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生女真的一樣嗎?65歲老太:等到晚年,才知道差別多大

2021-01-09 騰訊網

生兒生女真的一樣嗎?65歲老太:等到晚年,才知道差別多大

當初重男輕女的家庭到最後都「沒有好下場」,意思是小時候將兒子給寵壞了,等到孩子長大,非但不孝順,反而又變成了「啃老一族」。其實,這類孩子比比皆是,因此生兒生女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鄰居家65歲老太深感體悟:女兒與兒子差別太大

鄰居家張阿姨是一位年高六十五歲的老人,膝下有一兒一女,日子表面上看似幸福,其實,兒子畢業後就一直賴在家中,不出去掙一分錢,只兩手一撒,等著花老兩口的退休金。

在兒子小時候時就很會撒嬌討好父母,假裝孝順,說幾句甜話就讓父母信以為真的寵愛他,而相對於女兒,老兩口施於的愛就少之又少,女兒從小就很會為家裡省錢,自己也很獨立。

到了大學就已經開始做兼職替家中減輕負擔,畢業後也每月按時給爸媽一些錢,時不時的寄給家裡一些生活用品,相比之下,這個「孝順兒子」可是遜色多了,父母對女兒也愈發的愧疚。

有時候兩位老人偶爾生點小病,女兒照顧起來十分細緻,兒子則五大三粗的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更別提父母了。

孩子長大後,兒子與女兒對兩位老人的態度雖然相差不大,但是一些細節上,還是很容易就看得出來一些「破綻」的:

一、照顧老人時迥然相異

俗話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女兒不僅心思細膩,各個方面都考慮的十分周全,此外還對生活有較多的經驗,懂得如何照顧好老人,能讓兩位老人安心。

雖然兩個孩子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孝順著父母,但是相比之下,父母更能理解和接受女兒的方式。如果老人腿腳不利索或者生病時,女兒會照看的非常細緻,在意父母的任何細微的變化。而兒子則一味的用錢「砸」

父母,認為只要物質充足,父母就能過的幸福滿足,其實不然,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會更傾向於闔家歡樂的先發育,而非錢財能夠帶來的,而女兒的悉心陪伴和聊天,讓兩位老人感到更加溫暖與實際。

二、對家的感情的厚薄

雖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女兒與兒子相比,更容易戀家,心中留給父母的位置更多,即使婚後也會想著不時地回家看望看望父母,因此大多數女兒都不捨得遠嫁,為的是能夠「常回家看看爸媽」,幫父母幫家多打理打理。

但是作為兒子,情況就不一樣了,兒子作為他自己家庭都頂梁柱,需要為了養活一個家而每天打拼掙錢,從而預留給父母的位置就相對較少,陪伴父母的時間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即使父母一般都和兒子一起生活,他們還是會將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工作當中,女兒重視親情關係的維持與培養,兒子更注重自己掙得錢是否能養活一整個家,其實各有各的難處,每個孩子孝敬父母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當然,對於一些年過半百的老人來說,有一個貼心的女兒陪伴著自己,有一個能幹的兒子給予自己經濟支撐,也算是舉家合歡了。

