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金魚藻 Ceratophyllum muricatum subsp. kossinskyi
植株偏紅褐色
葉細,
果實有3刺
(張敬莉 攝)
在夏日的池塘邊,滿目綠蔭的掩映下,或許有人會注意到水底生長的一種奇怪的「海藻」:這些「海藻」顏色紅褐,纖細如髮,柔若無骨地舒展在暖熱的水中。而如果有人好奇,將它撈出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的莖上每節都長著一輪細弱的葉子,葉子的形狀分叉再分叉,仿佛是要在水中織出一張細網。
運氣好的時候,人們還可以在它的葉叢之中,尋找到它結出的幾毫米的小果實。這些果實的形狀是扁橢圓形,頂端和左右下方各生出一根尖刺,就仿佛是某種奇怪的暗器。
這樣一種長在淡水池塘中的「海藻」,正是粗糙金魚藻。它還有一個極其相似的「親姐妹」——就叫「金魚藻」的金魚藻。這兩個物種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的顏色偏褐,葉子更細軟;後者的顏色則明顯偏綠,葉子也要略微粗硬一些。
金魚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植株偏綠色,
葉較粗硬,
果實也有3刺
(張治 攝)
粗糙金魚藻,
葉為3-4次二叉狀分歧
(劉冰 攝)
「金魚藻」這一中文名,其實並不算是特別貼切。由於同樣是淡水裡的生物,金魚藻確實可以和金魚養在同一個魚缸中,或者生長在同一個池塘裡。但是,金魚藻與金魚,這兩者之間並不存在「誰也離不開誰」的關係,無論誰離了對方都可以照樣活得滋潤。
至於「藻」字,就更是名不符實了。因為,無論哪種金魚藻都並不是藻類,而是會開花、會結果的高等植物。只不過,金魚藻的花朵實在過於微小,只有花蕊而沒有花瓣,因此不僅難以被人類觀察到,也完全無法招蜂引蝶,而是僅憑水流就完成了傳粉。
竹節水松 Cabomba caroliniana
葉對生,有長柄,
花美麗
(薛凱 攝)
由於對相同的池塘環境的適應,一些其他的植物,形態也會與金魚藻十分相像。原產美洲的竹節水松,就是這樣的一個物種。在不開花的時候,兩者都是全株沉於水中,都有著分裂成細絲狀的葉子。但是,人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與金魚藻每節多到數不清的葉子不同,竹節水松的葉子每節僅有兩片,長長的葉柄左右相對。而這兩者最大的不同,還在於開出的花朵;不同於金魚藻那種微小的無瓣花,竹節水松的美麗花朵是伸出水面開放的,有著六片特別亮眼的白色花瓣,很顯然是要吸引昆蟲來傳粉。
另一類容易與金魚藻混淆的植物則是輪藻。在同一片水域中生長的金魚藻與輪藻,有時甚至會被粗心的研究者誤當成同一個物種。然而,作為低等的藻類植物,輪藻既沒有花朵也沒有果實,甚至還不如沙漠裡的仙人掌跟金魚藻的親緣關係近。
輪藻,
藻類植物,
沒有花,沒有果實,
輪生的並不是葉子,而是「假莖」,
橘紅色小圓球狀的是「精子器」
(圖片來源:smmflowers.org)
在 生態客 公眾號輸入節氣名稱,就可以看到往期節氣文章哦!
喵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