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淑女「小新」將發回報導 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報導組迎來新成員

2020-10-29 新民晚報

「通過深度學習,現在我已經掌握了的所有素材。比如我知道今年的論壇已經是第三屆了,61位諾貝爾獎得主將參會。我會努力向大家學習,成為一名好記者!」容貌秀麗、身材苗條的數字人「小新」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和駐足。

圖說:商湯數字人「小新」與記者曹剛對話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

即日起,由商湯科技打造的數字人成為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和進博會報導組的一員,這也是商湯科技數字人首次運用於媒體行業。

「加入新民晚報報導組,你承擔了哪些任務呢?」「你最關心論壇哪些環節呢?」「去年莫比烏斯論壇給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年還有嗎?」「普通民眾能觀看論壇嗎?」面對大家的提問,數字人「小新」並不怯場,對答如流。事實上,「她」已經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和上海科技節上亮相,圈粉不少。

圖說:數字人「小新」掌握了不少第三屆WLF的知識 陶磊 攝

商湯科技產品執行總監欒青博士介紹,數字人是在深度學習技術的驅動下,通過學習大量的真人會話、表情和動作,生成惟妙惟肖的擬人效果。「數字人『小新』的形象來自一位漂亮的上海女演員,研發人員對她的表情、說話語氣和動作進行了大量的三維數據採集,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學習到了她說話時的樣子,從而打造出一位淑女數字人。」

「小新」還有一位卡通版的姐妹「小糖」,之前在2020年上海科技節閉幕式上為多個節目擔任科普講解。「小糖」的製作相對簡單,其數據來源是一名女孩的照片。商湯科技利用人臉關鍵點檢測跟蹤技術,把照片轉化成了高度對應的卡通形象。

或許人們已經習慣了人臉識別,對自動駕駛也不再陌生,但當栩栩如生的數字人來到大家面前時,總會激起好奇心,猜想它什麼時候會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據介紹,數字人可以在許多場景替代人工提供重複性服務,目前已在國內一些銀行、博物館、商場、機場等場景落地應用。在銀行網點,數字人能扮演大堂經理的角色,為客戶介紹銀行的各項業務。通過人臉識別,它還能認出重點客戶,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服務。這些數位化「大堂經理」都具有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可以聽懂客戶的大多數問題並給予回答。當然,它也有答不上來的時候。此時,它會自動開啟遠程客服,銀行業務人員可通過語音或文字驅動數字人,讓它回答客戶的提問。

