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神童9歲上大學 稱化學數學不夠有挑戰性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5日報導,美國9歲的凱蘭誇奇(kairan Quazi)是一名天才兒童,智商超過99.9%的人,就讀於利弗莫爾(Livermore)的拉斯波西塔斯學院。他白天上大學四年級的課,晚上攻讀化學和數學的第二學士學位,並稱化學和數學課不夠有挑戰性。

凱蘭解釋道,適應大學生活很困難,他必須提前給教授發郵件,這樣同學們在課堂上看到他才不會感到震驚。他成績很好,甚至輔導一些同學。他熱愛數學、編程、政治和閱讀,希望自己在兩三年內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

凱蘭表示,他知道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有一次他糾正老師的課堂錯誤,而當時他只是一個三歲的學齡前兒童。凱蘭在《赫芬頓郵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我告訴我三年級的科學老師,她對地心引力的缺乏深度認識。」隨後,學校讓他做了一個智商測試,測試結果震驚了醫生、父母和老師。凱蘭說:「測試結果顯示,我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

在那之後,凱蘭進入了一所國際學校,這是一個面向高智商人群的學校,並成為戴維森研究所的一名年輕學者。他說:「我需要通過面試和評估向政府證明,我有上大學學習的能力。」 現在行政部門和教授們把我當作其他學生一樣對待。」他說道:「性格外向有助於在大學裡交到很多朋友,很多同學甚至請我輔導。但作為大學生,我還有其他的挑戰,我沒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能力或記筆記能力。」

當不學習的時候,他會閱讀名著等書籍。他最喜歡的有《哈利波特》、《權力的遊戲》和《一個懦弱的孩子的日記》。為了增加趣味性,他還閱讀政治方面的文章。他平時向家人學習孟加拉語,並在業餘時間學習漢語。至於凱蘭的未來,他希望在兩三年內轉到麻省理工學院。他還在世界上最大的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工智慧部門預約了2020年的暑期實習。(實習編譯:黃然冰 審稿:朱盈庫)

