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子,胃潰瘍成功轉好,消化科醫生:全靠這3件事

2020-12-04 盧主任健康說

今年45歲的董先生,自認為身體健康,但是在最近的體檢中發現,自己患有慢性胃炎,董先生感到很納悶,自己一直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會得慢性胃炎呢?

醫生告訴他,這和他的生活習慣有關,原來董先生身體從小就很好,一般不怎麼生病,也很少去醫院,就算是遇上身體有些小感冒、小疼痛,他自己從來不會太在意,自己去小區門口的要點買點感冒藥、或者止疼藥吃一吃很快就好了。這看似健康的身體如今查出慢性胃炎其實跟董先生自己平時亂吃藥有關。

這三種藥物,很傷胃,胃不好的自己注意

藥物一:治感冒的藥

我們習慣在感冒的時候自己隨便買藥吃,但是大部分的感冒藥都有解熱鎮痛的功效,喝下之後會分泌過多的胃酸,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所以儘量不要自己隨意服用藥物,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如果沒有發燒等嚴重症狀,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果蔬、多喝水來進行感冒幹預,實在不行也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

藥物二:止痛藥物

很多止痛藥物中都含有神經遞質拮抗物質,這些物質在緩解胃痛的同時對胃部的刺激也最大,嚴重的時候很有可能引起胃潰瘍和胃穿孔等疾病。

藥物三: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藥物中的使用非常的廣泛,但是經常服用這些藥物會導致胃出血,如果要服用這些藥物的話可以選擇腸溶片或者是在吃飯之後服用,劑量也應該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

董先生在了解了自己的病因後,回家謹遵醫囑,改善飲食習慣,按時吃藥,採取食療的方式,僅僅用了3個月,董先生再去複查時,驚喜的發現胃潰瘍竟然這轉好。

45歲男子,胃潰瘍成功轉好,消化科醫生:全靠這3件事

1、補充繡桿菌粉

胃不好多吃養胃食物,可以經常喝繡桿菌粉能夠對胃部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是養胃的好幫手,其是從繡球菇中提取的,並且加入了蔓越莓、猴頭菇等養胃食物,其中含有的葡聚糖可以很好的中和胃部酸鹼度,穩定胃液分泌紊亂等問題,調和脾胃,形成保護屏障,減少胃炎的出現。

2、良好的生活習慣

想要提高腸胃功能,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說抽菸喝酒等,堅持鍛鍊,保持良好的體魄和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才能慢慢的起到養胃的作用,另外一日三餐一定要有規律,不要有一頓沒一頓的,有時候吃的太飽了,有時候有餓的不行,這樣腸胃功能就容易紊亂,多吃新鮮的果蔬,少吃一些醃製的食物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3、慎用藥物

在使用藥物的時候可以選擇中藥或者是採取另外的治療方法,減少喝藥,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藥物,不要自己隨便換藥物。

