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國是古代印第安人在15世紀中葉建立起來的強大奴隸制國家。16世紀時,印加帝國達到盛世,其領土包括今天的秘魯全境、哥倫比亞、厄瓜多、智利、玻種維亞、阿根廷及巴西的部分地區。它和瑪雅文明、阿茲克文明並稱古代美洲三大文明。
6世紀中葉,當秘魯論為西班牙殖民地後,民間就有一種傳說:在茫茫的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神秘的印加古城。
奇怪的是西班牙在對秘魯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這座古城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間也無人涉足。400多年的時光,探險家們多方尋覓,都沒發現這座傳說中的印加古城。人們開始懷疑,這座不知名的古城似乎真的存在。
1911年7月,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探險家和考古學家海勒姆·賓加曼和他的探險隊,從庫斯科出發了。他們的目的是要尋找比爾班巴古城。比爾班巴古城是一個隱秘的首都,在1532年西班牙徵服後,被印加人當做避難的地方。賓加曼用盡一生精力尋找著比爾班巴古城。
探險隊穿越著烏魯班巴河谷。多少年來,由於陡峭的懸崖幾乎從河兩岸垂直豎起的,道路異常艱難,沒有一個人相信在烏魯班巴河谷有多少考古價值。
探險隊在一處當地人建在路邊的茅屋停下來休息時,屋子的主人馬爾科·亞帝家在閒聊時告訴賓加曼,河對岸有一片廢墟。探險隊的其他成員認為那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東西,無須為如此的旅行而冒險,但是賓加曼還是決定去看一看。
1911年7月24日是歷史性的一天。
清晨,天空飄著悽涼的毛毛雨,賓加曼的隊友們紛紛以各種藉口拒絕陪他前往,亞帝家也不大情願去,賓加曼答應給他4倍的工錢之後他才同意為賓加曼作嚮導。
恰好,一個正在旅行的當地警察,瑟古安特·卡拉斯科願意參加這次探險,於是3人在早上10點鐘出發了。
剛踏上新的旅途不久,他們便遇到了一條死蛇,亞帝家告訴大家那是一條毒蛇聚焦的危險地帶。後來賓加曼在他的書裡寫道:「後來我們發現許多尖頭的、黃色的毒蛇……一條有毒的大蛇在追逐獵物的時候噴出大量的毒液,這些在這一帶都是很常見的現象。」
不久,他們離開了正路,沿著河岸走入叢林之中,在那裡,他們發現了一座由幾塊單薄的木頭用藤條編在一起而搭成的近乎坍塌了的小橋。搭橋的木頭長滿了青苔,這兒根本就沒有人行走過的痕跡。連走慣當地許多危險的亞帝家和卡拉斯科在過這座橋時也得十分謹慎小心。而賓加曼則教授是十分謹慎地跪著爬過了這座小橋。可以肯定,再多一點點雨水的話,這橋無疑將不堪重負。
山路異常難走,路邊的野草不時地拽著他們的褲腿,樹枝迎面撞來,把臉劃得生痛。艱苦行走了很長時間後,他們來到一座山坡下,在接下來的一小時二十分鐘的時間裡,他們手腳並用往山上爬,且常常出現只能用手指支撐全身吊在半山腰的危險情況。亞帝家對那些毒蛇越來越感到焦慮。賓加曼則忍受著灼熱的高溫和討厭的潮溼,汗水一個勁地從脖子上往下流。
正當3人幾乎精疲力竭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座小屋,那裡居然有一群人,據說他們是為了逃避兵役和納稅而住在這荒山野嶺,他們給探險隊提供了涼水和烤紅薯。在這炎熱而艱苦的旅行中,這確實是一個讓人驚喜的休整好機會。
交談中,當地人告訴賓加曼,他們要找的廢墟就在附近,並讓一個小孩為他們作嚮導。
亞帝家對這樣的事本來沒有多大的興趣,他決定留在茅屋裡與當地人聊聊天,等待賓加曼他們回來。於是賓加曼和卡拉斯科又出發了。
他們剛離開茅屋,繞過山岬,迎面便看到了出乎意料的景觀,數百道建造完美的平階梯狀延伸,每階有幾百米長,近數米高。雖然這對於探險隊來說是一個驚人的意外,但畢竟這樣的臺階是印加建築中常見的特點。
兩人在小孩的帶領下,來到最寬的臺階上,突然他們發現豎立於面前的是廢棄了的房屋的石牆。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是用極好的石料砌成的。周圍的植物都長得過於茂盛以至於很難看清其後藏著什麼東西。
沒有任何的預示,他們在小男孩的指引下在一塊突出的巨大巖石下面發現一個用最好的石料鑿成的弧狀的洞穴,異常漂亮。顯然,這是一座皇家陵墓。在那突出的巨石頂上有一個半圓形建築。它看上去酷似於位於庫斯科的太陽神廟。
他們繼續前行,發現這兒的建築一座連著一座,座座精美絕倫,每座都保存得非常完整。城的周圍有高大整齊的石牆環繞,城內有高大雄偉的神廟、華麗的王宮、堅固的堡壘,還有整齊的庭院、街道、廣場、祭壇。建築物之間用縱橫交錯的石階小路相連,從1000米外引來的山泉通過滴水管道被送到主要的建築物前。
這其實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夢,幾乎讓他興奮得窒息過去。
賓加曼發現的這座古城並不是比爾卡班巴古城。至於這座古城叫什麼名字,無人知曉。於由古城旁有一座山巒名叫馬丘比丘,所以考古學家就把它稱為馬丘地丘古城。
馬丘比丘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呢?大量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在馬丘地丘被發掘出來,多年以來很多人認為這些木乃伊大多數都是女性。故而存在這樣一種說法:城裡有一個修女團體或一座修道院。
但近來,更多的考察表明男女遺骸的數量其實基本上是相等的。20世紀八十年代的後期在庫斯科一個修道院裡發現了一份16世紀的資料,這份資料對於這個地區的歷史更具有說服力。按照份資料的記載,在15世紀內戰中,這個地區曾被一個叫帕切庫德克的印加人所徵服。所以馬丘地丘被認為是為了紀念帕切庫德克而修建的宗教中心。
另一種看似非常有道理的觀點認為:馬丘比丘是作為一個重要的天文臺而建的。太陽是印加宗教的中心,最近發現在冬至這天太陽光會從太陽廟窗戶的中心通過。
馬丘比丘早期居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為何西班牙人沒有發現這個令人吃驚的城市遺址,這一類問題仍然無人知曉。當然,這並非是一件壞事,這讓本來就充滿神秘色彩的古城,更具有誘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