相關焦點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一年取得碩士學位;17歲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1歲博士畢業,24歲即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史上最年輕的教授;31歲那年榮獲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的「天才獎」和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
  • 美華裔少年與澳神童合作發現新數學定理
    據中國日報網11月5日轉港媒報導,美國17歲的華裔少年梁徐明(Xuming Liang,音譯)與同齡的澳大利亞的少年澤利克(Ivan Zelich)在網上相識後,經過6個月,合作發現了一條新的數學定理——「梁-澤利克定理」(Liang Zelich Theorum),該定理可協助理解及計算出立體幾何結構,解題速度比計算機還要快。
  • 17歲華裔、澳洲神童發現新定理:改變數學未來
    美國17歲的華裔少年梁徐明(Xuming Liang,音譯)與同齡的澳大利亞的少年澤利克(Ivan Zelich)在網上相識後,經過6個月,合作發現了一條新的數學定理——「梁-澤利克定理」(Liang Zelich Theorum)。澤利克來自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智商高達180。
  • 9歲神童大學畢業什麼情況 智商145和愛因斯坦誰高?
    9歲神童大學畢業什麼情況 智商145和愛因斯坦誰高?時間:2019-11-16 2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歲神童大學畢業什麼情況 智商145和愛因斯坦誰高? 你們的九歲是在幹嘛的?
  • 那個9歲高考,10歲讀大學的天才少女,不過裹著神童的一塊遮羞布
    」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這是古人對神童的解釋,古人當中有不少人從小就表露出了神跡,孔子三歲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學會了祭祀禮儀,王勃13歲寫出《滕王閣序》,白居易不到一歲就能識字……現代隨著孩子開智比較早,神童也是一茬接著一茬,中科大還有個少年班,裡面接收的全是神童,12、3歲考上中科大的人。
  • 14歲上大學,23歲拿博士,一位「昔日神童」的迷茫與歸來
    問題說明是:「看他的資料,兩年學完小學和初一的課程,14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23歲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這算是開掛的人生吧?但這麼多年過去,似乎在科研領域沒有太大成就,只能是做做簡單的科普,這算不算又是一個方仲永的悲劇?」
  • 揭秘各地明星神童成長
    你8、9歲時在做什麼?或許每個人的童年都差不多,此時還在享受無憂無慮的「玩泥巴」時光。但有一批「人小本領大」的神童們,小小年紀卻能做出技驚四座的舉動。近日,美國9歲神童成為大學客座講師引起關注,又為神童軍團添新丁。這裡盤點了近年來15位小有名氣的明星神童,與他們相比,你是不是覺得小時候的自己「弱爆了」?
  • 比利時9歲神童退學赴美讀博,父母卻被抨擊炒作
    近日,BBC報導稱比利時9歲神童在西蒙斯在即將獲得大學學位的時候退學,轉而飛赴美國讀博,並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其實,如果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西蒙斯將在12月份畢業,然後順利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大學生。對於校方的這一安排,西蒙斯的父母在社交媒體上明確地表示了反對,並痛斥學校是「騙子」。在多次協商未果之後,西蒙斯的父母便給孩子辦理了退學手續。據悉,神童西蒙斯出身於醫生家庭,其智商高達145,因此他從4歲開始讀小學,6歲上中學,並用1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中學6年的課程,並於2019年3月開始上大學。
  • 11歲考入中科大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神童確實存在,誰家要是出個神童,豈不是燒了八輩子的高香?可是我並不贊成神童過早開發,「傷仲永」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並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並且詩的文採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
  • 中國最風流的神童:37歲當了自己讀過大學的校長,連娶兩任女博士
    中國最風流的神童:37歲當了自己讀過大學的校長,連娶兩任女博士大部分人提起神童,腦海裡最先出現的就是一個戴著眼鏡、抱著書本的「小學究」形象。1979年,初三剛畢業的展濤參加全國數學奧賽,因為出色的表現,引起了山東百年名校山東大學校領導的注意,後來展濤被山大數學系破格錄取,進入當時山大的少年班。年紀稍大的人可能知道,那時候不少名牌大學都設立「少年班」,專門招收智商超群的神童加以培養。展濤進入山大後,師從中國著名數學家潘承洞。
  • 曾是數學神童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新華社/法新    1975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曾是一位數學神童,他21歲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4歲成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鑑於在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同時榮膺本屆菲爾茨獎得主。
  • 14歲上大學,22歲轟動國際。在天才面前偽神童有多可笑
    文/木頭嘎嘎和棉花球導語:這兩天我們看了太多的神童,看了這些孩子的簡歷和科研成果真是了不起,他們都是葫蘆娃轉世嗎?一出生就會打妖精嗎?當然不是!可在這些神童的背後,他們的父母是不是有多度消費孩子的嫌疑,處於什麼理由刻意的把自己的孩子包裝成神童呢?
  • 比利時9歲神童將從大學畢業 職業理想是研發人造器官
    4歲,普通的孩子還在幼兒園,他卻已經上了小學;6歲,普通的孩子剛上小學,他卻已經入讀高中;如今9歲,普通的孩子仍在讀小學,而他卻即將完成大學學業。他就是比利時神童勞倫特·西蒙斯。CNN網站截圖A child prodigy from Belgium is on course to gain a bachelor's degree at the tender age of 9.比利時的一名神童年僅9歲就將獲得學士學位。
  •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超愛因斯坦,7歲讀大學,8歲留美,如今怎樣
    北宋時期有一個神童,名為傷仲永,5歲能寫詩,無師自通,其父就帶著他四處寫詩賺錢,明道二年(1033年)王安石見到12歲的方仲永,便叫他作詩,結果大失所望,又過了七年,方仲永已經成了一個普通人。方仲永是天生的「神童」,但沒有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最終趨於平淡,在現實當中,有不少的傷仲永,就好比這位曾經被稱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他7歲上大學,8歲赴美留學,回國之後成了一個白領,但他的情況又有些特殊。
  • 神童養成記:5歲做微積分放鬆身心 13歲讀碩士
    有的老人為了學習知識,不顧高齡依然求學,但同時,也有一批「神童」,他們年僅十幾歲,甚至是幾歲,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念到碩士,甚至是博士。他們有的從5歲開始就做微積分,有的13歲就攻讀碩士,有的甚至成為了世界最小的計算機專家,他們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神童又是如何養成的呢?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曾經的「神童」讓人失望,小學不只看成績
    不知道是否有人記得當年的那個「神童」張炘煬,這名男孩兒在10歲的時候,就以505分的成績考入了大學,成為全國最小年齡的大學生。 你以為他的光輝歷史就此結束了?當然不是,13歲的張炘煬通過了碩士研究生的複試,再次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2011年,16歲的他沒有停止向更高學歷進階的步伐,而是勇往直前,成為了一名數學博士生。
  • 神童尹希17歲是哈佛大學的博士生,他原本是中國的一名物理學新
    「神童」在1983的一個男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後來被稱為天才兒童的「神童」。那麼他的生活是如何令人震驚的?尹希的父母都是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的高材生,而尹希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從小接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直到上大學後才接觸了很多東西。
  • 13歲高分考上大學 "神童"生活弱智肄業回家
    面對這樣一個普普通通,性格內向得有些過分的大男孩,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把他和「神童」這個詞聯繫起來,但是從兩歲開始到17歲,魏永康的超常智力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東方神童」的故事。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2歲就掌握了1000多個字。4歲掌握初中文化,在小學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1991年10月,8歲的魏永康就跳到了縣屬重點中學,也跳過了他的童年。
  • 從數學神童到獲菲爾茨獎
    時年31歲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2006年8月22日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菲爾茨獎父親比爾·陶是兒科醫生,母親格雷絲是數學教師,他們於1972年從香港移民澳大利亞。早在幼兒時期,陶哲軒就顯示出過人的智商。與其他天才兒童一樣,陶哲軒就在看兒童劇《芝麻街》時自學了英文字母。父親發現,玩寫有字母和數學的積木時,陶哲軒會把積木塊按照字母順序和數字順序排列,而且不久後還能用數字作簡單的加減法。令陶家父母驚訝的還不止於此。
  • 美國11歲小神童上大學 5歲會做初級微積分
    據《世界日報》報導,一位11歲的小神童成為美國得州基督教大學 (TCU)歷來年紀最小的學生。就像一般11歲的小男孩一樣,卡森·惠友 (Carson Huey-You)喜歡打電玩、看電影,與弟弟打鬧。他也會用鋼琴彈奏古典音樂,會講中文,更熱愛量子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