手法刻畫一系列祭司人物形象,他們佩戴著面具、頭飾以及蛇皮皮帶,有的還手持特殊工具或裝有小型生物的網袋。

虎鯨形彩陶瓶

▲納斯卡文化(約前100-公元700年)

拉魯克博物館藏

這件彩陶瓶塑造成一個擬人化虎鯨,呈站姿。人們認為虎鯨是擁有強大力量的海洋神靈,會將它所捕獲人頭帶給自己祖先,供奉給祖先。這種形象在納斯卡地畫中也出現過。

男性貴族黃金頭飾

▲西坎文化(約750-1375年)

秘魯西坎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黃金頭飾出土於羅洛神廟東墓中,屬於一位40至50歲的西坎中期男性貴族。由黃金或黃金合金製成的多個部件組成,總重達2公斤。它展現了前西班牙時期南美大陸黃金技藝的巔峰狀態。紅色硃砂覆蓋面具正面大部分區域,象徵人類血液或者可帶回死者重要的生命力量。面具外觀與西坎神面貌極近相同,人們認為這件面具的佩戴者具有神聖權力和權威,並具有與神靈溝通能力。

黃金頭飾

▲莫切文化(約250-800年)

拉魯克博物館藏

由片狀金銀銅合金製成,用來裝飾統治者皇冠正面。它刻畫一個頭戴巨型新月形頭飾的圓形人體頭部,上方是一個巨大新月形頭飾,兩側各有一個神秘動物,它有貓頭、鳥冠形背和長尾,通常被稱為「龍」或「月亮龍」。此頭飾可能象徵月亮。

吉氆-記事結繩

▲印加文化(13世紀早期-1572年)

秘魯萊梅班巴博物館藏

印加帝國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但始終沒有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字。他們依靠吉氆來記錄官方所需的統計數字,甚至還可以幫助口頭歷史和文學的記憶。吉氆與我國古代結繩記事相似,在印加帝國之前已經出現,印加時期得到廣泛使用。這種結繩只有專門的吉氆掌管者才能明白,隨著西班牙人對印加人的控制,讀取吉氆的能力逐漸消失。現在遺留下來的繩結成了無法解開之謎。

全價票: 50元/人

優惠票: 25元/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在校學生、60周歲—65周歲、低保戶憑有效證件享受優惠價格)

免票對象: 14周歲以下兒童,65周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現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憑有效證件可免費參觀

可通過湖南省博物館官網、手機APP、官方微信公眾號三種方式預約門票。

展出日期:

2020年9月26日——2021年1月5日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

每周一為閉館日,逢法定節假日順延

展出地址:

湖南省博物館一樓特展一廳

諮詢熱線:

