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新四軍新二支隊在副司令員廖海濤的率領下,活躍在江南地區打擊日偽軍。當年5月,廖海濤審時度勢,決定尋白菜一個較為有利的地形,誘使敵人主動進攻。經過詳細的勘察,他選擇了江蘇省句容縣赤山腳下一個名叫竇家邊的村子,在這裡駐紮下來,開始實施打的誘敵計劃。
廖海濤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他讓負責籌糧的新四軍戰士,「不小心」把部隊的「行動計劃」洩漏給當地一個名叫竇三成的漢奸。竇三成果然中計,連夜就跑到附近的湖熟鎮日軍駐地,把新四軍要在赤山休整一天的「軍事情報」告訴了日軍南浦旅團崗本聯隊的吉田雍也中隊長。竇三成做夢也沒想到,這正是廖海濤希望他做的事,而且他的一切行蹤都已被新四軍偵察員摸得清清楚楚。
由於竇三成過去曾經向日軍提供過消息,吉田雍也對其非常信任,當即決定親自帶兵前往赤山,攻打新四軍。吉田雍也的上司崗本正彥大佐得知此事後,要求派三個中隊同時「進剿」。一向目中無人的吉田雍也卻不以為然,堅稱新四軍只是烏合之眾,只需要自己帶一個中隊就能將他們全部消滅。
5月14日早晨,吉田雍也率領100多名日軍,從湖熟鎮出發,直撲赤山。走到赤山腳下的黃木臺時,吉田雍也就架起九二式步兵炮,向近300米高的赤山頂破廟打了兩炮。
在今天看來,吉田雍也這樣「打草驚蛇」是讓人無法理解的,既然他打算全殲新四軍,為什麼發動襲擊後又公然發出「通報」呢?不過,他的真實想法現在已無從得知,我們在重溫這段歷史時,只能做出這樣的猜測:或許吉田雍也沒見到新四軍就放炮,第一種可能性是他走到山腳下,看到赤山的地形,才開始有些後怕,想用炮聲來嚇走新四軍;第二種可能性是他希望利用炮聲的威力,讓新四軍不戰自亂,他可以輕鬆殲滅新四軍;第三種可能性是吉田雍也想擺擺威風,嚇唬嚇唬當地老百姓。
隆隆的炮聲也傳到新四軍駐地,正在軍事地圖前埋頭沉思的廖海濤聽到之後,興奮地把面前的桌子用力一拍,大笑著說道:「哈哈,敵人果然來了,來得太好了!」
接著他又回過頭對旁邊的作戰參謀田進斌、黃有程說道:「有意思、有意思,敵人來進攻,居然先放炮通知我們作好準備,接下來我們可能好好招待這批『客人』!」
廖海濤說罷,立即拿起手槍和望遠鏡,帶著參謀和通信班的戰士,登上赤山西北的一處山坡觀察敵情。發現有一百多個日本鬼子向赤山方向走來。
廖海濤迅速對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果斷決定殲滅這股日本鬼子。他立即命令指戰員集合,作戰前動員:「同志們!現在日寇有一百多人向赤山過來,今天我們要四面包圍,痛痛快快地打它一個殲滅戰。」隨後,他迅速選定伏擊地點,下達了準備戰鬥的命令。
戰士們聽說要打殲滅戰,一個個摩拳擦掌,稱:「廖司令員的胃口不小呢!」戰士們都明白,這次來的是鬼子的精銳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能打善戰,要殲滅他們,必有一場惡鬥。
上午10時左右,吉田中隊的鬼子大搖大擺地向赤山腳下走來,根本沒想到新四軍會在赤山腳下設伏,沿途只顧搶劫糧食和拉夫修路。不久,鬼子來到赤山腳下的河堤上。
當日軍全部進入新四軍的伏擊區後,廖海濤一聲令下,新四軍參戰部隊同時向日軍開火。隨著猛烈的槍彈聲和密集火力的打擊,大堤上的鬼子一下子倒下了三分之一,剩餘的鬼子頓時驚慌失措,紛紛倉皇逃命。
然而,這些鬼子畢竟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雖四面被圍,身臨絕境,但仍死命頑抗。吉田經過一陣慌亂之後,很快鎮定下來,並組織火力反擊。敵我雙方反覆衝殺,槍炮聲、軍號聲、喊殺聲震蕩山谷。
激戰三個多小時,仍有小股日軍殘兵躲在一座拱橋底下負隅頑抗,拒不投降,妄圖固守待援。
廖海濤深知敵後作戰,必須速戰速決。於是他親臨火線,摸清情況,決定選一批投彈又遠又準的戰士組成突擊隊,用齊投的辦法,炸翻鬼子,結束戰鬥。隨後,突擊隊員將幾十顆手榴彈一齊投向拱橋底下。這一手果真見效,一陣手榴彈爆炸後,突擊隊員衝到橋底下一看,除了兩個受傷的鬼子外,其他的鬼子統統報銷了。
戰鬥結束後,廖海濤笑著對兩位作戰參謀田進斌、黃有程說道:「今天這一仗的勝利,要感謝這位日軍中隊長。」
田進斌、黃有程不解地問:「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位日軍指揮官不但乖乖地鑽進我們設好的伏擊圈,而且到了赤山腳下還放炮通知我們做好戰鬥準備,如果他不出這兩大昏招,我們要消滅他們肯定沒這麼順利!」廖海濤說完,又是一陣大笑,兩位作戰參謀一琢磨,還真是這麼回事,也都會心地笑了。
這一仗擊斃日軍吉田中隊長及其手下100多人,俘虜2人,一個中隊的鬼子無一漏網,還繳獲了一門九二式步兵炮和大量武器彈藥等軍用物資,這是江南新四軍第一次繳獲日軍九二式步兵炮。
赤山戰鬥的勝利,不僅鼓舞了江南人民的抗戰信心,也為新二支隊留在江南堅持抗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蘇南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