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遺傳基因是不容小覷的。孩子的身高發育一直是父母關心的問題,生怕日後長不了高個。
孩子處於身高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會格外注意營養的攝入,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孩子長高。不過有些孩子是屬於「長得晚」,父母不必過於擔心,需要耐心地等待。
身高分早晚,父母沒必要「煩惱」
小雲一直堅信女兒的身高不會太低,可是如今已經上了幼兒園了,眼看著周圍的同學都有長高,開始有些心急了。
小雲與丈夫的身高都不低,按這樣推理的話,孩子的也不會差在哪裡。於是,小雲帶著孩子到醫院去檢查。
醫生告訴小雲,孩子的發育狀況良好,至於身高問題,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有早也有晚,不用太過擔心。
聽了醫生的講解,小雲才安心許多。孩子的發育狀況正常,就沒必要煩憂了,可能是屬於「長得晚」,父母不妨看一看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可能孩子也是受遺傳的影響。
孩子身高發育有規律,具備這3種特點,以後可能長成「大長腿」
◆ 腳掌比較寬大
孩子腳部的生長狀況,與身高有著一定的聯繫。父母依據孩子腳掌的長度推算出身高的高度,站立時量身高,大概是腳長的7倍左右。
父母也可以通過計算公式,對孩子的身高進行估測預算。
◆ 膝蓋位置較高
孩子的小腿比較纖長,預示著未來會長高個。父母觀察一下孩子膝蓋所處的位置,就能夠判斷孩子小腿的長度。如果孩子小腿所佔的比例越長,那麼說明將來必定是「大長腿」。
◆ 褲子比衣服大一號
有些孩子家長買衣服的時候會發現,明明是買的套裝,但是孩子衣服穿正好,褲子就略微短了些,這樣的孩子以後一定會相對同齡人高很多。
孩子身高發育有規律,父母要早了解
★ 女生
女孩在10~12歲時期發育的最快,此時可能會出現身高快速增長的現象。女孩骨齡發育時期,一般會增高8~10釐米左右,近兩年的時間內身高會猛增。
父母要了解青春期身高的變化規律,月經初次來臨,身高的增長速度會逐步減慢。直到十三歲之後,即使骨骺線已經閉合,也會增長1~3釐米。
★ 男生
男孩身高的猛增期大概在11~14歲左右,此時會增長大約10~11釐米。正值青春期,男孩的第二性徵也會比較明顯,身高增長的速度也會在半年內極速加快。
男孩的骨齡開始於11歲左右,在遵循一般規律的情況下,個性差異也是考慮的因素。
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發育狀況,如果低於平均身高,那麼要及時進行檢查,判斷是否屬於發育緩慢的情況。
助力孩子身高增長,父母要做到這幾點
1)抓住身高發育的關鍵期
孩子的身高生長,應該重視發育的關鍵時期。一般來說,從孕期開始就要做好準備,嬰兒時期是身高發育最為迅速的時間,父母要特別關注。
孩子在一周歲之前,大約可以增長二十多公分。依據孩子的發育規律,幼兒時期要及時為孩子補充營養,三歲之前會增高將近40釐米左右。
父母在青春期要多關心孩子,此外要了解女孩與男孩的骨齡發育時期。十歲左右就要注意孩子的身高變化,不然再過幾年就後悔莫及了。
2)定期檢查很重要
關注孩子的身高增長的情況,及時的去進行健康體檢很重要,能夠提前規避孩子身體的營養缺失情況,給與及時補充。
不是所有孩子都屬於「晚長型」,要看自身的發育情況。經過研究調查,孩子中患有矮小症的人數不佔少數,但是只有小部分孩子在接受相關的治療項目。
父母不要執意認為孩子是長得晚,要通過仔細的檢查來確定。想要孩子長高,父母要依靠科學的手段,這樣才可以事半功倍。
3)注意生活的諸多方面
除了遺傳因素,父母要注意後天的助力。孩子的身高生長少不了營養的支持,每日的三餐都要用心。
如果每日攝入的鈣含量足夠,那麼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蔬果、肉類以及穀物類都要均衡搭配食用,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睡眠充足才能身高快速增長,尤其是夜間的睡眠情況。夜間10~1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快的時間。
孩子每日要保證半個小時左右的運動時間,這樣有助於骨骼的發育。即使天氣轉涼,孩子不願意出去活動,父母也要積極地督促,同孩子一起運動也不錯。
有助於身高增長,可以多做一些球類運動,比如籃球、排球等。
孩子身高生長的關鍵時期,父母可以為孩子多補充一些富含鈣質、蛋白質的食物。時刻注意發育狀況,切不錯失長高的最佳時機。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是早長還是晚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