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想做好自動扶梯安全工作,不學點諾貝爾獎級的知識還真不行!

2021-03-02 電梯安全論壇

儘管英語水平有限,但也很少出現看完文章(指電梯專業文章)後出現一頭霧水的情況,這篇文章就是其中之一!這是《電梯世界》中一篇介紹自動扶梯安全標識的文章,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講目前的安全標識及安全宣傳其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而要做好自動扶梯安全應該引入Heuristic以及Nudge理論以改變人們的乘梯行為。

自動扶梯是目前最安全的運輸方式,但前提是人們能夠正確乘坐。事故統計表明自動扶梯事故僅有5%與自動扶梯本身有關,其它95%與人們的不安全乘坐行為有關。比如某地的統計顯示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扶梯事故提高了20%,為什麼呢?人們在乘坐扶梯時看手機分散了注意力。

既然自動扶梯95%的事故與人們的不安全乘坐行為有關,那麼提升自動扶梯安全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改變人們不安全的乘梯行為?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本文的作者認為我們目前的各種標識是過時的、所謂的安全宣傳也收效甚微。Heuristic以及Nudge才是未來的出路,今天就從網上收集了一些這兩個詞的介紹供大家參考:

1. Heuristic

Heuristic啟發式指的是一種心理捷徑,它可以幫助人們快速有效地做出判斷。在一般情況下,啟發式是高效且有用的,但是在某些場合下它也有可能導致認知偏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諾貝爾獎獲得者心理學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他提出,儘管人類正努力追求最大化的理性,但是可惜的是人類的理性永遠受制於認知的限制。為了節省認知資源,人類發展出了一套高效率的認知結構,而這套認知結構就是啟發式。而為什麼我們要有啟發式?因為我們懶。毫無疑問,啟發式比起謹慎的理性分析而言更加便捷,雖然啟發式也會犯錯誤,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它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準確性。人類的認知能力並非無限的,啟發式作為一種認知惰性,可以幫助節省認知資源,使得人們可以將精力傾注到更應該注意的問題上面。

2. Nudge Theory

助推理論(Nudge Theory)由著名經濟學家、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和著名法學家凱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2008年合著的著作《助推》(Nudge)中提出,顧名思義,助推是「幫助推動」的意思,策略設計者(政府或企業或家長……)可以使用隱形和巧妙的策略來助推對象(公眾或顧客或孩子……)達成特定選擇,整個過程就像是「用胳膊肘輕推一下」。塞勒認為,「助推能顯著改變人類任何的行為,助推的幹預過程必須簡單快捷。」

助推既不同於自由放任政策,也不同於一刀切政策,它把對象引導到某個方向,但對象仍可以自由選擇他們自己的路線。

塞勒最早提出「助推」的概念,助推的原意(nudge),是用肘輕推的意思,與推動(push)有截然不同的寓意。塞勒指出人們在進行抉擇時,可以通過「助推」而不是強制的方式來影響其決策的制定。

由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提出的「助推」(Nudging)理論,注重微觀個體行為的精細化促進方案,有助於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Heuristic以及Nudge都獲得諾貝爾獎,牛不牛?

特別要向各位壇友匯報的是:為了學好助推理論,我特意在網上買了助推理論作者的書以及一本介紹助推理論應用的書。英文版看起來比較難,我買了中文翻譯版,也花了不少錢,看來半這個電梯安全論壇,不僅得出力還得出錢啊!哈哈!

時間有點晚了,明天還要出差,就寫到這裡吧!

感謝今天晚上聚會的兄弟姐妹,我愛你們!一切盡在不言中!

