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國重器即將抵深!10月10日可搶公眾免費開放票

2021-01-12 騰訊網

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將於10月15日—18日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行。海博會期間將推出精彩紛呈的配套活動,邀請大國重器「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等實船來深亮相展示。

記者從2020海博會承辦單位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獲悉,「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將於10月14-16日面向市民免費開放參觀,名額限1680個。網上預約通道將於10月10日上午10時在海博會官網(https://www.cimee.com.cn)開啟。預約細則可關注「海洋經濟博覽會」微信公眾號,留意相關信息發布。

深海一號: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

「深海一號」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專用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2017年9月16日在武漢開工建造,建成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告別「向陽紅09」船,迎來自己的專用支持母船。

「深海一號」不僅能為「蛟龍號」深潛作業提供水下、水面支持,還具備數據、樣品的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同時還擁有專門的維護保養機庫,極大提升有效下潛次數,提高作業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深海一號」配備了全新的水面支撐系統,包括「大A架」系統和絞車系統等。「大A架」可以保持操作穩定性;絞車系統從2個馬達變為5個馬達,動力更足,能夠把蛟龍號提得更穩,足以對抗更加惡劣的海況。

除了載人潛水器,深海一號還可同時搭載「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和「潛龍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具備「三龍」系列潛水器同時作業能力。未來,「三龍」一體的同船作業模式有望得以實現。

蛟龍號:下潛7062米創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蛟龍號」是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蛟龍號」長8.2米,寬3米,高3.4米,2009年至2012年,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

近底自動航行和懸停定位、高速率水聲通信、充油銀鋅蓄電池容量被譽為「蛟龍號」三大技術突破。科學家通過搭乘蛟龍號可以在海底某個點直接觀測和取樣,進行「解剖麻雀」式精細化研究。「蛟龍號」先進的水聲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測能力,可以高速傳輸圖像和語音。

它配備多種高性能作業工具,以此保證在特殊的海洋環境或海底地質條件下完成保真取樣和潛鑽取芯等複雜任務。

天鯤號: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

「天鯤號」是我國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6600KW絞刀功率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

「天鯤號」的成功研製實現了我國重型自航絞吸船關鍵技術的突破,填補了我國自主設計建造重型自航絞吸船的空白,使我國挖泥船設計和建造技術躋身世界前列。它的泥泵輸送功率達到17000千瓦,能力居世界前列,是全球疏浚市場最有競爭力的重型裝備。

「天鯤號」裝備了強大的挖掘系統和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可實現自動挖泥、監控及無人操控,適用於沿海及深遠海港口航道疏浚等工程。

