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到底做什麼檢查好?聽聽消化科醫生的建議

2021-01-09 人民資訊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本文專家:季剛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有胃部不適的現象。

有時你會覺得忍忍就過去了,或者是去附近的藥店買點常規胃藥了事,症狀緩解之後就不再去管胃了。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有可能就會由開始的淺表性胃炎拖成慢性萎縮性胃炎。

那麼得了胃病如何科學地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呢?

胃鏡檢查是胃病診斷「金標準」

胃鏡檢查是把前端裝有鏡頭的纖維導管直接插入胃和十二指腸, 用肉眼觀察胃腸內部情況。通過內窺鏡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病變,並可經內鏡取活組織檢查,而且還可在內鏡下治療相應疾病。

胃部疾病的診斷,尤其內窺鏡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若胃部出現病變時,胃黏膜形態、排列及色澤等都會出現一些改變。適當的時候取少量組織進行病理分析,可以更加明確地診斷。

胃鏡檢查在臨床上也稱之為胃病診斷的「金標準」。

胃鏡檢查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有點小小痛苦的,那麼無痛胃鏡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胃鏡本身帶來的一點點痛苦,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無痛胃鏡是給患者上了全身麻醉,麻倒了當然不會感覺疼痛了。如果對胃鏡檢查有恐懼感,也完全可以考慮選擇無痛胃鏡。

值得患者注意的是,一般大醫院,出於明確診斷和對患者負責的需要,做胃鏡的患者90%以上都會做活檢,因為只有做了活檢,才能細分和精確診斷是淺表性還是萎縮性胃炎,有無胃癌前期病變甚至胃癌。

還有潰瘍是普通潰瘍還是癌性潰瘍等,活檢是用來判別的最重要的工具。

因此有人說胃鏡檢查「不做活檢等於不檢」,這句話雖然有點極端,但也反映了活檢的重要性。所以在做胃鏡檢查之前,可以向大夫要求儘量取活檢並作病理分析。

胃鏡應該多久複查一次比較合適?

1、非萎縮性(淺表性)胃炎治癒後1年做一次,或遵醫囑。

2、潰瘍病症狀消除後要及時複查,判斷潰瘍是否完全癒合。

3、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如伴有腸化或異型增生者應定期隨訪,萎縮伴有輕度腸化或異型增生也可每1年左右檢查1次。

4、中萎縮或伴有中度腸化的患者每6個月左右檢查1次。

5、重度萎縮伴有重度腸化或異型增生者每3個月查1次,必要時行手術治療或內鏡下的局部治療。

除普通胃鏡外,還有一種叫「超聲胃鏡」的,這個就是把超聲波探頭通過胃鏡送到檢查局部的一種診斷技術。主要適合於普通胃鏡檢查,發現胃內有隆起,性質又無法判斷的時候使用。

胃病的其他檢查方法

1、胃超聲靠譜嗎?

「胃超聲」診斷技術是用普通超聲波機器,在胃內裝滿水的時候,做一下超聲探測。

這項技術目前沒有被公認,一般民營醫院、個人診所等會用來對胃做一個很膚淺的形態評估,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診斷價值。

2、胃腸鋇餐檢查

是讓患者口服造影劑硫酸鋇,在X光透視及拍片時,利用鋇劑在胃腸道留下的影像來判斷胃和十二指腸內部的病變情況。

但是因為鋇餐檢查是很粗獷的檢查,也不能活檢組織,所以目前接受這種檢查的患者越來越稀少。

3、胃功能四項

胃功能四項檢測是對胃蛋白酶原(PG)的兩種亞型PGⅠ和PGⅡ,及幽門螺旋桿菌尿素酶抗體(Hp)進行定量檢測,同時給出PGR(PGⅠ/PGⅡ)值。

可以反映胃黏膜正常與否以及胃黏膜受損程度和受損部位、Hp治療效果和預後觀察的敏感性、特異性指標;

可為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Hp感染、早期胃癌、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篩提供有效依據。

