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氦列為戰略儲備資源限產 中國科研大受影響

2020-12-03 搜狐網
  一旦美國收緊液氦的出口,中國現有許多使用氦氣和液氦的科研項目和醫療項目將受到影響。

  張海剛忙著聯繫外面的液氦供應商,因為理化所的液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重新送過來。實驗是不能停的,現在的文章還不夠明年畢業的要求。看著身邊忙碌的同學,他心裡很著急。

  張海剛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讀博士,他所進行的分子動力學性質的研究需要在超低溫環境進行,這種低至4.2K的低溫是通過液氦來實現的。  

實驗室「斷糧」

  物理所的液氦主要來源於兄弟院所——中科院理化所。

  理化所研究員劉立強說:「所裡的氦液化器每兩天工作一次,每次工作8個小時,一個星期大概能出1000升液氦。」但是,近幾天所裡的氦液化器出現了故障。據劉立強介紹,上世紀80年代,該所氦液化器產出的液氦能夠供應整個華北地區,但現在,80%的液氦都要先滿足物理所的實驗需要。

  為了應對這個隨時可能「罷工」的儀器,物理所在2008年耗資六七十萬元人民幣買了自己的氦液化器。物理所一位實驗人員告訴《科學新聞》:「要等到明年(2010)初,液化器才能真正投入使用,即便是這樣也只能夠自給自足。」

  在中科院,像物理所這樣擁有國家超導重點實驗室的液氦消耗「大戶」並不唯一,經歷過「斷糧」之苦的電工所中科院應用超導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對此深有體會。為了研究帶材的超導性能和維持超導磁體運行,液氦必不可少,而與物理所不同,電工所的液氦是直接從國內的液氦分銷商手中購買,通常來說,這比從中科院其他研究所購買要便宜。

  但就在2007年下半年,超導實驗室的超導實驗停了長達兩個多月。彼時由於美國將氦資源列為戰略儲備資源而限制粗氦產量,美國國內液氦設備大規模停產,這不僅導致了美國自身在日本長島軍事基地的需氦設備被迫關閉,而且累及到中國的液氦進口,液氦的價格更是一度飆升到300元/升。  

醫院面臨問題

  回憶起2007年下半年的液氦斷貨情形,一家液氦供應商的負責人王國強記憶猶新:「不斷有人打聽什麼時候能買到液氦。每天都要向顧客解釋不是為了抬價,確實是美國那邊沒有液氦運過來了。」

  更嚴重的是,液氦的最大消費群體還不在科研機構,而是在醫院的核磁共振設備。中科院電工所的李曉航副研究員介紹說:「現在醫院的核磁共振成像儀的核心大都是超導磁體,只有在液氦的低溫下才能穩定運行從而產生穩定的磁場,這樣才能保證高解析度的成像。」

  液氦供應商王國強也證實了這個觀點。他表示,越是精密的低溫超導成像設備往往消耗的液氦越多:「北京天壇醫院的腦磁圖儀每星期都要注兩次液氦,用量達上百升。」核磁共振成像儀的諸多優點讓其成為醫院不可或缺的診斷工具,然而在2007年,由於「伴侶商品」液氦的短缺,一些醫院不得不讓它們停止運行。

  汽車加了汽油馬上就可以重新上路,但「醫院的核磁共振成像設備一旦停下來,再啟動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李曉航說,「首先要注入幾十升的液氦預冷設備,而且很有可能需要重新勻場,超導磁體退磁後重新充磁也要10到15天。等到設備完全正常差不多要等一個月。」

  而且對於儀器來說,超導磁體的反覆退磁對儀器本身是有損害的。

  隨著醫療體系的逐步完善,醫院核磁共振成像設備也越來越多,據上海一家液氦供應公司透露:中國的液氦分銷商已經達到260多家。  

一種用途寬泛的稀缺資源

  氦氣是一種非常「懶惰」的氣體,不易與別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同時,氦氣也是一種稀缺資源。

  不過,美國是幸運的,地球上80%以上的氦資源分布於此,美國的天然氣中氦氣的含量高達7.5%。

  由於氦氣在飛船發射、飛彈武器工業、低溫超導研究、半導體生產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中國近年來對氦氣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受制於氦氣資源匱乏、提取氦氣的成本較高,中國在需求上一直依賴進口。

