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個好覺竟也成了天大的難事 諾貝爾獎獲得者來寧講述「睡眠的科學」

2020-12-02 中國江蘇網
 

  人生中有一半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自古以來,睡個好覺是人生大事。可是,有關睡眠的知識,您知道多少呢?為什麼人和動物到晚上就要睡覺,而白天就自然清醒了?為什麼有的人睡個好覺卻是奢望?睡眠與健康之間有著怎樣的密切關係?這些看似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日常生活現象,在科學家眼裡卻有著深奧的原理。

  生物鐘,掌握著睡眠節奏

  11日下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麥可羅斯巴什教授,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作了「生物研究的諾貝爾歷程」精彩講座。麥可羅斯巴什是美國遺傳學家和時間生物學家,2017年10月,他與傑弗裡豪爾和麥可揚因發現控制生物晝夜節律的機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很多年來,人們知道所有的生命體,包括人類在內,都有一個內部生物鐘,來讓他們白天幹活、晚上睡覺,適應晝夜變換。但這種生物鐘到底是如何工作的,這種生物鐘與健康之間有什麼關係,則一直困擾著人們。

  麥可羅斯巴什和他的同事們通過研究植物含羞草發現,其葉片在白天朝向太陽展開,但在黃昏時合攏,將這些植物放置在持續黑暗的環境中,發現葉片仍然保持著它們平時的晝夜節律,即使沒有光線變化也是如此。

  1984年,麥可羅斯巴什研究組克隆了果蠅周期基因,找出了控制果蠅日常生物節律的基因,並記錄下這一基因所控制的蛋白質在細胞中夜間聚集、日間減退的過程,隨後確定了這個生物鐘的其他蛋白質成員,發現了這個細胞內自我維持的鐘表受怎樣的機制控制,提出了「生物鐘轉錄翻譯負反饋迴路」理論。

  1998年,他們又發現了周期基因、時鐘基因等,這一研究成果解釋了植物、動物以及人類是如何適應生物節律,並同時與地球的自轉保持同步的。羅斯巴什於200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不規律睡眠,比熬夜危害更大

  麥可羅斯巴什的研究證明,生物鐘調節對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功能,如行為、荷爾蒙水平、睡眠、體溫和新陳代謝等。維持著有規律的生物鐘,對健康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突然打破了體內的生物鐘,人們就會感覺到不舒服,並且患上各類疾病的風險就可能增大。

  晝夜節律只是「生物節律」的一種,是生物在進化中產生的、對地球24小時自轉現象的適應結果。「晝夜節律」對人類生活最明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睡眠周期,有時候人們甚至在昏暗室內也能按時「睡到自然醒,醒到自然困」,就是「晝夜節律」這個內源機制在起作用。除了晝夜節律,生物還有各種不同周期長度的節律,例如候鳥南飛、爬行動物冬眠以年為周期。

  「人體生物鐘一定程度可調節,但長期的黑白顛倒、不規律的睡眠則會讓健康受損。」江蘇省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李勇副主任醫師表示,「倒時差、不規律睡眠、借咖啡提神……從醫學角度看,現代人的很多行為與進化而成的某些節律背道而馳,對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正被逐步發現。」

  失眠,正在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睡不著覺,正在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去年,中國醫師協會公布我國首個睡眠指數報告,中國公眾「睡眠指數」得分64.3分,剛逾及格線。其中,1/4的居民睡眠「不及格」,94.1%的人睡眠與「良好水平」存在差距。尤其是近十多年來,失眠正在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

  醫學上說的失眠,是指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連續一個月以上入睡困難、早醒、睡不深沉,且影響白天工作和生活質量。南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省睡眠研究學會理事李箕君說,醫學上將每周有3天以上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且持續3月以上,自我感覺痛苦不堪,且經過心理諮詢、治療無效的,才認作「失眠」。增幅最大的是大中學生和上班族,比如企業領導、機關幹部、IT從業人員、畢業班老師等。

  李箕君說,南京腦科醫院於1992年開設失眠門診,當時全國開設該類門診的醫院沒幾家。那時,每天門診上只安排1位醫生值班,一天最多20多例病人,沒有失眠病房;而現在,不僅天天門診人滿為患,病區裡還設了兩層樓的病房,都住得滿滿當當。

  僅從他們這一家醫院的統計數據看,來看失眠門診的人每年以15%-20%的速度遞增。

  失眠,不僅是睡不好覺那麼簡單

  持續不規律睡眠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跳加速,引發室速、室顫,嚴重的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還會引發高血壓。正常來說,人體血壓白天比晚上要高10%到20%。經常熬夜的人,血壓就更加難以控制,容易誘發高血壓。

  人體通常是白天交感神經興奮性較高,晚上迷走神經興奮,如果長期熬夜,這兩種神經顛倒,極易導致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同時,熬夜會使機體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變得黏稠、血液裡的氧自由基等明顯增加,出現心臟一過性缺血,同時冠脈粥樣硬化以及斑塊不穩定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改變不良習慣,慢慢調整

