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瘟疫消失的古城:馬丘比丘

2020-12-05 搜狐網

  天空之城馬丘比丘

  2011年1月1日,秘魯總統阿蘭·加西亞宣布將定2011年為「世界馬丘比丘百年」年,以紀念這座世界上最重要的印加古城建築被發現100周年,同時宣布,耶魯大學將開始歸還所借近百年的馬丘比丘出土文物。100年前,這座迷霧一般的天空之城剎那間呈現在世人眼前,100年後的今天,關於它的諸多秘密仍未解開,消失了的印加文明,那個傳說中黃金鋪地,富饒遼闊的帝國,依然若隱若現,期待著能有人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馬丘比丘或為帝王行宮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幾大文明古國如中國、埃及,都發源於平原地區,印加文明卻發源於海拔6000多米的南美安第斯山脈。這裡被高山隔斷,人們說著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生活習俗,直到印加文明的出現。

  13世紀初,印加的部落聯盟開始形成,1438年,印加人在對昌卡人的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這時的統治者是印加歷史上第九位統帥帕查庫提。在克丘亞語中,帕查庫提的意思是改革者。這位印加歷史上的偉大改革者使印加從部落聯盟轉變為強大統一的帝國,他對印加帝國進行的政治和宗教重大改革,開啟了印加帝國的強盛之門。

  16世紀初的印加,面積總共200多萬平方公裡。它的國土包括今天的秘魯、厄瓜多和玻利維亞三國,人口達到600多萬。

  當時的人們傳頌著一片神話般的土地,那裡到處都是金穴,金子多得不可置信,掌管這片土地的黃金之王每天換一件綴有金沙的新上衣。這片傳說中的神奇土地就是——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鼎盛時期,統治者們在庫斯科(印加首都)周圍,建造了一座座奢華的別墅。皇帝可以帶著自己的隨從,在遠離首都喧囂的鄉村別墅中處理國家大事,有點像我國清朝幾代帝王所醉心修建的圓明園。帕査庫提的私人別墅被譽為是其中最好的。一些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判斷,古城馬丘比丘即建於帕查庫提時期。

  海拔2300多米高的古城馬丘比丘坐落於安第斯山脈陡峭狹窄的山脊上,被崇山峻岭重重包裹,在山頂的懸崖邊,人們可以欣賞到落差600米直通烏魯班巴河的垂直峭壁。從遠處看,這座古城似乎隨時都可能從狹窄的山脊滑落到萬丈深淵。這座隱秘在雲層中的神秘城堡是一座真正的天空之城。

  鑲嵌在絕壁上的石砌建築

  馬丘比丘距都城庫斯科120公裡左右,全城面積約9萬平方米。馬丘比丘很小,甚至都稱不上一個城市,這裡有200座建築,包括神廟、房屋、倉庫和一些公共設施,由切割整齊的石頭砌成。

  當時大約有1000人居住在這裡,現有的建築反映了印加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宗教活動區、平民區、貴族和僧侶的居住區被嚴格地做出了劃分。

  下城區是農民的住房,石頭房的石牆保存完好,只有茅草屋頂早已消失,這是典型的印加建築,所有建築都沒有窗戶,各戶家庭都只有一間房,這裡的石造建築材料和上城區相比粗糙許多,建築也不如上城區的宏偉高大,因此下城區又有「平民區」之稱。

  上城區則是為貴族設計的宮殿和廟宇,這裡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加王宮和大塔樓。這兩處建築的石牆非常精美,堪與印加首都庫斯科的太陽神廟和貞女廟相媲美。

  城的東部是墓葬區,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天上神靈居住的地方,第二層代表大地之母,另外一層則是代表冥界,生命的歸宿。印加人相信只要肉體不死,人的靈魂就不會脫離身體,所以印加貴族和祭師死後都被製成木乃伊,印加木乃伊是在墓葬區自然形成的,白天在太陽底下曬,夜晚在冷風中吹。

  古城遺址的選擇經過精心考慮:兩塊居住區像鳥的兩翼夾著中間一個地勢稍凹的廣場,東北是世俗生活的中心,西南是公共活動的場所;西部宗教區內一個較小廣場上樹立的影壁恰恰對應著北部的一座聖山,而冬至夏至的日影穿過太陽神廟的瞭望窗口之後則必定落於廟堂的正中。