相關焦點

  • 七旬老人忠告:什麼生男生女都一樣?老了才知道男女區別有多大
    在很多老一輩人的觀念中,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女兒終將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因此,對待兒女的態度也是天差地別,可到了晚年才發現結果出乎意料,後悔莫及。    劉大爺今年70了,不折不扣的古稀老人,膝下一兒一女,都早已經成家立業,人到晚年,他卻留下了一條忠告:別信什麼生男生女都一樣,老了才知道男女區別有多大
  • 「一輩子不生孩子,晚年什麼感覺?」3個65歲丁克女人說出心裡話
    在丁克族看來,只要夫妻感情好,生不生孩子都一樣。生了孩子要對他負責,勢必會縮減自己享受生命的時光。 但一些反對丁克的人卻不這麼認為,我見過很多催生的人,大概意思相似:結婚不就是為了生孩子嗎?不生孩子兩個人過有什麼意思?也太自私了吧,年輕時想享受,老了你就知道了。
  • 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靠譜?過來人告訴你,差別太顯著!
    文丨千贊導語: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靠譜?過來人告訴你,差別太顯著!自己的三個兒子,為他們操了一輩子的心,可到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卻因為各種原因,讓胡大爺不能安享晚年,胡大爺一聲嘆息道:「生三個兒子有什麼用,不如人家一個閨女!」胡大爺的鄰居張阿姨小日子過得卻十分滋潤。她育有二子二女,小兒子因為工作關係,常年在外地,其他三個子女都在附近小區居住。張阿姨的老伴早早就去世了,等孩子們成家後一直是她獨居。
  • 寧波65歲老太長了「青蛙」眼,一查竟然是腦子裡長了個瘤
    家住慈谿鄉下的李老太,今年65歲,8年前突然視物模糊,「我當時以為是年紀大了,得了老花眼,也沒當回事,誰料看東西越來越模糊,而且還頭痛……」為此,李老太去藥店買了眼藥水,可用了一段時間後,視力並沒有改善。一天上午,李老太突然覺得左眼眼前眼前一黑,完全看不見了。
  • 「兒女雙全」的70歲老人含淚控訴,生男生女相差大,到老年才知道
    我們傳統思想上一直是以「養兒防老」為主的,至於女兒則更多的還是被認為是要賣去別人家的,等到自己老了,女兒遠不如兒子靠得住。不過,事實真的是如傳統思想所提倡的這樣嗎?王大爺如今已年過七旬,兒女雙全,一直是外人羨慕的對象。
  • 年老了才知道,原來以為的「生男生女都一樣」太天真,差距很大
    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改變,過去大多人覺得生男孩才是最好的,現在人們並不這麼認為,大多數人表示「生男生女都一樣」!但是真的如此嗎?年老了才知道,原來以為的「生男生女都一樣」太天真,差距很大。生男孩和生女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山東冠縣:65歲老太太扛100斤化肥,當搬運工一天能扛幾十噸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對於65歲的老太太來說,一般應該都是打打麻將、跳跳廣場舞,或者在家照看孫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近日,有山東聊城網友拍到這樣一幅畫面:在冠縣東古城鎮某農業化肥銷售的門市部裡,一位65歲的老太太正在忙著給店裡卸化肥,一袋化肥100斤,一天最多能扛幾十噸。
  • 「你覺得現在多大年齡結婚才算正常?」網友:「男60歲,女55歲」
    有網友問:「你認為多大年齡結婚才算正常?」有網友說:「男的60歲,女的55歲!」雖然只是網友的一句玩笑話嗎,但是這個也說出來大家的心聲,為什麼我們年齡越大越不感結婚?結婚意味一份責任,結婚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問題,很多男人之所以不結婚就在於自己還沒有能力承擔高額的彩禮,女方還要房和車,這三座大山壓在男人頭上,讓男人一輩子都無法脫身。
  • 乾隆65歲生的女兒,嫁給和珅兒子,結果35歲就守寡,歷經三個皇帝
    當乾隆寵幸汪氏時,已經六十多歲了,不過三年後不料汪氏竟然懷孕了,當時的乾隆已經64歲了,終於在65歲時生下了個宮女,六十五歲還能生出孩子,令人不得不佩服乾隆的生育能力,老來得子乾隆自然高興,便加封汪氏為惇妃,不過後來惇妃再也沒懷過孕,這個女兒是乾隆有生之年最後一個女兒了。這個公主就是固倫和孝公主,固倫和孝公主是乾隆年紀最小的女兒。
  • 90歲老太被銀行要求證明「我是我」?網絡是如何把人變成二極體的
    有一說一,老人的確是挺不容易,她已經90歲了,平時估計沒大事也不會出門,我們年輕人習以為常的規則、流程等等,對於她來說不一定是好理解的,只知道明明是自己的錢,但走了這麼多趟都取不到,心裡不免委屈。老人不知道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她的家人呢?90歲的老太,子輩孫輩加起來,不說多,十幾個肯定有,這麼多人,都對這些基本的社會規則一無所知?