相關焦點

  • 基於AVR的自動扶梯
    1.2 自動扶梯使用現狀分析隨著自動扶梯的擁有量不斷的上升和前段時間各地頻發的自動扶梯運行事故,扶梯節能降耗和安全運行的研究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研究扶梯的節能降耗方法和加強扶梯的安全性能已經是大勢所趨。
  • 自動扶梯的梳齒板工作原理
    相信大家在乘坐自動扶梯時會看到梳齒板都是尖尖的,這樣看起來毛骨悚然的是不是很危險啊,其實設計師是考慮到所有的情況才這樣設計的。如果設計成方的的話,因為梯級也是有稜角的,萬一沒對好位就可能損壞梯級或者梳齒板。這裡就給大家分享幾款梳齒板工作原理圖。
  • 紅外系統和變頻器在自動扶梯中的應用
    這種扶梯即使在無乘客使用時 仍以額定速度運行,具有耗能大、機械磨損嚴重、使用壽命短等缺點,對其進行改造勢在必行。2 自動扶梯節能改造的常用控制方式在不影響扶梯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我們對扶梯進行節能改造。自動扶梯節能改造後,控制器根據紅外傳感器產生的信號來控制自動扶梯的運行速度。
  • 萊斯百貨再現電動扶梯事故,電動扶梯真的不安全嗎?
    2015年7月26日,湖北荊州一商場發生一起電梯安全事故,一名30多歲女子帶著孩子乘坐商場自動扶梯時,被捲入踏板裂縫中不幸身亡;同年7月27日,廣西梧州一廣場,一名1歲多的孩子手臂被自動扶梯卡住,受傷嚴重……電梯「咬人」事件頻頻發生,電梯特別是自動扶梯安全問題引起人們廣泛關注,與此同時,也為大家敲響了安全警鐘。那我們到底該怎樣預防電動扶梯的安全事故呢?
  • 使用變頻器的自動扶梯有哪些好處
    降低速度操作和待機模式可以為您的自動扶梯VFD節省能源根據安裝和使用情況,一些自動扶梯可以長時間卸載。在不活動期間,可以通過變頻器降低自動扶梯電機的速度以節省能量。典型的實施方案是PLC或VFD主動監控自動扶梯的使用。
  • 福建地方標準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運行振動測量與評價通過審定
    近期,福建省省地方標準——《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運行振動測量與評價》通過驗收。該標準的審定通過對規範扶梯運行振動的測量方法並對運行振動進行評價,規範振動測量方法並在評價後對設備進行改進,從而提高自動扶梯的運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 地鐵電扶梯的這些「冷知識」,您知道嗎?
    不知不覺,地鐵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乘坐地鐵出行,綠色安全便捷,越來越被市民青睞。在乘坐地鐵時,您是否留意到一些地鐵的「冷知識」?
  • 【爆款】佛山自動扶梯購買
    佛山自動扶梯購買建陽液壓載貨貨梯載重1噸2噸3噸升降平臺價格防護欄杆兩端活動門應關牢鎖死後方可作業由於用戶對平臺的使用要求不同,所以平臺的控制形式不同,現將幾種常用的平臺的液壓控制系統和操作方法介紹如下:支撐閥液壓控制系統:首先按下電動機起動開關,電機轉動、齒泵打油,(注意、電機不要反轉)油缸伸出,平臺起升;待起升到工作高度,(或升到高限制高度會自動接通行程開關
  • 商湯科技攜手迅達中國 AI技術打造智能扶梯安全新標杆
    2020年12月2日,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與來自瑞士、擁有超過百年品牌歷史的迅達Schindler就迅達自動扶梯安全智能響應系統開發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夏季,「扶梯事故」高發季!這些危險動作你一定也做過
    受訪專家 中國電梯協會秘書長 張樂祥 夏季,電梯事故高發期 自動扶梯的工作原理導致設備存在極難消除的安全風險,當人們穿著軟底鞋、站立位置不當、不正確上下扶梯時
  • 施一公回應「諾獎級」研究:不為獎做課題
    原標題:施一公回應「諾獎級」研究:不為獎做課題    清華大學23日舉行施一公研究團隊   他們的成果之一還包括,在世界上首次捕獲了真核細胞剪接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空間三維結構。   施一公分析他的團隊超前於世界其他研究團隊的原因時表示,除了2013年冷凍電鏡技術有了質的飛躍,與3位「85後」弟子的成長也分不開。
  • 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問答
    ( )  A.軌道頂面有汙跡B.軌道頂面有亮斑C.起重機不行走  5.緊急斷電開關應是( )自動復位的。  A.不能B.能C.無所謂能不能  6.吊運熔融金屬的起重機不可以採用( )的鋼絲繩。  A.纖維芯B.鋼絲芯C.石棉芯  7.起重機緊急斷電保護,是利用裝設在司機室內便於操作位置的( )來實現的。
  • 拿不下諾貝爾獎,我還拿不下你?
    只能按部就班的做著實驗,其實做實驗是門「玄學」,好的數據,理想中的材料,你不做實驗還真發現不了;好的idea,顛覆性的創意,也不是閉門造車就能憑空想出來的,又或者你以為前無古人的idea,結果一查,可能也已經被別人做絕了。
  • 諾貝爾獎級成果、科技合作與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學術研討會在...
    山西新聞網12月14日訊(記者 王曉豔)12月13日,由山西中醫藥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聯合主辦的諾貝爾獎級成果、科技合作與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學術研討會在太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爾丹教授等全國17家高校知名學者匯聚并州,共發前沿之聲,同呈學術盛宴。
  • 方舟子發文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成果
    近日,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複複製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
  • 全國排查地鐵電梯 奧的斯513MPE型扶梯被叫停
    本報記者 薛珺 攝本報訊 昨晚,北京市政府召開4號線扶梯事故通報會,市質監局副局長張巨明表示,經初步判定,發生故障的奧的斯513MPE型號扶梯存在設計製造缺陷,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專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國立即停止使用奧的斯513MPE型號自動扶梯。
  • 方舟子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不可重複
    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複複製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並批評韓春雨對質疑的回應態度。 以下為方舟子《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的重複性問題》質疑全文: 韓春雨
  • 拿不下諾貝爾獎,我還拿不下你?|賽事
    只能按部就班地做著實驗,其實做實驗是門「玄學」,好的數據,理想中的材料,你不做實驗還真發現不了;好的idea,顛覆性的創意,也不是閉門造車就能憑空想出來的,又或者你以為前無古人的idea,結果一查,可能也已經被別人做絕了。
  • 美專家稱讚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為諾獎級成果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說這項成果堪稱諾貝爾獎級科研成果,美國量子物理學領域的一些權威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達了與楊振寧類似的觀點。        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賽翁希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他認為這一成果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很大」,但不是單獨獲得,很可能是與拓撲絕緣體領域的其他相關工作一起共同獲得。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諾獎級發現出在中國實驗室—新聞—科學網
    這一發現甚至令年過九旬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都激動了:「這是從中國的實驗室裡頭,第一次做出並發表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他有一個「比『院士』更響亮的名號」,叫「7-11」:早上7點進實驗室工作,一直幹到晚上11點。在進行實驗的4年中,他的團隊先後嘗試了1000多個拓撲絕緣體樣品。 磁性拓撲絕緣體,是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理想系統。要實現量子反常效應,對材料的要求非常高:這種材料必須具有拓撲特性,具有長程鐵磁序,體內則必須是絕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