  馬丘比丘建築採用的石塊都是最光滑和平整的巨石,巨石之間沒有任何黏合物,卻嚴絲合縫到連一張薄紙都無法插進。這種工藝的秘訣無人知曉,一如地球另一端古埃及人修築金字塔的工藝。人們對此做過許多推測。有人說,印加人大概發明出了一種可以讓石頭變軟的化學藥劑。

  這成千上萬塊巨大的花崗巖石,來自於山下600米的採石場。哪怕在可以動用滑輪、電纜、飛行器等大型運輸工具的今天,要把海量的巨石運上懸崖也極為困難,沒有人知道印加人是如何做到的。

  追趕太陽的民族

  有人說,崇拜太陽的印加人試圖距離太陽更近,所以選擇在高聳的安第斯山巔建立城市。有一種推測,家園被毀的印加人大舉遷往高聳入雲的馬丘比丘,其實是在追趕太陽。

  和所有印加城鎮一樣,太陽神廟佔據最主要的位置。太陽神廟是古城中最大,最為壯觀的建築,也有人說它是印加人的天象觀測臺,而它圓形的外觀也的確與墨西哥的奇琴伊察天文臺相似。

  馬丘比丘的北面,有一座較小的山峰,山峰背面有一座月亮神廟,和城中的太陽神廟遙遙相對,所以也有人由此推斷,馬丘比丘是專門用於供奉太陽神的地方。

  有關太陽神和月亮神,還有一段傳說:天地混沌之時,創造之神讓太陽和月亮從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泊喀喀湖中升起,結果月亮一直吹噓自己比太陽更大更亮,被羞辱的太陽抓起一把沙子往月亮臉上撒,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月亮上陰影的由來。從此月亮再也無法超過太陽,太陽成為永遠的老大,並一直庇佑印加人的子子孫孫。在馬丘比丘,遙遙相望的太陽神廟和月亮神廟,也源於這個故事。

  飽受爭議的發現者海勒姆·賓海姆

  1911年,美國耶魯大學歷史教授海勒姆·賓海姆組織了一支探險考察隊,對秘魯境內的安第斯山脈進行勘察,這裡的地形極為陡峭,山間小道籠罩在雲霧之中。

  一天夜晚,長途跋涉後的探險隊在一家山間小旅店投宿。休息時,賓海姆不經意地聽店主說到:不遠處的山脊高處有一座被遺棄的神秘古城,還有一些印加人的廢墟遺址。賓海姆說服店主帶他冒雨前往古城一探究竟。

  一行人歷經千辛萬苦,登上了險峻的馬丘比丘山脊。一片隱秘在樹藤和荒草中的印加古城瞬間映入眼帘,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印加城市,城中的建築全是印加傳統風格:磨光規則形狀的牆,所有建築都用巨大的花崗巖石堆砌而成。賓海姆發現的這座城市就是馬丘比丘。馬丘比丘在印加語的意思是古老的山,印加人建造這座城市的意圖不得而知。人們無法得知他的原始名字,於是用它附近一座山脈的名字為它命名。

  賓海姆在這裡完成了一份該地區的考古學報告,以「失落的印加城市」為題,寫出他的第一本書,大為暢銷。事實上,儘管這裡在地圖上無法找到,馬丘比丘還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失落」城市。

  賓海姆到達的時候,就發現有農夫住在這裡,一些外來的造訪者也曾在花崗巖上用木炭寫下名字。2002年,這些不為人知的痕跡被人發現,大家發現賓海姆當初為了成為公認的馬丘比丘發現者,故意掩蓋了這些痕跡,據說賓海姆光是擦掉花崗巖上塗畫的文字就花掉好幾天的時間。

  1912年,賓海姆和耶魯大學與秘魯政府籤訂一項協議,獲準將挖掘出來的陶器、首飾、石器和人骨等馬丘比丘古文物帶回美國進行為期18個月的科學研究,賓海姆將5000件古文物帶回了耶魯大學,這些文物至今仍然未被歸還。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古城一方面得到了清理,另一方面也遭到了劫掠,無數金銀財寶消失了,成箱瓷器、生物骸骨和巖石被運出秘魯。

