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反式脂肪酸」的8個真相 你該知道這些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6月22日電(胡可璐)近年來,「反式脂肪酸」成為媒體和大眾熱議的焦點話題,「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健康風險」、「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時炸彈」等結論頻頻見諸報端。事實上,個別媒體對反式脂肪酸泛濫和危害進行了誇大報導,並錯誤的把焙烤食品的相關原料——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直接等同於反式脂肪酸,一些認知片面、錯誤的不實報導造成了部分消費者的恐慌,給行業及相關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和經濟損失。為此,中國食品闢謠聯盟與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邀請有關專家對反式脂肪酸進行客觀、公正解讀。 

  什麼是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TFA)是碳鏈上含有一個或以上非共軛反式雙鍵不飽和脂肪酸及所有異構體的總稱,是人體非必需脂肪酸。我們常說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動物油、植物油均是如此。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酸來自哪裡?對健康有何影響?

  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有兩種來源,即天然來源和加工來源,天然食物主要是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加工來源主要是在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中產生,食物煎炒烹炸過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過長也會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而加工來源的反式脂肪酸是關注的焦點。

  調查顯示,中國人吃進去的反式脂肪酸有接近一半來自於植物油,牛羊肉和奶製品也有較大比重。

  曾經有人錯誤地認為反式脂肪會沉積在體內代謝不掉。研究表明,反式脂肪跟普通脂肪的代謝途徑是一樣的,沒有發現反式脂肪在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體內的代謝途徑有何不同。有部分研究表明,反式脂肪會干擾其他必需脂肪酸的代謝。但是歐盟認為,只要必需脂肪酸的攝入量適宜就不會受到影響。

  關於反式脂肪酸和肥胖、癌症、糖尿病、生長發育、生殖健康、阿爾茨海默病、抑鬱、暴力傾向等健康效應的關係,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比較明確的是它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同時學界的共識是,反式脂肪酸不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對健康有明顯的潛在危害。

  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如降低「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目前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反式脂肪酸會導致其他方面的危害。

  少吃反式脂肪酸當然沒錯,但是反式脂肪酸要一丁點也不吃幾乎做不到,因為牛羊製品和奶製品裡就有,這也是為什麼各國的營養指南都沒有提出「將反式脂肪酸清除出食譜」。美國科學院的建議是,儘量少吃反式脂肪酸的同時,確保攝入的營養充足。

  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只要不多吃,對健康的風險是可控的,關鍵是要控制量。為避免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帶來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2003年建議反式脂肪的供能比應低於1%。反式脂肪的供能比是指反式脂肪提供的能量佔膳食攝入總能量的百分比,這對於一個每天需要攝入8400千焦能量的成年人大約相當於吃2.2克反式脂肪。

  氫化植物油脂不等於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氫化技術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商業應用,起初是替代「不健康」的豬油作為「起酥油」。氫化植物油脂主要應用於焙烤食品和糖果行業,也可應用在飲料、冰激凌、煎炸等其他一些食品領域,通常出現在麵包、餅乾、蛋糕、代可可脂巧克力等食品的夾心、塗層或麵餅中。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油不完全氫化才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如果完全氫化就不是反式脂肪而是飽和脂肪,因此氫化植物油不能等同於反式脂肪酸。當然完全氫化會使飽和脂肪含量大幅上升,也不宜過多食用。

  植物油的精煉過程主要是去除雜質和異味,提高油品的感官和工藝性能。由於有高溫處理的步驟,因此會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精煉後的植物油煙點明顯提高,直觀感覺就是油煙少。另外,精煉後的油品因為去除了醛酮酸類物質,也更耐儲存。總之植物油精煉利大於弊。

  食品行業為什麼要使用氫化油脂?

  最初,一些加工食品因特性需要使用動物油脂作為其脂肪來源,但是後來專家發現,動物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因含膽固醇會對心臟有害,因此開始考慮用植物油(不含膽固醇)替代,但植物油大都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易被氧化變質,無法長時間儲藏;正常為液態,不利於食品特性需求。因此採用氫化工藝使植物油脂成為固態或半固態,優點是抗氧化穩定性好,儲存期長,既能滿足加工需求,又因不含膽固醇,避免了對心臟的危害。因此,氫化油脂在食品行業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目前,油脂生產企業大多使用棕櫚油作為氫化油的原料,使氫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低。同時還可以通過採用酶法或化學脂交換、產品配方調整、分提技術、改進氫化工藝等技術降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近幾年我國許多正規油脂生產廠家紛紛採取有效措施、改進生產工藝,生產低反式脂肪酸含量或基本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油脂。

  2013年1月1日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規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必須在食品標籤的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如果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於0.3克,就可以標示為「0」,類似的表述還有無反式脂肪酸、不含反式脂肪酸、沒有反式脂肪酸、100%不含反式脂肪酸、0%反式脂肪酸、零反式脂肪酸,都是符合標準要求的。因此,消費者購買包裝食品時,若配料表中包括上述成分,要多留意標籤上的營養成分表,可以選擇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較低的食品。

  國際上是如何管理反式脂肪酸的?

