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香港樓價全線向上 公屋價格頻頻「破頂」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3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下同)關口。

資料圖:香港尖沙咀繁華商業區的老式居民樓。

中新社

發 張宇 攝

  對於樓市的扭曲怪現象,學者直言「樓市已進入瘋狂階段」,置業人士不惜「將價就貨」入市,不過公營房屋質素畢竟與私樓有相當差距,一旦市況轉向,單位未必獲承接;尤其是綠表(即未補價)買家,由於受制於入息及資產限制,業主財力有限,息口稍有波動勢加重供樓負擔,甚至出現斷供情況。摸頂買公屋、居屋的業主可謂危險。

  各區居屋連環破頂

  以往普遍被視為質素遜於私樓的公屋、居屋不再「草根味」。今年前5個月,公屋、居屋成交不論已補價或未補價,均多次刷新造價及平方英尺價新高。同時多個公屋、居屋「新貴」崛起。

  目前綠表居屋市場的紀錄,4月份由樂富德強苑刷新,該屋苑一個三房戶4月份獲綠表買家以788萬元(未補價)買入,折合平方英尺價格高達12,012元,造價及平方英尺價均創屋苑歷史紀錄,更一舉登上香港未補價居屋「雙料冠軍」。

  至於居屋利伯維爾場,目前香港「居屋王」於4月份新鮮誕生,大角咀富榮花園一個三房戶,以881.8萬元(已補價)成交。居屋利伯維爾場的平方英尺價紀錄,則繼續由鰂魚湧康山花園「冧莊」,5月中一個房戶,在利伯維爾場以平方英尺價16,682元易手,直撲1.7萬元。

  再看未補價公屋方面,香港仔華貴邨一個高層戶,上月在綠表市場以平方英尺價7,862元易手,稱冠香港。翻查資料,綠表公屋平方英尺價於去年底才突破7,000元水平,如今相距不足半年,平方英尺價便已挑戰8,000元關口。另邊廂,鴨脷洲利東邨今年3月錄得350萬元(未補價)成交,為全港綠表公屋造價新高。

  而公屋利伯維爾場中,造價於今年首度衝上「5球」水平,由4月份大圍顯徑邨創下;至於全港公屋平方英尺價紀錄,則由藍田德田邨於5月中以15,030元創下。

  倘加息恐現斷供潮

  有學者直言「樓市已進入瘋狂階段」,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說:「樓價幾乎個個月都升2%至3%。」冼日明又認為,二手公營房屋被搶貴,與近期政策不無關係。

  其中俗稱「白居二」的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計劃,讓市場可以免補價買居屋,並以低首期輕易踏入置業門坎;而同時近期推出的公屋富戶政策,令部分租戶遷出,從而衍生新需求。種種因素同時出現,均成為二手公屋、居屋樓價攀升的推手。

  展望下半年,冼日明預計,目前住宅市場以一手樓主導,倘新盤持續暢銷、地價仍然向上,勢為攀升中的樓價推波助瀾,在盤源稀缺的公屋、居屋市場可能再出現破頂個案。

  不過他提醒,居屋、公屋單位質素始終與私人屋苑有一段距離,如今造價幾近與私樓看齊,反映已偏離市場,一旦樓市逆轉,物業要放售時未必獲得承接。值得留意的是,受制於入息及資產限制,購買未補價居屋、公屋的業主財力畢竟有限,一旦香港加息將首當其衝,加重其供樓負擔、甚至出現斷供危機。