0731—84415833/84475933

參觀小貼士

小 彩 蛋

【來源:湖南經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在湘博開幕
    華聲在線9月2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歐蓉 李葉)9月25日晚,「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致辭。本次展覽由湖南省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天津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上海優想文化有限公司聯合策劃,是近年來國內高規格、系統展示秘魯古代文明的大型展覽。
  • 秘魯古代文明展開幕 打造沉浸式深度觀展體驗
    「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開幕儀式現場。華聲在線9月25日訊(記者 王一辰)2公斤的奢華皇金冠,哪位超級VIP才擁有佩戴的特權呢?木乃伊的「披風」上有哪些精美的「潮流」元素?中國和秘魯相距萬裡,在文化深處又有著怎樣奇妙的緣分呢?來「秘魯古代文明展」揭開這些謎底吧!今晚,大型特展「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
  • 9月26日去省博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
    三湘都市報9月22日訊(記者 吳岱霞)「秘魯古代文明展 ——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將於9月26日在湖南省博物館一樓特展一廳拉開帷幕。展覽以157件/套文物精品,帶星城市民遊客共同領略秘魯古代文明的神奇爛漫與璀璨輝煌,將持續至2021年1月5日。
  • 初秋信使送來神秘邀請 26日起去湘博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
    (視頻:「秘魯古代文明展 ——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將於2020年9月26日在湖南省博物館一樓特展一廳拉開帷幕。文末有彩蛋哦!)  星辰在線9月1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歐蓉)初秋的信差為星城市民遊客送來一份神秘的邀請:帶您從「太陽門」穿越時空隧道,一同探尋在那遙遠太平洋彼岸南美洲西部的神秘國度——秘魯。2020年9月18日,星辰全媒體記者從湖南省博物館獲悉,「秘魯古代文明展 ——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將於2020年9月26日在湖南省博物館一樓特展一廳拉開帷幕。
  • 逛展丨探秘安第斯地區古老國度 秘魯古代文明展在湘博啟幕
    昨晚,「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大型特展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絢爛多姿,神秘獨特的秘魯歷史一角展現在觀眾眼前。 此次秘魯展有11家秘魯知名博物館參與,展品共計157件組,多為歷年重大考古發現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陶器、金屬、紡織品、木乃伊等,品類豐富,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是近年來國內舉辦的一次高規格的系統展示秘魯古代文明的大型展覽。
  • 來自秘魯的它們,期待與你相見
    9月22下午,「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舉行展出作品開箱布展活動。 紅網時刻9月22日訊(記者 袁思蕾 通訊員 李葉)今天下午,「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舉行展出作品開箱布展活動,157件/套文物精品中的三件文物提前亮相在媒體面前,讓人一窺秘魯古代文明的神奇和絢爛。
  • 秘魯文物首次大規模在湘展出
    湖南日報9月22日訊(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李葉)「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即將於9月26日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展,這是秘魯文物首次大規模在湘展出。今天,省博物館開箱布展並對媒體開放。    秘魯古代文明是安第斯文明體系裡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次展覽將通過157件(套)文物精品,展現秘魯古代文明的神奇爛漫與璀璨輝煌。
  • 湘江周刊|藏在器物裡的秘魯古代文化
    喻燕姣 秘魯古代文明是一顆耀眼明珠 「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於2020年9月25日晚在湖南省博物館隆重開幕,展期至2021年1月5日結束。
  • 河北博物院本年度重頭展覽——《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開展
    視頻攝製: 河北日報記者 龔正龍 史曉多河北博物院本年度重頭展覽——《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開展190件(套)亞洲古老文物見證絲路文明之花>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史曉多)亞洲大陸的茶馬印記,海上絲路的碧波帆影……本年度河北博物院講述「世界故事」系列打造的重頭展覽《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12月4日開展。
  • 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又譯麻丘比丘)是一處印加秘魯遺址,位於秘魯境內的庫斯科,建於約公元1500年。其坐落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被熱帶叢林包圍著,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的遺蹟,也被稱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 印加帝國的歷史敘事
    秦暉剪不斷理還亂的「南北關係」在印加帝國及其以前以後的歷史上,以基多為中心的北方(今厄瓜多)和以庫斯科為中心的南方(今秘魯)的關係一直是剪不斷、理還亂。南北方的徵服與反抗輪迴了好多次:先是印加人向北徵服基多,再是基多的「朱棣」南下「靖難」,接著西班牙人又在南方人支持下,北上徵服了基多。
  • 好展覽都是「同義詞」——博物館「文明展」的當下與未來
    從內容、主題和類型上看,「江南展」反映了江南地區綿延數千年的文化源流,發掘了江南文化「詩性」「自由」的內涵特質,從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角度出發,把「江南文化」與立足時代、弘揚文脈、助力發展相結合,從博物館展覽的角度構建起了「江南文明」,是國內博物館展覽中少見的文明展。
  • 原產於拉美的瑪卡,究竟是印加帝國的人參,還是印加帝國的蘿蔔?
    拉丁美洲是藥用植物的樂園,有些地區至今仍繼承前哥倫布時期的薩滿文化,十分依賴藥草與巫醫,秘魯即是其中一例,尤其秘魯生產古柯、金雞納樹等藥用植物,不少鮮為人知的藥草偏方順勢大行其道。 秘魯一直以其傳統飲食及民俗療法為傲,有些蔬果甚至被當成健康食品外銷至世界各地,例如:燈籠果、卡姆果、瑪卡等,其中瑪卡曾被當成壯陽藥而風靡一時。
  • 亞洲古代文明展在河北博物院開展
    12月4日,河北博物院講述「世界故事」之《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將在北區13、14號展廳開展。本展覽匯聚敘利亞、阿聯、巴基斯坦、柬埔寨、黎巴嫩、日本共6個國家文博機構文物藏品,相應選取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京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加以對比展示。
  • 印加帝國:古時就有公路網
    說得詳細點,它就是從印加帝國邊境線上的安卡斯馬尤( Ancasmayo)河一一北緯1度,經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至圖庫曼一 Tucuman),到智利的山嶽地帶,在馬烏菜( Maule)河一南緯35度結束。
  • 「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等你來探
    河北博物院講述「世界故事」之《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將於12月4日在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號展廳與公眾見面。《同在東方——亞洲古代文明展》將於12月4日開展。長城網記者 許曉星 攝此次展覽匯集了敘利亞、阿聯、巴基斯坦、柬埔寨、黎巴嫩、日本共6個國家文博機構文物藏品,相應選取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京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加以對比展示。展覽緊扣「共生」這個主題,分為「文明肇始 和諧共生」「兼收並蓄 多元共生」「思想交匯 情感共生」「開放融通 互利共生」四部分,展出文物190餘件套。
  • 張維琪評《印加帝國的末日》︱印加帝國因何而潰敗
    無數大大小小印第安人部落遍布拉丁美洲區域,其中尤以北美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帝國和南美秘魯的印加帝國最為強大,兩者在高海拔地區建立起各自的文明。與讀者所熟知的誕生於大河流域的亞洲、非洲古老文明不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高海拔地區的涼爽舒適顯然比低海拔地區潮溼炎熱更利於文明的誕生發展。
  • 印加帝國「失落之城」馬丘比丘的10大秘密
    依偎在安第斯山高高的山坡上的馬丘比丘遺蹟不斷呈現出印加帝國神秘的不解之謎。儘管這個考古遺址每年吸引著許多人來到秘魯,這10個深藏在歷史長河裡的秘密卻鮮為人知。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馬丘比丘廢墟,馬丘比丘是印加帝國鼎盛時期的遺蹟。
  • 《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蹟風景》一剎那-聯合拍攝
    印加遺蹟被稱為空中城市的馬丘比丘位於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的尾部,海拔2430米處,是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國遺址。1911年7月24日一位美國青年在原住民嚮導的幫助下從熱帶原始森林中找到了這座印加帝國最後的城市遺址,並向歐美社會揭開了它的秘密。
  • 秘魯古印加帝國馬丘比丘古城之謎
    印加帝國是古代印第安人在15世紀中葉建立起來的強大奴隸制國家。16世紀時,印加帝國達到盛世,其領土包括今天的秘魯全境、哥倫比亞、厄瓜多、智利、玻種維亞、阿根廷及巴西的部分地區。它和瑪雅文明、阿茲克文明並稱古代美洲三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