與胃鏡檢測相比,具有無創無痛,有效避免潛在的醫源性感染,可廣泛應用於健康人群體檢,或作為不適合做胃鏡人群的胃病輔助診斷等優勢。

4、碳-13、碳-14呼氣試驗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造成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淋巴瘤、胃癌的主要誘因之一;所以,消化科醫生往往會建議你做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

呼氣試驗是最新、快速、無痛苦而且無輻射(輻射劑量很小)的幽門螺桿菌檢測技術,只需輕鬆呼氣,測定呼氣成份,立即能檢測出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結果準確度高達97%。

碳13相對於碳14輻射更小,更穩定,價格也稍高,可以適合於任何人群;

碳-14呼氣試驗沒有碳13穩定,有少量放射性,故不適合於13歲以下兒童和孕婦。

5、胃泌素測定

胃泌素是由胃竇部及十二指腸近端黏膜中G細胞分泌的一種胃腸激素,主要刺激壁細胞分泌鹽酸,還能刺激胰液和膽汁的分泌,也有輕微地刺激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等作用。胃泌素瘤、無胃酸的萎縮性胃炎和惡性貧血的病人,血清胃泌素會很高,所以測定血清胃泌素有助於這些疾病的鑑別診斷。

在患胃泌素瘤(卓-艾症候群)、惡性貧血、胃酸缺乏症和一些消化道潰瘍病時,血中胃泌素也會升高。

6、磁控膠囊胃鏡

"膠囊內鏡"全稱為"遙控膠囊內鏡系統",被譽為"完美胃部檢查的膠囊內鏡機器人"膠囊機器人另一個名字為磁控膠囊內鏡。它只需患者隨水吞下一粒膠囊內窺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檢查。

通過這個系統,醫生可以通過軟體實時精確操控的體外磁場來控制膠囊機器人在胃內的運動,改變膠囊姿態,按照需要的角度對病灶重點拍攝照片,從而達到全面觀察胃黏膜並做出診斷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圖像被無線傳輸至便攜記錄器,數據導出後,還可繼續回放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它有無痛無創、無麻醉無交叉感染、全方位無死角、檢查快捷、操作簡便、圖像清晰等優點;適合於大規模篩查。缺點是無法取活檢和鏡下治療,發現可以病變仍需要普通胃鏡處理;價格也相對高昂。

