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蛙眼守宮最知性

2021-01-09 新民晚報數字報
  黃茨婭

  守宮是爬行動物蜥蜴的一個品種。蛙眼守宮,顧名思義,有著青蛙一樣的大眼,身上的花紋點點綴綴,燦若星空。我餵養的這一條蛙眼守宮,是一個朋友從廣州帶回來的,他告訴我說,這個傢伙很好養,不鬧大事。我一聽都笑了起來,「它的身軀不過11釐米長,鬧得了大事嗎?」

  餵養它,花費真是不少。因為南方的冬季室內很冷,先是買照明取暖的燈,然後又是幾元錢一斤的麵包蟲,又在網上買到了乾淨的白沙。這個傢伙,模樣雖俊俏得出奇,可我左看右看它,像是一條四腳蛇,只不過是小巧玲瓏而已。一想起那四腳蛇,心裡就有點發麻。故所,每一次給它換水換沙,我都是戴著雙層手套進行。每天,餵它兩條麵包蟲,餵的時候我大喊一聲:「開飯了!」那廝似乎懂了,睜大眼睛看著我,我用長竹筷挑起麵包蟲,放入飼養籠裡,它一見,欣喜若狂,一跳就上來了,把麵包蟲奪去,慢慢地賞玩一陣後再吞下去。

  餵養它,感覺換沙是一大麻煩,非得把它弄出來才行。好在它的攀爬能力強,隨便弄到哪個牆壁,它就吸住了,慢慢地享受一種自由爬牆的樂趣。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溫柔可愛的傢伙,也有鬧大事的時候。

  婆婆來了,就坐在沙發上,而我正在給小蛙眼換沙,戴上手套把它捉了出來,放在沙發後面的牆壁上,那天天氣晴朗,它也感受到了溫暖之春,剛附在牆壁上,便從左到右爬行,速度快得出奇,快要爬到婆婆的背後了,婆婆一見,驚叫起來說:「哎呀!你們家的牆上有四腳蛇。」我解釋:「不是蛇,是蜥蜴,我餵養了三個月的小寵物。」婆婆嚇得起了身,換了一個地方坐說:「連四腳蛇都可以當成寵物養了,我看你們是吃飽了撐著幹……」。婆婆不高興地走了。

  老公得知後,非要把小蛙眼放掉,硬說它模樣雖小,卻耗電耗錢,我說:「如果硬要放生,等到夏天再說,因為目前春季氣溫低,放了它的生,氣溫低於十四度,它會凍死的。」小蛙眼最喜歡看我用電腦上網敲打鍵盤的樣子,我想,是不是敲打鍵盤聲有點節奏的緣故?有的時候,我們看電視,它也看得興奮。偶爾打個盹兒,獨靜一陣子,活潑的時候,滿籠子爬呀跳呀,搞個不停。最乖巧的是,放出來在地上,活動範圍不超過一米,所以,不必擔心它在家中丟失。說起它,我對它是有愛有恨,愛的是它在籠子裡眨巴大眼睛對我左顧右盼的樣子很搞笑,恨的是放在地上彈跳力很高,一不留神,跳到我的鞋子上面,嚇得我尖叫。

  早些天看電視,看的是著名電影導演吳天明的追悼會,很多女演員在哭的鏡頭,我看到後,心情沉重,把頭垂下,一會兒,發現窗臺上的小蛙眼,它也在做低頭的姿勢。我對老公說,它也感受到了人間的悲情。老公說,算了吧,那是湊巧。不管怎樣,我始終相信,任何動物都是有靈性的,餵久了,它也能感受人間的情感和快樂。

