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石頭到來前,有7顆小石頭率先造訪近地軌道,秒速16.94公裡

2021-01-15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如今的近地軌道已然成為大家爭議的「熱點」話題,因為隨著軌道衛星數量的增多,不少人在夜空上看到了一種之前從未出現過的奇觀,多顆星星連線飛行,它們就是spaceX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有科學家表示擔憂,過多低軌道衛星勢必影響精密天文儀器的深空觀測,也有人認為,無非是夜空上增加一些星星罷了,有何影響。而在這個時候,多顆太空石頭靠近地球,不日將造訪近地軌道。

說到深空探索,人們自然會聯想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因為NASA擁有世界頂尖航天科技,這一點再也不用去懷疑了,來到200多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邊行駛邊探索的核動力好奇號火星車,正準備對太空石頭採礦的OSIRIS-REx號可返回飛船,圍繞木星旋轉的朱諾號探測器。除了這些,NASA下屬機構噴氣推進實驗室(JPL)還對到訪近地軌道太空石頭進行了監測。

近日有不少媒體播報稱,4月29日有巨型太空石頭52768(1998OR2)到來近地軌道,直徑達4.1公裡。不過在此前,將有7顆小太空石頭率先造訪。根據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展示數據顯示,有5顆太空石頭在美國東部時間4月27日造訪,它們分別被臨時命名為2019GF1,2020FM6,2020HC5,2020HP6和2020HS1。有2顆太空石頭在4月28日造訪,臨時名字為2020HT1和2020HP。

這7顆太空石頭中,JPL在重點留意是4月27日到訪兩顆,2020FM6和2020HP6,因為2020FM6尺寸足夠大,估計最大直徑約250米,雖無法跟52768(1998OR2)相比,但已經被歸為「潛在威脅小天體」之列,是JPL重點觀測對象。而2020HP6雖說對地球沒有潛在威脅,但與地球距離太過接近,最近只有12.67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LD)0.33倍,很容易被地球引力捕捉,不得不引起注意。

太空石頭飛行速度的確很難想像,有時秒速數十公裡,也就是說一秒鐘能飛出好幾十公裡,比子彈、炮彈、飛彈、火箭都要快上好多倍。比如,2020FM6以16.94公裡秒速接近了地球,2020HP6以12.22公裡秒速來到近地軌道。因此小行星一旦撞上地球,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不知道大家沒有聽說過通古斯大爆炸,2000多平方公裡被移平,8000萬棵樹木被毀,據說是因為一顆直徑約20米太空石頭造成。

