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提醒:獻血前3件事,獻血後2件事,先了解清楚再去獻血
參與無償獻血,一直是張兵的夢想。終於,在自己生日的這一天,剛滿18歲的張兵,拎著一個生日蛋糕,早早地走進了家附近的獻血中心。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經工作人員資料檢查審核後,他獻血了200毫升,留下了10毫升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正式加入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隊伍。
-
男人定期獻血五大好處
對於獻血,很多人並不了解,且存在誤區。有人說男人不能獻血,也有人說男人比女人更應該獻血。究竟男人能不能獻血?獻血對男人有什麼好處呢?獻血不會「傷元氣」據最新研究,定期獻血的人與不獻血的人相比,不僅更顯年輕,不易衰老,還可預防、緩解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更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佔體重的8%,為4000毫升~5000毫升。
-
南通市區北大街獻血點暨造血幹細胞採樣點正式啟用
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運行,昨天上午,北大街無償獻血點即造血幹細胞採樣點正式啟用,這是南通市中心血站在市區設立的第6個採血點。此獻血點的設立不僅為市北城區居民獻血提供了便利,也為無償獻血宣傳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當天,南通市第四屆「江蘇省無償獻血宣傳月」正式啟動。
-
我州17.5萬人次參與無償獻血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4000多人份
近日,記者從紅河州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換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州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隊、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不斷發展壯大:17.5萬人次參與無償獻血,累計捐獻血液5908.72萬毫升,成功完成2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極大地促進了全州「三獻」(無償獻血、人體器官和造血幹細胞捐獻
-
獻血會不會傷身體?要注意什麼?文章一併解答
我們都知道無償獻血無上光榮,但是這事關身體的健康,獻血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同時也達到了延年益壽的功效,但是也會帶來一定的壞處。獻血真的有益健康嗎?獻血時只是獻血小板和紅細胞,能夠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加快了血液流通的速度,提高了大腦血流量,防止出現高粘血症。經過多次獻血之後,能讓血液減少反應變得更加靈敏,加快了補充血液的速度,能讓造血系統一直處於旺盛狀態。
-
醫生已成我國獻血主力軍,為何仍有人說醫生不獻血?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我國無償獻血人次和採血量實現了連續20年的持續增長。但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醫生、公務員、大學生、軍人獻血比率遠高於其他人,已成為獻血的主力軍。為什麼普通公眾不願意獻血呢?
-
獻血會對身體有害嗎?
很多人對獻血持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獻血有益身體健康;另一種認為獻血有害,對身體會產生極大的危害。那獻血究竟會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呢?如果一次獻血200至400毫升,僅佔全身血量的5%至10%,完全可以依賴自身的代償和造血能力,及時補充體內的循環血液,滿足自身需求。所以,獻血不會減少循環血容量,也不會影響人的健康功能。定期獻血對身體益處頗多,適量獻血能有效地降低血液黏滯度,預防多種疾病。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可刺激骨髓造血幹細胞產生出更多的新生血細胞和免疫球蛋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
捐造血幹細胞像獻血一樣簡單
相比北京、山東、廣東等地而言,雲南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處於國內中等發展水平,至今已成功捐獻232例,造血幹細胞的成功捐獻需要太多緣分和幸運。」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雲南省分庫黃杰說。 現在捐造血幹細胞不再抽骨髓 「捐獻造血幹細胞到底是抽骨髓還是抽血液?」
-
每年獻血400毫升,可能會輕鬆得到幾個好處,很多人還不清楚
無償獻血不僅僅是一種公益事業,更能夠在他人生命垂危之際給人帶來生還的希望,而如今隨處可見的無償獻血車也讓獻血的渠道更加充分,不過,許多人群缺乏對獻血的正確認知,認為獻血對於身體的傷害較大,同時身體的造血功能等各方面也會受到影響,但實際每年獻血對身體的健康也有著更多的好處
-
義務獻血,他們用愛為生命接力「獻血特輯」
▲上鐵法院幹警排隊等候獻血徐 毅「自己的行為談不上偉大,但能做些事,幫到別人一點是一點。」大學時期多次獻血達800cc,工作後堅持獻血4次,2015年主動捐獻兩份成分血(主要為血小板),多年來,徐毅用實際行動持續奉獻愛心,無償獻血量累計達到1600cc,同時他也自願加入了中華造血幹細胞庫。
-