  各國的反式脂肪酸管理措施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手段:

  一是通過標籤標示管理,如強制或自願標示,即在食品標籤上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並對其聲稱進行要求,我國就屬於這一類。美國規定是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酸不超過0.5克可以標示為零,歐盟則採取自願標示。

  二是膳食建議,建議本國居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要儘可能的低,或不超過某一水平,如荷蘭。還有個別國家作出了含量限制,如丹麥規定所有市售油脂中反式脂肪酸不得高於2g/100g。

  我國居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與西方發達國家比多不多?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中國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相當於供能比為0.16%,明顯低於西方發達國家,也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小於1%)。

  總體來說,反式脂肪酸對我國居民總體健康風險很低,但城市居民中大約0.42%的人,反式脂肪供能比已經超過1%。這部分人多數是在校學生,主要原因是他們食量較大,含脂肪的各類食品都比一般人吃的多,不僅僅是一個反式脂肪的問題。能量過多,飽和脂肪攝入過多也應該引起注意。

  控制反式脂肪酸,消費者應該注意些什麼?

  ①控制烹飪過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

  ②購買食品時注意看好食品標籤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儘量選擇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低的食物。

  ③不要為了避免反式脂肪酸而大量攝入動物脂肪。

  ④避免油溫過高和反覆煎炒烹炸。

  除了反式脂肪酸,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

  過分強調反式脂肪酸也是不可取的,公眾在關注反式脂肪酸的同時,不能忽略飽和脂肪和過高能量攝入對健康的不利影響。飽和脂肪攝入量過高是導致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重要原因,可以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症的風險,這已經成為我國慢性病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食物多樣化、平衡膳食、適量運動才是保證健康的基礎。具體可以參考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1)》。