  「中國四川自貢倒是有一些氦氣含量相對較高的天然氣,從中提取出的氦基本就用於潛艇。」中科院理化所的劉立強研究員說。他解釋道:「在水下的高壓環境下,空氣中的氮氣會溶解在潛水員的血液中,在潛水員上浮的過程中隨著壓力的變小,血液中的氮氣便會逸出,形成氣泡阻塞血管,而用到極難溶於水的氦氣與氧氣混合形成的人造空氣,由於氦氣本身的化學惰性,可以讓潛水員較為舒適地在水面和水下之間往返。」

  同時由於氦氣非常「懶惰」,不易與別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它常常被用作電焊和單晶矽生產中的保護氣,避免金屬或者矽被空氣中的氧氣所氧化形成討厭的氧化物。像美國這樣的氦資源富有國家,據統計在其2000年消耗的所有氦氣中,18%用在了焊接上,而16%用作工業的保護氣。

  此外,氦氣還被用於飛艇的載氣,在火箭發射中也離不開它的身影。

  未來氦氣進口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一旦美國收緊液氦的出口,中國現有的許多使用氦氣和液氦的科研項目和醫療項目將受到影響。  

三種途徑解除氦危機

  對於美國這樣的「富氦」國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似乎不需要考慮「氦資源危機」的問題,但事實上不管是科研工作者還是醫療工作者都在考慮如何面對這一危機。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節流。王國強告訴《科學新聞》:「現在醫院的核磁共振儀很多自身帶有密閉性很好、防止蒸發的液氦裝置,大大減少了液氦的需求量……先前的一些耗費液氦量大的儀器已經逐漸被淘汰。」

  更多的科學家嘗試用其他的製冷方式來代替液氦製冷。劉立強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希望用無液氦的制冷機來達到超導磁體的工作溫度。「相對於液氦製冷,制冷機的氦需求量很低(用作制冷機的製冷氣體),制冷機主要通過冷橋與磁體相連,採用的是熱傳導的製冷方式,而液氦主要是將磁體浸泡其中,對流製冷起很大作用。」劉立強說。

  然而這種方法目前還沒有真正用於醫用核磁共振儀。有專家表示,液氦製冷的優勢現在比較明顯:製冷效果穩定,對於成像要求條件苛刻的醫用設備,這點很重要。制冷機的穩定性不如液氦,容易受到擾動影響,這對精確成像是不利的。但他也表示,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成熟,制冷機代替液氦製冷也並非不可能。

  發展高溫超導材料也是另一個可能的途徑。2009年10月18日在合肥舉行的國際磁體技術會議上,高溫超導成為與會專家的熱議話題。尋找優質的高溫超導材料,讓超導磁體能夠在液氮甚至更高的溫度下穩定工作,是核磁共振成像儀擺脫液氦的又一希望所在。  

氦的發現

  1868年8月18日,法國天文學家彼埃爾讓桑(PierreJanssen)在印度南部觀測日全食時,意外發現太陽光譜裡面有一條陌生的明亮黃線,英國天文學家約瑟夫洛基爾(JosephLockyer)也獨立地發現了這條黃線,並把這種元素命名為「氦」,它的英語為helium(來自希臘語「太陽」)一詞首音節的音譯。1895年英國化學家威廉拉姆塞(WilliamRamsay)從一種含鈾礦物中分離到氦的時候,讓人們認識到地球上也有氦的分布。而且氦是一種惰性氣體,幾乎不能和其他任何元素化合,而且極難液化。(記者王玲/《科學新聞》09年第21期)