無論你在天涯海角,

相關焦點

  • 大國重器到底有多重?
    在古代,像這樣的「大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如今,人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早已發生了改變——中國天眼、國產航母、「復興號」列車以及C919大飛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當今的大國重器。它們都擁有共同的特徵:科技含量高,研製難度大,對相關行業乃至國家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猴年10月1日出生的市民 國慶當天可免費去動物園
    猴年10月1日出生,「國慶節」當天能免費入園……這麼多看點和優惠,「國慶」假期帶著家裡的小寶貝兒到鄭州市動物園看看非洲來的新朋友吧!有看頭|「新房客」愛喝酒,還披著一身綠色調的皮毛鄭州市動物園迎來了28位「新房客」:綠猴10隻、白額捲尾猴10隻、東非狒狒8隻,且都是第一次來鄭州。
  • 三款大國重器亮相海博會,引發熱議,國際網友:中國總帶來驚喜
    據環球網報導:為了助力2020年海博會,「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將於本月的14日至18日在我國的廣東省深圳市的蛇口郵輪母港亮相,並且向公眾免費開放參觀,由於他們作為海博會期間推出的重磅配套活動之一
  • 盤點丨「奮鬥者」號在全球海洋最深處成功坐底,還有這些「大國重器...
    今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0日,「奮鬥者」號挺進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探底萬米深海。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成都熊貓基地免費放票20000張,戳進來看領取攻略!
    各位想看熊貓的、計劃來看熊貓的、本地的、外地的朋友們,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成都熊貓基地即將開放的免費「吸貓」日。成都熊貓基地2019年免費開放日—2019年12月25日將免費放票20000張!「免費『吸貓』攻略」:「免費開放日」時間:2019年12月25日7:30-17:00。
  • 中國又一「大國重器」即將升空!美國人:我們報應來了?
    早在2018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就曾經表示,中國將於2020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如今,這一預言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近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已經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表明了本次中國航天的重大試驗又一次取得了圓滿成功。
  • VR騎乘、宇宙漫步 天津濱海科技館10月1日開館試運營
    央廣網天津9月17日消息(記者劉陽)佩戴VR眼鏡騎乘感受深海世界,站在宇宙中心觀看星球變換,或者透過紅外感應了解自身熱力分布……看似深奧的物理原理在這裡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實驗。9月16日,記者跟隨採訪團提前探館將於10月1日開始試運營的天津濱海科技館,看「黑科技」如何變得「很有趣」。
  • 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8月10日和20日還將免費開放
    上周五,作為110周年校慶的一項活動,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對市民免費開放。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近三千種珍稀動植物標本,前來參觀的幾百名市民飽足了眼福。這裡的老鼠竟然比貓還大一進入一樓展廳,記者就聞到淡淡的臭味,志願講解員告訴記者,這是用於浸泡動物標本的福馬林的味道。
  • 雲南天文臺舉行暑期天文科普公眾開放日活動
    ,7月29日,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科普教育基地舉辦了一場面向公眾免費的大型天文科普開放日活動。開放日活動從7月29日10點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共有4000多人參加了天文科普開放日活動。有家長表示,孩子們在活動中既得到了放鬆又增長了知識,這樣的親身體驗可能會在孩子的心中播撒下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種子,是很好的暑期課外活動。  當日,雲南電視臺記者還進行了現場採訪,並在晚間新聞播出。
  • 開放「天眼」盡顯大國風範
    「『中國天眼』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並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近日,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重磅「官宣」引發關注,中國科研的開放姿態令人眼前一亮。為更好發揮其科學效能,中國打「天眼」建設之初就承諾向世界開放。如今踐行諾言,更顯示出中國的大國風範。  就當中國網友為祖國自豪之際,外國網友卻開啟「吐槽模式」。有人想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曾拒絕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的黑歷史;有人著眼中西方的鮮明對比,感慨「中國才是大國」……誠如斯言,雖說開放共享一直被稱作「國際慣例」,但在一些國家那裡,「打開大門」實屬罕見,「排斥壟斷」倒是常有。
  • 截止1月10日上海鐵路春運餘票信息查詢
    2014年春運鐵路上海站每日客運信息(1月10日)  今日發售小年夜車票 鐵路發布六條中轉「曲線 回家線路  今天是1月10日,距離春運正式開始還有6天.網絡購票 電話訂票發售1月29日圖定列車車票.春運售票進入高峰期.明日起長途方向預售票將回落,  鐵路部門指醒.未購買到車票的部分長途方向旅客可嘗試中轉
  • 新加坡地標聖淘沙魚尾獅將被拆除,10月20日為最後開放日
    據「商業內幕」網站9月20日報導,新加坡聖淘沙發展局當天召開記者會宣布,將重新規劃開發旅遊勝地聖淘沙島及附近的勿拉尼島,並將拆除聖淘沙島上標誌性魚尾獅為新規劃讓道。「島上魚尾獅最後一個開放日是今年10月20日,之後它將被拆除。」 不過,聖淘沙管理公司在一封郵件中說,這片區域的建築施工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而魚尾獅具體何時拆除還未最終敲定,要取決於施工進度。
  • 廣東科學中心免費開放
    3月5日是星期一,按慣例是廣東科學中心的閉館日,為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廣東科學中心的員工放棄休息,決定免費開館迎接公眾。
  • 《輻射76》下個季票內容將免費開放
    《輻射76》正式宣布下一個季票內容後引起了一些疑問,現在Bethesda確認,下個季票內容將完全免費。《輻射76》「廢土客」資料片獲得了成功,Bethesda在宣布這一喜訊後繼續公布了2020年下半年的更新計劃。
  • 78個免費!滬美術館1月觀展指南(附元旦開放信息)
    )  地點:中山東一路27號6樓  票價:通票118元,平日票99元,學生優惠票/殘疾人68元  上海馳翰美術館  地點:黃浦區復興東路1117號2樓  日常開放:周一至周五 10:00-17:00  元旦:1月1日-1月3日閉館  01 // 《馳翰掇英》系列展
  • 學習:清華大學所有課程免費向公眾開放
    ◆導語◆學習是,給大腦進食,補充營養,清華大學作為國內一流高等學府,這次面對全國疫情,向公眾免費開放,預計開放周期至2月16日,在這近兩周的時間,希望讀友們可以好好利用這次學習機會,安排好自己的居家學習計劃。
  •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鯤龍」寓意「鯤鵬展翅,蛟龍入海」;「鴻雁」寓意「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還有北鬥、天問、玉兔……你知道這些名字有什麼寓意嗎?戳圖了解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為大國重器點讚!驕傲轉發!
  • 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原標題:「四史」關鍵詞|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 走進大國重器的「智造所」 VR素材來自萬米海底
    走進大國重器的「智造所」 VR素材來自萬米海底 原標題: 任 鵬攝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是「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今年的主題為「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在此期間,中科院在全國的幾乎所有科研機構將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要想讓科技創新成果真正惠及全體人民,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需要讓「高大上」的科研成果走出科技圈,走進百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