  有了蜥蜴的日子,生活,多了一道樂趣,心情,多了一種愛憐。只因為它,小巧玲瓏,知性可愛。

相關焦點

  • 數字淑女「小新」將發回報導 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報導組迎來新成員
    容貌秀麗、身材苗條的數字人「小新」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和駐足。「小新」與記者曹剛對話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即日起,由商湯科技打造的數字人成為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和進博會報導組的一員,這也是商湯科技數字人首次運用於媒體行業。
  • 新民晚報數字報-養菖蒲記
    我最喜歡的是清代金冬心的一幅菖蒲:3個古樸的陶盆中,細密整齊的菖蒲,有點像男子的「板寸」髮型。畫上還題了一首詩,他真的把菖蒲比作了兒郎。  不落集  朱屺瞻家的菖蒲似女子,而金冬心畫中的菖蒲似男兒,但它們都有一種古意和靜雅氣,後來雖然養蒲之風大盛,亦未之見。  這裡所說的菖蒲,不是端午節時家家戶戶掛在門上闢邪的水菖蒲。
  • 新民晚報數字報-富蘭克林與雷電傳奇
    他最富有爭議的聲明就是閃電是一種電現象。富蘭克林與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彼得·克林森通信,談到所有這些內容。這些信件成為《電的實驗與觀察》的藍本。該書於1751年首次出版,後被譯成幾種語言,為這位印刷商贏得了作為自然科學家的全球聲譽。  書中提出一個驗證閃電與電是否一樣的實驗。「要確定雲是否帶電,」他寫道,「在一個高塔的頂端,設置一個足夠容納一個人和一個電架的崗亭。
  • 新民晚報數字報-螢火蟲
  • 「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舉行 新民晚報「傳承紅色基因...
    新民晚報訊(記者 鞠敏)上海「開天闢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在東方宣教中心舉行,來自全市各有關單位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上,新民晚報作了《讓「紅色基因」融入「採編」血脈》交流發言。踏訪革命舊址,尋找光輝足跡,感悟紅色傳統,激勵奮鬥精神。
  • 新民晚報數字報-火速救援
    以《反恐特警組:火速救援》為代表的犯罪動作片是好萊塢最擅長的電影類型之一,驚險刺激的爆破場景、此起彼伏的槍戰、淋漓暢快的打鬥場面也給喜愛此類題材的觀眾絕佳的觀影體驗。當特警遇上特工,一場重量級的較量即將上演。在這個梅雨季節,相信本片一定足夠讓你補足元氣,精力充沛。
  • 新民晚報數字報-粽子的英文
  • 新民晚報數字報-隔音效果
  • 新民晚報數字報-菲利普斯船長
  • 新民晚報數字報-母親與野菜
  • 新民晚報數字報-投彈甲蟲
  • 新民晚報數字報-北極圈中的島
    顧雨露  Lofoten群島,是整個北歐行程中我最期待的部分。
  • 新民晚報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滬舉行
    12月4日,由新民晚報國際部、深海區工作室承辦的新民晚報社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京滬兩地的十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圍繞「疫情下的世界與我們」,就當下備受關注的國際熱點事件、議題,以及未來世界格局走向等展開熱烈討論。
  • 新民晚報數字報-澄清的石灰水
    陳 美  我心急火燎地趕到上島咖啡,J同學正頹唐地坐在最裡面靠窗的位子上,無聊地攪拌著喝了一半的咖啡。
  • 新民晚報數字報-玉出昆崗
    「玉出昆崗」(《千字文》),崑崙山盛產美玉,是中國玉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崑崙山玉礦形成於五億多年前。是中酸性巖漿侵入鎂質大理巖和白雲石大理巖中,在一定溫度、壓力等極其苛刻的地質條件下成就的。其後約在四千萬年前,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無比劇烈地碰撞,產生了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崑崙山隆起,原來在地層深處的玉石礦被抬升至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度。
  • 新民晚報數字報-事典和語典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通篇不著一典,卻是公認的好詩。李商隱好用典,人稱「獺祭魚」:「唐李商隱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集左右,時謂為獺祭魚。」(宋吳炯《五總志》)但他同樣也有不少不用事典的佳作名篇:「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無題》)今人寫舊詩,不應該詩必用典,尤其不應該為典而典。
  • 新民晚報數字報-下周中可能又將與秋雨相伴
    這一數字幾乎達到了三年前的兩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自然遺產數量已經從2014年的35處增加到62處,比例從1/7增加到1/4,其中,受全球變暖威脅最嚴重的生態系統是珊瑚礁(海水變暖引發大規模白化事件)和冰川(融化)。
  • 新民晚報數字報-水中的「紅色精靈」
  • 胡振郎藝術特展廳本月揭牌 一手見證新民晚報復刊時美術函授班盛況
    供不應求如何破解難題,胡振郎想到了當時如日中天的《新民晚報》,帶著一張合作信和《新民晚報》讀者服務公司一拍即合,於是,一場大規模函授美術課在編輯部開啟了。圖說:胡振郎 沈飛德 攝攜手新民晚報辦美術函授課80年代開始,胡振郎當選了上海美協理事。他回憶說,當時《新民晚報》剛剛復刊,發行量就直衝百萬,真正做到了飛入尋常百姓家,影響很大。
  • 新民晚報數字報-近看樹的落葉
    杜梨葉,是我們最喜歡的,我們常常在地上仔細尋找,不放過任何一片闖入眼帘的葉子,常常會有美麗的邂逅而讓我們賞心悅目,便常常會聽見小孫子的大呼小叫:爺爺,快看,這裡有一片好看的樹葉!  找到的最好看最別致的一片杜梨葉,竟然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