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淑女「小新」將發回報導 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報導組迎來新成員
「小新」與記者曹剛對話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即日起,由商湯科技打造的數字人成為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和進博會報導組的一員,這也是商湯科技數字人首次運用於媒體行業。「加入新民晚報報導組,你承擔了哪些任務呢?」「你最關心論壇哪些環節呢?」「去年莫比烏斯論壇給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年還有嗎?」「普通民眾能觀看論壇嗎?」面對大家的提問,數字人「小新」並不怯場,對答如流。
-
聽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對身體到底有啥危害?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與此同時,不少人對其獻血的行為產生了質疑,認為其死亡可能和經常獻血有關。更有人直言獻血對身體傷害大,連醫生都不願意去獻。網上隨手一搜,也都能看到不少類似的「獻血危害」說法:獻血會傷元氣、引起貧血獻血會造成血管破裂,變胖獻血容易感染愛滋、B肝經常獻血,容易得白血病......
-
「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舉行 新民晚報「傳承紅色基因...
新民晚報訊(記者 鞠敏)上海「開天闢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在東方宣教中心舉行,來自全市各有關單位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上,新民晚報作了《讓「紅色基因」融入「採編」血脈》交流發言。踏訪革命舊址,尋找光輝足跡,感悟紅色傳統,激勵奮鬥精神。
-
新民晚報數字報-養菖蒲記
當時養菖蒲的人已很少。養菖蒲之風是近年才開始復甦的。有些4年前開始玩菖蒲的,現在已經被視為「大師」了。我周圍有一些國畫家朋友也是「菖蒲粉」。「粉」得最厲害的是小胖子龐飛。他在自己的庭院裡種滿了菖蒲,為了拉同行們一起玩菖蒲,不惜送出自己精心栽培的菖蒲。我在幾位畫家那裡見到被養得稀稀拉拉、青黃不接的菖蒲,都說是龐飛送的。畫家們還和菖蒲種植名家聯袂舉辦過多次菖蒲展。
-
新民晚報數字報-螢火蟲
「被捉住的最初是用它來賭勝負,就是放在地上用腳一拖,在地上划起一條發光的線,比較哪個人劃得出來,就作為勝利。不消說,這是一種殘酷的行為,真所謂『以生命為兒戲』的了。」讀至此,心中不禁悽然,想:發光微弱的螢火蟲,也太弱小太平凡了,平凡得幾至平常。在這個世界上,平常而又弱小的生命,命運真是莫測的。 然而,螢火蟲卻是具有獨致之美的。 螢火蟲能夠發光就是非常奇特且神妙的事。
-
新民晚報數字報-富蘭克林與雷電傳奇
對那些偶爾還在思索的人,我可以給他們提供答案:所謂的風箏事件其實可能完全子虛烏有。 這並不等於否認班傑明·富蘭克林是電場領域的先驅。1746年的他作為印刷商和《窮查理曆書》的出版商相當富裕。《窮查理曆書》常常挖苦同時期其他曆書提出的天文和氣象迷信。一天,富蘭克林看到蘇格蘭雜耍藝人亞當·斯賓塞醫生——也稱「思朋斯醫生」——表演的一個被稱為「電吻」的社交把戲。
-
新民晚報數字報-為什麼總有人是「路痴」?