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已經對太空石頭觀測了40多年,到2020年4月25日,已累計發現了22651顆太空石頭,其中有9096顆直徑超過140米,對地球生命有潛在威脅,而9096顆中又有902顆直徑超過1公裡,它們才是科學家最擔憂的,一旦與地球相撞,怕是會對全球造成極大影響。然而,我們所發現的太空石頭數量仍只是造訪近地軌道總數的一部分。說明地球並非永久安全,或許未來人類走出地球、殖民外星球成為現實。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1.5公裡寬石頭在今天訪問近地軌道,秒速11.68公裡,潛在威脅又來
    趣味探索訊 如今的近地軌道有如一條繁忙交通軌道,可以說是備受全世界關注,因為人造衛星數量越來越多了,甚至有成群結隊衛星通過天空,給我們上演了一場又一場人造奇觀,被不少人親眼證實。隨著人類航天科技進步,未來人造衛星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然而,近地軌道上並非完全只有人造衛星和人造碎片,幾乎每天都有「不速之客」到訪,這些不速之客就是各種尺寸石頭。
  • 編號2020ND天體即將造訪近地軌道,天體跟蹤警報響起,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天體跟蹤警報響起,編號2020ND天體將造訪近地軌道,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但不知道因何緣故,幾乎每天都有大石頭造訪地球近地軌道,這也許是受到地球強大引力的牽引,也許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的召喚。個大石頭造訪了近地軌道,分別被臨時命名為2020 RA6,2020 SA2,2020 RC7,2020 RB7和2020年SR2,2020 RA6直徑38米,0時57分進入近地軌道,與地球僅相隔1.36倍地月距離,2020 SA2直徑14米,6時23分進入近地軌道,與地球僅相隔1.53倍地月距離,2020 RC7直徑39米,與地球相隔15.40倍距離。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所以空間看起來極其空曠,極少見到其它天體。但不知道因何緣故,幾乎每天都有大石頭造訪地球近地軌道,這也許是受到地球強大引力的牽引,也許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的召喚。
  • 小行星2018GY來犯近地軌道,時速34236公裡,不過NASA沒放在眼裡
    不過事實上近地軌道並非完全只有人造物,還有多顆比房子還大的自然天體時常來到在這裡,速度比子彈還快,有時一天一下子出現好幾顆,有時又好幾天才來一顆。3月10日,小行星2020EE和2020CA3先後來到地球軌道,與我們僅相隔182萬公裡,3月11日有兩顆小行星到來,名字分別為2020ED和2008UB95,3月12日也有一顆小行星來了,在接下來的13日和14日這兩天時間裡,地球近地軌道出現了難得空白期,沒有發現任何小天體。但就在今天,又有一顆小行星來犯近地軌道,距離在越來越近,不過美國宇航局沒放在眼裡。
  • 快要造訪地球了,日本飛船迎來重要變軌機動,切入近地軌道
    正當我國嫦娥5號在遠離地球的時候,另一個國家人造物卻正在返回地球,它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根據日本JAXA網站分享的數據來看,隼鳥2號距離地球已經很近了,只剩下最後360萬公裡,12月5日就要以200千米的距離造訪地球了。
  • 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元旦假期,三顆小行星 " 光顧 " 地球有人將近地軌道比喻成是一個熱鬧的 " 菜市場 ",人造衛星是川流不息的常客,而從外太空來的小天體是稀客。然而新年伊始,這些 " 天外來客 " 卻頻繁地造訪地球。元旦假期,當人們都沉浸在迎接 2021 年新年到來的喜悅中時,天上的小行星也忙著到地球來 " 拜年 "。
  • SpaceX獵鷹9號火箭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近地軌道 總數達360顆
    3 月 20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推遲了原定於周日的發射計劃之後,SpaceX於當地時間周三又向太空發射了 60 顆星鏈(Starlink)衛星,此次發射使得星鏈網際網路在軌運行的衛星數達到 360 顆。
  • 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然而新年伊始,這些「天外來客」卻頻繁地造訪地球。 元旦假期,當人們都沉浸在迎接2021年新年到來的喜悅中時,天上的小行星也忙著到地球來「拜年」。 1月2號下午5點25分,一顆名為「2019 YB4」的小行星率先「光顧」地球,當時距離地球約645萬公裡。1月3號下午6點03分,小行星「2020 YA1」從地球上飛馳而過。
  • 時速64373公裡每小時,這顆小行星飛掠地球,NASA:近地天體
    每當我們看到小行星飛向地球的消息,都想知道這顆「不速之客」會不會對我們地球造成威脅,想知道這顆小行星的一些物理性質,包括飛行速度、飛行軌道、尺寸、與我們地球最近的距離等。在當前的科技面前,很多靠近地球的小行星都「無處遁形」,一些細節會曝光在我們面前。
  • 一顆200米寬的巖石將掠過地球,NASA:2023年再次造訪
    雖然有了木星和月球的幫助,仍不能保證有些小行星不被巨大的地球引力吸引過來,當然這其中還有太陽的幫助。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發現,一顆比自由女神像高兩倍的小行星正以每小時6.5萬公裡的速度快速接近地球,那麼我們對這顆小行星了解多少呢?1月18日(星期六)下午,這顆巨大的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軌道,準備進行一次「近距離接近」。
  • 亞馬遜計劃向近地軌道發射3236顆通信衛星
    亞馬遜計劃向近地軌道發射3236顆通信衛星 2019-04-0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休斯敦4月4日電 當地時間4月4日,據美國媒體報導,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計劃向近地軌道發射
  • 2029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約57000顆低軌衛星
    千龍網訊  近年來,衛星產業產值增幅逐步趨穩,產值規模穩中有升。《2019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衛星產業總收入為2774億美元,同比增長3.28%。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規模達2860億美元,同比增長3.10%。
  • 20多顆衛星失控!馬斯克遭遇入冬第一擊,秒速7公裡成定時炸彈
    編者按:冬季即將來臨,Starlink星鏈衛星也遭遇了入冬第一擊,目前發射了800多顆通信衛星,但是有3%的的失效率,有20多顆通信衛星失控。雖然這些衛星只有數百公斤,但失控起來仍然具備極大的威脅,如同軌道定時炸彈。
  • 歐洲開啟「近地軌道防護盾」計劃
    本報綜合消息 由歐盟出資、德國主要負責的防禦小行星項目「近地軌道防護盾」計劃有望在未來3年評估測試,若資金充裕,會在2020年以前正式實施。該項目旨在通過飛彈炸毀、引力牽引和主動碰撞等多種手段,防範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
  • 那顆要撞上地球的小行星,被地球引力永遠地改變了軌道
    ,這顆打破記錄的小行星——2020 QG,不會很快忘記與地球的不期而遇。8月16日清晨,這輛汽車大小的小行星2020 QG,在印度洋上空僅2950公裡的距離急速飛過。這是我們已知的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小行星飛過——還好,它最終沒有撞上我們。科學家說,儘管2020 QG在這次遭遇中倖存下來,但它在太空中的路徑卻發生了重大變化。
  • 對話一網CEO:近地軌道或被衛星包裹,太空垃圾需各國共治
    OneWeb的計劃最終實現1980多顆衛星的全球覆蓋,其中第一階段是在2021年完成648顆近地軌道衛星的部署。除此之外,SpaceX正在申報20份衛星部署計劃,每份1500顆,共計30000顆。加上此前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的12000顆衛星的星鏈計劃,未來太空中將有42000顆SpaceX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