  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張希龍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在心理科門診,他接待過許多青年人有關此類問題的諮詢。很多人白天忙於學習、上班,壓力大,到了晚上就喜歡躺在床上刷微信、刷淘寶、玩遊戲放鬆一下,緩解壓力。這種情況偶爾為之還行,時間長了就是一種不好的條件反射。

  「睡前玩手機超過1小時,會影響人體褪黑色素分泌,直接影響睡眠質量,睡眠質量差,就容易失眠。」對此李勇建議,必須給自己訂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調整計劃,比如以往都是看手機看到12點才睡覺,那麼從現在起給自己定個時間11點半就放下手機睡覺,漸漸適應了一周以後可以再往前調整半小時,爭取11點就入睡,慢慢調整、慢慢適應,逐漸改變不良習慣。

  張希龍介紹,有不少患者都認為自己的睡眠時間已足夠。其實睡眠時間長不等於睡得好,其一,可能是睡眠深度較淺,這需要來醫院做腦電圖測試才能得知結論。其二,可能是假性失眠,腦電圖測試睡覺正常,這可能就是患者本身的心理因素。一般醫生會以心理疾病來治療,給予患者安慰,讓他知道他的睡眠質量是很好的,或者開一些無副作用的安慰劑。

  本報記者 仲崇山

相關焦點

  • 「睡眠經濟」能讓人睡個好覺嗎?
    噴上助眠噴霧、點上香薰蠟燭、吃一顆褪黑素軟糖、帶好蒸汽眼罩……這是25歲的張鳴苑每天睡覺前必經的「四部曲」。   中國睡眠研究會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意味著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其中,越來越多的人像張鳴苑一樣,開始嘗試各種助眠產品,從而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睡眠經濟」。
  • 「碎片式睡眠」拼不出好夢 白天補覺越睡越乏
    從表面上看,這類人群從人體睡眠時間上已達到或超過了8小時,應該能夠滿足人體的休息需要。可實際上為什麼晚上「缺覺」,白天「補覺」時,有的人卻越睡越困,越睡越覺得疲憊呢?    白天補覺,越睡越乏    小徐每天「黑白(天)兩覺」,在公司是出了名的「睡袋」。
  • 睡不好覺招來癌症 教你如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睡不好覺招來癌症 教你如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原標題:   2月4日  世界癌症日  今年的主題是「癌症防控目標,實現並不遙遠」,其實癌症可以防控,很多癌症和人們的生活起居飲食息息相關,就是平時總睡不好覺
  • 3億國人存在睡眠障礙,如何睡個好覺?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湛廬文化最近,央視財經發布了一則消息,全國大約有3億多人被睡眠障礙困擾。而2020年,疫情導致的長時間居家,更是加劇了這個狀況。那麼,怎麼找到造成自己睡眠問題的原因,踏踏實實睡個好覺呢?
  • 中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怎樣才能睡個好覺?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工作、家庭壓力大,晚上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晚上睡不夠、睡不好,白天渾身酸痛、四肢乏力、頭昏腦脹? 睡不著、淺眠、早醒、多夢等睡眠時間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現異常行為的睡眠障礙,正在剝奪著越來越多人的睡眠。
  • 晚上睡不著,白天醒不了……想睡個好覺就那麼難嗎?
    圖片來源:giphy.com但熬夜一時爽,卻容易把你拽進睡眠怪圈,越來越多睡眠問題接踵而來,導致持續性睡不好:熬完躺到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第二天睡眠時間不足,睡不夠晚上沒得睡,上班又崩潰,血虧!難道睡個好覺就真的這麼難嗎?其實有時候,我們只需要在睡前放鬆心態,甩掉焦慮,就能輕鬆入睡。
  • 哪裡是人類快速入眠睡個好覺的最佳場地?
    我來揭曉「正確」答案:是媽媽的臂彎他們利用果蠅建立了模型系統(因為果蠅的睡眠表現出了人類睡眠的幾個關鍵特徵,並且基因組簡單,可作為了解關於睡眠神經系統和遺傳的強大模型系統),來研究通過振動誘導的睡眠機制。
  • Bose 睡眠耳塞體驗:不能聽歌打電話,戴上它我睡了個好覺
    我有一個願望,希望每天都睡個好覺。但如今,追求一夜安眠卻變得越來越奢侈。不要說每天過度飽和的工作和繁重的生活壓力,就算有些人白天不太辛苦(比如老年人),夜晚也會被周圍的噪音、鼾聲攪得不能入睡,大家越是努力想睡個好覺,就越發現這件事並不簡單。睡眠如此重要,不僅是因為這是一天中解除疲勞的必要環節,更重要的是為了迎接新一天的挑戰。
  • 打鼾影響深睡眠或引發猝死 睡好覺抓住5個方面
    打鼾影響深睡眠或引發猝死 睡好覺抓住5個方面 原標題 [打鼾影響深睡眠或引發猝死 睡好覺抓住5個方面]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句話你真懂嗎?有三種覺真不能睡!
    為了增加工作學習的時間,很多人也是不得不犧牲自己睡覺的時間用來提高自己,所以睡眠不足也就成為了很多人精神疲勞的根源。儘管大家都知道睡眠不規律的壞處,不過對於睡眠不規律到底會帶來哪些問題,大部分人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千萬不能「睡懶覺」有一句老話就對這個問題做出了一定的解釋,古人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相信大家也是很快就能理解到其中的字面意思。
  • 智慧和睡眠成反比,99%的人都睡反了!
    你每天睡幾個小時?「每天睡覺時間不足四個小時。」搜狐張朝陽說自己每天不需要睡很多覺,每天睡覺不超過4個小時。「我是秒睡,但是睡多了就不舒服了,睡4個小時剛好。」 他前段時間首次對外公布了自己詳細的時間表,除了睡眠和鍛鍊,幾乎全部在工作。
