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植物細胞壁或可生產生物燃料

2021-01-15 生物谷

近日,美國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植物細胞壁形成問題上有了新的突破,這一新發現為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原料鋪平道路。

研究人員確認了兩種蛋白質,GAUT1和GAUT7共同形成了植物細胞壁中的果膠。果膠是一種多糖,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是至關重要的,它也常作為凝膠劑用於果醬和果凍生產中。該發現為使用植物細胞壁形成的可再生生物質能奠定了基礎。植物細胞壁原料可以作為一種碳氫化合物用於生產乙醇,但是由於很難分解複雜的植物細胞壁,因此難以獲得足夠的能源。美國政府現在大力推行從植物細胞壁中生產生物能源。目前美國大部分的乙醇是從玉米澱粉中獲得的,但是政府一直都在找尋其他可再生能源原料,將不會與國家糧食供應競爭。有關果膠是如何形成細胞壁的這一新認知,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通過使用轉基因植物來生產更多的乙醇。如果了解了細胞壁的組成,人們就可以改變生物合成酶,使得細胞壁更容易被分解,這樣可以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產生物乙醇或其他生物燃料。

研究人員發現GAUT7把GAUT1錨定在植物細胞的高爾基體中,這是第一次在高爾基體的蛋白質中發現錨定機制。這是一項重要的發現,研究人員認為它可能代表一個範式,即一種蛋白質可以錨定催化亞基。使用相同的機制也許還可以發現其他的化合物。

科學家通常側重於研究植物細胞壁的其他組成部分,如纖維素,但這項研究則是研究果膠,但果膠的結構比纖維素結構更為複雜。下一步研究人員想要了解在果膠形成過程中,其他蛋白質是如何與化合物關聯的,以及之間的相互作用,並確認GAUT7的哪一部分起到了粘接作用。這樣將有助於研究人員修改細胞壁合成以生產可再生能源。 (生物谷Bioon.com)

Galacturonosyltransferase (GAUT)1 and GAUT7 are the core of a plant cell wall pectin biosynthetic homogalacturonan:galacturonosyltransferase complex

Melani A. Atmodjo, Yumiko Sakuragi, Xiang Zhu, Amy J. Burrell, Sushree S. Mohanty, James A. Atwood III, Ron Orlando, Henrik V. Scheller, and Debra Mohnen

Plant cell wall pectic polysaccharides are arguably the most complex carbohydrates in nature.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pectin synthesis has been slow due to its complex structure and difficulties in purifying and expressing the low-abundance, Golgi membrane-bound pectin biosynthetic enzymes. Arabidopsis galacturonosyltransferase (GAUT) 1 is an α-1,4-galacturonosyltransferase (GalAT) that synthesizes homogalacturonan (HG), the most abundant pectic polysaccharide. We now show that GAUT1 functions in a protein complex with the homologous GAUT7. Surprisingly, although both GAUT1 and GAUT7 are type II membrane proteins with single N-terminal transmembrane-spanning domains, the N-terminal region of GAUT1, including the transmembrane domain, is cleaved in vivo.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processed GAUT1 is retained in the Golgi, the site of HG biosynthesis. We show that the anchoring of GAUT1 in the Golgi requires association with GAUT7 to form the GAUT1:GAUT7 complex. Proteomics analyses also identified 12 additional proteins that immunoprecipitate with the GAUT1:GAUT7 complex. This study provides conclusive evidence that the GAUT1:GAUT7 complex is the catalytic core of an HG:GalAT complex and that cell wall matrix 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occurs via protein complexes. The processing of GAUT1 to remove its N-terminal transmembrane domain and its anchoring in the Golgi by association with GAUT7 provides an example of how specific catalytic domains of plant cell wall biosynthetic glycosyltransferases could be assembled into protein complexes to enable the synthesis of the complex and development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plastic plant cell wall.