  海勒姆·賓海姆這位在考古學歷史上足以載入史冊的探險家,不僅獨享了發現者的榮譽,也造成了秘魯近百年的文物追索困境,飽受爭議。

  帝國為何消亡

  1532年,印加帝國正當全盛期,擁有600萬國民,掌握了當時先進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技術,能製造出一流的冷兵器,還有像馬丘比丘那樣險要的城堡可堅守。可是數百名西班牙殖民者闖入印加帝國後,短暫的時間,帝國消亡了,馬丘比丘的印加文明失落了。

  在美國高中的歷史教科書中,詳細闡述了印加帝國失落的原因:1531年,Francisco Pizarro和180名士兵在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登陸。他們帶來了火槍、馬,同時也帶來了歐洲的疾病,而印加帝國的居民對此毫無抵抗力,印加國王也死於瘟疫中。國王死後,他的兩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而挑起了內戰。Atahuallpa,其中的一個兒子,借著西班牙人Francisco Pizarro的幫助,打敗了另一方。之後,Francisco Pizarro佔領了印加Cuzco,並把它作為首都。1535年,Pizarro在Lima建立了新的首都,並把它變成了西班牙的另一處殖民地。紅極一時的印加帝國就此滅亡。

  公元1532年,印加帝國內部的王位爭奪戰加上瘟疫流行,西班牙軍隊攻破了這座王國,印加的末代國王阿塔瓦爾帕成為西班牙人的囚徒。從1532年底一直到1533年,阿塔瓦爾帕一直以囚徒的身份統治著帝國。

  西班牙人提出的國王保釋金是在一個長22英尺(約6.6米)寬17英尺(約5米)的囚室裡裝滿高達9英尺(約2.7米)的黃金。為解救國王,黃金接連不斷地沿著道路運送而來,遠遠看去,仿佛一條連綿不斷的金線。

  每一座印加城市都遭到西班牙殖民者的瘋狂破壞,銘刻印加文化符號的建築、墓葬無一倖免。西班牙人的入侵,還帶來了可怕的天花、麻疹、霍亂、鼠疫等,古老的印加民族無法抵禦這些疾病,95%的印加人因此死亡。

history.sohu.com true 搜狐歷史 http://history.sohu.com/20150428/n411990596.shtml report 4100 天空之城馬丘比丘2011年1月1日,秘魯總統阿蘭·加西亞宣布將定2011年為「世界馬丘比丘百年」年,以紀念這座世界上最重要的印加古城建築被發現100周年,同時宣

