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年獻血,對身體沒壞處還能幫人,何樂而不為

2020-12-05 齊魯壹點

6月14日是第16個「世界獻血者日」,濟寧舉辦世界獻血者日大型宣傳活動,向市民宣傳無償獻血知識,鼓勵市民積極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為更多的生命續航助力。

活動現場,濟寧市中心血站、各志願者服務大隊、以及眾多醫療機構加入到宣傳活動中來,宣傳科普獻血知識。「我年年來獻血,無償獻血不僅能助他人一臂之力,也能為自己及家人存上一份健康的儲蓄,挺好的事情。」宋先生連續獻血4年了,自從了解了獻血的意義,每年兩次獻血成了他對自己的要求。

「誰說醫生都不獻血來,我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深知獻血的重要性,我和同事總會抽時間一起來獻血。」「前兩年獻過血,今天並不知道是『世界獻血者日』,看到文化廣場人很多,就加入進來了,獻血對身體又沒有影響,也能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何樂而不為呢。」……隨著時間的推移,前來無償獻血的市民越來越多,當日上午,2輛獻血車上均排滿了志願者與熱心市民,因愛心將他們聚集在一起。

51歲的白化奇是志願者服務大隊的隊長,他從1994年開始獻血至今,已累計12萬毫升的獻血量,也是濟寧市個人獻血總量的第一名。「退伍回來到單位上班,那時有獻血名額,我想著作為軍人更要以身作則,每次都參加。」白化奇告訴記者,最初感覺不獻血就像沒有完成任務一樣,接觸越多的獻血知識,越感覺獻血的重要性,現在獻血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

目前,濟寧市每年有近10萬人次參加獻血,累計獻血量達28噸,成份輸血11000個治療量,源源不斷地為全市2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著安全、及時、有效的用血需求。濟寧市已連續6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唐首政 通訊員 程雲

