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晉仁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文揭示全球黃金航道的可...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倪晉仁課題組首次提出了黃金航道的概念和識別方法,並構建了全球黃金航道可持續性的綜合評價體系。研究成果以「Sustainability of global Golden Inland Waterways」為題,於2020年3月2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中國科學院倪晉仁院士蒞臨西安理工大學作《河流通量》學術報告
在報告中,倪晉仁院士系統地介紹了他在河流全物質通量領域的探索過程與相應的治學思想與方法。其研究以河流中基本輸移物質——水和沙為介質與出發點,構建了水沙河流通量的研究框架;以此為基礎,量化探究了中國大型河流的水沙輸移入海特徵,並在全球範圍內考察了各大型河流的水沙輸移入海特徵,創新性地發現並解釋了在不同氣候條件下河流水沙輸移入海的規律及其成因,為在全世界範圍內不同生態與人類生活生產條件下進行有效的水沙管理提出了理論依據及指導方向,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與應用價值,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影響。
-
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吳曉磊課題組在PNAS發文 揭示微生物耐鹽鹼...
對細胞而言,環境中的高鹽度可能導致非特異性的滲透效應和/或特定的胞內系統毒性,危害其生長和繁殖。為了適應這些極端環境,微生物進化了多種耐受鹽鹼脅迫以適應高鹽鹼環境生長繁殖的策略。其中,通過改變膜轉運通量適應環境的策略是:微生物利用其細胞膜上的鈉泵系統及ATP合酶等,泵出鹽離子、泵入質子來保證細胞內Na+和H+處於相對穩定狀態,維持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
-
光壽紅課題組在《PNAS》上揭示反義核糖體小幹擾RNA新功能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壽紅教授課題組首次揭示了反義核糖體小幹擾RNA(risiRNA)參與核糖體RNA代謝調控和穩態維持:即細胞內錯誤加工的核糖體RNA片段除了被代謝降解之外,還可以激活細胞內的RNA幹擾通路,合成risiRNA,並通過細胞核RNA幹擾通路對核糖體RNA在轉錄水平進行調控。
-
...佔肖衛課題組在JACS發文揭示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的蝴蝶效應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m.Chem.Soc.,DOI:10.1021/jacs.0c09800)。
-
謝曉非課題組在PNAS上發文揭示利他行為緩解生理性疼痛
2019年12月30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在線刊發了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謝曉非教授課題組的論文
-
PNAS | 清華大學黃善金課題組揭示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控制機制
該研究綜合生物化學、遺傳學和活體成像技術揭示了腺苷酸環化酶相關蛋白1(adenylyl cyclase associated protein 1; CAP1)通過產生可聚合的單體肌動蛋白(G-actin)控制花粉管頂端從質膜上產生的微絲聚合。
-
水土流失與石漠化有什麼關係?
水土流失與石漠化有什麼關係?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把水土流失與石漠化的關係說成「密切關係」您不會答應,可能會回應一句:「正確的廢話。」□從成因的關聯上看,先有水土流失,後有石漠化。石漠化是水土流失嚴重的表現。□從分布地區上看,水土流失可以出現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半乾旱、半溼潤、溼潤等地區,分布較廣;石漠化一般出現在熱帶、亞熱帶的溼潤、半溼潤地區,且集中在喀斯特地區,分布較窄。這樣看來,水土流失地區不一定有石漠化;石漠化地區一定有水土流失。
-
「南方水土保持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暨中國·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教...
原標題:「南方水土保持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暨中國·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教館在長汀揭牌助力實現水土流失治理全勝目標5日,長汀縣舉行「南方水土保持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暨中國·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教館揭牌儀式。福建農林大學作為最早參與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的科研院校之一,與長汀縣的合作已有30多年歷史。為助力長汀實現在2035年前取得水土流失治理全勝目標,福建農林大學繼續發揮科研優勢和特長,與長汀縣共同籌建了「南方水土保持與綠色發展研究院」,將著重開展南方紅壤區水土保持及其相關領域的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研究,以及相關技術成果推廣和應用。
-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JACS發文揭示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m.Chem.Soc.,DOI:10.1021/jacs.0c09800)。
-
清華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發文報導果蠅機械力信號轉導新機制
清華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發文報導果蠅機械力信號轉導新機制清華新聞網3月29日電 3月2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果蠅機械力感受器中NompC的超微結構」(Ultra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NompC in the Mechanoreceptive Organelle
-
清華生命學院黃善金課題組發文報導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控制機制
清華生命學院黃善金課題組發文報導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控制機制清華新聞網5月28日電 5月23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黃善金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腺苷酸環化酶相關蛋白1介導的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機制」(Mechanism of CAP1-mediated Apical Actin Polymerization
-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逾45萬平方公裡
新華網銀川9月8日電(姜雪城 李雪)記者從正在銀川召開的黃河中遊水土保持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了解到,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經達45.4萬平方公裡,佔總土地面積的70.9%。
-
解析水土流失監測儀器設備有哪些
筆者結合野外工作實踐和市場研究,以三種水土流失監測儀器設備為例,從實踐角度對其進行點評,以期引起更多的研發者重視,更好地研製專業設備,推動行業技術水平提升。 (一)一種可攜式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儀 工作原理:設置徑流小區,實施人工模擬降雨,在產流產沙過程中收集水沙量,實時計算出土壤侵蝕模數。
-
裴豔中課題組在《Joule》發文揭示最高效熱電材料
裴豔中課題組在《Joule》發文揭示最高效熱電材料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03-13 瀏覽:
-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PNAS,揭示RNA結合蛋白Rox8調控Hippo...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為相關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策略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20-11-23
-
科學+|中國科學院倪晉仁院士:在幸運的時代做勤奮的人
此外,北京大學環境工程實驗室和教育部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也借著中國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東風,建立起來。 從有到好加團隊 倪晉仁本來是研究水利工程的,在水利專業上可謂輕車熟路、順風順水。可他偏偏對並不熟悉的環境工程產生了興趣,從此走上了一條艱難的新道路,幾乎將既有優勢清零。
-
倪晉仁:在幸運的時代做勤奮的人
「不僅軟硬體都跟不上,就連北京大學是否應該發展環境工程學科,在認識上也有很大分歧。」回憶起1995年組建環境工程研究所的經歷,倪晉仁感嘆不已。如果按照原有的專業方向前行,倪晉仁確實是「輕車熟路」。早在1992年,倪晉仁就被北京大學破格聘為教授,同年獲得錢寧泥沙科學獎,1994年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首屆全國博士後十佳(國氏)獎、國家優秀中青年人才專項基金,199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
【前沿】PNAS:南京師範大學黃曉華課題組破解稀土元素(REEs)如何激活植物胞吞作用
百餘年來,因缺乏REEs細胞行為直接可視化及學科交叉探究技術及策略,REEs生物(尤其動、植物)效應的細胞學機制揭示,被公認是化學、生物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共性難題。其中,植物存在細胞壁及細胞質膜外較強酸性環境,更難實現REEs細胞行為可視化與機制揭示。
-
冰川融化水土流失 長江源區生態遭遇陣痛
來源:經濟參考報部分河段水質下降、冰川融化水土流失加劇、內湖鹹水匯入長江北源楚瑪爾河……不久前,記者跟隨科考隊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程2500多公裡,目擊長江之源水文、水資源、河流泥沙、生態環境等方面正在悄然發生的深刻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