相關焦點

  • 植物生物質或可更有效轉化為生物燃料
    植物遺傳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通過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這三種聚合物的合成來控制細胞壁增厚的基因調控網絡。這可能有助於控制聚合物的聚合過程,並提高生物燃料生產的效率。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Sam Hazen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Siobhan Brady等植物遺傳學家發現了通過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這三種聚合物的合成來控制細胞壁增厚的基因調控網絡。  他們說,最嚴格的聚合物—木質素,是從用於製造生物燃料的植物中提取糖的「一個主要障礙」。
  • PNAS|李來庚揭示脫落酸通過磷酸化NST1調節擬南芥次生細胞壁的形成機制
    植物細胞被封閉在細胞壁中。進行伸長的細胞具有較薄的主壁,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組成。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高粱次生細胞壁結構解析—助力可再生生物能源生產發展
    木質纖維素生物質是一種可再生的有機碳資源,將成為可持續生物煉製的主要原料用於生產生物燃料、化學品和材料。
  • 綜述 | 植物次生細胞壁生物合成的轉錄調控網絡
    植物不同組織的細胞具有不同類型的細胞壁, 根據其成分及其在生長過程中是否延伸可分為兩種類型:初生細胞壁(Primary cell wall, PCW)和次生細胞壁(Secondary cell wall, SCW)。PCW是指細胞分裂後期細胞板形成後, 由原生質體分泌物質在中層的表面最初階段所沉積的壁, 具有較大的彈性。PCW普遍存在於所有的植物細胞中。
  • 每日摘要:ABA通過磷酸化NST1調控次生細胞壁形成和木質素沉積(PNAS)
    植物次生細胞壁沉積和木質化受到季節因素和非生物脅迫的影響,這些響應可能涉及植物激素脫落酸(ABA)。但是,具體的機制還不清楚。本文中,作者發現擬南芥ABA合成或信號轉導功能受限的突變體中,次生細胞壁厚度和木質化程度降低,而這是由涉及SnRK2激酶的核心ABA信號轉導途徑所介導的。
  • 通過了解細菌的新陳代謝,提高生物燃料的產量
    細菌通過消耗「食物」來產生化學物質,一項新的研究對細菌如何控制這一過程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可用於加強生物體將植物轉化為生物燃料的效率。這項研究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共同進行,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上。
  • Science:發現高效幾丁質酶 突破新一代生物燃料生產瓶頸
    據路透社報導,挪威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有一種酶有助於分解掉細胞中的幾丁質,這種酶產生的化學反應可以從甘蔗這樣的植物以及其它樹木的廢料中提取出生物燃料。古斯塔夫說:「我們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從廢棄物中生產出更多的、有利用價值的產品。」幾丁質又稱殼素,是一種基本上為含氮多聚糖的保護性半透明堅硬物質,這種類似於木質纖維的堅硬材料還存在於甲殼類生物——例如龍蝦或者螃蟹——以及昆蟲的骨骼當中,幾丁質是節肢動物外骨骼和某些真菌細胞壁的主要組成部分。
  • 《生物提高》植物細胞全部都有細胞壁嗎
    所有的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植物細胞的形狀大小儘管多種多樣,但基本結構是一樣的。例如一切活細胞都含有原生質和其外面的細胞壁。
  • 中國科學家「模仿植物」成功製備清潔燃料!或可大規模生產
    這項新技術可用於生產易於儲存的液體清潔燃料,代表了一種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清潔燃料的新方法,並顯示出大規模生產燃料的潛力;儘管測試單位的大小為 20 平方釐米,但該無線設備的體積可以被設計得更大,用作類似於太陽能農場的能源 「農場」,利用太陽光和水來生產清潔燃料。
  • 製造生物燃料的最佳途徑是什麼?
    除了通過直接採集太陽光的方法來製造燃料,我們還有別的途徑利用太陽能嗎?先讓植物把太陽能儲存起來,然後我們再將植物變為燃料,這個主意怎麼樣?生物燃料(biofuel),例如用穀物製得的乙醇,或者由各種種子製成的生物柴油(biodiesel),都已經在能源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
  • 研究發現藍光有助於植物合成堅硬細胞壁