稍微掌握點幾何學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些「捷徑」其實是「陷阱」,根本無法到達目的地。但是,被試者卻義無反顧地掉進「陷阱」。 這項測試表明,人在判斷方向時,幾乎不考慮幾何學知識,而是通過路牌指引回家的路。即使依靠建築,我們也只是參照建築,告訴我們該左轉還是右轉,全然不理會這些建築的空間分布。 也許,早期人也是通過幾何學知識定義周圍世界,判斷方向的。
-
新民晚報數字報-水中的「紅色精靈」
現代人眼睛時時盯著手機或電腦,常會感覺疲勞,經常看看魚兒遊動、嬉戲,有意無意間活動了眼珠,減緩了視疲勞,實踐證明:養魚是護眼養眼的最好法寶。我在家時,常坐在沙發裡遠遠地觀賞著錦鯉魚撒歡,一會兒它們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一會兒它們又搖頭甩尾,浮上潛下,晃眼的魚鱗在清澈的水裡一閃一閃泛著光亮。
-
新民晚報數字報-母親與野菜
我確實不知道,我只知道螞蚱菜會開花,開著五顏六色的花。老家山東的螞蚱菜也不見得母親會摘來吃,到城市裡,倒成了珍貴之物。 她去小鎮上買菜,路上又發現一種「人荇菜」(即野生莧菜)。回來她就念叨,這人荇菜在桂林也有賣的,可以摘嫩莖葉用來做煎餅。第二天傍晚,我便看到飯桌擺上了人荇菜餅子。野菜自帶清香,和油水烹煮,味頗鮮美。 我很快變成和她一樣搜尋野菜的人。
-
新民晚報數字報-隔音效果
劉東華 在工廠的時候,我做過一段時間的工會幹事,偶爾會出面協調一些職工之間的糾紛
-
新民晚報數字報-菲利普斯船長
一點也不懷疑,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菲利普斯船長》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這部以2009年索馬利亞海盜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僅是要讓我們回到過去,回到現場,重新去體驗那令人銘心刻骨的時時刻刻,更重要的是,它測試了我們的內心,即如何面對艱難,面對困境,面對恐懼,面對死亡……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英國人保羅·格林格拉斯,他擅長拍攝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血腥星期天》描述英國軍隊如何鎮壓愛爾蘭抗議活動;《顫慄航班93》揭秘美國9·11飛機被劫持的前前後後。
-
新民晚報數字報-老漢玩轉大鐵球
文/王洪武 公園廣場裡玩鐵球的人並不少見,一般人都是一隻手握兩隻球,多的三隻球。
-
新民晚報數字報-美哉,中華創世神話
神話源自上古時期,人類試圖通過推理和想像的方式對各種自然現象作出合理解釋,表達徵服自然、支配自然力的意志和願望,但是囿於當時生產力水平與認識水平,人們並不能進行科學的解釋,因此經常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 馬克思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徵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
新民晚報數字報-粽子的英文
這是粽子的意譯,雖然籠統含糊,倒也成為許多人用英文介紹粽子的首選,且是英文維基推薦的zongzi替代說法之一。rice dumpling的兩個詞都是基礎的英文,淺顯易懂,不過單看英文,如何與珍珠丸子區分? 其三,sticky rice dumpling(糯米糰)或glutinous rice dumpling(糯米糰)。
-
新民晚報數字報-蘋果籽內「氰苷」會讓人中毒嗎?
「我們從相關消息中找不到答案,也沒有權威的檢測機構提供數據支持,這樣貿然地把喝蘋果汁與食物中毒套上因果關係,顯然會誤導公眾。」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伍佩英告訴記者:「如果消息中那個1歲嬰兒食物中毒屬實,也應該有詳細的臨床診斷。」 隨後,記者在網絡上查詢這則消息的來龍去脈,發現疑點重重。在網上輸入「蘋果核有毒」搜索,2010年就有相關報導了。
-
新民晚報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滬舉行
12月4日,由新民晚報國際部、深海區工作室承辦的新民晚報社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京滬兩地的十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圍繞「疫情下的世界與我們」,就當下備受關注的國際熱點事件、議題,以及未來世界格局走向等展開熱烈討論。
-
新民晚報數字報-澄清的石灰水
一天那人罵累了,大師笑著走過去問:朋友,當一個人送東西給你,你不接受,那麼這東西屬於誰呢?這人不假思索地答:當然是送的人自己的了。大師說:那就對了,到今天為止,你一直在罵,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謾罵不是屬於你自己了嗎?那人啞口無言。 我說,你簡直不是人,而是神——有人打了你左臉,見人不解氣,轉過頭去,讓他打右臉。
-
新民晚報數字報-火速救援
-
新民晚報數字報-投彈甲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