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救護車載著一名56歲男子瘋狂的駛入醫院,醫生緊急進行診治,男子的情況並不樂觀,血壓,血氧持續的降低,人已經處於深度昏迷,完全失去意識。
一旁的家屬哭著求醫生為其醫治,可是血壓無法檢測到,呼吸微弱,心跳也在下降,搶救機率非常的渺茫。
於是醫生進行心肺復甦、腎上腺素注射,最後電擊除顫,經過最後一系列的搶救,3小時後,男子還是沒有甦醒,心電圖發出刺耳的聲音,男子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醫生問其家屬,事發前到底做了些什麼?
原來,男子名叫大強,是個天生脾氣暴躁的人,家人鄰居都知道大強脾氣很不好,這段日子全家人都在為小女兒的婚事煩惱,大強的小女兒今年27歲,結果找個一個58歲的男人,比大強的年齡還大,大強是死活不同意,因為這事大強還打了女兒。
結果小女兒卻和這男人離家出走了,全家人都很擔心,四處的找,2個月後女兒這天晚上回來了,還帶著自己的男友,說要結婚,並且已經懷了他的孩子,大強和女兒大吵了一架,孩子媽媽想著孩子幸福就好,可是大強還是無法接受,將女兒趕出家門,說:"要是嫁給他,就再也別回來了"。
女兒和那個男人走後,大強的脾氣還是沒控制住,說要去殺了那個人,他騙了他女兒,結果大強剛走到門口,就突然的暈倒在地,怎麼叫也叫不醒。
說完之後,大強的妻子痛哭,1件事早該控制的,原來大強是因為情緒激動,血管破裂,造成腦溢血,導致的死亡。
人的血管很脆弱,最是經不起刺激!
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會使血壓持續的升高,血管的壓力增大,不斷的衝擊血管,對於中老年人,自身的血管的彈性下降,在這樣的刺激下,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誘發腦溢血。
腦溢血的死亡率極高,也很容易留下後遺症,主要是在發病前,有的人沒有任何的徵兆,讓人措手不及。
生活中,預防腦出血,做好這幾點:
1、調節血脂,油搭配(秋蘇籽油)
血脂異常,是導致腦出血的誘因之一。
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腦卒中的風險。
所以,預防腦出血,首先要控制好血脂。
想要調節好血脂,食用油的選擇是關鍵。
食用油,搭配吃,攝足3種脂肪酸,可調節血脂平衡,保護心腦血管。
將橄欖油、大豆油、秋蘇籽油,按照2:2:1的比例搭配,約25克~30克。
植物油的食用,最好搭配吃,平衡內體脂肪酸,改善血管、血脂健康,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其中,秋蘇籽油,含大量的α-亞麻酸,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油」,每天5ml,做調和油、油淋菜、涼拌菜、拌酸奶等,都可滿足人體需求。
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是目前人體最為缺乏的一種脂肪酸。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適當的補充α-亞麻酸,還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清除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一勺這樣搭配的食用油,調節血管,改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益處。
2、調節情緒,少激動
情緒激動,是腦出血的又一誘因。
在一組病人中,有近25%的病人是因為生氣、情緒激動而導致腦出血。
這主要是由於情緒激動時心跳加快、血壓突然升高所致。
因此,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起伏過大,保持穩定的情緒。
3、調節晨練,莫太早
晨練,是一個有益健康的習慣。
但是,清晨,人體的血壓波動較大,容易升高,誘發併發症。
所以,晨練也要多注意,不要太早,也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
清晨血壓容易偏高,一旦劇烈運動,會導致血壓猛增,引起腦出血。
因此,晨練時慢一點,做一些動作緩慢的運動,並且,在太陽升起後再晨練。
4、調節菸酒,早戒掉
抽菸喝酒,都會增加血管負擔,增加腦出血機率。
長期吸菸,會損傷血管內皮,還會促發動脈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尼古丁吸入體內後,會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使血管痙攣,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而誘發腦出血。
而喝酒,會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生活中,預防腦出血,要戒菸戒酒,並且,越早越好,任何時候都不晚。
5、閒來無事,活動手指
手指,與大腦皮層的聯繫,十分緊密。
多活動手指,可以刺激大腦皮層,使大腦保持敏捷和靈活的狀態。
建議大家,平時多活動手指,能預防腦血管疾病。
尤其是,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減輕大腦左半球的負擔,又能鍛鍊大腦的右半球,以加強大腦右半球的協調機能。
醫學研究表明,腦出血,最容易發生在血管比較脆弱的右腦半球。
所以,防範腦出血的發生,最好的辦法是在早晚時分,用左手轉動兩個健身球,幫助右腦半球的發達。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