相關焦點

  • 35歲男子,胃潰瘍成功轉好,消化科醫生:只靠這2件事!
    家住濟南的35歲男子小霍,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被查出了胃潰瘍,這其實是很嚴重的胃病了,要是養護不好的情況下就會演變成胃癌,這種病症出現的原因多是因為胃黏膜受損造成的,潰瘍的臨床症狀比較多,包括胃疼,食欲不振,餐後腹脹,胃部不適等,或者以胃出血和胃穿孔等併發症為首發症。3個胃病變信號,若佔其中一個,建議儘早就醫!
  • 46歲男子,肝硬化成功轉好,肝病科醫生:全靠這3件事
    冬季到來對於喜歡喝酒的是件高興的事,沒事約三五好友聚會喝酒,還能禦寒喝了以後身上熱乎乎的,可是喝酒真的抵禦寒冷嗎?今年46歲的老張,平時就愛喝酒,但是萬萬沒想到,前幾年深冬的一天,三五知己湊一塊一頓酒,竟然把他喝到了醫院裡去了。
  • 不到45歲,卻有20年B肝史,靠做3件事,多年沒惡化
    當時他沒敢給任何人說,他辭職是因為自己查出有B肝大三陽,當時轉氨酶非常高,病毒量已經達到了7次方,醫生的建議是進行抗病毒,所以他就辭去自己的工作,專心地進行抗病毒,差不多4年的時間,他再去複查的時候,肝功能、肝臟B超都正常,病毒量降到很低,最後還檢查了一下甲胎蛋白,也是正常。之後這幾十年時間內,他只做了3件事,B肝一直沒有惡化。
  • 45歲男子臨床死亡3小時 醫生按壓又復活(圖)
    >  45歲的張建國昨天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可20分鐘過去了,患者始終無心跳、血壓、呼吸,瞳孔散大無反射,全身青紫,「這是典型的臨床死亡徵兆。」李志忠說:「此時是放棄還是繼續,最關鍵的在於臨床判斷。」根據多年的搶救經驗,李大夫判斷張建國是心梗合併肺栓塞引起的猝死,而這類猝死的患者他曾經在三年前遇到過,當時那位59歲女性患者心臟停跳了45分鐘,被他用注射溶栓劑加胸腔按壓的方法救活了。
  • 消化科醫師:胃好不好,鼻子就能看出,3種特徵是「警報」
    並且胃病也不再是專屬於老年人的疾病,如今胃病也逐漸呈現年輕化的狀態,集中於30~45歲之間。胃病的高病發率不僅會帶來各種胃部併發症,還牽一髮而動全身,威脅整個身體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最近家住鹽城的胡大爺出來溜圈,別人一見他就說,老胡你的鼻子怎麼紅的這麼厲害,胡大爺以為是凍得,也就沒在意這些問題,畢竟一個大老爺們也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外貌,可是就在昨天胡大爺吃完午飯後準備睡個午覺,突然感覺胃部不適,疼得厲害,家人一看立馬帶著胡大爺去了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是胃潰瘍。這可讓胡大爺很驚慌啊,怎麼會這樣呢?身體也沒有提示啊?
  • 45歲李若彤公開凍齡方法,全靠「胺多酚」!
    之後,45歲的李若彤也很快在照片底下,公開了自己多年來的凍齡方法,原來全靠「胺多酚」!她在照片底下留言說道,做運動對於她來說就像吃了巧克力一樣,而最感謝的還是體內的「胺多酚」和「多巴胺」。李若彤作為那個時代知名度極高的美人,至今演繹出的各種角色都很難被超越,但就在自己功成名就時卻為了愛情拋下一切,甚至選擇退出娛樂圈。
  •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點擊查看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醫生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也許你聽到這樣的答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有點丟人,也許你會說,我最怕喝清腸藥了,不僅會喝了吐、而且拉得腿軟、肚子不舒服。
  • 36歲男子深夜突發猝死,醫生嘆氣:2件事做太多,心臟撐不住了
    深夜,救護車瘋狂地駛進醫院,擔架上的男子奄奄一息,血壓血氧在持續降低,瞳孔也開始發散,進一步檢查,男子是突發了猝死,即便最後做了心肺復甦、電擊除顫等搶救措施,男子的命還是沒有被救治回來,猝死離世。在門外的家屬得知消息後崩潰大哭,向醫生哭訴了他的病情.....
  • 45歲經理深夜突發腦梗,醫生嘆息:誘因是3件事,可惜很多人都在做
    山東聊城的周先生,今年45歲了,是一家電商公司的高層經理,平常工作超級忙,晚上經常加班。這不正年末,雙十一、雙十二、雙旦、年貨節……各種活動促銷,更是忙的不可開交,周先生每天早上五六點就來到公司分析數據,晚上到凌晨才回家連續兩個月沒能休息。
  • 醫生:過了45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導語:可是現在醫療水平的提升,大家生活條件的上升,壽命也是越來越長,在以前的時候,以前說人到六十古來稀,而現在活到八九十歲已經非常常見了,如果自己再愛惜點自己的身體,也再注意養生,成為百歲老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人說經常走路可以讓自己越來越長壽,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