相關焦點

  •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中新網2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新界西一向給予人「偏遠」的感覺,地區「次一等」,屬於上車客的首選地區,是故樓價一向落後。有代理表示,通常要待外區樓價上升至一定程度,市民買不起市區樓後,「牛市最後一瓢水」就會流入新界西。
  • 香港豪宅樓價狂飆 一平方呎等於打工仔一年工資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尖沙嘴商鋪21日出現呎價達69.55萬元的成交價,不禁令人擔憂香港樓市炒風捲土重來。畢竟今年秋天豪宅狂飆的一幕,人們至今歷歷在目。  踏入今年8月,香港樓價恍如脫韁野馬,一路狂飆。
  • 香港樓市這一年:疫情持續樓價仍微升的背後
    「11月樓價跌幅比預期少,12月預計將會繼續調整,2020年全年的跌幅大約為1%,小於預期。企業大幅裁員已經出現,失業率將會繼續上升,這些因素最終將影響市場的購買力。樓市的調整預計將維持到明年第一季度,但波幅有限,估計全年的跌幅在5%左右,」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 香港豪宅貴絕全球 每平方呎樓價4440美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發表「世界城市優質住宅指數」顯示,新型肺炎疫情導致持續封鎖,顯著影響全球房地產市場,過去半年全球近七成城市的樓價報跌,而香港豪宅上半年樓價較去年底跌約4.2%,較去年同期更跌6.8%,但每平方呎樓價仍要4440美元(約34100港元),依然冠絕全球。
  •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延長 將在2020年開始縮短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延長 將在2020年開始縮短 2016-11-,香港有關居民輪候公屋時間有增無減。香港房委會10月31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約有28.65萬宗,較上季28.83萬宗略減1,800宗。但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4.1年延長至4.5年。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預期,隨著未來5年將有7萬多個公屋單位供應,輪候時間待2020年後才會逐步降低,但不會放棄3年配屋目標。另外,房委會討論多項縮短公屋輪候措施,原則上同意收緊「富戶政策」。
  • 香港興業料愉景灣明年樓價升跌5%內
    觀點地產網訊:11月30日,香港興業銷售及市務與物業拓展總監朱偉玲接受港媒訪問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民習慣居家辦公模式,對健康家居要求更高,愉景灣空氣好,低密度建築更加貼合市場需求,可見疫情後愉景灣更受歡迎。強調意峰及意堤兩項目沒有清貨壓力,料明年樓價升跌5%內。
  • 香港頂級開發商免費送土地給市民了,一口氣拿出27萬平方米!
    根據公開數據,香港土地面積1111平方公裡,已建設土地佔24.3%,其餘75.7%為郊野公園、水塘等,其中房屋用地面積僅佔6.9%,導致樓價畸高,租金貴。 根據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去年底的數據,香港土地缺乏且樓價及租金不斷上升。
  • 香港樓價指數前十月徘徊 中大型豪宅跌幅最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香港樓價指數前十月徘徊,中大型豪宅跌幅最甚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月 香港新冠病毒第四波來襲,市場憂慮樓市將被拖累,預計2020年樓價按年將以11月26日,香港官方樓價指數顯示,前10個月私人樓宇售價指數累計升幅僅0.45%,其中,100至159.9平方米的住宅價格跌幅最甚,幾乎回到2017年水平。此外,10月數字尚未反映11月以來第四波疫情爆發的影響,市場預計疫情將拖累年內最後兩個月樓價行情。
  • 香港樓市再瘋狂:26平售948萬 房價已連續5年全球最貴
    國際物業顧問世邦魏理仕比較全球35個城市私人住宅市場的數據後發表報告,指香港平均樓價達963萬港元貴絕全球。價格雖貴,市場需求依然火爆,據美聯物業數據顯示,5月4日及5日香港推出三個新盤,涉及約1100個單位,加上此前開售的新盤,兩日內銷售量約1200套,更是創出2017年6月以來成交量新高。
  • 韓國瑜凱道造勢爆場 港媒四點析「攻頂有望」