更多防癌檢查科普,癌症預防方法

本文首發「胃腸病(ID:wcb000666)」,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

本文編輯:張萌 審稿主任:楊小明

相關焦點

  • 胃食管反流做胃鏡能不能看出來?想確診需要做什麼檢查?醫生科普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最近有很多粉絲諮詢我有反酸、燒心難受、我有咽喉難受如何確定是反酸、燒心導致的,如何確定我有反流性咽喉炎?做胃鏡能不能看出反流性食管炎?如果胃鏡不能確定該做哪些檢查才能確診我有反流性食管炎?
  • 孩子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我姐姐知道,微量元素測量早已被叫停,所以又開始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有關骨密度檢查,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做?這一點,我專門諮詢過一位專業的兒科醫生朋友,我們還是聽聽醫生怎麼說吧。但是,醫生說這種檢查對於骨骼已經鈣化的成年人來說,準確性更高。而對於骨骼鈣化不全的孩子來說,則不太準確。因為孩子的骨頭還在發育中,裡面的礦物質含量比成人的要低很多,所以檢查結果並沒有多大的參考價值。因此,家長們想知道孩子到底是否缺鈣,有沒有骨質疏鬆的症狀,還要結合其他臨床檢查才能確知。
  •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點擊查看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醫生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也許你聽到這樣的答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有點丟人,也許你會說,我最怕喝清腸藥了,不僅會喝了吐、而且拉得腿軟、肚子不舒服。
  • 消化科醫生開出這樣一份結腸CT檢查,影像科直呼不敢做
    患者上午剛做完結腸鏡,鉗取完4塊組織,快速病理提示是結腸癌,臨床醫師馬上聯繫我們希望做結腸CT,因腸道很清潔,不用再次進行腸道準備,我們電話裡拒絕了。但是臨床醫師直接來放射科,「給個面子,您加個班,直接做了吧!」不是臣妾不給做,實在是取完病理是結腸CT的絕對禁忌證,臣妾不敢做啊。
  • ...台州一男嘗不出酸甜苦辣-化學藥水 舌頭 味覺 醫生 先生 消化科...
    當時玻璃店老闆正有生意要做,也沒多招呼陳先生,只是告訴陳先生,在門旁有水,讓他自己去取。  在店門旁邊,放著一個很大的水桶,裡面有半桶水,看起來是很乾淨,旁邊還放了一個小勺子,陳先生口渴心切,舀了一勺水就往嘴巴裡倒了。  「水剛一進嘴就感覺到整個舌頭又麻又辣,嘴巴裡發燙。我覺得不對勁,也沒把水咽下去,趕緊吐了出來。」
  • TCT和HPV檢查都檢查什麼?為何有時候要聯合複查,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些女性朋友去醫院做婦科類檢查的時候,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醫生在檢查完私處後,會認為你宮頸不夠光滑,或者在你的主訴病情中出現過外陰瘙癢,白帶異常以及白帶異味等情況時,醫生就會建議你去做一個TCT檢查,而如果TCT檢查結果不太理想,醫生還會直接給你增加一個HPV檢查,有時甚至會省略其他步驟,直接就是一個
  • 35歲男子,胃潰瘍成功轉好,消化科醫生:只靠這2件事!
    秋冬季節是養胃護胃的好時節,然而這個時候也是胃消化系統最薄弱的時候,所以一些喝酒或者是抽菸的行為對胃黏膜還是有不小的損傷的,香菸中所含的尼古丁是一種刺激性東西,對胃黏膜十分不好,長期吸菸不光是肺病,胃也逃不過,酒精也是同理的,啤酒的度數就不是很高,但是依然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傷害。
  • 備孕多年不成功,到底該不該做試管嬰兒?聽聽專家的建議
    於是有人問了: 「備孕一年多沒懷上,我可以直接做試管嬰兒嗎?」 「反覆宮腔粘連,手術幾次也沒懷孕成功,醫生建議試管,但是我怕…...」 「好糾結,我到底要不要做試管?」
  • 「大家沒事就去做個胃鏡腸鏡吧!」一位醫生的沉痛建議
    過完十一長假,回到工作崗位的空軍第986醫院普外科醫生雙劍博看著眼前的一堆腫瘤檢查結果,打開自己的微博,發出了沉痛呼籲:希望大家沒事就去做個胃鏡、腸鏡吧,早期發現,就不用來找我們外科醫生了。
  • 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或是給癌細胞「開路」
    一、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3、殘胃炎一些經歷過胃切除手術的人,患殘胃炎的機率較高。如果不儘快醫治會在10-15年左右轉換成殘胃癌。所以,做了胃切除術後的患者,需要每隔1-2年胃炎的檢查。醫生通常根據患者情況作出判斷,如醫生建議及時切除腺瘤性胃息肉,患者就要遵從醫生的建議。胃息肉具有復發傾向切除之後還需定期進行複查。