");}

相關焦點

  • 失落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馬丘比丘古城遺址為什麼馬丘比丘要建在高山上呢?20世紀初,傳說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岭中有座神秘古城。由於印加文明無文字記載,唯一的繩結記事法也因為印加古人的滅亡而消失。所以,關於馬丘比丘的歷史已無從考究,但也幸於此,西班牙侵略者在佔領秘魯的百年間也未發現這座古蹟的存在。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裡也無人涉足。
  • 古老的失落之城——秘魯的馬丘比丘古城
    1911年的時候,在秘魯的安迪斯山脈中發現了一座非常神秘的印加古城,是至今南美發現最大的古城遺址,整個建築群建造在山脊之上,兩側都是懸崖,易守難攻,但也因道路崎嶇,後來被捨棄。古城裡有著宮殿、廟宇、房屋、和廣場,全部用階梯相連接,供水和排洩系統非常的完善,而且古城裡還遍布梯田,方便耕種,通過研究城市的建築風格和留存的文物,可以看出五百年前印加人擁有著高超的智慧和技術。
  • 馬丘比丘,一座隱藏在山中的古城
    1911年時,有一位美國的考古學家在秘魯當地嚮導的帶領下穿越了崇山峻岭找到了這座沉睡了幾百年的印加古城,並且向全世界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後人無法知曉這座古城原來的名字,就借用了它現在所在的山的名字,為它命名—馬丘比丘,意思為古老的山。後來,馬丘比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自然遺產。
  • 高昌古城,大漠淹沒的輝煌,追尋三毛的足跡馬丘比丘
    在茫茫的大漠上,一座古城在風沙中哀鳴,似乎在鳴唱昔日的輝煌,又似乎在悲傷今日的沒落。也許,它本不願意曝曬在烈日之下;也許,黃沙之下オ是它最好的歸處。夕陽西下,在沙漠上留下一片燦爛的金黃。伴隨著落日,大漠的風掠過沙丘,掠過古城的斷壁殘垣,仿佛悽婉、悠揚的壎聲。蒼涼的音調,在高昌故城的建築遺蹟中徘徊,和歲月一起奏響了一支永不消失的音曲。
  • 馬丘比丘古城,作為印加人最後的避難所,差點遺失在秘魯深山之中
    馬丘比丘作為印加人最後的避難所,差點遺失在秘魯深山之中的古城最近過得好嗎?很榮幸小英聊旅遊又能跟大家分享新的美景,接下來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馬丘比丘!若你是一個喜歡探索神秘事件了解世界七大奇蹟,對世界古文明有了解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南美有一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種族印加人。而馬丘比丘古城作為印加人最後的避難所,差點遺失在秘魯深山之中。20世紀11年代被一名耶魯大學的教授報導才被世人所熟知。
  • 馬丘比丘古城遺蹟——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又譯麻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Peru)境內庫斯科(Cuzco)西北75公裡,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蹟,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 馬丘比丘古城,印加文明的奇蹟,在懸崖上屹立千年
    例如,在馬丘比丘古城,能清晰地感受到印加文明的痕跡。公元15世紀,大洋彼岸的印加帝國開始逐漸繁榮起來,在帝國統治者帕查庫蒂的統治之下,印加帝國開始大規模壘石造房修城建邦,馬丘比丘古城也是同一時期的產物。
  • 秘魯古印加帝國馬丘比丘古城之謎
    6世紀中葉,當秘魯論為西班牙殖民地後,民間就有一種傳說:在茫茫的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神秘的印加古城。奇怪的是西班牙在對秘魯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這座古城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間也無人涉足。400多年的時光,探險家們多方尋覓,都沒發現這座傳說中的印加古城。
  • 秘魯馬丘比丘景點導覽
    庫斯科是印加王國的首都,也是通往馬丘比丘城堡的門戶。沿著古徑追尋消失的印加遺蹟需耗時數日以徒步方式行進。的的喀喀湖、勾卡峽谷的壯麗詭譎同樣考驗著旅人們向大自然挑戰的耐力。亞馬遜盆地起於安第斯山脈東側。世界第一大河亞馬遜河亦發源於此,綿延三千多裡,貫穿盆地流向大西洋。由於雨量豐沛,氣候高溫潮溼,這裡也是世界知名的雨林區。當地公路交通不甚發達,建議想一探亞馬遜盆地的旅客搭船或飛機前往。
  • 為"太陽貞女"修建的馬丘比丘