    華夏經緯網1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2020候選人韓國瑜9日晚上在府前凱道大造勢,現場宣布破百萬人參與,氣勢更勝韓過往任何一場造勢,讓許多海外媒體相當訝異。有港媒分析認為,韓已凝聚極高的攻頂氣勢,若再加上10日晚上高雄的選前之夜也同樣爆場,「韓2020大選這一役離攻頂成功可能已不遠。」
  • 從「籠屋」到90平米的「千呎豪宅」,香港人為什麼住得那麼擠?
    黃博寧】「樓價高企,房屋供不應求,是市民最關注的民生問題。」《環球時報》記者在香港生活期間,連找房子帶採訪和去朋友家做客,進過上百戶人家。記者曾走訪過一棟公屋,一層有三四十戶人家,感覺有點像走進福建的土樓。公屋是港府為基層提供的租房,約有30.7%的香港人租住,租金非常便宜,每月1000至3000港元不等。據了解,申請公屋要經過嚴格審批,對收入、資產都有要求,超過就要多交租金或讓出。
  • 九七回歸前夕 香港樓價被推上歷史高峰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核心提示:「九七回歸」前,海外及內地資金,大規模的湧入了香港的地產市場,將香港的樓價推上了歷史性的高峰。
  • 香港樓市:「帶血的饅頭」深度
    01 的確跌了 最近,有港媒曝料:香港尖沙咀一套複式豪宅,先從1.4億港元跌至1億,減價4000萬港元。 如此程度大放血令人心疼。
  • 五礦地產:預計香港明年樓價平穩
    五礦地產香港總部營運總監羅耀榮指出,環球量化寬鬆之下,遊資湧入市場,息口偏低,甚至是負利率,促使大家將金錢轉為商品,房屋絕對是大家的首選。而有樓在手的業主亦因為低息而毋須割價賣樓,致使樓價只會窄幅上落,如果疫情放緩,預計2021年樓價平穩,升跌約5%。羅耀榮相信,香港土地供應的問題,在短期內難以解決。
  • 香港全球房價最高,本地人都是如何買得起房子的?
    原因在於跟內地有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區別一樣,香港的房屋也有不同的類型,大概分為以下幾種:一 公營房屋公營房屋相當於內地的廉租房。是政府以便宜的價格租給低收入人群的。到2020年,香港大概有75萬套公營房屋,為205萬人提供住房(約佔全港人口三成)。
  • 香港第四波疫情爆發 分析料樓價持續調整
    觀點地產網訊:11月26日, 差估署指香港10月私宅售樓指數報380.9,按月跌0.6%,扭轉9月升勢,兼創半年低。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在經濟及失業情況仍存隱憂下,即使疫情表現相對穩定,上月樓價指數亦出現意料之外的偏軟。
  • 香港再次蟬聯生活成本最高城市,除了樓價,這些方面成本也很高!
    香港的生活成本已經連續多年排在全球前列,經濟學人智庫(EIU)周三(18日)發表《2020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指出,2020年香港繼續蟬聯榜首。2020年因疫情大流行導致香港當地很多外勞離開,消費需求下滑並陷入多個月的通縮。這個趨勢導致消費者價格遲滯的原因,經濟學人智庫稱,這很大程度仍取決於疫情的發展,但預期目前的價格趨勢仍將在2021年延續。在2022年前,環球經濟看來不大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開支將會繼續受限制而價格仍將有下調壓力。
  • 揭秘香港頂級豪宅:香港「富三代住不起」,重慶首富豪擲60億
    張松橋斥資63億港元入手何東花園,每平米價格高達91.4萬港元,單是交稅就花了12億港元。這筆交易不僅刷新了當時香港最貴私人豪宅成交記錄,也刷新了香港最貴「雙辣稅」(雙倍印花稅)記錄。張松橋「上山」後,不少內地富豪也陸續登上山頂。而香港四大家族的二代、三代們則紛紛選擇了去離水更近的地方安家。
  • 香港首家!鄭氏家族宣布無償捐地,合計撥出300萬平方尺,緩解居住...
    在香港居住用地緊張情況日益凸顯的背景下,鄭氏家族旗下新世界發展日前在香港舉行2019財年業績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無償捐地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香港居住用地緊張能否緩解?近年,香港居住用地緊張情況日益凸顯,甚至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據了解,香港地勢多山,且郊野公園、溼地佔地面積大。根據公開數據,香港土地面積1111平方公裡,已建設土地佔24.3%,其餘75.7%為郊野公園、水塘等,其中房屋用地面積僅佔6.9%,導致樓價畸高,租金貴。
  • 香港二手樓價指數最新報179.18點 按周升0.04%
    原標題:香港二手樓價指數最新報179.18點 按周升0.04%   12月20日,香港二手樓價指數連跌兩周後止跌回升,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