相關焦點

  • 別再拿戰略資源、氣體稀土——氦氣吹氣球了
    美國政府當年可是花大價錢儲存了幾十萬噸氦氣,這批氦氣看起來似乎已經失去了其戰略價值,不如把它賣了換點外快和財政收入。於是,1996年他們決定將這批氦氣賣掉,但是有關法令卻有點嘚兒:二十年內每年銷售二十分之一的儲備,價格是購買儲存氦氣所花掉的錢除以儲藏量。根據相關數據,以2005年為例,氦氣的銷售量有2.3萬噸,而生產量只有1.4萬噸。
  • 氦氣戰略資源投資機會分析,別再拿氣體稀土吹氣球了!
    美國政府當年可是花大價錢儲存了幾十萬噸氦氣,這批氦氣看起來似乎已經失去了其戰略價值,不如把它賣了換點外快和財政收入。於是,1996年他們決定將這批氦氣賣掉,但是有關法令卻有點嘚兒:二十年內每年銷售二十分之一的儲備,價格是購買儲存氦氣所花掉的錢除以儲藏量。根據相關數據,以2005年為例,氦氣的銷售量有2.3萬噸,而生產量只有1.4萬噸。
  • 美物理學家稱地球25年之後或將「無氦」(組圖)
    氫氣球人人都玩過,或許有些人玩得還挺大的,比如《飛屋環遊記》裡的那位老大爺。不過,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氫氣球裡裝的是氫———如果真是這樣可就麻煩了,氫氣與氧氣混合後,遇火會爆炸,中學化學課本上都有提及,怎麼可能讓孩子們玩這種危險的東東呢?實際上,現在的氫氣球,填充的都是氦,元素周期表上排名第二的傢伙。  氦實際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科研工具。
  • 資源嚴重不足 我國杜仲橡膠儲備制度亟待建立
    在國家層面,把「資源」培育大,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的基礎。《杜仲產業綠皮書》建議,儘快建立杜仲橡膠國家戰略儲備制度。  新型杜仲資源嚴重不足   天然橡膠是現代社會的基礎工業原料和重要戰略資源,在全球經濟競爭和軍事競爭中具有重要地位。受自然條件等因素限制,我國天然橡膠需求依賴進口的局面一直無法改變。
  • 中國探月不是為氦3 最重要是探明月球資源分布
    據新華社上海 11月 4日電針對此前有媒體報導的「中國探月科學目標鎖定氦 3」,中國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主任胡浩 4日說,中國探月具有多項重要的工程意義,將探月工程的科學目標簡單說成是開發氦 3資源是不準確的。  胡浩表示,被命名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測工程和載人航天工程一樣,也是一項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大工程。
  • 港媒:擺脫對美依賴又進一步,中國制氦裝備產業化獲突破性進展
    中國正在試圖減少對高科技產品氦的進口依賴,並已經在此方面向前邁出了一步。據《南華早報》報導, 在中國西北部一個新工廠工作的科學家們稱,他們正在從工廠的天然氣廢品中提取氦氣,這可能是在中國大規模生產氦氣的關鍵。
  • 美私營公司重返月球 氦-3將變革能源產業
    月球上的純淨能源氦-3(helium3)將使地球能源產業產生重大變革。總部設在美國的「宇宙機器人」技術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早已將其目光投向月球,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發送挖掘機器人到月球表面探礦。該公司在其網站上表示,美國太空人搭乘阿波羅飛船成功登陸月球,創造了歷史,但一直以來月球處於休眠狀態,因為他們沒有發現隱藏在月球兩極的冰水、甲烷、氦和其它揮發性物質。預計月球極地冰川將成為早期月球經濟的經濟基礎。
  • 智能型氦液化回收系統落戶中科院物理所,有望實現75L/日實驗室液氦...
    同樣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氦這個字眼往往很少出現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2012年後,美國將氦氣作為戰略儲備資源,大幅削減了氦氣的出口訂單,但隨後卡達彌補了這個空缺,因此目前全球氦氣市場主要依賴美國和卡達兩個主要氦氣產地。
  • 將來會成為人類重要能源的月球資源「氦3」
    據科學家測算,按目前發展的速度,有可能在100年的時光就會耗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燃料資源。目前,世界各國都已把節約使用目前的傳統能源和開發利用新型能源作為戰略步驟,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近期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種在遠期可能成為地球重要能源的物資,那就是氦-3。
  • 人類正在輕率地浪費一種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資源:氦
    但如果我們不保護它,未來就註定要生活在一個氦資源貧瘠的國家。而且,需要數億年地球才能自然地補充它的氦儲備。 當氦在地球上被發現時,它獨特的性質便即刻為它提供了無數的科學用途。它比空氣輕,所以可以用於浮升甚至懸浮;它不活潑也不易發生反應,所以可以在高溫和富氧的環境下使用而不會有爆炸的風險;聲音在其中的速度是在空氣中的三倍,這就有了聲學中的應用。
  • 排汙限產引發新一輪粉末塗料企業漲價潮