  • 做小腸鏡以前,請用好這些檢查
    最近,朋友了解到我們可以做小腸鏡,紛紛打電話說想介紹患者來檢查檢查,我欣然同意,叮囑他們帶上以前的檢查單,化驗結果來。有好幾次,預約的患者來了,又被我勸回去了,為什麼呢? 從消化科醫生的角度,再沒有比小腸鏡更直觀,更可靠的確診小腸疾病的手段了,其不僅可以觀察,還可以直接治療!
  • 45歲男子,胃潰瘍成功轉好,消化科醫生:全靠這3件事
    今年45歲的董先生,自認為身體健康,但是在最近的體檢中發現,自己患有慢性胃炎,董先生感到很納悶,自己一直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會得慢性胃炎呢?,實在不行也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藥物三: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藥物中的使用非常的廣泛,但是經常服用這些藥物會導致胃出血,如果要服用這些藥物的話可以選擇腸溶片或者是在吃飯之後服用,劑量也應該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
  • 胃不舒服,口臭噯氣,戒掉這些不良嗜好,別怪醫生不告訴您
    導語:生活中經常有朋友抱怨自己胃不舒服,口臭,吃點東西就噯氣,反酸。這些都是腸胃消化不良的症狀。胃部的疾病不僅要在藥物的基礎上治療,也要靠自己的良好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去療養,正所謂「七分治,三分養」。如果病人一直不肯改正自己的不良嗜好,那胃腸道疾病往往是舊病難除,反覆發作,困擾病人。
  • 中醫認為:胃不舒服的人,3樣中藥泡水喝,常做1件事,胃慢慢變好
    中醫認為,胃不舒服的人,常用以下這3樣中藥泡水喝,減少腸胃炎症,修復腸胃黏膜,常做這1件事,腸胃慢慢變好,牢記以下幾點有助於健康養生。3樣中藥:1、石斛: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潤肺的作用,石斛可以促進腸胃消化與吸收作用,胃不舒服的人,用石斛泡水喝,改善腸胃的消化,有助於促進腸胃的血液循環,加快腸胃消化和吸收的速度,還可以預防腹脹的現象。經常喝石斛水,可以修復腸胃黏膜,保護胃部健康,讓我們的腸胃越來越好。
  • 胃病到底是不是吃出來的?這3種常見食物易傷胃,醫生建議少吃
    縱觀諸多飲食帶來的現代病中,最常見的便是腸胃問題了,一旦感到腸胃不適,千萬不要忽視大意,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檢查,發現病變要及時治療。中醫講究預防為主,畢竟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得病,只有提前預防,才能少得病,才能以一個積極健康有活力的身心,迎接每一天的挑戰。那麼為了預防得胃病,要少吃那幾樣食物呢?快來看看醫生如何建議:一、胃病到底是不是吃出來的?
  • 抑鬱症是病 不只是「想不開」
    輕度的抑鬱,通過諮詢心理醫生等方式確實有效,但中度以上的抑鬱,必須依靠藥物幫助。資料圖  身體疑不適,可能患上抑鬱症  55歲的黃女士最近幾年經常跑醫院,心內科、消化科、神經內科……挨個科室輪流做檢查都查不出什麼病,她感覺就是頭暈心悸周身不舒服,後來醫生建議去精神科看看,被診斷為抑鬱症
  • 什麼是優生優育的TORCH檢查?不做這個檢查會有什麼危害呢?
    最近想要孩子,但朋友卻建議我先去醫院做一個優生優育檢查。那到底優生優育檢查是什麼呀?優生優育的檢查主要是,常見的就是TORCH的檢查。可能有一些病人到醫院來,準備懷孕的話,那麼可能醫生都會給她做一個TORCH檢查。
  • 消化科專家:胃不好的人,「三黃」食物多吃,或利於胃部健康
    如今的社會十個人有九個都患有胃病,想必大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幾個胃不好的人。大部分人都認為胃痛只是小問題,但長期的胃痛其實不利於人體吸收營養,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產生不小的影響。一、消化科專家:胃不好的人,「三黃」食物多吃,或利於胃部健康1、花生很少人知道花生其實是一味很不錯的養胃食材。胃不好的人可以在空腹時吃一些花生以促進腸胃蠕動,緩解胃部不適。花生內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成分,無需擔憂脂肪堆積的問題,注意控制好進食量,每天一小把即可。2、小米提到養胃,想必不少人都會想到小米。
  • 什麼是心臟彩超?能檢查出什麼疾病?聽聽醫生怎麼說
    心臟彩超屬於超聲檢查的一種,而超聲則屬於影像學檢查,所以作為一名影像科醫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心臟出現了問題,心內科醫生往往會要求他們做心臟彩超的檢查,但是對於心臟彩超究竟能夠查出什麼疾病,有哪些作用,大部分人都不是特別了解,今天劉醫生就和大家聊一聊相關問題。首先給大家講一講什麼是心臟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