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屹峰 記者 吳朝香
家住餘杭的小雯(化名)今年27歲,最年輕最肆意瀟灑的年紀,有愛她的家人、穩定的工作、馬上要有令人羨慕的家庭生活。
然而今年7月,小雯感覺月經有些不規律,在當地醫院婦科體檢時發現「盆腔巨大包塊」。除了偶然吃辛辣油膩食物覺噁心,並未感覺身體有任何不適。
8月上旬,在家人陪同下,小雯在浙江某知名醫院查胃鏡,提示「胃竇巨大隆起性佔位」,病理明確「印戒細胞癌」,診斷結果無疑是晴天霹靂,反反覆覆打擊在小雯心上。
這種癌症,偏愛年輕女性患者
印戒細胞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胃癌,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胃外科副主任徐志遠主任醫師說,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胃癌可以分為腺癌、腺鱗癌、鱗癌等,其中最常見的便是腺癌。在腺癌中,有一種特殊的類型叫做印戒細胞癌,發病率較低,卻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侵襲力強,進展程度快。
顯微鏡下,印戒細胞裡都是黏液,把細胞核擠到一邊,形狀就跟戒指一樣。但這枚「戒指」一點都不浪漫,魔力十足,非常容易發生轉移。而且印戒細胞癌偏愛年輕人,女性多於男性,常常出現卵巢轉移,表現為腹部腫塊和停經。
她輾轉多地治療,最終找到希望
小雯想繼續活下去。於是在這家醫院醫生的建議下,開始使用靜脈滴注加口服化療2周期,10月中旬複查腹部CT卻提示病情有了新的進展,於是加用免疫治療。樂觀的小雯並不放棄,輾轉至上海某知名醫院,當地醫院考慮到胃癌卵巢轉移這一情況,建議小雯轉至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接受系統性治療。
10月末,在他人的力薦及家人的鼓勵下,小雯一家來到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找到肝膽胰胃腫瘤內科應傑兒主任,結合患者相關病例資料,醫院擁有十年MDT討論經驗的團隊經過多學科討論後,為小雯制定了個體化全程的治療方案。
胃外科副主任徐志遠主任醫師表示:「胃癌單純性卵巢轉移,先通過切除雙側卵巢轉移瘤降低腫瘤負荷,結合腹腔熱灌注化療和全身化療,仍然有可能獲得根治性切除機會。」
但是卵巢切除對於一個27歲的年輕女性來說心理創傷較大,經過反覆溝通,報著一線生機,小雯決定堅持手術治療。
切除雙側卵巢轉移瘤後,她獲得手術機會
手術當天,通過腹腔鏡探查發現胃體胃竇處腫瘤侵至漿膜,左側卵巢15X10cm、右側卵巢7X6.5cm腫物,徐志遠主任團隊聯合婦瘤外科張英麗主任團隊,進行雙側卵巢切除腹腔熱療管放置。術後第1、3天分別予腹腔熱灌注化療,同時給予一線化療藥化療,術後1月加用三藥化療。12月下旬,小雯來院複查,CT提示胃竇腫瘤病灶較前有所退縮,無他處轉移跡象。「可以準備手術了。」徐志遠主任對小雯說。
小雯的腫瘤位於胃竇部,瀰漫浸潤型,大小約8X6X5cm,浸出漿膜,無他處轉移,考慮到小雯的年紀及病灶位置、大小,徐志遠主任最大程度保留了小雯的胃功能,做了胃癌根治手術,過程順利,恢復良好,後續將繼續輔助性化療治療。
小雯一家對徐志遠主任及其團隊表示由衷的感謝:「感謝徐志遠主任、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在其他知名醫院束手無策保守治療之際,能夠在腫瘤醫院得到專科化系統性治療,獲得重生的希望。」
由於印戒細胞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大部分患者到了中晚期才發現,預後非常差。「打個比方,就像澆一塊水泥地,水泥變幹、變硬需要時間,在幹透之前,水泥還是軟軟的。在胃部發生印戒細胞癌之後初期,胃還是可以蠕動,基本功能可以得到保障。」徐志遠提到,印戒細胞癌的早期症狀輕微,不會有嘔吐、嘔血等反應很大的表現,就跟消化不良類似,沒胃口、輕微胃脹、容易吃飽等等。
「印戒細胞癌多發於年輕女性,我們接診過很多病人中都只有三四十歲,甚至二十多歲。我自己手上好幾個病人情況都類似,本身年輕女孩子愛美,平時注重節食減肥,往往覺得食量變小、容易吃飽是伴隨減肥而來的正常現象。甚至印戒細胞癌進展期內,體重減輕,人很快變得消瘦都認為是減肥成功的效果。因此,進展到晚期出現腹腔轉移、子宮轉移等,出現強烈的腹痛、乏力、腹腔內有腹水肚子鼓起來了等情況,這時候再發現不對重視起來,很遺憾,預後就比較差了。」徐志遠主任說。
【來源:錢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