獻血捐骨髓做志願 公交車長傳播大愛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找廣州好人廣州人身邊的平民英雄 從一次獻血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再到成為一名為造血幹細胞工作提供志願服務的「五星級志願者」,公交車長周江瑜用最樸實的話來概括五年如一日的志願服務:「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回事,讓更多的人有生的希望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醫生自己從不獻血,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這實際上是謠言。獻血是一項公益行動,醫護人員一直是獻血的主力軍。因為他們知道,足夠的血液在一些緊急狀態下是挽救生命的基石。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已被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千百萬獻血者所證實。
-
26歲小夥無償獻血12次,等了七年多,終於成功捐獻骨髓
近日,在武漢某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血液分離機靜靜地運轉著,捐獻者胡採棣坐在一旁,看著自己流出的血液,一旁的血液分離機吸出造血幹細胞血液。胡採棣是一個報社的記者,在交談中記者感受到,這個性格開朗的小夥子身上有著滿滿的正能量,雖然今年才26歲,但他也已參與無償獻血12次,累計達4800ml。在面對採訪時,胡採棣表示:「高考結束之後第一次獻血,作為自己成人禮,然後獻血完了之後,就定期地堅持獻血。」胡採棣說,你能夠幫助別人是一種幸福。
-
合肥: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原標題: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獻全血、血小板或者造血幹細胞一次以上的獻血者,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其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享受優惠。」記者近日從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頒布實施《合肥市獻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保障「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孔向陽介紹說,合肥市無償獻血工作顯著成績,先後6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但是近年來合肥人口數量集聚,病人大量增加,醫療臨床用血量逐年上升,獻血、採血不能滿足需求。
-
「80後」母親為捐造血幹細胞增重18斤 已有十餘年獻血經歷
這封署名為「遠方的姐姐」的信來自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而這名捐贈者朱燕娜是一名「80後」的母親,為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特意增重18斤。據湖州吳興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朱燕娜也已有十幾年的獻血經歷。12月2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吳興區紅十字會了解到,因為朱燕娜曾有多次獻血經歷,所以在5年前血站護士動員她加入幹細胞庫時,朱燕娜便留了底。
-
無償獻血 激活器官捐獻卡 籤捐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18歲少年成年日送...
攝影 林林 樊思旭到流動獻血車無償獻血。 本人供圖 無償獻血 籤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18歲,你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成人禮?是一雙盼望已久的AJ籃球鞋,是一頓平時捨不得花錢吃的大餐,還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
《臨沂市獻血條例》出臺 獻血滿1000毫升可終生免費用血
獻血者累計獻血不滿一千毫升的,可以累計享受獻血量五倍的免費用血;獻血者累計獻血一千毫升以上的,可以終身享受無限量的免費用血。 獻血者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配偶父母、子女配偶可以累計享受獻血量等量的免費用血。
-
石龍28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幫到別人,非常開心
繼去年11月石龍鎮出現第3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後,今年7月,石龍鎮再有一位熱心市民——王志成為素味平生的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是東莞第69位、石龍鎮第4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同時也是首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石龍鎮本地人。
-
獻血對身體有危害所以醫生從不獻血?
,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失血的刺激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般而言,一次獻血流失的水分和無機物在1-2個小時內可恢復正常水平;肝臟合成的血漿蛋白質,1-2天內能得到補充;血小板需要2-3天,而紅細胞及血紅蛋白需要7-10天即可恢復至獻血前水平。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從哪裡來?原來人體內還有個「血庫」
>人體開始造血時,血液容量大概為60毫升,長大成人後約3500-4000毫升,近日,ZAKER哈爾濱推出的「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將帶市民一起去深入了解血液容量飆升史。孕三周,胎盤內的卵黃囊中血島為第一個造血中心。孕早期——為胎兒造血的器官依次是:肝臟、脾、腎、胸腺、淋巴結、骨髓。孕六月,肝、脾造血功能逐步減退。孕後期——骨髓(人體最重要的造血組織)開始造血(血液容量大概為60ml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