    安徽徽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確保徽州循環經濟園區汙水達標排放,於2016年11月2日通知園區部分企業限產或停產。  據記者了解,安徽省黃山市是我國固體環氧樹脂的主要生產基地,目前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環氧樹脂粉末塗料原料基地,粉末塗料行業所耗環氧樹脂基本為固體的E-12環氧樹脂,大部分為黃山製造。固體的E-12環氧樹脂在黃山得到蓬勃發展,佔全國市場份額的大部分,還有相當數量的出口。
  • 油價迎年內最後調價 2017年油價走勢預測受頁巖油影響
    被售的原油儲備  新年伊始,國際原油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調整:俄羅斯、OPEC等產油國將開始削減產量,美國首次出售戰略石油儲備。不久前,美國國會已授權能源部出售價值3.754億美元(約800萬桶)的戰略儲備原油。這一行動最早將於明年1月開始。
  • 全球氦氣儲備25年內耗盡 售價太低浪費嚴重
    近日有科學家警告說,氦氣其實是種寶貴的資源,但因售價便宜而常常被浪費。在25—30年內,地球的氦氣儲備將被耗盡。  如今,地球上的氦氣資源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大量消耗。氦氣耗盡對於指望它來給核磁共振掃描儀降溫的醫院來說可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 北極熊生存環境受威脅 美將其列為瀕臨滅絕動物
    北極熊生存環境受威脅 美將其列為瀕臨滅絕動物 2008年05月15日 15: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5月15日電   全球暖化,北極冰山日漸消溶,威脅北極熊生存空間,美國14日將北極熊列入「瀕臨危險物種法」的保護名單。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專家預測,全球2.5萬頭北極熊到了2050年時,只會剩下三分之一。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大型LNG裝置BOG提氦撬裝冷箱  氦氣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是國家安全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性物資,廣泛應用於國防、航空航天、核工業、科研、醫療、工業等領域。氦氣主要存在於天然氣中,而我國屬貧氦天然氣氣田,氦含量極低,並且直接從天然氣中提取氦氣成本極高,工業用氦基本全靠進口,對外依存度極高。
  • 儲備優秀上市資源,我們還差了些什麼?
    ,為資本市場儲備優秀上市資源,這是最近一段時期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對於優秀資源的引導,也逐漸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視,而與我們鄰近的港股市場,近期也有系列動作,擬為優秀上市資源的引入,而作出更大的改變及讓步。 實際上,這些年來,在國內資本市場中,即使是上交所與深交所之間,也長期上演著上市資源的爭奪之戰。受此影響,在滬深交易市場爭奪IPO資源異常激烈的背景下,實際上也不斷提升各自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強化自身的競爭意識。
  • 美國頁巖油「垂簾聽政」 歐佩克限產難救油價
    原標題:美國頁巖油「垂簾聽政」 ,歐佩克限產難救油價時隔八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再度達成限產協議,目標為每日3250萬~3300萬桶(較今年8月水平減少0.6%~2.1%)。這個以內部博弈、爭奪市場份額著稱的組織震驚全球,美油一度暴漲6%。儘管如此,各大機構似乎並不買帳。「是否達成限產協議不重要,關鍵還是人性。」
  • 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因特殊用途被世界各國列為戰略資源
    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資料顯示世界稀土儲藏量1.3億噸(以稀土氧化物REO計),其中中國為我國稀土資源的分布;我國稀土總量佔全球的23%,分布呈現『北輕南重』,資源類型多,輕稀土礦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對環境影響非常大,離子型中型稀土礦賦存條件差等四大顯著特點。
  • 澳洲斥4.3億抄底原油,美國稱趁低價加大石油儲備,中國跟不跟?
    受此影響,市場恐慌情緒再次上揚,國際油價持續承壓。 美國稱要趁低價加大石油儲備,中國跟不跟?因此,為提振美國經濟,美國4月20日表示,該國將考慮停止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原油,幫助美國原油行業滿足本國的原油需求。此外,在國際原油正逢歷史性低價之際,美國還計劃趁機購買7500萬桶石油,作為本國的戰略儲備。 不過,美國此舉尚未獲得批准。
  • 中國將率先探測月球氦-3資源量
    作為中國首次月球探測的四項科學目標之一,月壤探測將通過月表微波特性,反演月表亮溫分布,估算全月球月壤結構與厚度,可以初步估算出全月球月壤中氦-3的資源量和分布,這對人類未來和平開發利用月球能源有著重要意義。據介紹,氦-3原本大量存在於太陽噴射出來的高能粒子流———太陽風中。在超高真空的月球表面,太陽風直接注入月球的月壤表面。經過46億年的日積月累,氦-3在月壤顆粒表面蘊藏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