  • 75歲老太兩次中風後沒能等到手術機會
    都市快報訊 70歲的李大爺2年前被確診為陣發性心房顫動,但他沒當回事,吃藥有一搭沒一搭,不好好堅持抗凝治療,前段時間,李大爺出門買菜途中突發腦卒中(中風),雖然取栓手術順利,但還是落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右側身體偏癱,說話口齒不清。
  • 康熙65歲生下的小兒子,活了58歲,留下七個女兒四個兒子!
    他一生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65歲的時候還與新入宮的嬪妃生下一個小兒子,取名愛新覺羅·胤袐。其實在康熙67歲的時候,貴人陳氏還為他生下一子,不過可惜的是這孩子生下來當天就夭折了,所以不入序齒。胤袐的母親是陳歧山之女陳氏,封穆嬪。穆嬪年輕美麗,充滿活力,成為康熙晚年最受寵愛的妃子之一。據曾偶然看見穆嬪的馬國賢神父回憶,他看見穆嬪的時候,這位年輕美麗的婦人靠坐在湖邊。她身披紅色鬥篷,梳著精緻的髮髻,頭上戴的珠寶耀眼奪目,遠遠看去宛如一位聖潔的女神。也正因為如此,馬國賢將其誤認為活佛。
  • 兩個兒子不給養老,68歲老太哭訴:我養了兩個白眼狼!
    1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養兒防老」的思想深入人心,家家戶戶都希望能夠生個兒子,生兒子不僅能夠「傳宗接代」,延續家族的香火,更重要的目的是養老。曾幾何時這種想法非常盛行,生了兒子的家庭高枕無憂,他們認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那些沒有生兒子的家庭惴惴不安,只要有條件他們還想再生一個,直到生出兒子為止。
  • 「丁克年輕瀟灑,晚年死了沒人埋」事實真是如此?現實可能不一樣
    老一輩的人說:「人生短短數十年,結婚生子都該領略一番,才不枉費人間辛辛苦苦走的這一遭!」可隨著社會思想的解放,大眾有了新的人生價值觀,其中在生育這塊引發大眾不小的思考。一、有人說丁克是自私的表現,你認同嗎49歲的老張,每次帶著老婆回家探親,總是會遭到鄉裡人的吐槽。要知道,老張可是當年村子裡考出去的第一個名牌大學生,在大城市有車有房有好工作,可偏偏就是不生娃,這點大家無論如何都想不出答案。
  • 達爾文29歲娶了漂亮表姐,生下了10個孩子,他晚年意識到危害了嗎
    這樣一個致力打破宗教神學枷鎖的男人,最後卻迎娶了大自己一歲的表姐,生下10個孩子,3個早夭、3個終身不孕不育,其餘的孩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那麼,明知近親結婚的危害,達爾文為何選擇和表姐瑪麗結婚呢?
  • 93歲重慶老太DNA尋親:曾以為付笛聲是53年前送養么兒
    唐果說,93歲的張老太去採血樣納入尋人DNA基因庫的事非常罕見,她應該是全國最高齡的DNA尋親者了。張老太上廁所間隙,江南美悄悄告訴我們,「等著我」欄目中有個尋親故事對母親觸動最大。原來,故事中,思念成疾的老人未等到失散子女便去世了,多年後,待疑似親人被找到後,做DNA比對是必經流程。
  • 植物人老太遭78歲老人性侵?讓人細思極恐的卻是這點
    還記得前段時間發生的「老年人性侵案」嗎?9月7日晚,在黑龍江哈爾濱的養老公寓內,一名78歲的老漢性侵72歲老太太的事件登上熱搜,引發大眾關注。周圍人對此事的反應,大多是震驚和憤怒,源於以下幾點:1.被性侵者是一位72歲高齡的老太,而且是毫無自理能力的植物人。2. 性侵者是一位半自理狀態的78歲老漢。3. 該事件發生在一家自稱24小時監護的養老公寓,且養老公寓10分鐘巡查一次。4. 事件發生後,相關法律人員表示,已構成強姦罪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 實在令人不解,65歲獨居老太為何吃壯陽藥?全因藥房在搞活動
    趙先生的母親童阿姨今年65歲,前幾年生過一場大病,體質較差。23日,趙先生回家看母親,發現母親居然在吃一種叫參雄溫陽膠囊的藥品,而且已經吃了一個星期了,藥品包裝上寫的是補腎壯陽用於腎陽虛衰所導致的陽萎、早洩、遺精等症狀。趙先生說"這一看就是男性用的藥",趕忙問母親吃藥緣由。
  • 算命靠譜嗎?命真的會越算越薄,你知道嗎?
    好運時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運氣低落時,不去逆勢而行,知命改命,提早趨吉避兇,避免災禍;才是我們了解命運的真正意義。命運真的會越算越薄嗎?一個人的命,是一生下來就有的,它就像一組生命密碼一樣,不管怎麼去測算,它還是原來的樣子,不會變重,也不會變薄。
  • 40歲的女人,不想晚年悽涼,有兩件事不要做
    一個女人,從父母的小公主到青春靚麗的女青年,再到歷經滄桑的中年,人生風雨經歷了大半,一路上經歷了各坎坷。40歲,應該是女人最不願意展望的年紀,隨著初入社會時的青澀一起消散的還有青春。40歲,女人又一次到了人生的岔路口,對於很多事情必須要為將來考慮,眼前的安逸不等於接下來人生的安逸,尤其是婚姻。到了這個時候,女人必須明白,不想要晚年悽涼這兩件事不要做。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