相關焦點

  • 大腦慢慢變傻 幕後「黑手」或是反式脂肪酸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生活中有種油脂攝入過多也會加大患阿爾茲海默症及其他痴呆症的風險。近日,日本研究人員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神經病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發現攝入富含反式脂肪酸的工業食品會增加阿爾茲海默症等痴呆症的患病風險。
  • 路易斯維爾計劃鼓勵企業尋找反式脂肪酸替代品
    食品夥伴網訊:因為路易斯維爾提出的對反式脂肪酸的禁令在2月份之前未得到支持,該市新城委員會建議,為不使用反式脂肪酸做原料的食品企業提供一個獎勵方案。     一個世紀來,食品企業以人工氫化植物油形式廣泛應用某些反式脂肪酸。但近十年來,有證據表明反式脂肪酸與心臟病相關。
  • 莎莉·比爾指出,反式脂肪酸使細胞膜僵硬並影響細胞中的DNA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不飽和脂肪酸的化學結構中缺乏氫原子,由其構成的不飽和油脂具有不穩定性。將氫原子添加到雙鍵處,從而使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得到強化,結構鏈中的原子,如此重新排列的脂肪酸被稱為「反式」氫化後的脂肪酸,即「反式脂肪酸」。《The Anti-ageing Diet》一書的作者英國著名的營養學家、長壽學家莎莉.比爾指出,反式脂肪酸使油脂的分子結構就會變得扭曲和堅硬。
  • Sigma-Aldrich反式脂肪酸檢測完全解決方案
    更要判斷出哪些是「好」脂肪,哪些是可能引起病變的「壞」脂肪(如反式脂肪酸)。而對於食品檢測工作者,檢測食品中脂肪酸含量,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食品中不僅含有各種各樣碳鏈長度的脂肪酸,還含有飽和、不飽和、多重不飽和等不同飽和程度的脂肪酸。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就藏在你常吃的這幾種食物裡
    除了奶茶之外,蛋糕、麵包、冰淇淋都含有它,你可能早就知道了,可你不知道的是,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反式脂肪酸離你究竟有多近?它反的是什麼?它是如何害人的?下面,來說說反式脂肪酸的歷史故事,你就明白了。氫化油的優點:成本低要知道,外國人都是烘焙控,一天不吃麵包/蛋糕不舒服,做這些需要大量黃油!天然黃油的價格非常高,因為它是從牛奶中分離出來的油。用氫化技術就可以得到低成本的黃油。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你可能還在吃
    「宣戰」:計劃在2023年清除全球食品供應中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麵包等烘焙食物,而這些需要天然黃油。是指在脂肪酸的空間結構上,雙鍵上兩個相鄰的氫原子位於同一側面,而反式脂肪酸是指雙鍵上相鄰兩個氫原子位於不同側面。
  • 反式脂肪酸:非「定時炸彈」
    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     日前,今日頭條發布了「2016—2017國人食品安全關注度數據」,利用大數據手段梳理了過去一年我國食品安全關注度最高的15個關鍵詞,反式脂肪酸、氫化植物油赫然在列。
  • 醫生提醒:比脂肪還厲害的「物質」,反式脂肪酸,可你天天都在吃
    這些壞的脂肪,正常情況下人體沒有辦法分解的,這樣這些脂肪就會沉積吸附在血管壁上面,這樣就會出現上邊的情況。而我們說的壞的脂肪就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看起來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它的危害卻比脂肪的大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它很難被身體所消化吸引,所以它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 脂肪酸的不同氧化方式
    例如油酸在9位有一個順式雙鍵,三個循環後形成Δ3-順烯脂醯輔酶A。異構生成Δ2-反烯脂醯輔酶A,即可繼續氧化。對於多不飽和脂肪酸,氧化時容易形成2,4-位的共軛雙鍵。這時需要消耗一個NADPH,由2,4-二烯醯輔酶A還原酶(DECR1)將其還原,生成3位的反式雙鍵,再異構到2位。所以反式脂肪酸是可以被氧化代謝的。不過反式脂肪酸的代謝還是有些問題。有人比較了反油酸(9-反式-十八烯酸)與油酸和硬脂酸的降解,發現反油酸在線粒體中β-氧化時會積累5-反式-十四烯醯-CoA。
  • 一項長達6年研究發現,脂肪不是長胖的關鍵,這種脂肪酸才是
    看到一個關於猴子脂肪酸和體重的有趣研究,想到中秋國慶8天小長假和胖三斤關係,忍不住分享給想控制體重的朋友們。飲食方案是為了保持體重而精心設計過的,但與植物油組相比,反式脂肪酸組的猴子體重增加了,囤積了3倍的內臟脂肪,血胰島素水平也更高。研究對象是猴子,脂肪酸所佔的比例也和我們正常膳食有區別,但關於脂肪酸和體重的相關知識還是值得了解的。
  • 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種更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中的順式脂肪酸,在高溫下容易轉變成反式脂肪酸,危害人體健康,上期我們分析了花生油在什麼溫度,加熱多久的情況下,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這次我們再來分析一下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種更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以及在不同溫度和不同加熱時間下的表現,想了解花生油的可以看我們的上期內容
  • 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泡發食物有毒、輸液能防腦卒中……  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
  • 10月天氣轉涼 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不同來源反式脂肪酸的組成與結構特點
    人工反式脂肪酸即工業反式脂肪酸,是指在油脂加工過程中形成的那部分反式脂肪酸 ,主要來源於氫化、精煉和共軛亞油酸的合成過程。不過狹義上僅指來源於氫化過程的那些反式脂肪酸,精煉過程中形成的反式脂肪酸可不被視為人工反式脂肪酸(例如在加拿大)。
  • 泡發食物有毒、輸液能防腦卒中……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原標題:泡發食物有毒、輸液能防腦卒中……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原標題: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學會5個減肥的知識,讓你一個月輕鬆瘦10斤!
    很多人都覺得越減還越胖了,真的苦笑不得呀,還拼命去運動也沒有瘦,這是因為很多人運動了後,不注意飲食,比不運動前吃得更多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減肥,不僅要運動,還要學會怎麼吃,其實減肥不難,學會了這5個減肥知識,讓你輕鬆享瘦!
  • 關於蠶蛹,你應該知道這些
    蠶蛹的營養價值蠶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鮮蠶蛹含粗蛋白佔51%)、脂肪酸(粗脂肪佔29%)、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D及麥角甾醇等)。圖片來源於網絡蠶蛹的蛋白質含量在50%以上,遠遠高於一般食品,且蛋白質中的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