圖說:數字人還曾在上海科技節閉幕式上亮相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展望未來,數字人技術將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人工智慧在擬人化圖形動畫領域的重要落地應用。在AI技術的不斷進步下,未來也許可以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數字人,讓它陪伴家人、指引顧客,或是服務客戶,逐步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通過後臺的學習和數據的訓練,數字人會掌握不少記者的本領。『她』甚至比經驗豐富的記者知道的更多——可以隨時到後臺或網絡獲取新知。」欒青認為,數字人在新民晚報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嘗試,希望「她」能給媒體行業帶來更多科技能量。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最強大腦」緣何青睞上海?
    圖說:頂尖科學家論壇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在上海召開。不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與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仍克服重重困難抵達上海,將現場參加論壇。是怎樣的吸引力,讓科學家「天團」用行動為這座城市投上一票?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最強大腦」的心願:希望建立全球「科學共同體」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 易蓉)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教授,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教授,以及姚期智、王貽芳、謝曉亮和雷蒙德•斯蒂文斯展開科學對話。
  • 新的一年,國際格局將如何演進?新民晚報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滬舉行
    12月4日,由新民晚報國際部、深海區工作室承辦的新民晚報社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京滬兩地的十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圍繞「疫情下的世界與我們」,就當下備受關注的國際熱點事件、議題,以及未來世界格局走向等展開熱烈討論。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探訪WLA上海中心 在古典與科學的碰撞中領略「最強大腦」的風採
    或許,南昌路上一道不起眼的小門會成為你最新的印象——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上海中心。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本月30日即將召開,新民晚報記者來到南昌路上的這座「網紅」文保建築,領略世界頂尖科學家的風採。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學為畫筆 為上海著色
    圖說: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在首屆論壇上接受新民晚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論壇能聚集全球大批頂尖科學家到上海來發展科學,讓更多人意識到,上海乃至中國對科學的重視程度,擴展了上海「海納百川」的內涵。開放,是上海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品格,也一直貫穿在創新的全部環節。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盛會彰顯上海城市精神
    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開幕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2020年,是對人類的一次提醒、警告或是攻擊嗎?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將與新片區戰略同頻共振,充分依託上海優勢,面向「國際協同創新區」重大期待,集聚全球頂尖國際組織總部、頂尖科學家創新實驗室基地,形成具有強大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核心區;面向國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的發展動能,將頂尖科學資源與醫院、學校等配套建設融合起來,打造最符合創新規律的空間載體
  • 一圖看史上最強「諾獎天團」 |2020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新民晚報·新民網】10月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如約而至,科學家「天團」將再次以科學為畫筆,繪出最美的申城秋景。這場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個城市的全球聯動,進入倒計時!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謝曉亮:科學家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2015年阿爾伯尼獎得主,單分子酶學、單細胞基因組學開創者謝曉亮教授帶來了新冠肺炎治療的一些好消息。圖說:謝曉亮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當時正在瑞士參加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謝曉亮,立刻改籤最近的航班趕回北京,一心想為抗疫出力。目前,全球進入三期臨床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用來預防的。而感染病毒後的特效藥,還是空白。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A副主席朱棣文:希望其他領域的競爭不要波及...
    圖說:朱棣文在接受媒體視頻採訪 新民晚報記者徐程/攝 一國科學家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共享,將大大推進基礎研究的進步。我們面臨一些新的局面,科學家在創新技術變革方面需要通力協作,而不是彼此當作競爭對手。「我衷心希望,在其他領域的競爭不要再科學領域出現。」 朱棣文說,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我和同行們有很多交流,科學家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非常重要。尤其是青年和頂尖科學家的交流,能推動技術變革。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矽谷教父」將發表演講 他「斜杠人生」的秘訣是……
    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獲悉,美國計算機科學家、谷歌母公司主席、第十任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軒尼詩應邀參加於本月30日召開的第三屆論壇,並將發表關於《AI,賦能美好生活》的演講。2006年,他成為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第十任校長,在10年任期內,斯坦福誕生了許多學生創業俱樂部,形成了師生共同創業、將學術成果商業化的氛圍,還將超過八千項學校專利授權給企業,為學校獲得了13億美元專利費。軒尼詩同時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投資者。他是雅虎和谷歌這兩個斯坦福學生創業最成功項目的早期投資者。他自己創辦了兩家公司,包括晶片領域大名鼎鼎的MIPS,都成功被併購。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
    圖說:會議開始前小科學家向中科院院士楊雄裡請教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儘管昨晚剛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可獲得與「最強大腦」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人工智慧、黑洞、納米材料、量子……一個個科學熱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這位擁有一頭爆炸式的捲髮,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的化學家,是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也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在今年5月召開的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得了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 從小在長三角長大,餘金權也是新民晚報的忠實讀者,最愛讀體育新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鍾南山:科學家成偶像 是為了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做了視頻致辭他表示,新冠病毒的防治局面會越來越好,世界會越來越光明。鍾南山說,一場論壇能夠聚集這麼多頂尖科學家是很難得的。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環境,聚集科學界客觀理性的聲音,尋找科學應對之道非常重要。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學生」眼裡閃著光,「老師」眼中含著愛 浦江...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昨晚,對於17歲的上海中學學生吳君陶來說,是夢想成真的一刻。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羅傑·科恩伯格是人生第二回在這樣的場合與青年人互動。他坦言,拒絕這樣的邀請是覺得不該用自己的經驗和教訓教導年輕人。他甚至說,年輕人可以「不尊重」他們,不用聽他嘮叨,因為未來需要年輕人獨立創造。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新晉諾獎得主馬約爾:宇宙是否存在多個世界,這...
    圖說:米歇爾·馬約爾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首先登臺的是2019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他很榮幸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舞臺上介紹一個「古老」話題並談談自己的看法。他告訴大家,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就開始探索這樣一個問題:宇宙中是否存在多個世界。有不少人提出了星球形成的假說,這在當時也都是先進的看法。「銀河系有超過20億星體,在太陽系外還有沒有行星體系,我們能不能通過現代方法,驗證其他運行的行星呢?」馬約爾說,「當然,與恆星相比,行星的光芒要微小得多。」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基因編輯緣何得到諾貝爾獎和沃爾夫獎的垂青?這位世界頂尖科學家給出兩點理由
    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 新民晚報記者為何在具有爭議的情況下,基因編輯仍能屢獲世界大獎?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獲悉,在沃爾夫基金會主席、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看來,在有爭議的情況下,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術仍能獲得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原因。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確認參會 將分享黑洞...
    來源/諾獎官網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通訊員 盧羽華)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獲悉,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確認,她將參加定於本月底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介紹她獲得諾獎的黑洞研究。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史蒂文斯:提供普通人「可負擔」醫療是生物...
    圖說:雷蒙德·查爾斯·史蒂文斯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十年前,當人們認為無人駕駛只是一個夢而嘲笑的時候,不曾想短短十年這一切成為了現實;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快速檢測技術令病毒的快速控制、疾病的快速治療成為可能,這些都是轉化科學帶來的力量。」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領銜拍到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科學家 將在第三...
    在本月30日召開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上,2020新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現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的安德烈婭·蓋茲,以及黑洞探索者、拍到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謝普德·多爾曼都將參加。 多爾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項目(EHT)的創始人,而正是這項合作開天闢地地拍攝到了第一張黑洞圖像。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今天開幕的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上,這位新科女諾獎得主挾黑洞研究「踏雲而來」,更帶來了女性與自然科學不一樣的新故事,她希望能夠激勵更多年輕人特別是女性,勇敢地加入自然科學研究。告別世紀等待 物理諾獎迎來新女性自然科學領域的著名科學家中,女性還是偏少,特別是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