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國共兩黨自成立以來就是我國針鋒相對的兩個勢力代表。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蔣介石帶領的國民黨對日本人呢做出了不抵抗的政策,還勢要先平定共產黨,再對日本的行為作出抉擇。1936年,蔣介石的手下也受不了蔣介石對國的態度,對蔣介石進行了逼迫,抗日戰爭才在國民黨的參與下全面爆發。
蔣介石同意與共產黨合作共同抗敵,是在被張學良等人的逼迫的情況下同意的,但在蔣介石還處於消極抗日的階段,內心仍不願與共產黨為伍,他只在乎自己的地位是否穩固。所以在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不滿現狀,對正全心應敵的共產黨發動的攻擊。
1940年,10月,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所率領的政府軍89軍對陳毅領導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發動了攻擊,這次戰役就是有名的黃海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新四軍以7000人的兵力打敗了15000餘人的政府軍,這次戰役為蘇北抗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樣,因為這次戰役的勝利,國民黨懷恨在心。在1941年1月6日,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奉蔣介石的命令趕往黃河以北。途中,國民黨對新四軍和八路軍進行了襲擊。此次對戰,新四軍傷亡慘重,7000餘人被殺或者成為俘虜。這次的事件,導致失望和悲觀的情緒縈繞在每個士兵的心頭,一度對中國的勝利不抱希望。
但新四軍卻被一個人改變了的命運。在抗日戰爭後,新四軍已經壯大成30萬人的大隊伍。這個人改變新四軍命運的人就是劉少奇。我們都知道,劉少奇,十月革命的主抓人物。劉少奇在聽說新四軍遇襲後,急的7天睡不著覺,隨是準備救援。後劉少奇接到中英命令,接手重整新四軍。劉少奇可謂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人物,也是我國非常對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