    高等植物直立生長依賴於維管組織細胞通過細胞壁加厚提供的機械支撐力和形成的長距離運輸通道。細胞壁加厚受到遺傳和環境因素的調控,使得不同類型、不同環境條件下生長的植物形成不同厚度、不同組成和結構的次生細胞壁。
  • 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為什麼動物細胞卻都沒有?
    其實,動物之所以沒有細胞壁,是因為動物界把所有含有細胞壁的生物都清理出了動物界。這是分類學給出的答案。但從底層邏輯上,我們依舊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而動物沒有細胞壁呢?植物為什麼有細胞壁根據牛頓的工作方法,在研究一個事情本質之前,要首先給自己的研究對象下定義,所以我們先下一下植物的定義是什麼?植物,在生物學的分類上是指:有生命的機體,能固定生活以及自養型生物被稱為植物。
  • [趣味生物]原核與真核生物的細胞壁
    1.細菌細胞的質膜外有細胞壁,重量約佔細胞乾重的10%~20%。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此外,有的細菌的細胞壁還有胞壁酸和特殊的脂類化合物。  細菌的細胞壁有以下功能。  (1)保護細胞,能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如革蘭氏陽性菌,可承受2 kPa的壓力。
  • PNAS:木葡聚糖(一種豐富的植物細胞壁多糖)的合成需要CSLC功能
    木聚糖(XyG)是大多數植物初生細胞壁中含量豐富的成分。雖然XyG的結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關於它的生物合成仍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利用反向遺傳學來研究擬南芥纖維素合成酶樣-C(CSLC)蛋白在XyG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我們發現,在5個擬南芥CSLC基因中每一個都含有T-DNA的單個突變體具有正常的XyG水平。然而,較高順序的CSLC突變體顯著降低了XyG水平,並且一個在所有五個CSLC基因中都有中斷的突變體沒有檢測到XyG。
  • 【Nature Plants】 植物細胞壁是如何參與植物發育與抗逆境脅迫過程?
    因此,植物必須始終監測其細胞壁的狀態並確保其功能完整性。其中涉及到對細胞壁-質膜間期的物理力的感知。這些力在細胞分裂和形態發生過程中發生改變,並且響應各種非生物和生物應激。最近,由於實驗到技術到進步,導致細胞壁相應外界環境到信號通路被初步揭示,得到來較大到發展!
  • 美開發出觀察植物細胞壁新法
    為了更好地將植物轉換成生物燃料,美國能源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以及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採用不同的顯微方法,深入到百日草葉片細胞的深處,在納米尺度研究出這種最常見花園植物的化學成分和植物細胞壁結構。該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植物生理學》雜誌。 百日草是一種常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粗壯,上被短毛,表面粗糙。
  • 科學家提出觀察植物細胞壁新法
    為了更好地將植物轉換成生物燃料,美國能源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以及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採用不同的顯微方法,深入到百日草葉片細胞的深處
  • 美研究出觀察植物細胞壁新法
    為了更好地將植物轉換成生物燃料,美國能源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以及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採用不同的顯微方法,深入到百日草葉片細胞的深處
  • PNAS| 鑑定玉米花期旱脅迫基因
    若此時,植物受到水分虧缺脅迫,雄花器官乾枯,呈棕色,花粉變得不育,葉片枯萎,大大降低了產量,這種應激反應被稱為「雄穗爆裂」。因此,揭示雄穗爆裂和乾旱脅迫的遺傳途徑至關重要。本文中,該研究首先從轉座子Activator 中分離出隱性nut1-m1突變體。
  • 生物質燃料的希望在木本植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王濤教授在9月27日結束的2009中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科技發展論壇上表示,木本植物將是液體生物質燃料的希望。王濤院士表示,我國對木本植物的普查工作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