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26日訊 據英國媒體《衛報》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導致海洋酸化,造成天然珊瑚礁生長減緩的現象,如若不及時採取行動,珊瑚礁或許將無法存活到下個世紀。
科學家首次進行了一項有關於天然珊瑚礁的實驗,該項實驗改變了海水中的化學物質,模擬出大氣層中過量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影響。
該實驗的結果有力地證明了海水酸化與溫室氣體的排放有關,並且這已經降低了珊瑚礁的生長速度。
科學家表示,如若不大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的珊瑚礁或許將無法存活到下個世紀。
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並同其進行化學反應,增加了海水的酸性。如果海水酸性過強,將會溶解掉珊瑚或其他海洋生物外殼及骨骼中的碳酸鈣,比如蟹類和龍蝦。
儘管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近幾十年來珊瑚礁的數量正在大面積地下降,但出現這一趨勢的具體原因卻難以查明。海水酸化是誘發其可能的原因之一,但是其他原因也涉及到海水變暖,海洋汙染以及過度捕撈等。
為了研究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影響,美國科學家控制了流經澳大利亞大堡礁部分海域的海水pH值,控制其pH值接近前工業時代的數值,這一方法增加了碳酸鈣沉積後形成的堅硬珊瑚骨骼的速率。
來自華盛頓卡耐基研究所的研究員Rebecca Albright博士如是說,「通過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研究實驗,我們的研究是第一個表明酸化的海水正在降低珊瑚生長的速度。」
「海水酸化已經給珊瑚礁帶來了傷害,這已經不再是對未來的擔憂,而是我們現在要面對的事實。」該項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美國《自然》雜誌上。
卡耐基研究所的Ken Caldeira教授發現,2008年和2009年珊瑚礁鈣化的速率為40%,這一數值低於1975年和1976年的統計數值。
Ken Caldeira教授表示,真正能夠保護珊瑚礁的良久之策便是大幅度地削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如若人類還不能及時採取行動,珊瑚礁以及賴以生存的海洋動植物和當地的生態區域,都將在下個世紀消失。」 (丁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