相關焦點

  • 當獻血變成一種習慣
    獻血中心工作人員王醫師告訴記者,近幾天來參加獻血的市民不少,今天這幾位是來捐獻血小板的。  兩口子一起來獻血   「俺兩口子本來想一起獻血的,可俺檢查沒達標,估計是前幾天幹活累著了,有些貧血。醫生囑咐先休息幾天再來獻血,這次只能讓他自己獻血了,等過幾天我再來。」家住火車站附近的陳豔珍向身邊的人說道。   這是記者來到獻血處看到的第一幕。
  • 獻血會對身體有害嗎?
    很多人對獻血持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獻血有益身體健康;另一種認為獻血有害,對身體會產生極大的危害。那獻血究竟會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呢?如果一次獻血200至400毫升,僅佔全身血量的5%至10%,完全可以依賴自身的代償和造血能力,及時補充體內的循環血液,滿足自身需求。所以,獻血不會減少循環血容量,也不會影響人的健康功能。定期獻血對身體益處頗多,適量獻血能有效地降低血液黏滯度,預防多種疾病。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可刺激骨髓造血幹細胞產生出更多的新生血細胞和免疫球蛋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 合肥一女子23年來無償獻血39次
    合肥晚報訊 23年來自願無償獻血,獻血次數多達39次,獻血量高達13200毫升,20多張獻血證,榮獲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志願服務累計超過600小時,這是56歲的合肥人黃錚23年來和獻血有關的數字。在她的心裡,堅持無償獻血是她的志願,更讓她收穫多多。
  • 獻血對身體有危害所以醫生從不獻血?
    ,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實際生活中,確實有部分健康人獻血後感覺頭暈不適,原因大致可以歸為∶ (1)情緒緊張,自我催眠心理作用; (2)空腹獻血; (3)沒有在採血後按規定休息; (4)個體差異導致應激能力較差。
  • 獻血,幫我們加快造血速度
    獻血,可以加快血液製作速度,細胞新陳代謝速度增快,年輕紅細胞增加,可以使您更健康。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一個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到全身總血量的5%,獻血後身體會自動調節,使血流量很快恢復正常,同時還會刺激身體的造血功能。平時80%的血液在心臟和血管裡循環流動著,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等臟器內,一旦失血或劇烈運動時,這些血液就會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 聽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對身體到底有啥危害?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與此同時,不少人對其獻血的行為產生了質疑,認為其死亡可能和經常獻血有關。更有人直言獻血對身體傷害大,連醫生都不願意去獻。網上隨手一搜,也都能看到不少類似的「獻血危害」說法:獻血會傷元氣、引起貧血獻血會造成血管破裂,變胖獻血容易感染愛滋、B肝經常獻血,容易得白血病......
  • 聽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對身體到底有啥危害?今天一次性告訴你
    大學期間,小九就經常看到有獻血車開進校園,平時逛街也時常看到路邊停著獻血車,引來不少愛心人士紛紛前往獻血,但也不少人認為,平時流一滴血吃一隻雞都補不回來,這一下還是獻血幾百毫升,不是在傷害身體嗎?
  • 義務獻血,他們用愛為生命接力「獻血特輯」
    ▲上鐵法院幹警排隊等候獻血徐 毅「自己的行為談不上偉大,但能做些事,幫到別人一點是一點。」從一開始家人的不解與擔心,到現在的全力支持,徐毅用實際行動普及了獻血、傳遞了溫暖,並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說,自己的行為談不上偉大,但能做些事,幫到別人一點是一點。今年疫情發生以來 , 他志願報名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 積極投入到防疫工作當中 , 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他人 , 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光和熱 。
  • 打了新冠疫苗,還能無償獻血嗎?
    打了新冠疫苗,還能無償獻血嗎?疫苗接種和無償獻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本期淺談一下這個問題。6.3.1.2 接受減毒活疫苗接種者接受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質炎等活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2周後,或風疹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等最後一次免疫接種4周後方可獻血。
  • 獻血到底對身體有壞處嗎?
    但蝌蚪君見到的獻血車,即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總是無人問津。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大家對於獻血這件事,總有些心驚膽戰的,會出現「獻血會不會影響身體啊」「獻血會導致肥胖嗎?」等各種疑問。咱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事兒。所謂獻血,就是把健康人群的血液暫時存儲起來,供需要輸血的病人使用。人體內有多少血?
  • 喜迎館慶獻血築愛 青島水族館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半島網5月12日訊2020年5月8日一早,青島市中心血站的愛心獻血車開進了青島水族館。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中雨,給出行的人們帶來了不便,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青島水族館幹部職工的獻血熱情。作為水族館人,雖無緣白衣執甲的擔當與豪邁,但同樣有關愛他人、心繫天下的柔情與大愛!在青島水族館喜迎建館88周年之際,水族館人選擇用無償獻血的形式,用向善之舉詮釋擔當與使命。早上9點無償獻血活動正式開始,為避免獻血者聚集,採取分流、分批、分組錯峰獻血。填寫表格、體檢化驗、獻血等各環節有條不紊的進行。
  • 無償獻血宣傳走進社區,兩天內53人獻血18600毫升
    在臘梅飄香的季節,連日來,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志願者們來到崇川區狼山街道新港社區,為愛心市民分享獻血知識,宣傳無償獻血。獻血車旁,工作人員和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向過往的市民發放宣傳資料、答疑解惑、動員大家關心和支持無償獻血工作,向社區市民傳播健康理念,「科學獻血有利身體健康,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僅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還有利於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獻血車內,市民挽起袖子捐獻熱血。
  • 獻血多少才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對於獻血,很多人都存在顧慮,但是到底獻血多少才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人體能及時補充所損失的血液,所以健康的成年人次獻血200-300mL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一次獻血200ml~300ml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 獻血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是時候告訴你真相了
    是2018年世界獻血日口號。獻血是愛心奉獻的體現,但是很多人對獻血產生了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獻血有益。另一種認為獻血有害,對身體會產生的極大的危害。那具體如何?獻血會不會危害到自身的健康呢?今天就詳細的和大家說一下!哪些人可以獻血?
  • 男子獻血三天後猝死 死因未明民間對獻血起質疑
    獻血三天後他死了  時報記者 李笛  42歲男子醫院猝死  2009年5月4日,寧海縣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室。  「王軍,幫我把被子撿起來。」褚孟弟躺在急診室的病床上,打著點滴,神志清醒。  而褚妻褚愛素告訴記者,褚孟弟從三門老家回來的當晚,她就明顯感覺到了丈夫身體的變化,「他連自己的洗腳水都端不動,還是我幫他倒掉的。」  5月4日清晨5點多,褚孟弟已經無法下床了,「早上刷牙洗臉他都沒有下床,是我端水給他洗臉的。」  5月4日凌晨5點鐘的時候,寧海縣獻血辦的值班人員接到了褚孟弟打來的求救電話。
  • 新民晚報數字報-經常獻血會使人變胖?
    對於獻血,網上流傳著各種有關獻血的說法:無償獻血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高度近視不能獻血、常獻血會導致肥胖……對此,上海市血液管理辦公室主任鄒崢嶸表示,適宜獻血人群獻血不僅不會損害人體健康,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骨髓造血功能,而常獻血會致肥胖的說法更是毫無根據。
  • 熱血「熊貓俠」:挽袖獻血 傳遞愛心
    收到雲南昆明血液中心發布的「熊貓血」應急獻血招募信息後,當天中午就有5位O型「熊貓俠」先後來到血液中心參加應急獻血,累計獻血1400毫升,為幫助病床上的患者捐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張祖標說「我想幫助和我一樣血型的人,能幫得上忙就好。」據了解,雲南工商學院距離雲南昆明血液中心40餘公裡,張祖標帶著奉獻之情跨越長長的距離前來獻血,身材瘦瘦的他身體裡流淌著的,是救人的急切,是無私的愛。不求回報的愛流淌在「熊貓俠」們的血液裡,目前昆明市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稀有血型志願者分隊共有稀有血型獻血者800餘人,他們猶如流動的血庫,隨時準備馳援獻血。
  • 南京環衛工14年獻血72次 捐獻量抵5人全身血液
    越廣雲是安徽明光人,1995年來到南京打工。2002年9月份,她帶著兒子逛夫子廟,看到了路邊的流動獻血車,在聽了無償獻血的介紹後毫不猶豫就擼起胳膊獻了200毫升血。「當時沒有想太多,就想著我們家庭條件也不好,不能給人提供多大的幫助,就想通過獻血幫助有需要的人吧。」說起自己的獻血經歷,越廣雲很平靜:既然對身體沒有害,還能幫助人,何樂不為呢?
  • 無償獻血支持抗疫 昆醫大附一院874名醫務人員獻血22萬餘毫升
    昆醫大附一院的醫務工作者無償獻血供圖4月2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積極組織全院醫務人員獻血,本院和呈貢院區共計874名醫務工作者參與獻血。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全院醫務人員積極響應號召,支援醫療臨床用血。截至記者發稿前,該院在本次無償獻血活動中共獻血225700毫升。
  • 獻血對身體有益,還是有害?這3個真相,醫生未必會告訴你
    獻血到底對身體有益,還是有害? 以一個健康的6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為例,體內血液量一般為4200毫升~4800毫升,很多人單次無償獻血的規格都是200毫升,這個量還達不到體內血液量的5%。 這是什麼概念?健康女性6個月的月經量約200毫升~300毫升,這比常規的獻血量都要多,可見200毫升的獻血量是人體可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