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僑報網編譯張青10月7日報導】巴西北裡奧格蘭德州聯邦大學(UFRN)近日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海洋變暖可能導致未來幾十年中珊瑚礁的生態系統發生改變,同時,加勒比海和巴西海岸的魚類也可能會發生遷移。這片熱帶地區以藻類為食的魚類數量的下降可能導致珊瑚礁生態系統喪失其物種多樣性,並將在2050年被藻類奪取生存空間。
巴西國家通訊社報導,該項研究對海洋溫度上升與魚類營養(食物)方面的相互作用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這種相互影響將隨著海洋變暖而減少,甚至在某些地區發生地域性遷移,例如熱帶地區存在的這種作用遷移到溫帶地區。
UFRN海洋生態實驗室研究員凱莉(Kelly Inagaki)表示:「我們針對大西洋西部海域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這片區域的珊瑚礁正在遭受威脅,或者說處於很容易發生變化的狀態。」
研究員指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等機構的記錄表明,多年來海洋的平均溫度一直在上升。她說道:「我們需要儘快行動,減緩氣候變化進程並降低氣候影響。否則,我們將需要承擔失去珊瑚礁生態環境以及所有相關利益的風險。」
凱莉解釋道:「食用藻類植物、控制這些藻類數量的魚類將會減少。我們將會看到藻類植物的增加,它們與珊瑚或其他生物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最終由藻類在這片海洋環境中贏得主導地位。在藻類和珊瑚並存的環境中,如果需要進行空間或其他資源的競爭,那麼藻類通常會獲得勝利。」
隨著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改變,其所提供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沿海捕魚、海岸保護和旅遊等行業活動造成打擊。
這位研究員說道:「如果我們想要改變任何結局,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一直在不停地利用自然資源,卻沒有給大自然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恢復。」
(編輯:Monica)