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菲利普斯船長

2020-12-06 新民晚報數字報
  劉偉馨

  《菲利普斯船長》是一部聞得到大海氣味的電影,這種氣味不僅來自海風、海浪、海船、海平線,還來自所有在海上的人們——船長、海員、海盜、海軍。在這樣濃鬱的大海氣味中,我們將要經歷的是一場刺激、恐懼和驚心動魄。

  一點也不懷疑,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菲利普斯船長》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這部以2009年索馬利亞海盜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僅是要讓我們回到過去,回到現場,重新去體驗那令人銘心刻骨的時時刻刻,更重要的是,它測試了我們的內心,即如何面對艱難,面對困境,面對恐懼,面對死亡……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英國人保羅·格林格拉斯,他擅長拍攝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血腥星期天》描述英國軍隊如何鎮壓愛爾蘭抗議活動;《顫慄航班93》揭秘美國9·11飛機被劫持的前前後後。不過,不要忘記,他還拍過《諜影重重2》和《諜影重重3》,所以,在他紀實風格的電影裡,我們完全可以看到緊張、刺激、驚悚、懸念、機敏,《菲利普斯船長》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四個海盜,駕著小艇,衝向大船……

  在現實生活裡,大海對於我們總有一種魔力。我的嶽父是老資格、有經驗的國際航線老船長,他常常會給我們講述奇聞趣事。我本人曾在和大海相關的行業工作多年,多次航海,有一回還搭乘一條漏水的木船遠行。每一次夜晚,當我站在甲板上遠眺,廣大、幽深、漆黑的大海總會令我產生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孤獨?無助?堅強?豁達?我對大海的迷戀延伸到電影,我常看取材於真實事件的片子:關於海難的——《鐵達尼號》;關於和風浪、鯊魚搏鬥的——《孤筏重洋》。現在,關於人和人戰鬥的——《菲利普斯船長》,又走進我的視線。

  我注意到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在對這部電影點評時,細緻地講述了菲利普斯船長和海盜頭目繆斯每一次的交集。是的,這不單單是救回人質的故事,不單單是驅逐艦、航母、護衛艦、海豹突擊隊,歷經艱險救回菲利普斯船長的驚險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兩個世界的真實描述:大船、小艇;西方世界、海盜天地,這是一個關於兩個船長菲利普斯和繆斯既聯繫又對抗的生死展示。在菲利普斯和繆斯用望遠鏡互相對視之時,就已註定,他們之間縈繞糾纏不會離去。

  飾演菲利普斯船長的是湯姆·漢克斯,他的表演無與倫比,令人驚訝,在前半部海盜劫船的過程中,他的智慧、計謀、鎮靜,讓人對他的掌控支配力絕對欽佩;在他被海盜劫為人質,關在狹小的救生船裡時,他不動聲色,在無法想像的危機面前,尋找點滴機會;在陷入極度的困境之後,他變得恐懼,甚至崩潰;當海盜被擊斃的剎那,他渾身血跡、眼睛被蒙、雙手懸吊、嘶聲喊叫,震驚?混亂?害怕?終結?安全?在他獲救被醫護兵檢查時,劫後餘生的驚恐、木訥、寬慰寫在臉上。這是屬於湯姆·漢克斯的又一個經典人物。

  飾演四名海盜的都是索馬利亞人,其中繆斯的扮演者是巴克哈德·阿布迪。他出生在戰亂的索馬利亞,後來去了葉門,14歲來到美國。導演說:「他們絕對表現出了犯罪和魯莽,還有他們的暴力,同時也有絕望的境地和人性在內。」失業、貧窮、戰爭、矛盾、夢想,在海盜們的世界裡,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內心,而這一切,都是拜這些優秀的非職業演員所賜,他們把這種真實性演到了極致,尤其是巴克哈德·阿布迪。

  保羅·格林格拉斯喜歡用手持攝影機拍攝電影,製造出一種鏡頭搖晃的效果。他曾說,有人批評他的這一做法,但他堅持認為,這樣更真實、更強烈。在跟隨《菲利普斯船長》兩個多小時的搖晃中,我倒是覺得,我仿佛真的在和大海的波浪一起搖動,一起晃蕩。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