  • 吃一次等於5個塑膠袋,54歲大媽胃病住院,消化科主任:只因1件事
    孫大媽今年已經54歲了,看著也很健康,和鄰裡的關係相處的也很和睦,但是最近孫大媽卻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尤其是胃總是覺得疼痛難忍,不清楚什麼狀況的孫大媽並沒有重視起來,直到有一天孫大媽起床時發現胃痛難耐,家裡人連忙將她送到了病房。
  • 23歲小夥突然暈倒,腦梗離世,醫生:年輕人這3件事,最好少做
    23歲小夥突然暈倒,最終因腦梗離世深夜,急診室正忙碌著搶救一名年輕小夥,醫生初步檢查,小夥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可能是腦部出了問題,通過綠色通道檢查了腦部CT,結果顯示腦血管堵塞,有一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暫時先保守治療,靜脈溶栓。
  • 56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離世,妻子病床前痛哭:1件事早該控制
    半夜,救護車載著一名56歲男子瘋狂的駛入醫院,醫生緊急進行診治,男子的情況並不樂觀,血壓,血氧持續的降低,人已經處於深度昏迷,完全失去意識。 一旁的家屬哭著求醫生為其醫治,可是血壓無法檢測到,呼吸微弱,心跳也在下降,搶救機率非常的渺茫。
  • 58歲男子不碰菸酒,卻因腦梗離世,醫生:這件事怎麼能天天做
    58歲的老王平日裡沒有抽菸和喝酒的習慣,但是每天有打點小牌的習慣,經常一打就是一整晚,很多時候還會熬夜到凌晨,最近幾天好多朋友都沒有看見過老王,經過打聽才知道老王因為患有腦梗塞突然去世了,朋友們在前一段時間才知道老王住院,沒想到現在人竟已不在人世。
  • 放屁次數多,暗示腸癌靠的近?消化科醫生:確實要當心1種屁
    消化科醫生:當出現1種屁時要當心,可能是腸癌造成的,近些年我國腸癌發生率一直在上漲,腸癌是因為腸道內黏膜細胞發生惡變造成的,其最主要的症狀是便血,腹痛劇烈,大便性狀改變,體重減輕等等,而放屁過多跟腸癌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 醫生提醒:要避免這3件事,可能會導致血糖升高,不妨了解一下
    如果你覺得我是在誇大其詞,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就在前段時間,一位姓韓的先生剛剛因為腎衰竭離開了人世,年僅45歲,而引起腎衰竭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血糖過高,平時又不注意管控,當併發症出現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救治的醫生紛紛表示太可惜了。要避免這3件事,可能會導致血糖升高到底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會導致我們血糖升高呢?
  • 醫生提醒:遵循這3件事,癌細胞會更遠
    大家好,我是中醫朱醫生。肝癌是肝臟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個,肝癌來臨前,身體會有預兆,這2個部位「變色」,需警惕!家住安徽淮北的陳大爺今年已經83歲高齡了,雖然年歲已高,但是陳大爺看上去依然精神頭十足,身子骨依然十分硬朗,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曾經的陳大爺還是一名被醫生宣判過「死刑」的癌症患者。
  • 蝸牛不為人知的十件事 1.4萬顆牙齒讓人震驚
    以下就是英國《鏡報》5月16日盤點的蝸牛不為人知的十件事。(實習編譯:王雨詩 審稿:朱盈庫)一. 最新研究表明,人們無需使用農藥趕走後院花園裡的蝸牛,只需把它們扔出65英尺(約20米),它們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二. 蝸牛的種類不同,壽命也長短不一。有的蝸牛壽命本只有5年卻也能幸運地活到25歲。三.
  • 32歲女士,一年兩次hpv感染,醫生:早上這3件事是禍根,最好別做
    32歲的喬老師被查了hpv感染,在她積極地配合治療中,hpv終於轉陰,但是後來身體卻又出現了一些類似症狀,所以喬老師趕緊的又跑到醫院去做了相關檢查,沒想到檢查出來她又一次感染了hpv,這個結果讓喬老師感到十分悲痛,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又「中招了」,所以她便拿著檢查結果去找醫生問診,在問診的過程中
  • 43歲男子,確診肝癌,醫生嘆息:1件事做太多,比喝酒還傷肝
    案例:今年43歲的呂先生,在幾個月前明顯的感覺自己有消瘦和乏力的情況,他在來到醫院檢查後得知,自己患了肝癌,並且已經到了晚期。呂先生在悲痛之餘,詢問醫生,自己患有肝炎,但是很早就戒了酒,為什麼病情還會惡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