  • 如果你睡眠質量差,總是睡不好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睡眠質量差,總是睡不好覺,醒後仍感疲憊,怎麼辦?建議看看這篇文章,一文說透,醍醐灌頂!睡眠不足,總是睡不好覺,醒後仍感疲憊,往往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許多損害,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在這一點上,即使那些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也不例外,「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追憶其一生經歷時就曾說:「幾乎每一次嚴重失誤都是在我睡眠不足的情況下發生的。」比爾·蓋茨年輕的時候,就經常通宵工作,每天的睡眠非常少。後來成立微軟之後,蓋茨在睡眠上的時間更加稀少,每天只睡不到4個小時,醒著的時候他都會參與軟體的編程工作。長期以來作息不規律,讓蓋茨染上了失眠的習慣。
  • 老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指的是哪三覺?多數人或許還不知道
    睡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但是在我國這樣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大國,有這樣一句老話說得好,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老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指的是哪三覺?
  • 睡眠的奧秘:一天不睡相當於醉酒(圖)
    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睡不著覺,那部分是因為我們首先就不知道自己幹嘛要睡覺。我們只知道,不睡就會犯困。還有就是,不論怎麼努力抗拒,睡神最終總會徵服我們。我們知道,向睡神投降7到9個小時之後,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可以起床了,並且在接下來的15到17個小時後會再度感到睏倦。
  • 孩子睡不夠覺,我們該反思什麼?
    「3.21」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此次發布的《白皮書》涵蓋了近7萬人的線上調查結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6到17周歲的青少年兒童中,超六成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課業壓力成為影響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此外還包括睡前接觸3C產品、睡眠環境不良等其他因素。
  • 為了睡個好覺 失眠的同學買了條PHILIP STEIN睡眠手環
    睡得好不好,可以說是影響一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根據今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放出的《2017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在1.8億參與調查的用戶當中,無法「一覺睡到天明」的人佔比超過88%,更有33.7%的人會因為壓力而半夜醒來,其中創業人群更甚。  我自己身邊就有個同學自主創業,聚會時總是抱怨睡眠質量差。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具體指什麼覺?不是迷信,現在仍有人犯
    偶爾睡眠不足,對身體影響並不算大,長期睡眠不足,就會給身體帶來極大損傷。對於睡眠,從古至今都沒有放棄過研究,古代有很多養生學家,也有專門研究過睡覺。有一句俗語,就流傳至今,就是「人睡三覺,命比紙薄」,聽上去好像有點誇張,會覺得有點迷信,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人的經驗之談,值得學習一二。那麼,「人睡三覺,命比紙薄」說的到底是哪三覺?
  • 古人忠告「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啥意思?如今很多人都睡錯了
    02蒙頭大睡不可取蒙頭大睡表面意思很好理解了,就是指一個人蒙起頭來呼呼大睡了,形容一個人睡的睡的香,睡的踏實。睡的香固然是好事,但生活中切莫要蒙頭睡覺。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在心情煩躁的時候,或是在寒風悽悽的冬日,喜歡抓過被子來,蒙起頭就睡覺。有這種習慣的女孩子不少吧,特別是在臨睡前和男朋友鬧彆扭的時候。但蒙起頭來睡覺可是傷身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蒙起頭來的話,人處在一個相對秘密的空間。
  • 每天睡幾個小時才是標準睡眠?6招讓你擁有「好眠」
    但是,即使是失眠障礙患者,對睡眠常識都缺乏了解,對常見的睡眠衛生也缺乏認識,而這些又是睡眠障礙治療的基石。因此,大家無論是否為失眠障礙患者,都需要了解一些關於睡眠的常識。正常的睡眠有哪些標準?首先,對於睡眠時間,不同年齡段人群對睡眠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青壯年需要7~9小時睡眠,少年和幼兒增加1~3小時,老年人減少1~3小時。
  • 老祖宗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指的什麼?有沒有科學依據?
    老祖宗常說的一句話「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正是向我們傳達了睡覺的一些禁忌,睡覺時如果不注意這三點,是容易傷身的。那麼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三覺」是指睡覺的三種類型,分別是懶覺、飯後覺、日夜顛倒覺這三種,老祖宗認為,一個人如果平時經常睡這三種覺,對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容易傷身,不利於長壽。這三種覺真的會帶來這麼大的危害嗎?下面我們就來一一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