    在印加語中,"馬丘比丘"意為"古老的山峰"。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西北112千米,海拔2280米,四周被崇山峻岭環抱,兩側為600米的懸崖峭壁,下臨湍急的烏魯班巴河,地勢十分險要。馬丘比丘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曾在他的長詩《馬丘比丘之巔》中寫道:
  • 馬丘比丘遺址
    馬丘比丘像是忽然間在地球上出現的一座古城,它的真正歷史至今仍未有定論。也正由於這個原因,謎樣的馬丘比丘,每年都吸引無數遊人到此一窺印加文明的神奇。熱烈的太陽崇拜印加人的宗教信仰是太陽崇拜,他們自稱是太陽的子孫,甚至把自己的城市修建在高高的山巔上也是為了更接近太陽。太陽崇拜是整個馬丘比丘的靈魂。
  • 「失落的帝國」馬丘比丘,秘魯些世界級的旅遊勝地你們去過嗎?
    在歷史的悠悠長河中,誕生出了許多的東西,但同時也有許多的東西在消失,有些消失的是不曾發現,且那個地方與世隔絕,若不是在某個偶然中發現了他的存在,可能會就這樣被世界遺忘,直到消失也不會發現,讓這個地方卻是幸運的,在他即將消失的時候被世人所的發現,由此他成為了一個讓人們遊玩放鬆之地,它就是馬丘比丘。
  • 馬丘比丘天空之城,這裡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馬丘比丘,天空之城,由於其聖潔、神秘、虔誠的氛圍,這裡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這座被印加帝國遺棄的古城,修建於公元15世紀中葉,坐落在海拔約2350米的安第斯山脈上,因其絕佳的地理位置,而遲至20世紀初才被發掘,進而廣為人知。
  • 南美秘魯失落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 沉睡四百年的天空之城
    實際上賓厄姆原本要尋找的是迷失之城比爾卡班巴(Willkapampa)——最後一座印加要塞,而他以為在馬丘比丘發現的就是自己要找的要塞。另一個理論認為遺址是處皇家度假地,因西班牙的入侵而廢棄。無論是哪種說法,那些超高品質的石匠工藝和裝飾告訴世人:馬丘比丘一定曾因其祭祀中心的地位而非常重要。進入馬丘比丘以前您需要注意以下事項:每天入園人數限制為2,500人,請確認實有有效票券再行前往。
  • 新書《海勒姆·賓厄姆歷險》解讀馬丘比丘發現者
    新華社利馬4月4日電(記者張國英)美國考古學家海勒姆·賓厄姆因100多年前發現印加帝國古城馬丘比丘而聞名於世,秘魯人對這位發現者褒貶不一,或視其為英雄,或稱其為「強盜」。4日,秘魯發行新書《海勒姆·賓厄姆歷險》解讀一個真實的印加古城發現者。
  • 【秘魯散記之六】雙重世界遺產,天空之城馬丘比丘
    40分鐘車程到了馬丘比丘山腳下的熱水鎮,小鎮因擁有眾多溫泉而得名。一下火車就看到以山麓綠林為背景的「Machu Picchu」白色大字和雄鷹展翅的街頭雕塑,遊客熙來攘往,商鋪鱗次櫛比,手舉帽子、手杖、雨具的商販緊追客流……儼然一派旅遊小鎮的熱鬧景象。這裡距馬丘比丘6公裡,是進入馬丘比丘的必經之地,由印加古道徒步上山需要2小時,我們時間緊迫,只能乘車前往。
  • 日本遊客因疫情在秘魯等待數月,馬丘比丘為其一人特別開放
    中新網10月13日消息,據「中央社」當日報導,日本遊客片山(Jesse Katayama)原本計劃3月只在秘魯待幾天,目的是參觀古印加帝國遺蹟馬丘比丘,未料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得進入。在等待了快7個月的時間後,秘魯特別為他開放了這一遺蹟。圖為疫情下,沒有遊客訪問的秘魯馬丘比丘。
  • 書摘|馬丘比丘重生:發現印加古城的功臣究竟是誰?
    「發現」馬丘比丘的路途,因此也成為檢視印加文明的關鍵一步:它為何如此遙遠,又為何如此神秘莫測?問題還在於,馬丘比丘是否真的是賓漢姆首先「發現」的?在此之前,西方外來者,或本地的考古學家,並非完全漏掉了這個群山之中的城市。早在1880年,查爾斯·維納(Charles Wiener)由20份地圖、30封信組成的翔實的旅行記錄中,已經談到四年前他去過這一地區的馬丘比丘。
  • 秘魯印加古城馬丘比丘和納斯卡巨型地畫11月重新開放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秘魯RPP廣播電臺援引秘魯文化部長秘魯文化部長亞歷杭德羅•內臘的話報導稱,印加古城馬丘比丘和秘魯納斯卡巨型地畫將於11月再度開放。從11月10日起,遊客將可以從飛機上看到納斯卡高原的巨型地畫。飛機將在長達數百米的巨型地畫上空飛過——這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項目之一。
  • 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又譯麻丘比丘)是一處印加秘魯遺址,位於秘魯境內的庫斯科,建於約公元1500年。其坐落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被熱帶叢林包圍著,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的遺蹟,也被稱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